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化学   6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Zn跟FeCl_3溶液反应的导学分析与教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Zn跟FeCl3溶液的反应,我曾经跟同行们一起仔细讨论过以下表示式: Zn+2FeCl3=2FeCl2+ZnCl2(1)  3Zn+2FeCl3=3ZnCl2+2Fe(2)  Zn+FeCl2=ZnCl2+Fe(3) 对于反应(1)无可非议,但对反应(2)(3)就既感惊讶,又感疑惑。惊讶的是不曾见过有这样的表示式在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上出现过,教师自己也不曾在学生面前展示过这样的反应式;疑惑的是殊难断定(2)(3)两个反应的可能性,不知是否切合实际,还有待实验检验。当笔者在对(2)(3)两个反应进行可行性检验时,发现Zn跟FeCl3溶液的反应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讨论。1 实验研究1.把Zn、Al、…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人教版《化学1》教材上的2处硬伤,常温常压下硫酸铜溶液浓度不可能达到2 mol/L,实验时更不可能给学生1试管NO2。实验发现,通常情况下,将1试管NO2倒扣在水中,待液面基本稳定时,水位上升远远不止2/3试管。  相似文献   
3.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12,33(10):80-8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与技术》[1]中将近有10个需要教师演示的实验.成功地完成这些实验并不容易,下面笔者就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加以注释.  相似文献   
4.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14,35(19):74-75
正1问题的提出文献[1]:硫酸铜的水溶液由于Cu2+水解而显酸性,其水解度随浓度降低而增加,288K时,0.1mol/L CuSO4溶液的pH=4.2,所以配制铜盐时,常加入少量同名的酸。文献[2][3]:在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由于FeCl3是强酸弱碱生成的盐,容易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Fe(OH)3:FeCl3+3H2O=Fe(OH)3+3HCl致使溶液浑浊,得不到澄清的FeCl3溶液。所  相似文献   
5.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09,30(10):71-73
1 Zn、Fe跟稀H2SO4反应制H2,何以会有一种异常难闻的气味 笔者记得在做Cu—Zn原电池实验时,当把Cu片和Zn片插进稀H2SO4的溶液时,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实验,否则一股股异常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会使人感到难受。原来这是Zn片中含有极微量的杂质As,因生成极其难闻的AsH3气体所致。  相似文献   
6.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10,31(5):76-77
1 关于"氯水"的颜色 高一化学教材指出: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氯水因溶有氯气而呈黄绿色.不过实验者要注意,氯水颜色的深浅跟氯水溶液的浓度和厚度有关.假设氯水的浓度相同,如图1所示观察部位1、2、3、4的颜色,要比观察部位5的颜色要深得多.  相似文献   
7.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01,22(5):13-14,16
H2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这是极简单的常识问题,不会有人异议,但是如果说除水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其他物质生成,那可能就疑虑多多了。有以下这么一个实验事实:把一张新浸润的碘化钾淀粉纸片从氢气火焰的上方向下盖片刻(也可以让氢气火焰的内焰靠近润湿的淀粉纸片移动),会发现纸片上不完全燃烧的部位留下蓝紫色痕迹。这是什么原因呢?会不会是纸片在加热时上面的KI受热生成的I2所致呢?下面的实验似乎又否定了这种解释。  相似文献   
8.
李颖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07,28(11):51-52,54
Cu与浓H2SO4共热反应会有黑色现象出现,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几十年来就黑色物质的成分及其产生的原因却是众说纷纭.笔者就这一实验中黑色物质的成分及反应原理进行了再实践和再认识,以期对这一基础化学实验现象有一个更接近真实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化学上的概念、名词、术语不少,有声、有色,声色俱备,给人以清澈见底的明晰感觉。就有那么一些无声、无色,或声色模糊的名称、名词、术语,使人无从理解,甚至给人以莫名其妙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刘怀乐 《化学教育》1987,8(1):51-51
加热的条件下,木炭能够从氧化铜里把铜置换出来。这是向初三学生揭示碳具有还原性的重要的演示实验。中学化学课本对这一实验的反应物具体用量,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都没有详细说明,经验不足的教师很难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