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田戈  李春光  徐娓  陈岩  施展 《化学教育》2019,40(2):15-19
配位化学是化学学科中最具活力和创新性的前沿学科之一,发展迅速且研究内容丰富。而与之相对应的传统配位化学课程则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从配位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方法等方面出发,优化了配位化学课程体系,并通过分析最新研究成果,在总结前人创新思维的同时,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期末的综合测评中,学生成绩逐年提高,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温永红  刘永军 《化学教育》2021,42(16):17-21
以配位化学为例,介绍了在专业选修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将配位化学发展史上国内外科学家追求真知、热爱祖国、向往和平的一些励志故事融入配位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创新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将配位化学专业知识的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实现专业选修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做到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选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经典的热力学、电化学和表面化学实验进行教学创新研究.通过将实验对象生活化、实验操作视频化、实验教学案例化、实验过程自主化、实验报告论文化,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主要的科学方法,在化学教学中应用较普遍,而前人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比较偏向于归纳法。通过2者的比较发现,归纳法和演绎法对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增强创新能力和实现三维目标都有不可替换的积极作用,2者不可偏颇。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学中实行讨论式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典型课例的教案、学案,学生与老师的评价,阐述讨论式教学是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化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清建 《大学化学》1993,8(6):52-58
A.Werner(1866~1919)这个名字,总是与配位化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913年,他因创立配位理论的卓越贡献,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在他逝世70多年之后,他的理论仍是配位化学研究的基础和指南。配位理论对无机化学的历史作用,完全可以和Kekulé、Couper、Van't Hoff的结构学说对有机化学的影响相提并论。今天,配位理论的应用已远远超出了无机化学,它对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矿物学、结晶学等领域都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孟庆金 《化学进展》2011,23(12):2412-2416
戴安邦先生是中国化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是中国化学会最早主办的刊物《化学》的创办者,长期任该刊总编和总经理,为中国的化学事业发展奉献了一生,对中国化学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和繁荣有重大贡献。戴安邦先生认为化学是造福于人类的科学,化学家首先应热爱化学,有为事业为国家的献身精神。化学家对科学发展应有责任敏感性和创新意识,具团队协作精神和高尚的品德。戴安邦先生一生根据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从事了多个化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在胶体化学及多酸多碱、化学模拟生物固氮、配合物固相反应研究、抗肿瘤金属配合物研究和新功能配合物设计与合成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他是中国配位化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建立了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我国配位化学的繁荣发展及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无机化学学报》2011,(10):2080
2012年全国报刊杂志征订工作已经开始,敬请向贵单位推荐订阅2012《无机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化学会主办,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配位化学研究所承办的基础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设有综述、研究快报和论文等栏目,报道无机化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成果,内容涉及固体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无机材料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理论无机化学、超分子化学和应用无机化学、催化等。着重报道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成键、谱学和热力学、动力学性质等。  相似文献   

9.
罗勤慧 《化学进展》2011,23(12):2405-2411
戴安邦先生(1901-1999)是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配位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一生长达70年之久为我国培养无数高质量科教人才,在教学上提出“启发式八则”和“全面教育理论”,影响深远。他在国内开拓配位化学研究领域,建立配位化学研究所和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力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了众多学术人才,使我国配位化学和无机化学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倡“基础理论应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应用研究储备资料和积累力量”。“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学发展”是他的科研思想。“崇实,贵确,求真,创新和存疑”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应具有的高尚品德。他身体力行,不辞劳苦,从实际中找课题,在科研和教书育人方面贡献了一生。他的品德高尚,为后人作出了榜样。为表彰其功绩,被国家授予奖项约20余项。并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及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背景下,探讨了化学教学论学科面临的新使命:为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基础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引领和指导。分析了达成新使命所面临的新挑战:增进对化学学科内容的理解,提升化学专业对话的能力;融通化学教育、教育心理学、科学哲学等领域,明晰化学教育的理论基础;深度反思与融通国内外化学教育研究成果,明晰化学教学论学科的学术性及独特优势;融通化学教育研究与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弥合二者之间的隔阂;加强化学教育研究成果与化学教师教育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学论学科的外部认同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创新实验班学生的特点,在“大学化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展课前演讲、课中主题讨论、课后研究等多个环节的创新活动,探索了启迪学生创新思想、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韩莉  张卫  马荔 《化学教育》2020,41(6):47-51
对“思想实验”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意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将“思想实验”与化学实验教学结合的启发式教学策略,优化了现行的化学实验教学流程。采用引导学生对实验步骤的设计思路进行反向逻辑推理和分析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化学实验设计存在“技术性异化”“生态位壁垒”“绿色化缺失”“人本性式微”的问题。技术伦理规范下的化学实验创新设计,从实验主体的价值向度、基本属性和实践逻辑等3个方面讨论化学实验设计的规范。提出在技术伦理视角下丰富化学实验创新设计角度,形成实验设计的伦理向度;完善化学实验设计各要素,建立实验设计的伦理秩序;开展绿色化实验设计,确保实验设计的伦理互动;规范化学实验设计系统,突出化学实验设计的“为人向度”。将技术承载的价值,通过技术主体的伦理行为转化到化学实验设计过程中,规范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为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项目"的新要求,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中成果与不足并存。本文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评价模式、不足之处、成效与展望5个方面,总结并探讨了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中"拔尖计划"学生的进阶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吴传保 《化学教育》2014,35(18):26-28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以聚苯乙烯为内容线索,设计实施了一套系统集成化学实验,分析了系统集成化学实验内部的逻辑联系及与普通实验相比所具有的能力培养优势。最后举例介绍了系统集成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雷殷  焦世惠  张海博  郭玉鹏 《化学教育》2022,43(14):115-117
科研平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通过课程建设、平台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技术培训、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等方式,探索了测试平台为学院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更多作用的路径。充分利用测试平台的资源优势,为人才培养发挥更多作用,对于提升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物理化学的特点和大学生的认知特征,探索用思维导图方法辅助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并将其应用到学生预习、教师课堂教学、课后归纳总结等教学环节。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宋扬 《化学教育》2022,43(16):76-81
实践创新素养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选择性必修模块3中“合成高分子”内容为例,以“棉粮争地”问题为背景,以项目式研究的形式在化学课堂上进行实践创新素养的教学尝试,并取得较好的结果。同时还引入了班内分层教学的尝试,为因材施教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延伸设问、布置另类作业、改进实验考核办法、丰富综合和设计实验内涵、加强综合训练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等方面,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对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围绕中学化学教材中二氧化碳熄灭阶梯蜡烛的实验设计,从实验原理入手,自制了简便“阶梯蜡烛”,改进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倾倒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在大小一定的反应容器中,实验成功率与蜡烛间距以及储气瓶口径大小有关。研究了影响实验的可能因素,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