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药有效成分三维结构数据库的开发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侯廷军  乔学斌  徐筱杰 《化学学报》2001,59(10):1788-1792
介绍了北京大学中药有效成分三维结构数据库软件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开发步骤。该数据库系统不仅仅提供6500个中草药有效成分的二维和三维结构以及其它各类相关信息,同时拥有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查询、维护及分子表达系统。在该系统中,用户可以交互式地实现多种分子特征的查询以及二维子结构的查询。查询得到的分子可以直接在北京大学药物设计系统(PKUDDS)中进行三维结构的显示和分析。该数据库系统和我们科研组开发的北京大学药物设计系统以及中草药信息系统构成了完整的基于中药的药物设计系统。该系统已经用于NS3-NS4A蛋白酶抑制剂以及其它体系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全息指纹谱图库的建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龙星  肖红斌  梁鑫淼 《色谱》2002,20(1):78-80
 设计并建立了中药材全息指纹谱图库软件 ,用于存放各种指纹谱及其相关信息。该数据库将为中药分析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在中药创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国祥  毕开顺 《色谱》2008,26(2):172-179
从整体论、系统论和复杂科学的角度论述了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的构成背景和核心任务。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具有体系科学性质,是从系统性和整体性角度研究中药(包括植物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以及药代动力学规律和相关制剂技术的崭新学科。该体系以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为核心和桥梁,包括中药指纹图谱测试学、中药指纹图谱质控学、中药指纹图谱谱效学、中药指纹药物动力学、中药指纹药剂学和中药生物指纹图谱学。该体系的研究需采用复杂科学和体系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突破线性思维和还原分析,强调宏观和系统的有机综合,应用数学科学原理和方法来开辟中药创制的新模式。中药指纹图谱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是解析中药的主导技术和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力量,该体系理论和技术的成熟及完善可为现代中药创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和有益生物研制出疗效显著、安全、可控的现代化中药。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药分析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药分析领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主要特点有:中药分析的对象更集中于针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系统的解决方案;中药分析不再局限于提供化学分析的工具,而是将各种新方法、新技术整合使之成为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新体系;中药分析已经不再局限于分析中药的物质组成,更注重解决的是物质的组成及其功能的相关性.本文从中药信息表达模式的改变、成分研究策略的改变、分析对象的改变和药物效应分析模式的改变等四个方面对中药现代分析的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靶点(drug target)是药物作用的源头,是药物治疗疾病最直接、最重要、最初始的生物学基础.长期以来,中药由于其自身成分复杂的特点,关于作用靶点的揭示与阐明,以及分子药理机制等相关研究一直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严重制约了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但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生物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发展,人们不断摸索和建立了一系列药物靶点的鉴定和识别方法,并尝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中药活性成分以及中药复方的作用靶点研究中,且取得了不少原创性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的前进步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中药靶点研究中出现的新方法与新策略,希望能够对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人们提供全新思路,并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最终促进中医药现代科学研究取得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信息动态     
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从各个方面对影像科学技术以及相关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影像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建立在数字网络显示和CCD图像采集系统等基础上的影像信息及相关应用系统正在测量、监控、医疗、传感器、工业智能相机、工业自动化设备等领域广泛应用.因此,影像信息系统与处理在各个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子忠  梁鑫淼  张青  卢佩章 《色谱》2001,19(3):239-242
中药配伍是传统中药理论之一,其物质分析是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重点.中药配伍的特点是物质组分复杂、多变和整体性强,因此单一或少量组分的分析结果很难表征药物的性质.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模式,以黄芪、当归以及自制的"当归补血汤”的分离、特征组分识别以及指纹对比的实例分析,介绍了中药配伍分析的多模式多柱色谱系统以及统一分析方法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大元 《化学进展》2009,21(1):24-29
中药现代化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完善和充实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中医药在我国民族生存和繁衍的几千年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和发展。中药现代化可以有多种模式,只要有利于人民健康,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不管采取何种模式均应得到鼓励和欢迎。中药的活性成分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一些活性成分能直接或作为先导化合物间接发展成药物;另一方面,活性成分又为中药复方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这体现在活性成分既在现代化中药的制造和生产中起到标准化作用,同时活性成分也是中药复方专利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中药补气与活血分子作用机理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相似性分析、分子对接和生物网络技术等计算机模拟方法对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活血与补气的分子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计算机模拟方法可以体现化合物的结构差异, 并提示中药中化学成分与相关靶标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 而生物网络的构建和分析可以将化学成分的聚类、差异, 以及有效成分与相关靶标的复杂分子作用机理可视化.  相似文献   

10.
治疗慢性肾病中药计算机网络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分子和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其药理作用的基础.运用分子对接和复杂网络分析技术研究治疗慢性肾病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和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治疗慢性肾病中药所含化学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与西药的化学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说明中药的作用机制和西药的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研究还发现补益类中药所含化学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与攻逐类中药所含化学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从复杂网络研究视角阐释了古老的中药分类理论.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快速筛选出治疗慢性肾病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群及其关键靶标,为组分中药的研发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CE-AD)具有高的分离效率和低的检测限的优势,现已在分析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药物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中草药的研究在我国医药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CE-AD分离并检测中草药中有效成分对于促进中草药的药理药效研究及中草药的定量分析和质量监测等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CE-AD在中草药及中药复方制剂中有效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评述了该法与其他分离分析方法相比在中草药分析中的优越性,并对CE-AD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Uncaria rhynchophylla (Gou‐Teng) as the monarch herb of many formulae (Fufang), e.g. “Tian‐Ma‐Gou‐Teng‐Yin,” “Ling‐Jiao‐Gou‐Teng‐Yin,” and “Yi‐Gan‐San”, is a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ument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for menta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only the hook‐bearing stems are used as the crude materials for Gou‐Teng, and the hooks are always considered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stems. Focusing on the mono‐herb and its active constituents from combinatorial formulae is the core idea of reductio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Detailed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n the hooks of U. rhynchophylla was performed to profil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based 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fragmentation and UV absorp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ion trap/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one new indole alkaloid triglycoside ( 1 ), together with five known compounds 2 – 6 as the main constituent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hooks of U. rhynchophylla by various column chromatography methods. Compound 1 showed moderate activity on MT1 and MT2 melatonin receptors with agonistic rates of 79.6 and 46.3%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 mM. This dereplication strategy can be equally applicable to rapidly disclose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of other Chinese herbs through targeted purification.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将银、硒、锗、锌、蜂产品、中药方剂、电气石、麦饭石等用纳米技术制成香囊(袋)的研究及其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与微量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中医药学与微量元素相结合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认为中医药领域中的微量元素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但潜力巨大,今后应注重对人体多种组织中微量元素进行综合整体性的探索,并努力研制出更多以中药为主,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药物及保健品.  相似文献   

15.
To stud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nd exchange related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worldwide Web, we developed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 and a program for searching and displaying data in the database on the Web. 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 i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methods used in developing the program, including ISAPI (Microsoft Internet Server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VRML (Virtual Reality Model Language), and JavaScript are described; and three application examples are also given.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现代化的支点——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必须采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研究传统中医药。通过分析比较传统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的研究模式,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中医药现代化的思路和方法,所有这些反映出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与大型仪器(HPLC、HPLC-MS、GC、GC-MS、HPCE、IR、UV、NMR、MS和X-ray等)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有力支点。  相似文献   

17.
“中药微量元素数据”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生物甲壳药、矿物药和中成药刊出,其中又细分为解表药、泻下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温里祛寒药、芳香化湿药、理气药、理血药、补养药、固涩药、化痰止咳药、消导药、熄风镇痛药、养心安神药、芳香开窍药、外用药、驱虫药、各类中药煎煮液。检测的中药747种,共6780味。每种药包括药名、学名、科属、部位、产地、元素含量、分析方法和文献来源等8个内容。以表格形式表示。每味药物最多测定38种元素,最少测定4种元素,平均测定17种元素,共展示出的元素数据约12万个。每一个数据含义非常深刻,如序号为113的黄芩,共测定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山东、云南、四川、河南、吉林、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等50个不同产地黄芩中的20种元素。又如序号为114的猕猴桃,共测定其中花、果、叶、枝、茎、根、皮、汁等8个不同部位中的23种元素。从元素的角度去研究中药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药用功效,很有科研价值和实用意义。还可以用模式识别法去研究微量元素与中药的解表、清热、理气、理血等药性的关系,指导合理用药和配伍,深入研究中药与元素数据的关系,可以发现其中许多意想不到的科学规律。“数据”所参考的1036条文献,全是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著,是中国科研人员使用34种先进的分析测试方法所得的分析测试数据,是研究课题的“数据”,有高度的可靠性。对中药进行“解剖”测试,不但测定其“全身”中的元素,还测定其不同“器官”中的元素含量,如人参,既测定全参,又测定人参子、人参叶、人参皮、人参花、人参芦、人参茎、人参果、人参须等8个不同部位的元素含量,用元素功能指导临床用药很有帮助,甚至有些可用替代药,  相似文献   

18.
“中药微量元素数据”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生物甲壳药、矿物药和中成药刊出,其中又细分为解表药、泻下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温里祛寒药、芳香化湿药、理气药、理血药、补养药、固涩药、化痰止咳药、消导药、熄风镇痛药、养心安神药、芳香开窍药、外用药、驱虫药、各类中药煎煮液。检测的中药747种,共6780味。每种药包括药名、学名、科属、部位、产地、元素含量、分析方法和文献来源等8个内容。以表格形式表示。每味药物最多测定38种元素,最少测定4种元素,平均测定17种元素,共展示出的元素数据约12万个。每一个数据含义非常深刻,如序号为113的黄芩,共测定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山东、云南、四川、河南、吉林、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等50个不同产地黄芩中的20种元素。又如序号为114的猕猴桃,共测定其中花、果、叶、枝、茎、根、皮、汁等8个不同部位中的23种元素。从元素的角度去研究中药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药用功效,很有科研价值和实用意义。还可以用模式识别法去研究微量元素与中药的解表、清热、理气、理血等药性的关系,指导合理用药和配伍,深入研究中药与元素数据的关系,可以发现其中许多意想不到的科学规律。“数据”所参考的1036条文献,全是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著,是中国科研人员使用34种先进的分析测试方法所得的分析测试数据,是研究课题的“数据”,有高度的可靠性。对中药进行“解剖”测试,不但测定其“全身”中的元素,还测定其不同“器官”中的元素含量,如人参,既测定全参,又测定人参子、人参叶、人参皮、人参花、人参芦、人参茎、人参果、人参须等8个不同部位的元素含量,用元素功能指导临床用药很有帮助,甚至有些可用替代药,  相似文献   

19.
"中药微量元素数据"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生物甲壳药、矿物药和中成药刊出,其中又细分为解表药、泻下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温里祛寒药、芳香化湿药、理气药、理血药、补养药、固涩药、化痰止咳药、消导药、熄风镇痛药、养心安神药、芳香开窍药、外用药、驱虫药、各类中药煎煮液。检测的中药747种,共6 780味。每种药包括药名、学名、科属、部位、产地、元素含量、分析方法和文献来源等8个内容。以表格形式表示。每味药物最多测定38种元素,最少测定4种元素,平均测定17种元素,共展示出的元素数据约12万个。每一个数据含义非常深刻,如序号为113的黄芩,共测定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山东、云南、四川、河南、吉林、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等50个不同产地黄芩中的20种元素。又如序号为114的猕猴桃,共测定其中花、果、叶、枝、茎、根、皮、汁等8个不同部位中的23种元素。从元素的角度去研究中药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药用功效,很有科研价值和实用意义。还可以用模式识别法去研究微量元素与中药的解表、清热、理气、理血等药性的关系,指导合理用药和配伍,深入研究中药与元素数据的关系,可以发现其中许多意想不到的科学规律。"数据"所参考的1 036条文献,全是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著,是中国科研人员使用34种先进的分析测试方法所得的分析测试数据,是研究课题的"数据",有高度的可靠性。对中药进行"解剖"测试,不但测定其"全身"中的元素,还测定其不同"器官"中的元素含量,如人参,既测定全参,又测定人参子、人参叶、人参皮、人参花、人参芦、人参茎、人参果、人参须等8个不同部位的元素含量,用元素功能指导临床用药很有帮助,甚至有些可用替代药,而且用中药治疗的阴虚、阳虚、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