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化学   3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个石松类生物碱的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轰击电离高分辨质谱及B/E联动扫描(LinkedScan)法,研究了HuperzineE,F,G三个lycopodine类新生物碱的质谱行为。并应用这些结果确定了另一个新生物碱HuperzineO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更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应用1H NMR的方法研究了石杉碱甲的一个类似物——石杉碱戊与乙酰胆碱酯酶的结合性质, 获得了加乙酰胆碱酯酶([配体]∶[蛋白]=1∶0.005)和不加酶时石杉碱戊部分质子的非选择性、单选择性和双选择性的自旋晶格弛豫速率. 加酶后质子的选择性弛豫速率变化较大, 在T=298 K时石杉碱戊的H-1a/H-1b质子对的分子运动相关时间τ1a,1b由不加酶时的27.7 ps变化到结合酶后的11.7 ns, H-2/H-3质子对的分子运动相关时间τ2,3由35.2 ps变化到9.46 ns, 由此得出石杉碱戊与乙酰胆碱酯酶有较强的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Triterpenoid Constituents of Huperzia miyoshia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rteen triterpenoids, including three new ones, miyoshianois A (1), B (2) and C (3), were isolated from Huperzia miyoshiana.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new compounds were established as 3-O-dihydroferuloyltohogenol (1), 16-oxo-3β,21β-dihydrox-y-serrat-14-en-24-ferulate (2) and 16-oxo-3a, 21β-dihydroxy-serrat-14-en-24-ferulate (3),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their spectroscop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4.
前报报导了我们从仙鹤草中分得五种间苯三酚三缩合体衍生物,定名为仙鹤草酚 A,B,C,D 和 E,现已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 I_A,I_B,I_C,I_D 及 I_E,并经全合成确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以青蒿酸(2)为原料合成了一些含羟基的青蒿倍半萜内酯差向异构体9与10、11与12、13与14。其中9已从青蒿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6.
延胡索(Corydalis turtshnninovii Bess. f. Yanhusuo Y. H. Chou et C. C. Hsü)块茎又称元胡,能活血散瘀,利气止痛。药用主要作为镇痛药。赵承嘏曾从其块茎中分得十三种生物碱,分别命名为延胡索素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和寅。其中甲素鉴定为紫堇碱,丙素为普鲁托品,丁素为l-四氢黄连碱,戊素为dl-四氢黄连碱,己素为l-紫堇单酚碱,庚素为d-紫堇球碱,寅素为a-别隐品碱。黄鸣龙除证明乙素为dl-四氢巴马汀外,还分得黄连碱和去氢紫堇碱。  相似文献   
7.
从葫芦科植物假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 Franquet)的鳞茎中分得五个苷类化合物:土贝母苷甲(1)、乙、丙、丁和戊.通过对1及其各选择性水解产物的 NMR 分析确定了它的结构,为一新的三萜皂苷.  相似文献   
8.
从陕西甘草的根茎中分得六个化合物,其中3和6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异甘草黄酮醇和甘草香豆素.其他四个分别为已知的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醇和异甘草醇.  相似文献   
9.
从朱砂莲根中分得两种新的阿朴啡生物碱,命名为朱砂莲素和朱砂莲苷,经光谱和化学方法确证,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和4。  相似文献   
10.
朱砂莲化学成份的研究 I.朱砂莲素和朱砂莲苷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Chinese medicinal herb, Aristolochia tuberosa C. F. Liang et S. M. Huang (Aristolochiaceae), has been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sore throat, venomous snake bites and tuberculosis in folk medicine. Two new 4, 5-dioxoaporphine alkaloids, tuberosinone and tuberosinone-N-β-D-glucoside, isolated from the tubers of the plant were established as 3 and 4 by means of chemical and spectral analy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