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X-射线衍射法详细研究了ChN/Poly(MMA-co-BMA)共混体系在胆笛(Ch)相,近晶(S)相及结晶(K)态的分子排列。并给出了将液晶态的分子排列冻结在体系中,从而实现信息存储功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应用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胆甾液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西烯酸丁酯无规共聚物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研究了体系的结晶态及液晶态的和为和共聚物含量及组成对光学织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安东  宋襄玉 《应用化学》1994,11(4):111-113
用X-射线衍射法详细研究了ChN/Poly(MMA-co-BMA)共混体系在胆甾相,近晶相及结晶态的分子排列,并给出了将液晶的分子排列冻结在体系中的,从而实现信息存储功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利用聚丙烯等离子体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P-g-PMMA)作增容剂,研究了其在聚丙烯/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体系中的作用。增容是通过PMMA与PVDF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实现的。接枝共聚物使共混体系的抗张强度和模量均有提高,由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所得的PP-g-PMMA,接枝率在7.7%~300%具有最好的增容效果;而由不同后聚合时间所得的共聚物,接枝率在30%~80%具有最好的增容效果。  相似文献   

5.
马宇  王军佐 《应用化学》1996,13(5):25-28
用WAXD、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热致液晶/PEEK/嵌段共聚物三元共混体系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的加入,使体系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和较好的界面粘接,共混物的强度、模量有一定的提高,对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当热致液晶含量高时,基材与液晶两相间出现明显的分离现象,即“皮-芯”结构.  相似文献   

6.
谢美然  伍青 《高分子学报》2000,20(6):774-778
采用合成的催化剂五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烯丙氧基钛「Cp^*Ti(OAllyl)3」与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组成新型催化体系进行了乙烯/丙烯共聚合,考察了助催化剂(mMAO)中TMA含量、气体配比、聚合温度、助催化剂和主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共聚合活性及产物分子量的影响,研究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p^Ti(OAllyl)3/mMAO催化体系中钛的价态分布为Ti(Ⅳ)时对共聚合更为有利,制得了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弹性体。  相似文献   

7.
应用DSC、偏光显微镜和动态力学分析,研究了胆甾液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无规共聚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相态转变.表明共聚物的组成、分子量大小可抑制胆甾液晶的相态转变.给出了形成稳定相容的液晶/高分子体系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侧链含苯甲酸的苯乙烯/马来酸单酯共聚物(ME-SMA)和4-苯乙烯基吡啶(4SZ)。以THF为溶剂,制备了以ME-SMA为质子给体,4SZ为质子受体的氢键复合物。用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两者复合前后的液晶行为。结果表明形成的氢键复合物在203℃ ̄334℃呈现向列相液晶态,并用IR证实了分子间氢键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蓖麻油-聚乙二醇)聚氨酯/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PU/P(St-MMA-MA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动态力学性能及透射电镜结果均表明该体系相分离较严重;IPN具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它们有不同程度的内移,形成一定程度分子水平的混合,而IPN(50/50)其分子混合水平较大,互穿缠结程度较高。形成IPN后,其力学性能得以改善。透射电镜结果表明,聚氨酯网的交联密度直接影响IPN的相区尺寸。形成IPN后热稳定性提高,易于降解断链的St-MMA-MAA单体起到了自由基消除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IR、DSC、WAXD、正交偏光显微镜、SEM、TEM等手段,表征了所合成的液晶/烃橡胶、硅橡胶三元共混复合膜的织态结构及液晶态转变,结果发现,液晶PEECB-4.05由于与SBR和PDMS共混,Tk-s转变温度下降了37.5℃,体系存在不完全的相分离,液晶PEECB-4.05在体系中形成液晶富集区(LC-rich domain),大小约0.2-2.2μm,在压力的作用下,连续的液晶富集区形成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壬酸胆甾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无规共聚物共混体系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讨论了共聚物组成及分子链刚性对体系中胆甾液晶组分结晶速度及成核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IR、DSC、WAXD、正交偏光显微镜、SEM、TEM等手段,表征了所合成的液晶/烃橡胶/硅橡胶三元共混复合膜的织态结构及液晶态转变.结果发现,液晶PEECB—4.05由于与SBR和PDMS共混,Tk-s转变温度下降了37.5℃,体系存在不完全的相分离.液晶PEECB—4.05在体系中形成液晶富集区(LC—richdomain),大小约02—2.2μm不等.在压力的作用下,连续的液晶富集区形成宽约7.0μm并垂直于膜的平面的通道.这些结果是第Ⅰ报中这类富氧膜透气率产生突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PHEMA)和一系列不同组成的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PSAm).利用DSC,IR方法研究了PSAm/PHEMA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观察到不同组成的PSAm与PHEMA等重量比混合时,只有Am含量在47~57mol%范围内的PSAm与PHEMA的共混物相容,即共混体系表现出一个“miscibilitywindow”.应用平均场理论计算了上述共混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结果表明共聚物内不同链段间的拒斥力(repulsion)是使PSAm/PHEMA共混体系产生“miscibilitywindow”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 ̄(60)Co-y射线辐射合成了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P(AM-NaA)智能性共聚物水凝胶,并用FTI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着重研究了水凝胶在丙酮-水介质中的溶胀和收缩速率、溶胀平衡时间及体积相转变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马来酸酐和环氧丙烷交替共聚,发现Nd(P_(507))_3-Al(i-Bu)_3是马来酸酐(MAn)和环氧丙烷(PO)交替共聚的良好催化剂,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改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MMA-co-St)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W_(MMA)),通过一步法合成出聚环氧氯丙烷聚氨酯(PU(PECH)/P(MMA-co-St)IPN.DSC、TEM和动态粘弹谱研究结果表明:当P(MMA-co-St)中W_(MMA)大于0.6时,IPN仅有一个Tg;当W_(MMA)小于0.4时,IPN有2个T_g,TEM上出现相区,P(MMA-co-St)溶度参数(δ)及δ的氢键作用分量(δh)与相态、力学性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侧链含苯甲酸的苯乙烯/马来酸单酯共聚物(ME-SMA)和4-苯乙烯基吡啶(4SZ)。以THF为溶剂,制备了以ME-SMA为质子给体,4SZ为质子受体的氢键复合物。用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两者复合前后的液晶行为。结果表明形成的氢键复合物在203℃~334℃呈现向列相液晶态,并用IR证实了分子间氢键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甲基硅氧烷-b-乙二醇嵌段共聚物(DMS-b-OE)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PDMS/PU)共混体系的增容,重点研究了增容共混体系的微观形态结构和软科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DMS-b-OE对PDMS/PU具有优良的增容作用,改善了PDMS/PU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高了该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其抗张强度由3.4MPa提高到7.6MPa。  相似文献   

19.
采用DMA和TEM系统研究了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嵌段共聚物(PBD-b-PMMA)与聚氯乙烯(PV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问题。结果表明:PVC/PBD-b-PMMA共混体系具有部分相溶性。相容的程度与共混体系的组成、组分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及共聚物中PBD和PMMA嵌段的比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甲酯(M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通过水溶液共聚,合成了一种新的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影响共聚反应的因素,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