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化学   45篇
力学   3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估内部爆炸作用下多层钢筒结构的防护效果,考察多层钢筒结构动态响应和变形吸能特征,采用两端开口、总厚度为50 mm的4层圆柱形Q345钢筒,在8.90~18.18 kg TNT药量下进行爆炸实验,并在容器外壁进行应变电测。实验后钢筒结构爆心局部发生塑性变形,内层钢筒变形最大,但未发生破坏。根据研究得到初步认识:采用爆心单位环面变形吸能的设计方法,可以较好地预估给定药量下所需钢筒的厚度;不同药量下,轴向距离超过多层钢筒结构的1/4内径后,其外壁环向变形峰值约减小为爆心截面环向应变峰值的1/2。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斜齿轮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混合润滑状态下摩擦动力学特性对齿面应力分布的影响以及渗碳表层硬度梯度和残余应力的非均匀分布特征,以风险疲劳累积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估模型;考虑裂纹在晶粒内部的非线性扩展规律以及晶界处的非连续扩展特征,建立了短裂纹扩展模型;针对长裂纹扩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扩展速率的差异,建立了长裂纹扩展速率统一方程,从而完成了对齿轮接触区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过程全寿命的预估.计算结果表明:齿面应力分布受动载荷和润滑状态的影响显著;在残余应力作用下,有效剪切应力在渗碳表层出现多个波峰,疲劳裂纹萌生位置多点化,导致裂纹尺度有所不同,疲劳寿命存在差异,失效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佟浩  王春明 《化学学报》2002,60(11):1923-1928
用开路电位-时间谱技术,表征了在硅(100)表面化学镀银的硅电极/溶液界 面吸附态。所得结果与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尺寸上的面结构信息分析结果作了对比 。同时也将该结果与循环伏安法(CV)结果作了比较。证明当硅电极表面具有单层 吸附Ag~+离子、表面单层吸附Ag~+离子发生沉积反应、Ag~+离子发生本体沉积时的 开路电位-时间曲线有完全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科高年级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本科生在第三、四学年面对的考研、就业新形势,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在该形势下学年论文、专业选修课、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所受到的影响。提出了增设穿插性实验教学环节、增加选修课学时、适当调整选修课开设时间、构建学生自助学习平台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室温下在HF+AgNO3溶液中于硅表面制备了银晶籽层。利用开路电位时间曲线(OCP-t)、阳极溶出伏安法(ASV)以及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方法研究了硅表面银晶籽层的形成过程,解释了银晶核长大的过程。提出了银晶籽在硅表面的生长机理是:首先是在硅表面没有被完全覆盖的情况下,单层银晶籽生长的同时伴随有多层的生长,此后单层逐渐形成连续的薄膜,在单层晶籽层上多层薄膜逐渐增厚,并伴随有部分银原子向硅中的扩散。  相似文献   
6.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开路电位-时间谱技术,研究了非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2000,6000,20000对硅(100)表面电沉积银膜的光滑作用,实验表明硅(100)表面无电沉积银的光滑程度以及镀层的质量均随聚乙二醇聚合度的增加而变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Cu(Ⅱ)-胱氨酸络合物极谱波的性质;提出了一种用示波极谱法测定蛋白质中胱氨酸的新方法,可在8.0×10~(-4)mol/L Cu~(2+)+8.0×10~(-3)mol/L三乙醇胺的溶液中测定0.05~20mg/L的胱氨酸。  相似文献   
8.
Dispersion of copper(Ⅱ) phthalocyanine (CuPc), copper(Ⅱ) phthalocyaninesulfonate (CuPcS) and cobalt(Ⅱ)phthalocyaninetetrasulfonate (CoPcTS) on the surface of titanium dioxide was investigated by XRD, XPS, FT-IR and UV-Vis techniques. Results show that interaction between CuPc and TiO2 was very weak and CuPc was difficult to disperse on the surface of the support. While partly sulfurized CuPcS could be dispersed on the surface of support through sulfo-groups and its dispersion capacity was determined to be 0.085 g CuPcS/g TiO2. Completely sulfurlzed CoPcTS could also be dispersed on the surface of TiO2 as a monolayer and its dispersion capacity was 0.12 g CoPcTS/g TiO2. Interactions of the sulfo-groups as well as the electrons of CoPcTS with the surface of TiO2 could be evidenced by FT-IR characterization. Therefore, it was suggested that CoPcTS molecules be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TiO2 in a flat-lying mode while CuPcS in a slanting one. UV-Vis spectra show that the dispersed CuPcS and CoPcTS molecules exist in both forms of monomers and dimers.  相似文献   
9.
电化学法测定几种稀土贮氢合金的热力学函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贮氢材料由于能可逆地吸放氢,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特别是以贮氢材料为负极制成的氢镍二次电池,容量为同类型镉镍电池的1.5~2倍,且电压又相近,是镉镍电池的理想换代产品,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LaNi_(4.5)Mn_(0.5),LaNi_(4.9)Sn_(0.1)和La_(0.8)Nd_(0.2)Ni_(2.5)Co_(2.4)Al_(0.1)是电化学性能较优越的贮氢合金。LaNi_(4.5)Mn_(0.5)的电化学容量高,理论容量可达400mAh.g~(-1).LaNi_(4.9)Sn_(0.1)和La_(0.8) Nd_(0.2)  相似文献   
10.
金属蒸气合成法(MVS)已用于新材料的制备。我们曾报道用此法制备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本文报道用MVS法制备的Ag_n/C燃料电池电极的结构与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