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等式的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希连 《数学通讯》2000,(17):10-13
考点评析不等式的解法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不等式的有关内容仍将在函数、数列、几何、实际应用等有关的综合题中考查 .1.1 知识点剖析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基础上初步掌握其他一些简单的不等式的解法 ,如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无理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求解 ,一般是将它们进行同解变换 (即等价变换 )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 )或一元二次不等式 (组 )后而得其解 .要注意对含字母系数的不等式须经讨论求解的问题 .1.2 思想方法化 (无理 )为有理 ,化 (分式 )为整式…  相似文献   

2.
柴樱月 《中学数学》2023,(14):70-71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含参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问题一直是学生的薄弱点,很多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总是一筹莫展.本文中结合具体案例,探究和分析了含参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几种解法,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课题分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延续和深化,它对集合知识起到重要的巩固和运用的作用,也与后继的函数、三角函数、线性规划、直线与圆锥曲线以及导数等内容紧密相关.许多问题的解决都要建立在一元二次不等式正确求解的基础上.可见,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在高中数学中具有极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  相似文献   

4.
含参数的不等式解法,涉及到分类讨论,于是也就成了学生一遇到就头疼的问题,甚至是恐惧,在后面的利用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的问题时,也就变成了部分学生的难题.针对学生在此类问题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做一梳理,对轻松求解含参数的不等式,乃至分类讨论问题进行了思考.一、熟练掌握两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形成固定套路即会解两类特殊不等式,一类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另一类是一元二次不等式.解不等式,从代数角度上看就是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找已知不等式的同解不等式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任务是化简,即化简到一元一次不等式;从几  相似文献   

5.
解不等式     
重点:不等式的解与解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组)的同解变形,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简单的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主要类型和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6.
解不等式     
曾勇  吴爱国 《数学通讯》2010,(1):101-104
1.本单元重点、难点、热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组)、一元高次不等式、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对形式比较复杂的不等式,能够通过同解变形化归为可解的简单不等式.  相似文献   

7.
解不等式     
本单元的重点是: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组)、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对复杂一些的不等式,会经过一系列的同解变形,化归为可解的简单不等式。  相似文献   

8.
解不等式     
1.重点、难点、热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组)、一元高次不等式、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对形式比较复杂的不等式。能够通过同解变形化归为可解的简单不等式.  相似文献   

9.
在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常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作图→看图→表达"几个环节,过程烦琐,不易操作,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鉴于向右观察和表达数轴的习惯,结合不等式组公共解集所具有的特征,创新性地提出另一有效方法——观解法,极大简化了求解过程,提高了解题速度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中考内容要求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专题考点解析这部分内容的考点有如下特点:(1)直接考查不等式(组)中的有关概念和解法,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出现;(2)求不等式组的某些特殊解(如正整  相似文献   

11.
解不等式     
2.重点、难点、热点分析 基本不等式的解法是本单元的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重中之重,应熟练掌握;高次不等式一般用数轴标根法求解;分式不等式一般移项通分后转化为高次不等式.对于其它较复杂的不等式,  相似文献   

12.
《不等式选讲》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高中必修5学习了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基本不等式之后所接触到的又一关于不等式的内容,与前两阶段比较,《不等式选讲》内容系统、技能突出、应用广泛,落实了新课程所提出的“多次接触、螺旋上升”的理念.但是,教者究竟应“上升”哪些内容和方法,才能既把握数学的本质又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突出下列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Ⅰ不等式的两类基本问题一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解法可分为两大类型题。 (1)代数不等式(组)的解法(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组),分式不等式、无理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等内容);(Ⅱ)初等超越函数不等式(组)的解法(这里主要是指含有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不等式)。下面根据两大类型题的内容顺序以例题形式分述如下。 (1)代数不等式(组)的解法  相似文献   

14.
<正>教师的核心利益是个人的专业发展,青年教师更是如此.我校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为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相继开展了"一人一课"、"推门听课"和"磨课赛课"等一系列活动.笔者在去年年底学校组织的"一人一课"活动中,运用学校倡导的"反思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了一节课,得到了听课评委和同行的一致好评."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相似文献   

15.
我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多相等的问题可用不等知识来解决,而许多不等的问题又可以用相等的知识来解决,它们是环环相扣的.  相似文献   

16.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二次函数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用“箭头法”解一元高次不等式梁克健(南宁有色金属工业学校530001)本文给出一元高次不等式的一种解法──“箭头法”.用这种解法既不用找同解不等式组,也不用列表,只要在不等式左边因式的上方画上一些话头,便可以马上得出不等式的解.这种解法具有实用性,也...  相似文献   

18.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是初高中数学衔接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初中阶段课程教学中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题技能为研究对象,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衔接教学方法,以便在充分考虑学生数学基础的情况下,兼及数学教育教学理论与既往教学经验,更好地将不等式的解题思路与相关数学思想传授给学生,为学生高中不等式的学习打牢基础、做好衔接.  相似文献   

19.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本单元的重点:1)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包括常用数集、子集、补集、交集和并集等)与表示方法;理解数学中出现的集合语言,并会利用集合语言表述数学问题;会运用集合的观点研究、处理数学问题.2)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关键是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会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3)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并会借助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理解四种命题(原命题、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之间的关系;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本单元的难点:1)有关集…  相似文献   

20.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一次函数,这三个"一次"有着紧密联系.例如一次函数y=kx+b(k≠0),当y=0时,得一元一次方程kx+b=0,即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直线y=k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当y>0时,得一元一次不等式kx+b>0;不等式kx+b>0在直角坐标中就是表示直线y=kx+b在x轴上方部分,kx+b<0就表示直线y=kx+b在x轴下方部分.两个一次函数图像的交点横纵坐标就是对应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等.上述这些联系的本质其实就是数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