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室温时K_3Fe(CN)_6,K_4Fe(CN)_6在酸碱条件下发生的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结果表明:K_3Fe(CN)_6与NaBH_4固相混合物室温下不反应,但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后,K_3Fe(CN)_6与NaBH_4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在室温下很容易进行.K_4Fe(CN)_6与K_2S_2O_8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在室温下能顺利进行,但当固体KOH存在时,反应明显受到抑制.K_3Fe(CN)_6与K_2C_2O_4·H_2O室温下无反应,但与H_2C_2O_4·2H_2O在室温时即发生固相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2.
用微电极上的光谱电化学法测定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采用微电极上的光谱电化学法测定了K_4Fe(CN)_6-抗坏血酸、K_4Fe(CN)_6-组氨酸体系的催化反应速率常数。实验发现, 当抗坏血酸或组氨酸的浓度同K_4Fe(CN)_6的浓度相当甚至稍低时, 仍可按准一级化学反应来处理, 并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考查了壳质胺,多孔玻璃和粗孔硅胶作为流动注射免疫分析免疫反应器基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将HRP催化H_2Q_2氧化K_4Fe(CN)_6生成K_3Fe(CN)_6的反应,与H_2O_2和K_3Fe(CN)_6对luminol的共氧化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流动注射兔疫分析的最终检测手段,由于酶促反应与化学发光反应在检测系统的不同位置进行,因而这种方法克服了已报道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不能协调酶催化和化学发光反应的最佳pH,底物与酶不能充分接触及载体对光的散射等缺点,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该方法测定HRP及其标记物检测限均可达f mol级,测定时间为1~2min,相对标准偏差为3.9%.  相似文献   

4.
K_2Co〔Fe(CN)_6〕·H_2O和Co_3〔Fe(CN)_6〕_2·7H_2O的热分解经过脱水、放出(CN)_2和HCN或C≡N~-键断裂,最终固相产物中有铁钴合金生成。CN~-的多重键在加氢时断裂,生成NH_3和CH_4。以CN~-作为加氢反应的探针,考察了C≡N~-键在金属双端基间的配位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过氧化物模拟酶在介体型生物传感器方面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奚星林  章咏华 《分析化学》1993,21(7):838-841
meso-四(4-磺基苯)卟啉锰(Ⅲ)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可催化H_2O_2与K_4Fe(CN)_6反应。电流响应与H_2O_2浓度在3.0×10~(-4)~1.0×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重现性和回收率良好。抗坏血酸和DL-半胱氨酸干扰严重。  相似文献   

6.
矿石中铜锌连续测定,一般均用氯化铵-氢氧化铵-溴水分离铁、锰碘量法,它测定铜肯定可得到准确结果:但测定锌则有下列缺点:1.铜干扰锌的测定,滴定铜后需过滤分离碘化亚铜,由于部分亚铜与碘化钾生成碘化亚铜络合物,过滤时并不能将铜完全除尽。2.镉干扰测定,而含锌矿石中,一般均含镉。3.高铁氰化钾-碘化钾-锌的反应不是单一的,除生成K_2Zn_3[Fe(CN)_6]_2外,还生成Zn_2[Fe(CN)_6],计算结果时,换算因素只能由实验确定。4.加入高铁氰化钾后,由于反应速度较慢,需放置5  相似文献   

7.
季立才  胡培植 《催化学报》1993,14(2):155-158
漆酶是含铜金属酶,主要来源于漆树漆液(生漆)和真菌,分别称漆树漆酶和真菌漆酶。近年来,人们对漆酶的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很感兴趣。已经发现漆酶的催化反应大多在水溶液中进行,氧化底物主要是邻、对苯二酚(胺)及其衍生物,对二茂铁(Fc-H)及其衍生物(Fc-R)的催化氧化尚不多见,对共存Fc-H和K_4Fe(CN)_6的催化氧化也未见报道,这可能与Fc-H和多数Fc-R不溶于水有关。本文选择二乙二醇单丁醚(DGBE)和磷酸盐缓冲液为混合溶剂,使Fc-H和K_4Fe(CN)_6以一定浓度共溶其中,考察了在该体系中漆树漆酶对Fc-H和K_4Fe(CN)_6的催化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8.
1.亚铁氰化钾的沉淀反应可用双铂极电流滴定法指示终点,外加电压以50毫伏为宜。 2.在1M盐酸溶液中,亚铁氰化钾可使锌定量的沉淀为Zn_3K_2[Fe(CN)_6]_2,而镉不干扰。在同一溶液中加入固体硫酸铵使浓度达0.9-1.2M,则可使镉定量的沉淀为Cd_5(NH_4)_6[Fe(CN)_6]_4。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拟定锌镉共存时的同时测定方法,并应用於海绵镉的分析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一原电池温度系数测定林清枝曾于1989年发表以Ag—AgCl为电极的电池温度系数测定的文章。我们实验室也用过该电池体系,后据参考文献[2]改用下列电池: Zn∣Zn~(2+)(1.00mol/L)‖Fe(CN)_6~(-3)(0.10mol/L),Fe(CN)_6~(-4)(0.10mol/L)∣Pt效果相当满意,现简介如下: 仪器与药品  相似文献   

10.
以气相色谱和Mossbauer谱研究了K_3[Fe(C_2O_4)_3)负载在HZSM-5和HY沸石上的性质和热分解。实验表明这两种沸石对负载的K_3[Fe(C_2O_4)_3)有明显的不同作用。K_3[Fe(C_2O_4)_3]/HZSM-5仅部分消失K_3[Fe(C_2O_4)_3]的分解特征,氢气中的还原产物为a-Fe,而K_3[Fe(C_2O_4)_3/HY在500℃时的固相产物为不易还原的高分散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了一种多齿配体化合物——1,4-双(2,2′:6′,2′′-三联吡啶-4′-基)苯及其Fe/Ru金属-超分子聚合物——Poly Fe和Poly Ru,同时以喷涂在ITO导电玻璃上的Fe/Ru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膜为工作电极、0.1 mol/L Li Cl O4水溶液为电解质,并添加K_3Fe(CN)_6为电化学互补材料,制作了系列电致变色器件.由Poly Fe和Poly Ru的组合,可以得到从Poly Fe的蓝紫色渐变到Poly Ru橙红色的彩色薄膜及其多色电致变色器件,器件响应速度快(2 s),褪色电压0.9~1.2 V,着色电压0 V,最大光学对比度约57%.添加K_3Fe(CN)_6后,器件的寿命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CdSe薄膜电极及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修饰后在Fe(CN)_6~(3-/4-)溶液中于白光和650nm单色光下的阻抗行为。用计算机非线性曲线拟合求出了等效电路中的元件参数值。进一步计算了CaSe薄膜电极光氧化还原反应速度常数。结果表明,修饰在CdSe薄膜电极上的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在光诱发的CdSe/Fe(CN)_6~(3-/4-)界面电荷转移中加速电荷的传递起中介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一定量的FeCl_2,(NH_4)_2MoS_4和HSCH_2CH_2OH在甲醇-甲醇钠溶剂中反应,制备出[(C_2H_5)_4N]_4[Fe_6S_9(SCH_2CH_2OH)Cl]单晶。该化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2.818(4),b=13.622(3),c=18.328(7),α=106.09(2)°,β=100.75(2)°,γ=102.69(2)°,Z=2。对7517个可观测反射(1>3σ(Ⅰ))精修所有结构参数,得到一致性因子R=0.0818。结构测定结果表明:在[Fe_6S_9(SCH_2CH_2OH)Cl]~(4-)中存在着μ_2—S桥,μ_3—S桥和μ_4—S桥。该簇合物的核[Fe_6S_9]~(2-)由8个非共面的菱形组成。其中有4个Fe(μ_2—S)(μ_3—S)Fe,2个Fe(μ_2—S)(μ_4—S)Fe和2个Fe(μ_3—S)(μ_4—S)Fe菱形。用EHMO方法对簇合物电子结构进行了量子化学的研究。结构上键长表现出Fe—(μ_4—S)>Fe—(μ_3—S)>Fe—(μ_2—S)的规律,与EHMO计算得到键序Fe(μ_4—S)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监测氧化中间体半醌(S~+)的吸光度变化跟踪反应进程。用初始速率法处理得到了HAc-NaAc介质中Fe(CN)_6~(3-)(Ox′)催化[CO~Ⅲ(NH_3)_5Cl]~(2+)(Ox)氧化CD-4遵循下列动力学方程: d[S~+]/dt=k_(obs).[Ox′]~(0.90)[Ox]~(0.85)认为Fe(CN)_6~(3-)的再生过程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估算了决速步的速率常数k(298K)、活化焓△H~(0≠)和活化熵分别为1.92dm~3·mol~(-1)s~(-1)、23.1kcal/mol和20.5cal/mol.K。以TEPPD代替CD-4、以Fe(CN)_6~(4-)代替Fe(CN)_6~(3-)的实验结果支持了所提出的再生机理的合理性。 实验也得到了[Co~Ⅲen_2Cl_2]~+直接氧化CD-4或TEPPD的动力学方程。测定了反应的活化能。认为PPD氧化为半醌是反应的决速步骤。[Co~Ⅲ(NH_3)_6]~(3+)、[Co~Ⅲ(NH_3)_5Cl]~(2+),[CoⅢen_3]~(3+)、[CoⅢen_2Cl_2]~+氧化PPD的实验结果表明,钴(Ⅲ)络合物的取代活性增加,氧化活性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多元协同萃取的研究 Ⅲ.AAB类三元体系对Nd(Ⅲ)的协同萃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苯基-3-甲基-4-乙酰基吡唑啉酮-5(PMHP文中用HA表示)和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用HT表示)与甲基膦酸二异戊酯(DiAMP用B表示)和二戊基亚砜(DASO用S表示)这几种萃取剂的甲苯溶液构成的两组AAB类三元体系,从高氯酸底液中萃取轻稀土元素Nd(Ⅲ)的协萃机理进行了研究。用斜率法测定了Nd~(3+)(≤10~(-4)mol·1~(-1)/NaClO_4(μ=0.1)/PMHP-TTA-DiAMP-C_6H_5CH_3体系的三元协萃物组成分别为NdAT_2·B和NdAT_2·B_2,体系平衡常数分别为K_(ATB)_1=7.0×10~(-2),K_(ATB)_2=20.9(25℃)。同时测定了Nd~(3+)(≤10~(-4)mol·1~(-1)/NaClO_4,HClO_4(μ=0.1)/PMHP-TTA-DASO-C_6H_5CH_3体系协萃物分别为NdA_2T·S和NdA_2T·S_2,测定的平衡常数平均值分别为K_(ATS)_1=5.2×10~(-2),K_(ATS)_2=2.8(25℃,平均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总结出下述规律:顺式—三溴乙醇胺双乙二胺合钴(Ⅲ)cis—[Co(etaH)(en)_2]Br_3与[Fe(CN)_6]~(4-)间外界电子转移反应的表观速度常数K_(ob(?)d),随溶液的pH值增大而增大,随离子强度I减小而增大和随介电常数D减小而增大。上述事实说明,配体加合质子作用、离子对水化作用和溶液静电效应。是被研究反应K_(ob(?)d)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在亚硝基R盐存在下,银取代亚铁氰化钠的显色反应。研究表明,显色适宜的酸度为pH4,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20nm,银的含量在0-30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此方法可用于一般地质试样中银的测定。其反应式为: Fe(CN)_6~(4-)+3NRS→Fe(NRS)_3~(-1)+3Ag(CN)_2~-+3H~+ 该法测银的检出限为0.01μg/mL,改变测定介质的pH、显色剂的用量、称样量等条件,可分段测定低、中、高含量的银,最高可测15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3%,经巯基棉分离后Cu、pb、Zn、Cd、Hg、  相似文献   

18.
该工作通过电化学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得到聚邻氨基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制备了可以选择性识别双酚A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扫描电镜、循环伏安法以及差分脉冲法对传感器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传感器的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K_3[Fe(CN)_6]作为电化学探针,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K_3[Fe(CN)_6]在印迹电极上的峰电流变化值与双酚A的浓度在1×10~(-10)-4×10~(-8) mol·L~(-1)呈良好线性,本方法测定双酚A的检测限为4×1 0 ~(-11) mol·L~(-1),将该传感器用于实际水样中双酚A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全氟烷基碘的加成反应一直活跃在氟化学中,即使近来也依然受到注意,这是因为由它们出发可做许多有用的中间体,其中氟烷基取代的醇可做织物表面处理剂,氟烷基取代的环氧化合物可做润滑剂。我们曾用引发剂,使ψ—碘代全氟烷基磺酰氟与多键类化合物在较温和条件下进行加成。黄维垣教授等用NaHCO_3—K_3[Fe(CN)_6]引发Cl(CF_2)_(4.6)I与烯丙醇顺利加成。  相似文献   

20.
过渡金属配合物阴离子嵌人聚吡咯膜电极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在水溶液中制备出Fe(CN)_6~(4-)嵌入的聚吡咯膜修饰电极, 电极具有稳定的Fe(CN)_6~(4-)/Fe(CN)_6~(3-)电化学响应, 其氧化、还原电位与电解质溶液中H~+浓度有关。借助XPS、IR和ESR方法对聚合物膜结构进行表征, 探讨嵌入物种Fe(CN)_6~(n-)和聚吡咯之间的相互作用, 提出一种可能的轨道相互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