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Elikonal近似的框架下, 用K±N散射分波相移和40—48Ca的三参数Fermi型密度分布函数计算了K±40—48Ca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 在比较由各家提供的基本参数所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符合程度的基础上, 通过调整中子分布函数的参数, 改善了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符合. 结果表明, 40Ca的中子分布比较其质子的分布有较小的均方根半径(约小0.15fm)和较薄的表面厚度. 这是与H.F. 计算相容的, 并与其他作者对中能质子与钙的弹性散射分析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在P(α,α′)πN反应的几种反应机制中研究N*(1440)激发, 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的办法重现N*(1440)共振峰的位置, 我们在给定入射能量情况下模拟出末态各出射粒子的动量, 角分布情况. 计算结果可以在πN的不变质量谱中观察到明显的N*(1440)共振峰, 同时达里兹图中在πN系统能量平方为2100MeV2附近事件分布密集, 而别的组态却没有观察到这些情况, 这都说明了πN共振粒子N*(1440)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60Coγ和高能电子在硅中NIEL的Monte Carlo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计算高能电子和γ非电离能量损失(NIEL)的Monte Carlo方法,首次利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了高能电子和60Coγ的NIEL.给出了电子和60Coγ在半导体硅材料中产生的NIEL和缺陷分布.计算结果与文献的比较表明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12C离子引起的209Bi和238U的裂变中,用放射化学方法分别测量了15个和17个裂变产物的产额.根据这些数据,用三种电荷分布假设计算了裂变碎片的质量分布.计算表明,等电荷位移假设得到的结果一般和裂变碎片高斯质量分布曲线拟合得最好.比较了209Bi(12C,f),238U(12C,f)以及我们较早测量得到的(197Au(12C,f)的质量分布曲线,指出当裂变参数Z2/A>37时,质量分布宽度随Z2/A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测量了238U(5.4MeV/u)轰击48Ca、45Sc靶和238U(6.0MeV/u)轰击16O、48Ca、45Sc、48Ti、58Fe、64Ni及89Y靶等10个反应系统的三体碎片符合出射道. 得到了跟随裂变截面、总动能损失、碎片动能和质量分布以及碎片在第一质心与第二质心的角分布等. 实验用了4片200mm×300mm的双维位敏雪崩计数器, 给出了关联的空间位置信息与飞行时间. 三体事件用运动学直接求解, 其中识别裂变对碎片是基于该对之间相对速度为2.4cm/ns的事实. 探测几何效率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来确定. 实验表明, 跟随裂变源于准弹性散射, 其截面σS.F较大对于27Al靶, 为σS.F总截面的15%, 而89Y靶为70%. 同时发现, 对于幻核靶, σS.F与索末费尔得参数之间有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e+e 湮没中多重数的实验分布, 指出可能是夸克数目服从四动量守恒限制下的Poisson分布, 加上组合过程影响的结果. 并利用一种在其他方面取得明显成功的夸克组合律作了计算, 得到与实验符合的结果. 还对轻夸克jet作了单独讨论.  相似文献   

7.
用形变的Skyrme-Hartree-Fock计算讨论了11Be的晕结构. 通过引入绝热堵塞计算, 得到了11Be的1/2+态有很大的形变, 得到的密度分布和实验值很好地符合. 还讨论了出现形变晕态的波函数密度分布和角动量大小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将蒙特卡罗模拟用于四种常用的~8Be核探测系统的效率计算,得到了有效立体角的能量响应,探测效率的空间分布等结果.蒙特卡罗计算与分布函数积分法计算结果之间符合很好.通过与国外公开发表的相应数据的比较,以及不同几何条件下测量的相对产额对计算做了检验.  相似文献   

9.
我们采用符合技术测量了31.2MeV α粒子在C12上的C12(α, 2α)Be8反应出射粒子的相加能谱及角关联分布. 角关联分布在相应于α-α自由散射的角度(即反冲核冲量趋于零)出现峰. 因此, 实验结果初步表明, 反应机制是准自由散射过程, 在低能区证实α集团是C12基态的子结构. 我们用平面波冲量近似进行了计算分析, 得到了成团几率为0.07, 与高能的(p, pα)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0.
陆景贤 《中国物理 C》1985,9(6):697-702
本文利用矢量为主模型, 假定ρ0介子内的价夸克分布函数可以用π0介子内的价夸克分布函数描述, 并且利用我们已经给出的在带头对数近似下π介子价夸克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13], 加上类点分量的贡献, 讨论并计算了光子结构函数的行为, 和现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本文的理论结果和实验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Δ33准门口态模型[1]近似下, 计算了(3.3)共振区的π-12C弹性散射的T矩阵, 着重分析了模型参数的变化对角分布、总截面的影响. 这些参数反映了π核相互作用中多体修正和在核介质中Δ(1232)与核子相互作用的性质, 理论结果与实验材料符合是满意的. 特别有兴趣的是: 为了符合实验材料, 尤其是解分布, 发现原子核中Δ(1232)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的强度VΔLS必须是正的, 不同于核子的负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复合场论微扰展开式和相对论的 B-S 近似波函数,计算了类似于 Primakoff 效应的光生相对论的(e+e-),(μ+μ-)仲原子的过程.结果与通常点模型的计算结果不同,这里多得出了一个新的形状因子.这表明在通常的Primakoff 效应中也将存在类似的修正.  相似文献   

13.
张禹顺 《中国物理 C》1985,9(6):712-717
本文用轴对称的转动模型和唯象的Woods-Saxon势; 以"集体坐标和高能集团散射理论"为骨架, 计算了1GeV附近的质子与原子核152Sm、154Sm、176Yb的0+、2+、4+、和6+之间的散射微分截面.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程函扭曲的DWIA框架下,用跃迁密度方法计算了180MeV和230MeV的π在18O上的非弹性散射到2+(1.98MeV)激发态的微分截面,分析了π-对π+的截面比,研究了中子分布半径对微分截面的影响,我们的结果与实验定性符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集体坐标与高能集团散射理论"的方法, 取Woods-Saxon势, 计算了1.04GeV质子与40,42,44,48Ca、48Ti、58,60,62,64Ni之间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 1GeV质子与90Zr、208Pb之间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 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我们已经给出的在带头对数近似下强子价夸克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9]讨论了在中微子深度非弹过程中结构函数xF3的QCD行为, 理论预言与实验结果很好地符合. 最后, 讨论了由于我们在用A-P方程求解解析解过程中作了一个近似所引起的误差计算表明即使在Q2=200GeV, x=0.1情况下, 相对误差仍小于1%.  相似文献   

17.
我们测量了31.2MeV的α粒子对10,11B的散射角分布,结果表明在10B核上有反常现象;在11B则无反常现象。我们采用了光学模型加雷奇极模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1p壳核,诸如α+16O,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很好符合,而对于α+10B则不成功。采用双v次幂光学模型分析时,对于α+16O的符合程度稍次于前者的结果;对于α+10B仅能定性符合。众所周知,上述模型对于α+40Ca的分析与实验结果的符合是十分好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2s-1d壳核与1p壳核的大角反常散射的机制不同;同时也表明1p壳核的反常散射机制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 Glauber 理论计算和分析了能量为260和280 MeV 的π-12C 弹性和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在预复合反应的"一、二、无穷大"模型中有限核大小效应的影响. 计算了90 MeV的质子在58Ni、90Zr和27Al上引起的单举质子发射谱以及27Al(p, n)X反应, 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0.
刘渊  李扬国 《中国物理 C》1985,9(3):283-290
在Glauber理论基础上, 在刚性炮弹近似下, 给出了核-核非弹性散射振幅. 具体计算了1.37GeV的α+C12非弹性散射2+(4.44MeV)和3(9.64MeV)的微分截面, 并讨论了炮弹核α的不同密度分布对散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