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习,可以比喻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相遇,同新的他人相遇,同新的自我相遇;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对话,同新的他人对话,同新的自我对话。因此,学习的实践是对话的实践。”基于这种对话哲学,有效教学环境一定是一个对话的环境,一个对话的环境必须进行有效提问,初中物理课堂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学中的"悖论"就是那些能够导致矛盾并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物理教学中可以精选一些能导致"悖论"的问题供学生讨论,使其"上当",从而营造一个高效地教学对话和探究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物理教学中,不管是在教师课前预设时,还是在课堂生成中,通过案例,论述了通过思维对话,有效克服认知惯性,有助于物理概念形成;排除直觉定势,加深对物理思想理解;寻找解题思路,形成问题情境;避免认知局限,共享智慧资源等功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学物理课程对原教学大纲作了较大的修订与调整,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围绕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制定以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为总体目标.物理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方面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物理学史作为一门历史科学,它以人类与物理世界对话的历史为研究对象,融合了与物理学有关的自然科学以及与人类思想、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文史哲的多学科知识,是一门自然  相似文献   

5.
本刊2004年开辟“物理与文化”专栏以来,得到读者、作者的关怀与支持;大家希望“物理与文化”栏目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沟通与融合多作贡献;同时,也为物理教学改革,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提供参考素材.为此决定拓展“物理与文化”专栏的内容及形式,设想如下.1.继续办好“物理与艺术”、“物理与体育”……文化技术层面的专题.2.内容扩展(1)精神层面:物理学工作者(不仅包括物理学家,也包括一般物理学工作者,还包括有志于物理学的青年学子)的人生追求,思想风貌,情感、态度、价值观、信仰……(2)教育层面:物理教学中的文化视角,“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爱护人才”的文化气氛,学派、名校与校园文化,在物理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与融合等.(3)理论层面:有关物理文化或物理与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阐述、学术争论等.3.形式可多种多样,包括论文、散文、杂文、诗词、通信、格言、对话、书评……作为“拓展”的开端,本期发表了郭雅生等同志呈陈佳洱院士的信和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先生的诗选.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教材编辑亮点很多:插图很多、对话多、活动多、信息多等等,学生在预习时就能感受到物理世界的奇妙,在活动中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作为一个教师应作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7.
玩具,是学生身边非常熟悉的物品.有的玩具是利用物理原理制成,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物理仪器或教具,有的可借用其绚丽多彩的颜色、美丽可爱的形态、优美动听的声音引人教学,进行物理实验.充分挖掘玩具的物理特点及刺激功能,对学生的素质、心理、生理及情感领域可产生独特的教育功能,可起到使用实验室现成仪器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1.适用玩具做实验新鲜生动,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动机和浓厚兴趣有些玩具是学生已经玩过、看过、甚至拆装过,虽已有感性认识,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把玩具用于物理教学,使学生能够从知的环境中发现…  相似文献   

8.
学习动机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内部动力,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对学生学好物理学科十分重要.ARCS动机模型提出教师要从注意、相关、自信和满足4个要素入手,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升华和凝华”的教学为例,介绍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ARCS动机模型激发与培养学习动机,希望能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生活化”物理创新实验教学以提高实验教学趣味、品味与情味为价值取向,是未来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通过列举服务于物理学科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的数字化创新实验教具作品的典型案例,总结出将信息技术融入“生活化”物理创新实验的有效途径,以及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将“生活化”物理创新实验生成教学资源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对自然的探索和学习活动中,智慧和知识是一个相互作用和转化的过程.当智慧变成知识的时候,宛若鲜花变成干花,生机尽失;而当把知识还原成智慧的时候,便让过去的先贤再活了一回.学习的目的不光是要承传知识,更重要的是汲取智慧,智慧才是创新的源泉.本文试图以对话的方式展示一个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与智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戴小民 《物理通报》2023,(1):142-145
在新课程、新教材的背景下确立“体现物理的文化价值”作为物理课堂的一条基本教学理念,强化单元构建的逻辑与结构,强调单元实施的情境与实证特点,追求单元教学的人文与科技特征,强化单元评价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的特性,加强对物理文化教育功能的开发与应用,彰显物理课程教学的系统性、真实性、人文性和价值性文化,使物理课程教学真正成为传承(人化)与教化(化人)的工具与载体.  相似文献   

12.
本译自A.P.FRENCH主编的《工程技术领域中的物理学》(Physics In A Technological World)一书中的《1987年物理学现状》(The State ot Physics—1987),作D.Allan Bromley对1987年以前物理学状况的巡礼,就物理学的柱石、自然界的作用力、基本粒子物理学、核物理、原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混沌物理、地球物理、天体物理及引力波等方面作了极其广泛和深刻的综述。限于篇幅,此处仅选择其中的原子物理部份。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原子物理学的进展息息相关,本给出了一个维妙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唐绮  景鹏飞 《物理通报》2022,(6):116-119
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课程,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综合参课学生意见,总结了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中一些典型的问题,并给出了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现代物理知识》杂志的编辑们计划在2010年刊载关于“学物理能做什么”的系列文章,指定我也写一篇凑热闹。这让我想起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的某期节目中,主持人也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不过问题的表述是:“学物理的人,如果日后不做专门的物理研究,能干什么?”我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这个问题应该换个问法:‘一个人,如果他学会了物理,还有什么他不能干的?’” 在试图回答“学物理能做什么”之前,我想回答一下“物理学是什么”也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此文系由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主席E.L.Jossem,教授推荐,他认为这是一篇十分好的有关物理教育研究的总结性文章,读者可从此文章中了解美国物理教育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认真细读此文,对大、中学物理教师都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通过作者对Mazatrol Fusion640T数控系统的使用,介绍了系统与其它控制系统不同的功能特点,包括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PC与CNC融合技术、智能化对话式编程功能。同时,还举例说明了对话式编程与G功能代码和M功能代码编程的区别,以及对话式编程与其它编程方式相比,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林婷 《物理通报》2022,(5):58-60
尝试寻找不同的角度将系统化渗透到物理课堂中,并且和心理学相结合,浅谈采用系统化教学的具体策略,提出有效提问、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物理课堂教学系统化.  相似文献   

18.
王晶莹  郑鹉 《物理通报》2005,(11):24-25
物理学习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交织着情感过程、意义过程和个性特征等.物理学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来自家庭、教师、教材等外部因素,还有来自学生本身的内部因素(如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按是否直接参与物理认知活动可以分为智力因素(认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认知因素).前者直接参与认知活动对物理学习起直接作用,影响着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它包括物理认知结构,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等诸因素.  相似文献   

19.
实验在物理学理论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学科都有它的研究方法,物理学也不例外.物理科学方法是物理学发展的灵魂,在物理理论发展过程中,人们用过许多研究方法,其中实验方法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所谓物理实验,就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设法控制或模拟物理现象,排除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在最有利的条件下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方法"[1].实验在物理理论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完善中,起着重要作用.一、物理学足从实验产生的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说:"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2].物理学发展史就有力地…  相似文献   

20.
CAI对学生物理想象力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问题提出 物理形象思维包括表象、直觉、想象.想象是物理形象思维中的最高形式.物理想象是指人脑根据已有物理表象进行再现物理情景或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物理想象按层次可分为物理再现想象和物理创造性想象.再现想象是创造性想象的基础.物理创造性想象又是提出物理假说的重要环节.许多重大的物理发现无一不是建立在物理创造性想象基础上,如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等.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创造性想象,首先得培养学生的物理再现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