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通过电沉积方法,以气/液界面上形成的硬脂酸单分子膜为模板诱导沉积金属银膜.考察了镀液pH值、单分子膜表面压及沉积电位对银膜形貌及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酸性镀液的气/液界面上形成的单分子膜不能诱导沉积银,而在中性和碱性镀液的气/液界面上可以诱导银膜的生长.当单分子膜处于液态或固态时,气/液界面有银膜形成;液态单分子膜上的银膜生长速度较快,且银膜的结构一致.随着电极电位的升高,银膜沉积的速度加快,呈环状向外生长的圆形银膜逐渐变得不规则.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银膜转移出来,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银膜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银首先在单分子膜上异相成核,由八面体构型逐渐发展成星型,最终在气/液界面形成具有松枝状微观结构的光亮银膜.  相似文献   

2.
用一种廉价的电解方法制备了纳米银膜,并详细研究了在这种银膜上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果.结晶紫为本实验的检测性分子.通过实验发现,这种银膜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测试并计算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增强因子为603,并对结晶紫的最小检出限为0.1nmol/L.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银膜电极阴极溶出法测定水中硫化物的基础上研究了Cl~-的测定方法。以半径为1.2毫米的玻炭球银膜电极为工作电极的阴极溶出法可检出0.1微克/50毫升氯离子,在0.1—5.0微克/50毫升氯离子范围内波高与浓度成正比,回收率在95—110%之间。本法适用于环境降水及高纯水中氯根的测定。仪器装置与试剂玻炭球银膜电极、铂丝辅助电极、银-氯化银参比电极(外套0.1M硝酸钾盐桥);75-4B快速极谱仪,磁力搅拌器,秒表;氯化钠标准溶液:称取0.1648克600℃灼烧过的氯化钠溶解于水并定容至100毫升,此溶液1毫升含0.1毫克氯,用前再稀释成每毫升含1微克氯。分析步骤取50毫升试液于100毫升烧杯中,加入25毫升2M硝酸钾溶液,放入搅拌磁芯,开动搅拌器并插入“三电极”,在 0.4伏沉积1分钟,静止半  相似文献   

4.
利用化学沉积法和溶胶法制备了粒径在20~100nm范围内不同的表面增强纳米结构活性银膜,系统地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G—band和D—band、比较玻璃和石英两种不同基片上的结果发现,单壁碳管的SERS谱随银膜粒径的变化有相同的变化趋势,G-band峰移对20~100nm范围内活性银膜粒径的差异不敏感,表明该波段所对应的碳管六元环本征振动比较稳定,与界面的化学相互作用较弱.D—band的峰形随基片和活性银膜粒径不同均有改变,且随着粒径变小,高频振动贡献有增大的趋势,表明无序碳与活性银膜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无机阴离子促进的伏安刻蚀技术在银线表面制备高活性多孔银膜。优选的氯离子在伏安条件下通过微反应刻蚀,促使银丝表面形成自支撑的多孔通道。当在银丝电极上施加连续的正电位后,银电极表面在氯离子作用下快速形成AgCl膜,经施加的电位反向,在电化学还原作用下氯离子剥离,AgCl膜自发转化为自支撑的多孔银膜。研究表明,制备的多孔银膜(p-Ag film)对三氯乙酸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与原始银丝(r-Ag wire)相比,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和电催化性能分别提高了174和3.7倍。将其用于三氯乙酸的电化学检测时,在浓度为0.1~518.1μmol·L-1范围内,制备的多孔银膜电极的最低检测限可达70 nmol·L-1(拟合相关性系数R2=0.9983)。  相似文献   

6.
采用无机阴离子促进的伏安刻蚀技术在银线表面制备高活性多孔银膜。优选的氯离子在伏安条件下通过微反应刻蚀,促使银丝表面形成自支撑的多孔通道。当在银丝电极上施加连续的正电位后,银电极表面在氯离子作用下快速形成AgCl膜,经施加的电位反向,在电化学还原作用下氯离子剥离,AgCl膜自发转化为自支撑的多孔银膜。研究表明,制备的多孔银膜(p-Ag film)对三氯乙酸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与原始银丝(r-Ag wire)相比,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和电催化性能分别提高了174和3.7倍。将其用于三氯乙酸的电化学检测时,在浓度为0.1~518.1μmol·L~(-1)范围内,制备的多孔银膜电极的最低检测限可达70 nmol·L~(-1)(拟合相关性系数R~2=0.998 3)。  相似文献   

7.
用玻碳电极作工作电极的阳极溶出伏安法,通常需加入10~(-5)M的Hg~(2+)。由于工作溶液都含汞,汞(自溶液中)的挥发以及溶液与人体的接触,仍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带来危害。试液在测完后倒入下水道,对环境也造成污染。用银膜代替汞膜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导。本文提出在用玻碳电极阳极溶出法测铅时,以银膜代替汞膜,能达到同样的灵敏度与精密度,并且避免了汞的公害。 (一)主要仪器与试荆 1.JPIA型示波极谱仪(成都仪器厂产品)。免去敲击器。  相似文献   

8.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详细研究了金银合金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在可见光波段的敏感特性.实验方面,通过在玻璃基底上溅射50 nm厚的金银合金薄膜制备了一种新型的SPR传感芯片,并且自行搭建了基于Kretschmann结构的波长检测型SPR传感器测试平台.利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NaCl)水溶液和浓度为10μmol·L-1的牛血清蛋白(BSA)水溶液分别作为折射率样品和分子吸附样品,研究了传感器的折射率灵敏度和吸附灵敏度,并与金膜和银膜SPR传感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折射率灵敏度的测试,金银合金膜SPR传感器大幅高于金膜SPR传感器,略低于银膜SPR传感器;而对于吸附敏感的研究,金银合金膜SPR传感器的灵敏度与银膜SPR传感器相近,是金膜SPR传感器的3倍.理论方面,利用菲涅尔公式和等效折射率计算公式仿真计算了这三种薄膜结构的SPR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结果指出金银合金膜SPR传感器的灵敏度与银膜SPR传感器接近,是常规金膜SPR传感器的2.31倍,而半高峰宽仅为金膜和银膜SPR传感器的1.36倍.在稳定性方面,金银合金膜SPR传感器与金膜SPR传感器均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而银膜SPR传感器较易氧化,使用寿命低,不常被采用.综上,金银合金膜在改善传感器灵敏度的同时,不会降低精度,是一种高灵敏、低成本、良好稳定性的SPR传感器敏感材料.  相似文献   

9.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详细研究了金银合金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在可见光波段的敏感特性. 实验方面,通过在玻璃基底上溅射50 nm厚的金银合金薄膜制备了一种新型的SPR传感芯片,并且自行搭建了基于Kretschmann 结构的波长检测型SPR传感器测试平台. 利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NaCl)水溶液和浓度为10 μmol·L-1的牛血清蛋白(BSA)水溶液分别作为折射率样品和分子吸附样品,研究了传感器的折射率灵敏度和吸附灵敏度,并与金膜和银膜SPR传感器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对于折射率灵敏度的测试,金银合金膜SPR传感器大幅高于金膜SPR传感器,略低于银膜SPR传感器;而对于吸附敏感的研究,金银合金膜SPR传感器的灵敏度与银膜SPR传感器相近,是金膜SPR传感器的3倍. 理论方面,利用菲涅尔公式和等效折射率计算公式仿真计算了这三种薄膜结构的SPR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结果指出金银合金膜SPR传感器的灵敏度与银膜SPR传感器接近,是常规金膜SPR传感器的2.31倍,而半高峰宽仅为金膜和银膜SPR传感器的1.36 倍. 在稳定性方面,金银合金膜SPR传感器与金膜SPR传感器均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而银膜SPR传感器较易氧化,使用寿命低,不常被采用. 综上,金银合金膜在改善传感器灵敏度的同时,不会降低精度,是一种高灵敏、低成本、良好稳定性的SPR传感器敏感材料.  相似文献   

10.
玻炭电极除在溶出分析中获得广泛应用外,还没有应用到常规极谱分析中。鉴于常规极谱中所用的滴汞电极容易造成汞对环境的污染,拟以玻炭球银膜电极代替常规极谱中的滴汞电极进行了试验,并应用于试样中铜、镍、锌的测定,结果满意。一、电极的镀膜玻炭球电极要获得好的重现性和宽裕的工作电压范围,其表面处理则十分重要,一般须在表面镀成银膜和汞膜使用。实验表明,银膜电极只能在无Cl~-、I~-、Br~-、S~(2-)、CrO_4~(2-)等的底液中测定锑、铋、铜、铅、镉、镍、锌等元素,这样的底液成分有乙酸-乙酸钠、酒石酸-酒石酸钠等;而且溶样时不能用盐酸。如果要使玻炭电极能够象滴汞电极一样对底液的适应性广,则要在镀银的表面进而镀汞。  相似文献   

11.
多巴胺缺乏是导致帕金森疾病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为有效检测分析多巴胺分子,本文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纳米岛状结构的银薄膜,使用无机碱性双氧水作为清洁还原剂,还原制备了一种毛胆状多纳米针尖的金纳米结构,并将纳米岛状结构的银薄膜和毛胆状多纳米针尖的金纳米结构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通过银膜承载多巴胺分子,并滴加覆盖毛胆状多针尖的金纳米结构,利用具有高粗糙度的银膜表面与金纳米针尖异质结构形成的界面"热点",有效增强多巴胺分子的拉曼散射信号,并在尿液样品中实现多巴胺分子的传感检测。本研究构建的银膜@金纳米针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界面,对于生物标志物分子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蛋壳膜固定酶和静电作用组装纳米银膜,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光度法检测微量葡萄糖.采用共价交联法在蛋壳膜上固定葡萄糖氧化酶.酶促反应产生的H_2O_2氧化纳米银导致纳米银膜吸光度减小,日光强度的变化值与葡萄糖浓度有关,据此实现了对葡萄糖的检测.该方法检测快速,线性范围为6.0×10~(-5)~66.0×10~(-5)mol/L(r=0.999 7,n=11),检出限(S/N=3)为1.8×10~(-5) mol/L.方法成功用于临床血清样品中葡萄糖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周光明 《分析化学》1998,26(5):582-585
应用 Jobin-Yvon U—1000型拉曼光谱仪和LABRAMI型拉曼光谱系统研究了 3种卟啉TOHPP、TamPP和TSPP在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的银膜上的RS和SERS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化学还原法制备的银膜可以作为这几种卟啉的拉曼增强活性载体。这3种卟啉在获谱的过程中都形成二聚态化合物和发生银离子搀和作用,较长的放置和测谱时间有利于银离子的搀和。  相似文献   

14.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所用试剂毒性强,操作麻烦。玻炭电极溶出法简单、灵敏.适合居民区低含量二氧化硫的测定。一、方法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乙酸-乙酸钠-过氧化氢溶液中转化为硫酸根。硫酸根与铅膜在-0.3 V电压下形成有电活性的硫酸铅沉积于电极上.当电压扫描至-0.8V时产生与硫酸根浓度相对应的溶出峰电流。二、仪器与试剂玻炭球电极,球半径为1.2mm;银膜参比电极,有效面积为φ2.0×20mm;铂丝辅助电极,有效面积为φ0.4×40mm;75-4B快速极谱仪;磁力搅拌器。  相似文献   

15.
单壁碳纳米管在不同材质基片银膜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玻璃、白宝石和石英基片上,利用化学沉积法和溶胶法制备了纳米结构活性银膜,系统地研究了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SWNT)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G带和D带.同一样品的G带,在不同基片上的峰移量不同,在白宝石基片上移动更大,峰强更高,可以更敏感地反映SERS效应.D带的峰形随基片不同而改变.金属性管的含量较高的样品,其D带光谱的峰移较半导体性管含量较高的样品更显著,表明金属性碳纳米管与SERS活性银膜的界面相互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自行设计并组装了一套全波长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光化学传感器实验装置;研究了以银膜为基底的传感器的稳定性、可逆性及干扰情况;在575nm波长处,测定乙醇的灵敏度为4.6×10-4折射率单位,RSD≤1.4%,定量测定范围为0.5%~70%.分析了一些实际样品,结果与标准方法的测定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以滤纸的多级纤维结构为基底, 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方法蒸镀一定厚度的银膜, 制备了表面增强拉曼试纸, 以罗丹明6G(R6G)为探针分子, 其最低检测限(LOD)可以达到10-10 mol/L. 采用密闭氮气环境保存可解决银SERS基底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使得试纸可以长时间保持活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开路电位~时间谱技术,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2000,6000,20000对硅(100)表面无电沉积银膜的光滑作用.实验表明硅(100)表面无电沉积银的光滑程度以及镀层的质量均随聚乙二醇聚合度的增加而变好.  相似文献   

19.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对水中残留绿麦隆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银镜反应原理在玻璃片上镀一层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的表面粗糙的银膜,通过测定农药绿麦隆在银镜表面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探讨了绿麦隆在银镜表面的吸附取向。结果表明,在银镜表面,当绿麦隆浓度小到10-10mol L时,仍然能得到明确的光谱信息,且吸附饱和时间仅为2h,这为探索水体中微量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采用PMDA/0DA-AgAc/TFAH体系,用原位一步法制备了具有一定反射性和导电性的表面银膜化的PI/Ag复合薄膜,并对影响薄膜制备的各种因素以及薄膜亚微相态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中wAg=0.13的薄膜反射率达29.5%,而且经过轻微抛光后具有了导电性,表面电阻率为100Ω/sq。同时,金属化后的复合薄膜很好地保持了母体聚酰亚胺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