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江苏省中学化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真  卢文庆 《化学教育》2000,21(Z1):51-54
根据江苏省中等教育发展和素质教育对在职中学化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制订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方案、培训目标和要求;设计了课程体系和教学进程;落实了培训方式和教学模式。从教育基本理论、学科知识更新、化学教育理论、实验设计与研究、多媒体教学、实践考察和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7个方面对骨干教师实施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马胜利  李莉 《化学教育》2006,27(12):36-37,51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为此,我们开展了“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中学化学教学策略与评价研究”研究,并对探究学习教学实验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实施探究学习对教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教学总体水平等各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方涛  黄梅 《化学教育》2019,40(23):60-67
为了解中学化学教师对手持技术的应用水平和影响因素。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理论为依据,创新性地将境脉(Context)因素引入TPACK调查中进行问卷设计,并对来自于全国16个省直辖市的187位教师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同时采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评价,采用SPSS AMOS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学化学教师手持技术TPACK量表结构模型较好,能够用于评价中学化学教师的手持技术应用水平;中学化学教师手持技术应用情况良好,但是与性别、教龄、学校类别有显著关系。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提高中学化学教师手持技术应用水平的发展建议,以期提高中学化学教师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实验装置研究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师实验研究的重点,也是热点。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当前中学化学教师实验装置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研究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当前中学化学教师在实验装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张世勇  邓敏  罗啸 《化学教育》2019,40(7):74-79
以3种中等化学教育类期刊《化学教育》《化学教学》和《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为研究对象,对近5年来期刊中有关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研究的文献进行研究,对论文的数量、作者地区分布、作者单位、作者合作情况、研究内容、实验改进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周纯  张建策 《化学教育》2021,42(17):105-112
对2015-2020年SOLO分类理论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应用研究的62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出SOLO分类理论应用研究的5个方面:(1)指导习题编制与评分标准确立;(2)分析中、高考试题;(3)指导教学实践;(4)指导学习心理实证研究;(5)指导教学评价。并通过对其在初高中化学教育中应用研究的情况对比,总结出高中教师的成功经验可为初中教师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对中学教师运用SOLO分类理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晓敏  陈燕 《化学教育》2019,40(21):43-47
分析了虚拟仿真实验室应用于化学实验教育的特点,并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中学化学教师对虚拟仿真实验室的认可度与应用意愿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中学化学教师对虚拟仿真实验室有一定的了解,非常认可其辅助教学、激发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探究性设计能力的功能;中学化学教师将虚拟仿真实验室应用在未来教学中以及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技能的意愿度也较高;但由于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未能跟进,导致教师使用软件教学的能力不足,而当前一些虚拟仿真软件存在的质量问题也导致中学化学教师对其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培养科学严谨性的认可度较低。建议学校完善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并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技能培训,虚拟仿真实验室软件开发公司也应与中学化学教师合作提高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8.
何翔 《化学教育》2014,35(13):66-69
在无锡市中学化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作品案例分析基础上,从实验内容、实验安全、实验表现、实验细节等4个角度提炼特点,并从实验设计文献思路、实验技术的局限性、实验体系的淡化、实验时代感及教学功能等角度作出批判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中学化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化学课程、化学教学、化学实验、教学评价、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多元智能的培养策略等方面。未来研究应注重厘清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意义,重视实证性研究,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多元智能评价标准,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教师自主支持认知与自主支持行为的相关性,以70名中学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著名学者Deci编制的问卷为工具,采用2种量化分析方法选择出高自主支持认知水平和低自主支持认知水平的2组教师。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系统地对比分析2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现教师自主支持认知与自主支持行为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主要使用李克特式量表问卷测查了256名中学化学教师的模型认识与模型教学观的结构与水平,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探查化学模型认识与模型教学观的关系。结果表明:(1)化学教师对化学模型的描述与解释功能以及模型的暂定性具有较好的认识,但对模型预测功能认识不足;(2)化学教师在模型教学中倾向于使用模型描述、解释或预测化学现象,并且较认可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型教学,但缺乏对模型暂定性的反思;(3)化学教师的模型认识基本上可预测其模型教学观,如关于模型功能的认识能显著预测其模型教学观。文末据此为我国化学教师培训及其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依据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任务、成绩评定一体化设计的要求,研制中学化学实验试题,通过试题的测评结果开展教学反思,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实验教学模式,激活学生从化学实验中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诊断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试谈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证调查研究,从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教师对学生实验的要求、教师进行探究性实验的能力4个方面分析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工、制药及其他近化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实验课程,对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育创新思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八个具体的实验为实例,介绍了随着时代变迁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改革的情况,从早期简单的过程模仿、性质鉴定、基本操作实验,发展为现有的“基础规范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探索性实验”三层次实验,并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使实验教学形式更丰富、内容更充实、手段更新颖,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多样化成才,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研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和教材改革的看法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本文介绍了作者对中学化学教学和教材改革的一些看法。涉及到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以及编写教材时应当突出的基本理论、化学基本概念和观念等问题。本文对于中学化学教学各学段的主要着重点提出了看法。对于分类法的意义、元素论、物质的静态和动态、化学计量关系和浓度概念等在中学化学教学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简要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教学研究论文是反映中学化学卓越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一项关键指标。针对119名中学化学卓越教师的1 196篇教学论文展开内容分析,研究结果在宏观上反映了中学化学卓越教师教学研究的现状及计量特征,在微观层面上呈现了中学化学卓越教师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领域,以期为一线中学化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双语教学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研究生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生双语教学模式,即讲台与实验台互跨式研究生双语教学。以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生双语课程为例,我们探索了讲台与实验台互跨式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实践表明,讲台与实验台互跨式研究生双语教学模式解决了研究生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不但可以全面提高研究生科研素质,而且可以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的示范实验中心和化学实验教学团队项目建设在本科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做了分析,并对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做了总结和讨论。同时以合肥师范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成果为例,为他校建设化学实验教学团队给出借鉴。  相似文献   

19.
江家发  杨盼 《化学教育》2021,42(5):104-112
晚清时期由日本吉田彦六郎著、何燏时翻译的《中等最新化学教科书》是癸卯学制颁布后第一本较有影响的译日中等学校化学教科书。从出版背景发现其是效法日本教育的产物,内容体系意在传递给学生较完备的化学知识,化学名词术语翻译趋向标准化,晚清时期译日化学教科书使我国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制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Many arguments in favor of chemical experiment, both old and new ones, were put forward.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chemical experiment is valuable by itself and instrumental in teaching and forms metadomain skills. The idea that chemical experiment should form concepts rather than illustrate them was substantiated. Opportunities for chemical experiments in modern Russian schools were considered. Legislation dealing with chemical experiment was criticized for numerous collisions, and possible ways to avoid these collisions were suggested. It was noted that staffing problem could be reduced reasonably by encouraging teachers. For methodological support, which is also crucial, some points of development were indicated (digital laboratories, inquiry learning, and shifting the role of experiment from concept illustration to concept formation). It was stated that the supply of chemical experiment is insufficient but can be optimized by some measures that should be taken by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