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r3+在SBN晶体中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测量Pr:SBN晶体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来确定Pr3+在SBN晶体中的能级位置。由于Pr3+离子占据晶体中的不同格位而引起荧光带呈现双峰结构。测量荧光寿命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表明Pr3+在SBN晶体中 30态的无辐射弛豫主要是 3012多声子弛豫过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研究了R_(1-x)Pr_xBa_2Cu_3O_(7-δ)的超导T_c与Pr替代浓度x的关系。发现在离子半径r_i≤r_i(Dy)时,在低Pr浓度范围内存在一个超导T_c平台,并且平台宽度表明一个R ̄(3+)离子尺寸效应。我们认为,T_c平台宽度的离子尺寸效应可能起源于Pr4f电子局域态的改变。提出一个临界R ̄(3+)离子半径r_(ic),r_i>r_(ic)时RBa_2Cu_3O_(7-δ)的超导电性消失  相似文献   

3.
尹民  JC  Krupa 《化学物理学报》1998,11(3):200-205
首次在LaCl3:Pr^3+,U^3+中观察到了能量上转换现象,当用615.4nm的红光激发时,LaCl3:Pr^3+,U^3+有很强的蓝光以射,反斯托克斯荧光来自于Pr^3+的^3P0→^3H4的跃迁,主峰位于489.2nm。通过测量上转换荧光的发光衰减曲线以及发射强度对激发光强度的信赖关系,发现能量上转换是通过两个过程实现的,一是U^3+到Pr^3+的交叉弛豫能量传递U^3+:^4I11/2(  相似文献   

4.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对非晶Ag ̄+离子导体0.85AgI~0.15Ag_4P_2O_7的热处理晶化过程进行研究,在样品中掺入微量(约1×10 ̄(-3)g/g)的Mn ̄(2+)或V ̄(4+)离子作为自旋探针离子,它们的ESR谱强度随升温线性减弱,当样品完全晶化时ESR谱消失。这样测定的样品完全晶化的温度分别为98℃(掺Mn的)和108℃(掺V的).本文还对Mn ̄(2+)和V ̄(4+)的ESR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Pr,Yb:ZBLAN上转换发光过程中的能量传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地研究了Pr3+,Yb3+ZBLAN玻璃中Pr3+和Yb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及能量传递对上转换发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960nm激光泵浦下Yb3+通过Yb3+—Pr3+之间的交叉弛豫向Pr3+传递能量。具体的能量传递形式有三种。Yb3+作为敏化剂可提高Pr3+的上转换发光强度。从Pr3+向Yb3+的反向能量传递过程也是存在的,具体的过程和Pr3+向Yb3+传递的相反。Pr3+—Yb3+的能量传递导致Pr3+发光的淬灭,使Pr3+上转换发光随着Yb3+浓度增加出现饱和。和3P0能级相比较,Yb3+对Pr3+离子的1D2能级发光的淬灭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
通过CS2分子352.4 ̄352.7nm的R^3B2(150)←X^1Σg^+(0,0,0)激光诱导荧光(LIF)激发谱,测量了沿超声射流轴线上X/D=3 ̄15的19个不同点处CS2分子的转动温度,得到转动温度随平动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而由弛豫方程得到转动弛豫几率与平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温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转动弛豫几率增大,说明吸引力对传能过程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Pr,Yb:ZBLAN上转换发光过程中的能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延冰  商美茹 《光学学报》1997,17(4):03-408
详细地研究了Pr^3+,YB^3+,ZBLAN玻璃中Pr^3+和Yb^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及能量传递对上转换发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960nm激光泵浦下Yb^3+通过Yb^3+-Pr^3+之间的交叉弛豫向Pr^3+传递能量。具体的能量传递形式有三种。  相似文献   

8.
纳米YPO4:Pr^3+的化学制备,结构分析和光谱特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廉锐  尹民 《发光学报》1999,20(2):102-105
首次报道了纳米YPO4Pr3+粉末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和光谱特性,结构分析证实共沉淀法制得的样品为粒径20nm的纳米微晶.对激发Pr3+离子3P0能级下的光谱性能进行了测量,同在体材料中一样,得到了来自较高能级3P1强发射.研究表明这是由不同Pr3+间有效的{1D2×3H6→3P1×3H4}交叉弛豫能量传递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测量了新型晶体Nd:S-FAP[Nd:Sr_5(PO_4)_3F]的吸收光谱特性,它具有宽的有效吸收带,在575.0nm和805.4nm处有二个强的吸收峰.用可调谐染料激光器测量了575.0nm处的吸收系数为19.7cm ̄(-1),用波长为575.0nm的的染料激光作泵浦源,实现了1.059μm的全偏振光输出,最低闽值为2.5mJ,斜效率为49%。用KTP倍频获得的绿光的波长为0.5295μm,峰值半宽度为1.0nm。  相似文献   

10.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和固体 ̄(13)CNMR研究了聚丙烯腈(PAN)在不同裂解温度(T_P)下的结构变化,当T_P从250℃增加到600℃,ESR信号线形没有变化,g值与T_P无关,ΔH_(PP)减小,自旋浓度(N_S)开始增加,T_P进一步升高,N_S又减少. ̄(13)CNMR谱指出在不同T_P下谱峰发生很大变化,与另文报道的红外及X-射经衍射结果一致,随T_P升高,PAN逐渐脱去小分子形成具有环化共轭结构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对[μ-CF_3CO_2)_2Ln(μ-CF_3HCO_2)Al(i-Bu)_2·THFl_2(Ln=Nd,Y)配合物单晶结构的X-射线分析指出,配合物具有中心对称性,配位中心由两个稀土和两个Al离子组成,稀土由两个THF和6个TFA分子配位形成畸变的三盖三棱柱结构,Al由两个TFAG和两个i-Bu配位形成四面体结构。桥连Al与两个稀土的TFA分子的羧基发生歧化加氢,其碳原子由SP ̄2型转变为SP ̄3型.NMR研究表明,在THF溶液中,该配合物保持了它在单晶中的配位结构,所不同的是两个i-Bu在溶液中有两种异构形成,二者间为慢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12.
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NSRL)光化学实验站上,国内首例用于研究原子、分子结构的阈值光电子谱(TPES)技术。系统给出了阈值光电子分析器的结构和原理、检测控制系统、性能测试以及提高系统分辨率的措施和想法等,用该装置获得了一些分子的阈值光电子谱、及采用离子飞行时间质谱(TOFMS)得到的光离子效率谱(PIES)。用Ar ̄+( ̄2P_(1/2)和Kr ̄+( ̄2P_(1/2)峰作标定,我们的阈值光电子分析器分别获得了20mev和17meV能量分辨(FWHM)。通过对N_2分子在630-810振动态和Rgdberg自电离态的初步探讨可知该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Gd_(1-x)Ca_xBa_2Cu_3O_(7-y)(0.0≤X≤0.20)高温超导体在常压和高压下的超导电性在1-300K温度范围内,利用Bridgman对顶砧获得压力达9.0GPa,测量了(X=0.10,0.15,0.20)样品的dT_c/dp分别为7.68,7.8和4.46K/GPa。发现T_c的压力导数随着ca ̄(2+)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分析了氧含量对T_c和dT_c/dP的影响.利用常压下晶格参数精修值和阳离子与氧离子间距随压力的改变,说明CuO_2面在超导电性上的作用,用CuO_2面之间耦合解释T_c(P)曲线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活塞圆筒式P~V关系测量装置上,研究了KH_2PO_4(KDP)和(CH_3NHCH_2CO-OH)_3CaCI_2[Tris-sarcosinecalciumchloride(TSCC)]在室温下、4.5GPa内的p~V关系。实验结果表明:KDP在2.1GPa左右有一个相变;TSCC在0.8GPa和3.2GPa左右各有一个相变。本工作还给出了它们在相变前后的状态方程,以及它们的格临爱森参数γO、体积模量B_o和B_o的压力导数B_o。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定了DMF-H_2O和DMF-D_2O体系在全部浓度范围内(摩尔分数为0~1)DMF分子中四极核 ̄(14)N的弛豫时间,讨论了弛豫的溶剂同位素效应和影响四极核弛豫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体系中 ̄(14)N的弛豫与溶剂水分子的动力学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无限稀释条件下溶质分子的运动完全受溶剂分子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对四种单核钴化合物Co(mpo)_3·CH_3CN(Ⅰ),CO(mpo)_2PBu_3(D),Co(mpo)_2Py(Ⅲ)和Co(mpo)_2Py_2(Ⅳ)的 ̄1HNMR作了研究,讨论了它们的分子结构与磁性及电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确认化合物(Ⅱ)在DMSO溶液中被解离为Co(mpo)_2和PBu_3,而其它三种化合物仍保留着固态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分子束条件下测量了He(2^3S)+N2O(X)→N2O^+(A^2Σ^+)+He(^1So)+e^-反应的Penning电离光学光谱,求得了N2O^+(A^2Σ^+)态的初生态相对振动布居。以He(2^3S)+N2(X)→N^+2(B^2Σ^+u)+He(^1So)+e^-为参考反应,测量了He(2^3S)+BN2O^+(A^2Σ^+)+He(^1So)+e^-反应的速率常数KN2O^+(A)  相似文献   

18.
Hg原子6 ̄1S_0→6 ̄3P_0.1.2的电子碰撞激发,不仅仅是简单的非弹性碰撞过程的能量转移,还包含电子交换以及Hg原子俘获电子形成极短寿命(≤1O ̄13S)的Hg ̄-离子态(6s6p ̄2)而共振这样两种强烈影响激发截面的重要机制,电子与Hg原子的弹性碰撞存在量子效应,弹性散射截面σ_0与电子初动能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激光散射技术研究了具有不同长度烷基侧链的聚甲基丙烯酸烷基磺酸钠(PSSRMA)在0.1MNaCl水溶液中的性质。用静态光散射测定了这一系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_w,均方半径R_g以及第二维利系数A_2.用动态光散射测定了光强的时间相关函数,运用Laplace反演得到线宽分布G(Г)。当高聚物溶液的浓度大于10 ̄(-3)g/mL时,特性平均线宽〈Г〉迅速增加、表面张力降低;在25℃-47℃的范围内,〈Г〉随温度增加;烷基侧链越长,在0.1MNaCl水溶液中PSSRMA的分子排列更紧密。静态与动态光散射的结果建立以下方程:D=k_DM ̄a_D,当α_D~0.56,对应于不同侧链,K_D在1.54×~10 ̄(-4)-2.07×10 ̄(-4)(mL/g)时,从线宽分布G(Г)得到PSSRMA的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20.
 ̄14N核四极共振自旋系统的自旋-晶格弛豫是一种双指数弛豫。本文介绍了 ̄14N核四极共振自旋系统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的3种测量方法,利用可变多面体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了 ̄14N核四极共振自旋系统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_1s和T_11,对有关文献中关于核四极共振弛豫时间的测量的3个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