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线性系统周期强迫不平衡响应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南  孟光 《力学学报》2001,33(1):128-133
多自由度强非线性系统是工程实际中经常遇见的一类模型,利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中的打靶法求解该类系统的周期解,并对Flopuet主导特征值判断周期解的失稳方式,利用该方法对旋转机械中的一个具体模型;双盘县臂柔性转子-非同心型挤压油膜阻尼器(SFD)系统周期强迫不平衡响应的稳定性和分岔行为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在该系统中存在着第二Hopf分岔、倍周期分岔、鞍-结分岔三种分岔形式。  相似文献   

2.
系泊海洋平台周期运动倍周期分岔的胞映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胞映射方法研究了系泊海洋生产平台的周期运动及其倍周期分岔。系泊运动的数学模型是一个具有指数回复力特性的非线性强迫振子 ,以波浪作用力为外激励。将波浪激励周期作为分岔控制参数 ,研究了周期系泊运动的倍周期分岔。胞映射方法用于寻找系统的稳定吸引子并确定其吸引域。时间历程、相图、功率谱和Poincar啨映射用于确定吸引子的具体类型芯糠⑾?,分岔参数处于不同的区域时 ,系统存在着相异的倍周期分岔特性。观察到了倍周期分岔的产生和突然消失 ,也找到了一个趋于吸引子的倍周期分岔序列。根据吸引域的胞映射分析结果解释了上述不同的倍周期分岔特征。发现其原因在于倍周期序列中的每个吸引子是否具有全局吸引性。  相似文献   

3.
对挤压油膜阻尼器-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及分岔行为进行了研究,由于该动力系统为一强非线性系统,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现象。本文采用Floquet理论对其周期解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该系统将出现稳态周期解、准周期分岔、倍周期分岔。文中也对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Hopf分岔行为。  相似文献   

4.
对挤压油膜阻尼器-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及分岔行为进行了研究,由于该动力系统为一强非线性系统,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现象。本文采用Floquet理论对其周期解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该系统将出现稳态周期解、准周期分岔、倍周期分岔。文中也对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其Hopf分岔行为  相似文献   

5.
非线性切换系统具有广泛的工程背景,而传统的非线性理论不能直接用来解决其中的问题,因而成为当前国内外热点和前沿课题之一. 目前相关工作大都是围绕固定时间或单状态切换开展的,而实际工程系统大都属于多状态切换问题,同时多状态切换涉及到更为丰富的动力学行为. 本文基于两广义BVP 振子,通过引入双向切换开关,构建了双状态切换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而研究状态切换导致的各种运动模式及其相应的产生机制. 应用非光滑系统的Poincaré映射理论,推导了双状态切换下的Lyapunov 指数的计算公式,结合子系统的分岔分析,得到了切换系统随分岔参数变化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及其相应的最大Lyapunov 指数的变化情况. 得到了双状态切换条件下系统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振荡行为,分析了诸如周期突变等现象及通往混沌的倍周期分岔道路,揭示了不同运动模式的产生机制及倍周期序列的本质. 与固定时间切换和单状态切换系统不同,双临界状态切换系统存在着更为丰富的非线性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双状态切换会产生更多的切换点,且切换点的位置更加多变. 同时切换系统的倍周期分岔序列与光滑系统中的倍周期分岔序列不同,切换系统的倍周期分岔序列只对应于切换点数目的成倍增加,而其相应的周期一般不对应于严格的周期倍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4自由度不平衡弹性转子在非线性油膜力、非线性内阻力和非线性弹性力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当只有非线性油膜力作用时,转子只存在由于油膜失稳而导致的倍周期分岔。而当非线性油膜力与非线性内阻力共同作用时,在油膜失稳后,转子产生低频振动。转速继续增加,还会诱发内阻失稳,产生概周期运动。在倍周期分岔中,存在分岔激变现象。本文发现的由于油膜涡动而导致的内阻失稳(概周期运动)是一种未见报道的转子失稳模式(组合失稳),它与油膜失稳(倍周期运动)一起可作为转子故障诊断的典型失稳模式。  相似文献   

7.
一类非自治滞后-自激系统的主共振与锁模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千  陈予恕  叶敏  梁以德 《力学学报》2002,34(1):123-130
研究一类受外激励作用的滞后-自激系统(van der Pol系统)的振动。对于主共振情况,用平均法求出了稳态响应方程,揭示了响应与系统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激励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滞后因素对非线性共振频率有影响,而自激因素使得周期解在偏离非线性共振频率后发生Hopf分岔,转变为概周期运动。通过用映射法求得旋转数,揭示了主共振前、后的概周期运动中存在的锁模现象,其阶数分布符合Farey树规律。研究表明,锁模振动因滞后非线性因素而产生。随着滞后参数值(代表滞后程度)增大,各阶共振特别是亚谐振动的存在能力增强,对系统结构会带来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磁摩转子系统中的碰擦分岔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旋转机械中的常见故障这一--转子与定子碰摩,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一个简单碰摩转子系统的碰擦分岔现象。通过对运动微分方程的数值积分。研究了转速比变化时系统具有的各种形式的分岔。结果表明:系统的运动具有周期与混沌运动交替、周期递增现象,倍周期分岔,以及随控制参数的减小运动从的周期轨道分岔为混沌吸引了。系统的这非线性特征对于准确地诊断这一故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第一压磁理论建立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系统含有平方、立方项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非线性振动近似解析方法对换能器系统进行分析,揭示了换能器系统非线性特性。利用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理论,建立换能器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发现换能器系统在一定参数下存在着混沌现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换能器系统做深入的理论分析,得出系统在不同参数下存在着倍周期、倒倍周期分岔等复杂非线性现象。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弹性模量、压磁系数、相对磁导率和系统阻尼系数等参数是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磁浮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非线性电磁力对刚性Jeffcott转子系统的影响,采用Hopf分岔理论及CPNF法对系统平衡点解和周期解进行研究,数值仿真得到系统Jacobi矩阵特征值、轴心轨迹图和Poincare映射图。转子运动呈现Hopf分岔、倍周期分岔及拟周期运动等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其结果可为磁浮轴承-转子系统设计和运行状态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碰摩裂纹转子轴承系统的周期运动稳定性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碰摩裂纹耦合故障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利用求解非线性非自治系统周期解的延拓打靶法,研究了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小偏心量下系统周期运动发生Hopf分岔,大偏心量下系统周期运动发生倍周期分岔,偏心量的加大使周期解的稳定性明显降低;系统碰摩间隙变小,碰摩影响了油膜涡动的形成,使失稳转速有所提高;裂纹深度的加大降低了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本文的研究为转子轴承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压电复合材料层合梁的分岔、混沌动力学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志刚  张伟  陈丽华 《力学学报》2009,41(1):129-140
研究了简支压电复合材料层合梁在轴向、横向载荷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分岔和混沌动力学响应. 基于vonKarman理论和Reddy高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出了压电复合层合梁的动力学方程. 利用Galerkin法离散偏微分方程,得到两个自由度非线性控制方程,并且利用多尺度法得到了平均方程. 基于平均方程,研究了压电层合梁系统的动态分岔,分析了系统各种参数对倍周期分岔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压电复合材料层合梁周期运动的稳定性和混沌运动对外激励的变化非常敏感,通过控制压电激励,可以控制压电复合材料层合梁的振动,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即控制系统产生倍周期分岔解,从而阻止系统通过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运动,并给出了控制分岔图.   相似文献   

13.
高雪  陈前  刘先斌 《力学学报》2016,48(1):192-200
分段光滑隔振系统是一类具备分段刚度或阻尼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在振动控制领域中具有广泛代表性,诸如限位隔振系统、分级汽车悬挂等. 分段光滑的刚度或阻尼特性能够实现隔振系统的特定动力学性能及提升隔振性能,如抑制共振响应、提升共振区隔振性能等,但是亦会给隔振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以分段双线性分段光滑隔振系统为理论模型,系统研究了摒除不利于隔振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设计方法,包括幅值跳跃、周期运动的倍周期分岔等. 首先,利用平均法与奇异性理论给出了主共振频响曲线拓扑特征的完整拼图. 研究结果表明,参数空间分为4 个区域,其中2 个区域存在幅值跳跃,而其产生跳跃原因分别由鞍结分岔与擦边分岔所导致;基于此提出避免主共振跳跃的设计方法. 其次,建立了隔振有效区内周期运动的庞加莱映射,通过特征值分析给出了避免倍周期分岔发生的条件,证实增大阻尼可以抑制倍周期分岔的发生. 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噪声对多稳态运动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在噪声影响下,分段光滑隔振系统的响应会在不同稳态间跃迁,非常不利于隔振. 因此,在完成跳跃与倍周期分岔的防治设计后,应采用数值仿真校验系统是否存在多稳态运动.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刚度不平衡转子径向碰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线性项和立方项之和来表示转轴材料的物理非线性因素,建立了考虑非线性油膜力和非线性刚度的轴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积分法对转子系统由于局部碰摩故障导致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此类非线性振动系统具有倍周期分岔、拟周期和混沌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为此类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有效识别转子故障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裂纹转子分岔、混沌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非线性涡动中裂纹转子在裂纹存在和裂纹扩展两种情形下的典型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混沌和分岔现象。在2/3倍临界转速区,裂纹深度浅于R/2的裂纹转子有分岔和拟周期响应出现;深度超过R/2的裂纹转子会出现分岔及混沌现象。裂纹角β对这些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van der Pol型时滞系统的两参数余维一Hopf分岔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具有三次非线性时滞项的van der Pol型时滞系统随两参数(时滞量和增益系数)余维一Hopf分岔,说明了线性化特性方程随两参数变化时的根的分布和Hopf分岔存在性;通过构造中心流形并且使用范式方法确定出Hopf分岔的方向以及周期解的稳定性;分析了时滞量对所论系统发生Hopf分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van der Pol-Duffing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和Hopf分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徐鉴  陆启韶  王乘 《力学学报》2000,32(1):112-116
研究了具有三次项的van der Pol-Duffing非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和Hopf分岔,分析了当线性化特征方程随两参数(时滞量和增益系数)变化时特征根的分布;证明了Hopf分岔的存在性,通过构造中心流形并且使用范式方法给出的Hopf分岔的方向以及周期解的稳定性,讨论时滞量对该系统的Hopf分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非线性模态构造方法与机电耦合系统Hopf分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与电网耦合次同步谐振(SSR)现象是在某种参数条件下机电耦合系统产生Hopf分岔的结果。在文献[1]中,作者提出了分析这种系统Hopf分岔的非线性模态方法,得出了在固定参数下分岔解的结果。本文针对高维非线性动力系统(包括奇数维),提出新的非线性模态构造方法,并给出了机电耦合次同步振荡系统在辅助参数变化条件下分岔解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参-强激励联合作用下输流管的分岔和混沌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输送脉动流的两端固定输流管道在其基础简谐运动激励下的分岔和混沌行为,考虑管道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和管道材料的非线性因素,推导了系统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并应用Galerkin方法对其进行了离散化处理。通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系统的运动响应进行仿真,重点探讨了流体平均流速、流速脉动振幅以及基础简谐运动激励振幅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在不同的参数下会发生围绕不同平衡点的周期和混沌等运动,并在系统中发现了两条通向混沌运动的途径:倍周期分岔和阵发混沌运动。  相似文献   

20.
多时间尺度问题具有广泛的工程与科学研究背景,慢变参数则是多时间尺度问题的典型标志之一.然而现有文献所报道的慢变参数问题,其展现出的振荡形式及内部分岔结构,大多较为单一,此外少有文献涉及到混沌激变的现象.本文以含慢变周期激励的达芬映射为例,探讨了一类具有复杂分岔结构的张弛振荡.快子系统的分岔表现为S形不动点曲线,其上、下稳定支可经由倍周期分岔通向混沌.而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存在着导致混沌吸引子突然消失的一对临界参数值.当分岔参数达到此临界值时,混沌吸引子可能与不稳定不动点相接触,也可能与之相距一定距离.对快子系统吸引域分布的模拟,表明存在着导致边界激变(boundary crisis)的临界值,在这些值附近,经由延迟倍周期分岔演化而来的混沌吸引子可与2n(n=0,1,2,…)周期轨道乃至混沌吸引子共存.当慢变量周期地穿过临界点后,双稳态的消失导致原本处于混沌轨道的轨线对称地向此前共存的吸引子转迁,从而使系统出现了不同吸引子之间的滞后行为,由此产生了由边界激变所诱发的多种对称式张弛振荡.本文的结果丰富了对离散系统的多时间尺度动力学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