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羟胺酸钴配合物催化对二甲苯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羟胺酸BPHA(N 苯甲酰基 N 苯基羟胺)钴配合物Co(BPHA)2作催化剂,对对二甲苯液相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配体浓度、反应时间和轴配体对该催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25℃、氧气压力为0.5MPa、催化剂浓度为1.0×10-3mol/L、配体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2∶1时、添加四甘醇或聚乙二醇作配体,反应2h时对二甲苯转化率可达41~43%、选择性为92%.本研究丰富了二甲苯选择性氧化的内容,并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环境友好的固相法制备了高活性甲苯氧化Co3O4催化剂,通过与传统沉淀法和柠檬酸络合-燃烧法制备的Co3O4催化剂比较,固相合成法制备的Co3O4-SR催化剂在催化甲苯完全氧化反应中表现了很好的活性和稳定性,甲苯转化率为95%时的反应温度T95为230℃,反应60 h活性没有下降.通过XRD,Raman,FT-IR,XPS等手段对Co3O4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固相法制备的Co3O4催化剂具有较多的表面缺陷,催化剂表面Co—O键较弱,具有较强的活化氧的能力,表现出突出的甲苯完全氧化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催化剂载体的孔道结构和择形性能对环己烷部分氧化反应的影响,采用直接水热法制备出了Co/S-1,Co/TS-1以及Co/MCM-41分子筛催化剂.XRD,FT-IR和SEM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具有较高的结晶度,晶粒大小均匀,其活性组分钴进入了分子筛骨架.采用氧气为氧化剂,考察了合成的钴催化剂样品对环己烷部分氧化的催化性能,并与CoAPO-5、Co/A l2O3、均相Co(OAc)2.4H2O催化剂以及无催化氧化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分子筛载体能利用其孔道结构和择形性能,降低环己醇(酮)选择性对环己烷转化率的依赖性,且反应的选择性随分子筛载体孔径的增加而下降.孔道较小的Co/TS-1和Co/S-1做催化剂时,过氧化物含量低,环己烷转化率可达5%以上,同时反应总选择性为95%左右.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ZSM-5沸石催化剂用稀土元素(La~(3 )、Ce~(3 )、Pr~(3 )、Nd~(3 ))以及混合稀土浸渍改性处理后对甲苯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四种稀土元素改性处理后的催化剂的甲苯转化率均随着载入量的增加而下降,而对二甲苯的选择性都有所提高。在浸渍法制备的La-ZSM-5沸石催化剂上,甲苯歧化生成对二甲苯的选择性可达80%。试验还指出,单独用磷改性的ZSM-5沸石催化剂的活性较低。再用稀土对PZSM-5催化剂改性,可使甲苯转化率从18%提高到30%。这是由于三价稀土元素可提供较多的质子酸中心。也是由于载入的磷和稀土元素对催化剂孔口和孔道尺寸有影响,从而改变了反应组份在分子筛中的扩散性质,提高了催化剂在生成对二甲苯时表现出的择形选择性。在一组用二种元素如磷-稀土、磷-镁和磷-镧改性的ZSM-5沸石催化剂中,评选出了对甲苯歧化反应具有较高活性和选择性的磷-镧改性催化剂,甲苯转化率为17%时,对二甲苯选择性可达90%左右。并且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活性、选择性和反应产物的分布。在常压临氢条件下用该催化剂连续反应24小时,其活性稳定,转化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
MCM-41负载钴催化H_2O_2氧化四氢萘合成α-四氢萘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比较了醋酸溶液中过渡金属(Fe、Co、Ni、Ce、Cu、La、Zr或Cr)掺杂MCM-41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四氢萘合成α-四氢萘酮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发现其中Co/MCM-41的催化活性最好。探讨了Co/MCM-41作催化剂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四氢萘氧化的转化率和形成四氢萘酮选择性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反应条件:m(四氢萘)∶m(催化剂)=12.5∶1;反应温度T=383 K,反应时间8 h。四氢萘的转化率达94.7%,α-四氢萘酮的选择性达到70.3%。在反应体系中,Co/MCM-41是一种固体非均相催化剂。催化剂Co/MCM-41可回收重复使用3次,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o-Pt-ZrO2/γ-Al2O3催化剂,对其进行了BET、XRD和TPR等表征,并在浆态床反应器上考察了焙烧温度和还原温度对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过高,容易造成Co物种和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部分氧化钻颗粒聚集或烧结,导致催化剂的F-T合成反应活性和C5+烃选择性降低.还原温度较低时,钴物种不能充分还原,CO加氢活性低,甲烷选择性高,重质烃选择性低;还原温度过高,则可能造成活性物种的烧结,反而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重质烃选择性.在原料气n(H2)/n( CO)=2.0、483 K、2.4 MPa和空速3.6 L/( gcat·h)的条件下,31.08% Co~0.11%Pt ~ 7.16% ZrO2/Al2O3催化剂在673 K焙烧.纯H2下653 K还原后,其费托性能最佳;CO转化率为27.0%,C5+的选择性为83.0%.  相似文献   

7.
 采用混合醇还原法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稳定的Ru-Pt/γ-Al2O3双金属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对氯硝基苯(p-CNB)选择加氢反应的性能,探讨了反应温度、压力、第三金属离子的种类、添加量及添加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以Ru-Pt/γ-Al2O3为催化剂,在1.0 MPa和50 ℃的条件下反应1 h,p-CNB的转化率可达48.2%,生成对氯苯胺(p-CAN)的选择性为87.3%. 在反应体系中添加适量的Fe3+或Sn4+离子时,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p-CNB的转化率和p-CAN的选择性分别提高到100%和99.0%. Fe3+或Sn4+的添加量及添加方式对p-CNB的转化率有较大的影响,加入Fe2+,Co2+和Ni2+离子也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Ru-Pt/γ-Al2O3催化剂体系对其它氯硝基苯的加氢反应也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助剂CeO2对Co/Al2O3催化剂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用于F-T合成的Co/Al2O3催化剂中加入少量助剂,能够提高CO转化率和C5+烃选择性.主要考察了助剂CeO2添加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等因素对F-T合成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氧化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Co/Al2O3催化剂中加入少量CeO2(n(Ce)/n(Co)=0.1~0.14),能够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C5+烃选择性;焙烧温度则以相反的趋势控制F-T反应活性和链增长几率;助剂的加入降低了催化剂的起始还原温度,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但是,催化剂的积碳量有所增加,经10h反应后,催化剂上存在两种类型的积碳.  相似文献   

9.
以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为基质,经过几步大分子反应在微球表面合成与固载了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形成固载有NHPI的聚合物微球CPS-NHPI。本文主要将CPS-NHPI与过渡金属盐组成共催化体系,用于分子氧氧化甲苯的反应,考察了该非均相催化剂的催化特性与催化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几种过渡金属盐中,Co(OAc)2的助催化效果最好;微球CPS-NHPI与Co(OAc)2所构成的共催化体系,在温和条件(80℃和常压氧气)下可有效地将甲苯深度氧化为苯甲酸,显现出高的催化活性(甲苯转化率达到57%)与优良的选择性(苯甲酸的选择性达到84%)。催化氧化反应遵循自由基链式反应机理。主催化剂CPS-NHPI固载的NHPI与助催化剂Co(OAc)2适宜的摩尔比为14∶1,主催化剂所含NHPI为底物的12(mol)%时,催化剂用量较为合适。固体催化剂CPS-NHPI具有良好的再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苯乙烯在TiO2/SiO2催化剂上氧化制苯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TiO2/S iO2催化的苯乙烯氧化反应中采用空气作为氧化剂,苯乙烯被氧化,生成的苯甲醛和甲醛为主要产物.反应可以在低于100℃的温和条件下进行.在较低的苯乙烯转化率(18.0%)下,可以得到较高的苯甲醛选择性(95.0%).对于此反应,苯乙烯的转化率随催化剂中T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苯甲醛的选择性随苯乙烯的转化率升高而下降.反应中还考察了加入的溶剂甲苯的体积含量、空气流速、液体流速和催化剂焙烧温度对该氧化反应的影响.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实验发现加入甲苯的体积含量在20%时存在一个最佳值;空气的空速对反应的影响存在极限值,当空气的空速大于一定值(571 mL/g.h)时,不再影响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一般在液体(苯乙烯和甲苯)的流速增加时,苯乙烯的转化率下降同时苯甲醛的选择性增加.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在具有不同TiO2含量的催化剂TiO2/S iO2上,苯乙烯的转化率随TiO2含量增加而增加,此时比表面是影响苯乙烯转化率的次要因素;但是在催化剂的组成相同时,比表面随焙烧温度增加而降低,此时比表面是影响苯乙烯转化率的主要因素,比表面减小导致催化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蜂王信息素的改进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在50年代,Butler等[1]发现蜂王的上颚腺能分泌一种影响工蜂活动的物质,并提出了蜂群是靠蜂王分泌的该种化学物质传递各种个体间的信息的论断,Barbier等[2]测定其结构为9-氧代-2E-癸烯酸1(蜂王物质),并首次进行了人工合成.  相似文献   

12.
烷氧取代聚对苯乙炔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对苯乙炔(PPV)及其衍生物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也是到目前为止性能最好的电致发光材料[1],用PPV作发光层而装配的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制造方便、驱动电压低、亮度高等优点,可实现大面积、多色显示,成为电致发光领域研究的热点.PPV及其衍生物的...  相似文献   

13.
对-氯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引发合成接枝共聚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接枝共聚物含有性质差别很大的主链和支链,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因而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一[1~5].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6,7]的问世,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用对-氯甲基苯乙烯和其它乙烯基单体自由基共聚.  相似文献   

14.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 ,是生态环境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污染元素之一 [1] .目前 ,用于镉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法 [2 ]、ICP- MS法 [3]和荧光分光光度法 [4 ] ,但这些方法由于灵敏度或者选择性的限制以及来自基体的严重干扰等问题 ,常常在实际样品测定中遇到困难 .高效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的发展使复杂样品中痕量元素的测定得以实现 [5~ 7] .本文将长链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HTMAB)作为离子对试剂 ,8-羟基喹啉 - 5 -磺酸 ( HQS)作为在线配位及荧光衍生试剂 ,建立了镉的离子对色谱检测方法 ,并应用于土壤…  相似文献   

15.
赵振华 《分子催化》2002,16(2):121-126
在H3PO4存在下进行了2,3-二甲基-2-丁烯与乙酐的酰化反应,结果表明,H3PO4是室温下催化2,3-二甲基-2-丁烯与乙酐酰化反应的有效催化剂,在H3PO4存在下,酰化产物的收率主要取决于:(a)H3PO4的用量,(b)乙酐的用量;(c)反应温度和(d)反应时间,在适宜反应条件下,所得3,3,4-三甲基-4-戊烯-2-酮(TMP)约为99%,另外还发现,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乙酸,不会明显减少酰化产物的收率,乙酐的纯度,反应物的加入顺序对该反应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在有和没有溶剂CH2Cl2的条件下所得酰化产物的收率是可比的。  相似文献   

16.
在负载H3PO4的固体上3,3,4-三甲基-4-戊烯-2-酮的催化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振华 《分子催化》2003,17(2):129-135
3,3,4-Trimethyl-4-penten-2-on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acylation of 2,3-dimethyl-2-butene with acetic anhydride in the presence of soild-supported H3PO4.By comparison of the acylation reactions of 2,3-dimethyl-2-butene with acetic anhydride over various soilds-supported H3PO4,it was found that K10 clay,silicagel,HY zeolite and HMordenite were good supports.The results obtined indicate that the soild-supported small amounts of H3PO4 possessed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ies,For obatining a higher yield of 3,3,4-trimethyl-4-penten-2-one different supports required different modifica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17.
2,5-联苯二甲酸的新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宇  郭大建 《化学通报》2001,64(2):122-123,101
铁粉催化下,对二甲苯于室温与溴反应,得到2-溴对二甲苯,将其制备成相应的格氏试剂,在NiCl2(PPh3)2催化下与溴苯进行交叉偶联,得到2,5-二甲基联苯,再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氧化,合成标题化合物,产物的结构由IR确认。  相似文献   

18.
马来酸二丁酯的杂多酸催化合成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晋芬  陈铜等 《分子催化》2001,15(6):478-480
考察了无机酸(如硫酸、盐酸)和新型杂多酸(如磷钨酸、硅钨酸)为催化剂,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反应。结果表明,对于两类催化剂,其酯收率相当;确定了杂多酸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反应级数为二级;PW12和SiW12杂多酸催化剂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60.4和57.0kJ/mol。  相似文献   

19.
新型负载配位催化剂ZBDPPEDAEPA/TiO2/Pd催化羰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二胺-N'-乙基膦酸的氨基与季盐[Ph2P+(CH2OH)2]Cl-,经曼尼希反应合成了N,N-双二苯膦甲基-乙二胺-N'-乙基膦酸(Ph2PCH2)2NCH2CH2N+H2CH2CH2PO3H-(BDPPEDAEPA), 并制备了相应的(N,N-双二苯膦甲基-乙二胺-N'-乙基膦酸-磷酸氢)锆载体Zr(HPO4)1.35[(Ph2PCH2)2NCH2CH2NHCH2CH2PO3]0.65·H2O (ZBDPPEDAEPA) 及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锆微粉表面包膜了ZBDPPEDAEPA的新型催化剂载体ZBDPPEDAEPA / TiO2、ZBDPPEDAEPA/ ZrO2和相应的钯催化剂ZBDPPEDAEPA / Pd、ZBDPPEDAEPA / TiO2 / Pd、ZBDPPEDAEPA/ZrO2/Pd. 在常压条件下, 对该类催化剂催化氯苄羰化反应的活性及产物组成作了初步考察. 对催化剂载体的粒径分析表明, ZBDPPEDAEPA / TiO2 / Pd的高活性归因于ZBDPPEDAEPA / TiO2载体的颗粒均匀、平均粒径小.ZBDPPEDAEPA以平均50 nm的薄层包膜在TiO2上, 这层包膜属于纳米级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20.
1-甲基-1-乙氧基-1-烷硫基甲烷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乙缩醛和烷基硫醇为原料,在30-35℃于四氯化碳中反应20min左右,分别合成1-甲基-1-乙氧基-1-烷硫基甲烷,经红外光谱,质谱以及核磁共振谱检测,确证了产物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