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克东  黎华明 《合成化学》2004,12(4):372-374,J003
用浓硫酸和三乙胺共催化环己基马来酰胺酸脱水关环合成环己基马来酰亚胺。探讨了催化剂、反应溶剂等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马来酸酐为原料催化合成富马酸二甲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马来酸酐与甲醇为原料,在浓盐酸为主的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经一步反应合成富马酸二甲酯.讨论了催化剂用量、酯化时间、异构时间、醇与酸酐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甲醇):n(酸酐)=4:1,异构时间0.7h,酯化时间4h,催化剂用量为马来酸酐质量的3.5%.  相似文献   

3.
乙烯基单体/N-取代马来酰亚胺共聚合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对苯乙烯(St)/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共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对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腈(AN)等单一或混合单体与PMI、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ChMI)和N-邻氯苯基马来酰亚胺(o-CPMI)的共聚合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单体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应用稀土配位催化剂NdL_3-A1(i-Bu)_3,在苯溶剂中,50℃下使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制得富于交替,数均分子量高达6—8.5×10~5的白色粉末共聚物。系统地研究了共聚合反应的特征及动力学行为,共聚合反应具有低的表现活化能(10.5kJ/mol),并且不被对苯二酚所阻聚。不同配体稀土(钕)催化剂活性次序为:Nd(naph)_3>Nd(P_(507))_3~NdCl_3·6H_2O>Nd(P_(204))_3>Nd(acac)_3·3H_2O,并且,初步揭示了共聚合反应的机理——两种单体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参与增长的配位共聚。  相似文献   

5.
马来海松酸缩水甘油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来海松酸为原料经开环酯化和闭环等步骤合成出马来海松酸缩水甘油酯 ,并研究了各步反应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碱浓度、闭环时间及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较适宜的反应条件是采用一步法 ,催化剂用2 %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 95℃反应 4h ,再用 5 0 %氢氧化钠在室温± 1 0℃间反应 1h  相似文献   

6.
马来酸酐与环氧丙烷开环共聚,所得聚酯具有功能团(C=C),可以通过接技、交联待方法改变其性能,马来酸杆与环氧化物开环共聚合成聚酯,所用催化剂通用有有机金属化合物和稀土 事物等,我们在铁系催化丁二聚合和马来酸酐与苯乙烯共聚的基础上,首次将Fe(acac)3-Al(i-Bu)3-α,α′-联吡啶催化剂用于马来酸酐与环氧化物开环共聚,发现该催化剂催化共聚反应具有时间短、收率高、共聚物交替度高等优点,并测定了共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参数。  相似文献   

7.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合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介绍并评述了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合研究的发展概况。讨论了共聚合动力学、聚合技术等对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认为该系列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耐热材料和共混助剂。  相似文献   

8.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12-氨基十二酸为原料,硫酸、三乙胺为脱水催化剂,经两步反应合成了N-(11-羧基十一烷基)马来酰亚胺.再在三苯基膦和苯酚作用下,N-(11-羧基十一烷基)马来酰亚胺进一步发生三聚反应合成了相应的马来酰亚胺三聚体.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三聚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过硫酸铵引发丙烯酸羟乙酯和马来酸酐水溶液聚合,合成了不同摩尔比的共聚物。采用毛细管膨胀计测定了共聚合反应的转化率,通过酸碱滴定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并采用YBR法得到丙烯酸羟乙酯和马来酸酐的竞聚率分别为r1=2.3188和r2=0.0272,表明要得到组成均匀的共聚物,需要将丙烯酸羟乙酯缓慢滴加到马来酸酐中。此外,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丙烯酸羟乙酯与马来酸酐的投料摩尔比为7∶3时,聚合物的pKa1和pKa2值分别为4.33和7.59。  相似文献   

10.
氯乙烯/N-取代马来酰亚胺共聚竞聚率及共聚物组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氯乙烯(VC)与多种N-取代马来酰亚胺的溶液共聚合,求得各对单体的竞聚率.结果表明,各种马来酰亚胺的竞聚率都远高于VC的竞聚率,即N-取代马来酰亚胺单体的活性均比VC单体活性高.计算得到N-取代马来酰亚胺Q和e值.由于苯环的共轭效应,N-苯基及N-取代苯基马来酰亚胺具有较大的Q值.各对单体的e值差别较大,表明有形成交替共聚物的倾向.此外,还考察了聚合过程中共聚物组成的变化,用递推法预测了这类体系共聚物瞬时和累积组成随转化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N-取代马来酰亚胺聚合物中的酰亚胺环为平面五元环结构,阻碍了酰亚胺单元绕聚合物主链的旋转,限制了聚合物主链的运动,使聚合物的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近些年来,有关N-取代马来酰亚胺均聚合研究的报道已经有很多,但大多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和负离子聚合方法,采用配位催化聚合方法很少.  相似文献   

12.
The neodymium complex supported on styrene-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SMA·Nd) has been prepar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found to be a highly effective catalyst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The SMA·Nd polymeric complex is characterized by IR and its 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 polymerization featur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Ziegler-Natta catalysts. When [Nd]=1×10~(-3) mol/L, [M]=5mol/L, Al/Nd=170(mol ratio) and CCl_4/Nd=50(mol ratio), the polymerization conversion of styrene gets to 51.6% in six hours,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reaches 1852 gPS/gNd, 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rare earth catalysts.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has an induction period and show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chain polymerization. The polymerization rate is the first order with respect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styrene monomer. Addition of FeCl_3 does not suppress the polymerization.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碳-环氧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稀土三元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氧化环己烯与环氧乙烷的三元共聚,当环氧乙烷和氧化环己烯等摩尔投料时催化活性达到690 g/(mol Zn h),所得三元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达到7.9×104,远程异核多量子相关核磁谱证明所得共聚物主要是无规三元共聚物,其中环氧乙烷-二氧化碳结构单元与氧化环己烯-二氧化碳结构单元相连的全交替结构占26.9%.二氧化碳-氧化环己烯共聚物的脆性导致其熔体加工十分困难,引入环氧乙烷为第三单体进行三元共聚,实现了二氧化碳-氧化环己烯共聚物的增韧,解决了其熔体加工难题,而且改变环氧单体比率能够调节三元共聚物的耐温性能和力学性能,当环氧乙烷与氧化环己烯等摩尔投料时,所得三元共聚物在20℃下的杨氏模量达到(900±17)MPa,拉伸强度为(38±2)MPa,断裂伸长率为(26.3±9.2)%.  相似文献   

14.
由于氧化环己烯(CHO)与二氧化碳的共聚反应速度比其与环氧丙烷(PO)快,这种竞聚率的差异导致一锅法所得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的组成难以稳定控制。 为此本文在稀土三元催化剂下,采用氧化环己烯单体连续进料的方法合成了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催化效率可达575 g/(mol Zn h)。 三元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CHO含量升高而增大,当CHO的摩尔投料比从0.19增加到0.59时,玻璃化温度从44.3 ℃提高到70.1 ℃。 CHO连续进料合成的三元共聚物的组成与投料比基本相近,且连续进料法所合成的三元共聚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而普通的一锅法所得的三元共聚物通常存在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因此连续进料法是制备组成稳定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MgCl2载体高效催化剂用于丙烯为主体的与乙烯和丁烯-1的二元及三元共聚合反应:选择了最佳的共聚合条件;实验测定了共聚单体配比对共聚合活性、共聚物分子量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并用13C—NMR分析了共聚物组成、序列分布和支链结构等微观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以一端为肉桂酸酯光交联基元、中间为聚己内酯长柔性链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大单体FM5C为第三单体,与马来酸酐(MAH)及苯乙烯(St)单体以AIBN引发共聚合,制备了光敏感三元共聚物P(FM5C-co-MAH-co-St).该三元共聚物可在选择性溶剂中形成纳米胶体粒子,并可先利用肉桂酸酯基元的光照交联作用使胶体粒子内聚合物交联,进而利用羧酸酐基元与2-氨基吡啶的室温氨解反应改变胶体粒子形态.用FTIR、GPC、1H-NMR等对该聚合物及其氨解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芘探针等技术研究了该聚合物胶体粒子微观形态、粒径与微环境在光照交联后及氨解后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P(FM5C-co-MAH-co-St)在选择性溶剂中可自组装成球形胶体粒子,肉桂酸酯光照交联作用使胶体粒子中的聚合物团聚得更加紧密,从而使其粒径更小、疏水区域更加集中;而进一步的室温氨解反应则使聚合物胶体粒子更松散、粒径变大.  相似文献   

17.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l-octene with styrene catalyzed by rare earth coordination catalysts has been studied for the first time. Some features and kinetic behavior are described. The overall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copolymerization was 22.2 KJ/mol and the copolymerization rate could be expressed as R_p=K_p [Nd] [M]~2. (=1.68×10~(-3) L~2/mol~2. S, 50℃, [Oct]/[St]=1).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various rare earth elements in Ln (naph)_3 for the copolymerization was compared and shows the following sequence: Dy, Y, Yb>Ho>Sm, Gd, Nd>Pr>Ce>La>Tm. Both monomers of l-octene and styrene in the copolymerization by Nd (naph)_3-AlEt_3 have the tendency of constant proportion copolymeriz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opolymers was studied by ~1H-NMR.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稳定自由基存在下苯乙烯的活性聚合 .发现在 2 ,2′ 联吡啶的存在下 ,苯乙烯聚合的分子量控制效果提高 ,分子量可控 ,分子量分布较窄 .在与丙二腈共同作用时 ,可在 4h内达到 85 %的转化率 ,分子量分布在 1 5以下 ,分子量控制误差在 2 0 %以下 .设计分子量在 1× 10 4 ~ 9× 10 4 的范围内 ,实测分子量和理论分子量相近 .  相似文献   

19.
应用稀土化合物:环烷酸钕Nd(naph)_3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钕Nd·(P_(204)_3分别与三异丁基铝Al(i-Bu)_3组成络合催化剂引发苯乙烯均聚及其与二乙烯苯共聚。适宜的聚合温度为50℃:[Nd]=3×10~(-5)mol/ml;[M]=3×10~(-3)mol/ml;Al/Nd=10(摩尔比),并且催化剂按以下次序配制:钕化合物→溶剂→苯乙烯→三异丁基铝,苯乙烯的转化率在90%以上。溶剂种类及聚合条件不同,制得的聚苯乙烯可为白色或黄色粉末状无定形聚合物,分子量几百至上万。聚合体系中添加PeCl_3能抑制黄色产生。在共聚反应中,二乙烯苯比苯乙烯显示较高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20.
杯[4]芳烃钛-Al(iBu)_3催化乙烯聚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众所周知 ,茂金属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 ,不仅具有高的催化活性 ,而且能制得高规整度聚合物 ,在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上已形成对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热潮 .人们在致力于研究茂金属催化剂的同时 ,并没有停止对非茂金属均相催化剂的研究 ,其中酚氧基钛、锆配合物的优良催化性能尤为引人注目 ,这类新型均相催化剂能高效地催化烯烃均聚[1 ] ,苯乙烯间规聚合[2 ] ,乙烯 苯乙烯共聚等[3] .杯芳烃是由若干个对叔丁基苯酚通过亚甲基经 2 ,6位连接而成的一类环状大分子 ,其结构与酚氧类配体相似 .李勇等曾发现杯芳烃钛化合物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