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低温液体无损贮存压力升高的实验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高峰  陈叔平  袁斌  李秋英 《低温与超导》2006,34(6):437-439,442
准确、简单地预测低温液体无损贮存时的压力升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一低温容器利用液氮为介质进行了多次无损贮存实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分析表明无损贮存时间、初始充满率对压力升高的影响较大,而环境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并拟合出了压力升高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在很大范围内能够较好地吻合。该种计算方法在预测低温液体无损贮存压力升高时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温容器夹层真空失效工况,建立了低温容器夹层真空度与通过内罐壁面热流密度的理论模型,结合ANSYS-FLUENT软件对某立式低温容器内的液氮蒸发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了初始充满率为50%时,低温容器内罐空间温度及压力随夹层真空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夹层真空度降低,通过低温容器内罐壁面的平均热流密度增大,内罐中液体温度升高速率增大;当夹层真空完全失效时,内罐压升率分别是夹层真空度为10-3 Pa、1 Pa和10 Pa时的10.4倍、5倍和1.2倍。  相似文献   

3.
低温储罐在充液后内罐因温度下降而冷缩,夹层空间增大,同时夹层温度也将下降,综合作用使夹层真空度升高及绝对压力下降,这对低温容器绝热是有利的。为了计算充液后夹层压力的大小,研究了低温容器充液后内罐冷缩及夹层温度变化情况,给出了夹层压力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充液后夹层压力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4.
低温流体状态方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了可用于低温流体热力学性质计算的状态方程,提出一个改进型的Patel-Teja状态方程,给出了24种常用低温流体的方程常数、其中包括氢、氦等量子气体。用新方程对24种常用低温流体的饱和蒸汽压,饱和蒸汽比容,饱和液体比容等进行了计算并与传统方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热力学排气系统(TVS)技术是一种广泛采用而有效的航天低温推进剂高效贮存手段。结合热力学排气系统,针对常用的液氮、液氧、液氢等低温推进剂进行了节流制冷性能初步分析和计算,为实现采用TVS系统进行低温推进剂的高效贮存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扁平绕带式低温高压容器是一种新型低温液体贮存设备 ,由内外两层容器组成 ,内筒体的外壁焊有液氮预冷夹套。平均蒸发率是衡量扁平绕带式低温高压容器绝热性能的重要指标。文中在分析其传热过程和壁厚温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计算其蒸发率的工程方法 ,并结合1 0 m3液氢储罐设计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扁平绕带式低温高压容器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 ,适用于重要介质的低温贮运  相似文献   

7.
低温贮运设备经历堆积绝热、高真空绝热、真空粉末(纤维)绝热和高真空多层绝热四个阶段,形式有低温贮罐、低温运输车、低温铁路罐车和船载低温罐等,目前高真空多层绝热凭借优异的绝热性能被广泛采用。回顾了低温贮运设备的发展历程,对低温贮运设备的抽真空工艺、支撑结构、无损贮存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发展方向。对低温贮运设备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LNG是一种易燃易爆的低温气体,通常采用无损储存。由于外界漏热,储罐内压力会不断上升,此升压速率对无损储存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建立了低温储罐自增压以及温度分层实验装置,对罐内的温度分层及此时的升压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无损储存过程是低温液体储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低温液体无损储存的研究。综述了国外低温液体无损储存的实验及理论研究,对研究对象、新提出的观点、采用的模型和得到的重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低温液体储存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气体液化技术也有很大发展.低温液化气体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逐渐地从军用普及到民用、从宇宙空间等尖端技术部门发展到一般工业技术部门,并发展到与医学、生物学密切相关的国民经济各领域.这样,如果不很好地解决低温液体的贮存和输送问题,将使低温技术和工业气体的应用受到限制.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新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需要各种类型的液化气体容器,供贮存和运输之用,其中要求制造各种型式的液氮容器.遵照上级指示,国营一一一厂、北京市牛奶公司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共同参加了研制液氮生物制品贮存容器(以下…  相似文献   

11.
针对微重力下低温贮箱压力升高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低温贮箱压力控制的方法及原理,讨论了它们各自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展望未来低温贮箱压力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文章指出,未来研究重点在于将主动制冷与被动绝热相结合,实现零蒸发贮存的热转移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DN15-DN400低温阀门性能测试测试系统中低温液氮储槽的设计研制方法,从低温储槽的绝热设计以及结构强度设计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低温储槽采用了新型的悬挂式结构,设计中采用ANSYS分析软件,对其在冷热交变下的应力变化以及结构强度进行了模拟,实际使用效果表明,低温液氮储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Stratific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for vaporization of cryogens and increase of tank pressure during cryogenic storage. This leads subsequent problems such as cavitation in cryo-pumps, reduced length of storage time. Hence, it is vital to prevent stratification to improve the cost efficiency of storage systems. If stratified layers exist inside the tank, they have to be removed by suitable methods without venting the vapor. Sonication is one such method capable of keeping fluid layers mixed. In the present work, a mechanistic model for ultrasonic destratification is proposed and validated with destratification experiments done in water. Then, the same model is used to predict the destra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yogenic liquids such as liquid nitrogen (LN2), liquid hydrogen (LH2) and liquid ammonia (LNH3). The destratification parameters are analysed for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ultrasound and storage pressures by considering continuous and pulsed modes of ultrasonic operation. From the results, it is determined that use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low-power/continuous; high-power/pulsing) or low frequency ultrasound (continuous operation with moderate power) can both be effective in removing stra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4.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的绝热夹层发生完全的真空丧失事故后,由于自然对流换热的原因,其绝热夹层的漏热量会急剧增加.在搭建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后的传热研究实验台的基础上,使用于燥氮气为破空介质、液氮为低温介质,进行了多次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的完全真空丧失实验.重点研究了低温容器液位及绝热材料层数的变化对其...  相似文献   

15.
真空绝热板(VIP)由于其优良的绝热性能,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大型低温储罐上的应用并不多见。基于这一现状,从绝热效果、技术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论述了真空绝热板在大型低温储罐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表明,真空绝热板可以提高大型低温储罐的绝热效果,降低储罐建造难度和绝热层施工难度,而且还减少了绝热层厚度,降低了绝热成本,可以在大型低温储罐中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低温液体在储罐内的无损储存时间是低温储运过程中非常值得关心的一个问题,而漏热量的准确确定是预测无损储存时间的关键因素。使用了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模型,对气相空间的漏热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无量纲数G l。并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工程应用的气相漏热计算公式和气相漏热实用估算表。  相似文献   

17.
朱鸣  徐彬  于忠杰  汪荣顺 《低温与超导》2012,40(1):19-21,35
真空丧失对低温容器的安全性是一大威胁,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文中通过实验,利用氮气为破空介质,对比了高真空多层绝热结构与真空复合多层绝热结构低温容器在真空丧失情况下的排放率和漏热。结果表明,复合绝热结构在真空破坏时能较好的保护低温容器,大大降低了低温储罐真空丧失后的热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