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液体甲烷是易燃易爆的低温液体,在封闭容器中压力的上升是它安全储存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文中列出了无损储存计算用模型,并以40m~3液化天然气储罐为研究对象计算了甲烷的无损储存规律,得到了0.1518MPa和标准大气压下环境温度分别为30℃,50℃和80℃下的无损储存规律,以及液体甲烷安全无损储存天数。  相似文献   

2.
无损储存过程是低温液体储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低温液体无损储存的研究。综述了国外低温液体无损储存的实验及理论研究,对研究对象、新提出的观点、采用的模型和得到的重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低温液体储存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低温液体在储罐内的无损储存时间是低温储运过程中非常值得关心的一个问题,而漏热量的准确确定是预测无损储存时间的关键因素。使用了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模型,对气相空间的漏热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无量纲数G l。并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工程应用的气相漏热计算公式和气相漏热实用估算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吨级低温液氙在静置存储过程中的压力与温度变化情况,选用液氩作为介质代替昂贵的液氙进行了实验测试,并使用三区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模拟了在容积为6.7 m3的简化低温储罐模型中,将初始液相温度为87 K,压力为0.1 MPa的液氩静置9天,储罐内压力、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外部热量的进入,储罐压力随时间逐渐上升但并非线性增长,压力的变化率逐渐增大。为低温液氙、液氩的无损存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低温液体蒸发气再液化系统漏热引起的储罐内低温液体蒸发气(BOG)蒸发速率和压力有效控制是试验正常进行的关键,通过对储罐内低温液体的热响应分析,建立罐内低温液体和BOG计算模型,对制冷机关闭情况下储罐内压力(BOG压力)和BOG蒸发速率随储存时间的变化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大,储罐内压力升高、压力增长速率加快、BOG蒸发速率减小;液氮和BOG温度升高对储罐内压力升高速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制冷机可以实现对罐内压力和BOG量的调节控制。为制冷机控制方案的制定和后续开展低温液体BOG再液化试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低温与超导》2021,49(7):79-83
通过进行低温储罐静置试验,研究不同液位条件下罐内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根据低温介质物性方程和储罐容积公式,计算得到不同液位条件下储罐日蒸发率。结果表明,静置过程中罐内压力随时间呈线性变化,压力上升速率随液位降低而逐渐增加。日蒸发率随时间动态变化,储罐液位越低日蒸发率越大。当储罐液位从85%降低至12%时,压力上升速率变为原来的3倍,日蒸发率增加40多倍。储罐低液位存储时,压力上升速度明显增加,无损储存时间大幅减小,不利于液氮的长期静置存储。  相似文献   

7.
中小型低温储罐作为气体工业和天然气工业中的核心设备,在空分装置、中小型LNG装置、LNG储配站及气化站得到广泛应用,其型式的选择关系着装置的造价及运行成本。结合已建部分工程实例,对1500m3、3000m3、5000m3、10000m3球形低温储罐和立式平底圆筒形低温储罐,从结构、材料用量、建造难度及建造周期、基础及运行费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为:球形低温储罐在结构承压受力、绝热、基础占地及安全性方面要优于立式平底圆筒形低温储罐;容积较小时,二者的材料成本和运行费用相当;容积较大时,立式平底圆筒形低温储罐各项指标优势明显。结论是:容积在200m3~10000m3之间中小型低温储罐,如考虑工艺要求需带压储存,应选用球形低温储罐;无需带压储存,以1500m3为限,小于者选用球形低温储罐为优,大于者选用立式平底圆筒形低温储罐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在空间零(微)重力环境下,有效地控制储罐压力并尽量减少液体推进剂的排放损失是低温推进剂在轨储存的核心技术任务。空间热力环境引起的热渗透不可避免,它将使得储罐压力持续升高,然而在零重力环境下无法通过类似地面顶部排气的方法来控制压力,其严重后果是大量气液混合物被直接排放至太空。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的热力学排气系统(TVS)能够在气液位置不确定的情况下实现少量的单纯气态排放,并且充分利用所排放低温推进剂节流后的热力学焓,从而在双重作用下有效地实现了储罐压力的控制。文中从仿真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总结归纳了国外TVS的技术研究历史和现状,涉及液氢、液氧和液态甲烷等低温推进剂以及模拟流体液氮,为我国低温推进剂空间储存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中介绍了液化天然气汽车燃料罐的无气体排放加注的过程,分析了过程实现的条件及输送到燃料罐后低温液体的饱和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提出了对燃料罐和加注站在设备结构、燃料储存和输送压力方面的要求,可作为设计与制造液化天然气汽车燃料储罐及相应加注装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液氙静置无损存储,使用液氮作为替代工质进行模拟实验,使用Sinda/Fluint软件对10 t级的液氙储罐进行漏热量的仿真分析,讨论了不锈钢的保冷性。实验结果表明,静置无损存储开始时,储罐内压力随时间线性上升。仿真结果表明,内胆壁厚达到44 mm的液氙储罐能无损存储10 t液氙一年以上,不锈钢热延迟能有效延长静置时间10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1.
低温液体无损贮存压力升高的实验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高峰  陈叔平  袁斌  李秋英 《低温与超导》2006,34(6):437-439,442
准确、简单地预测低温液体无损贮存时的压力升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一低温容器利用液氮为介质进行了多次无损贮存实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分析表明无损贮存时间、初始充满率对压力升高的影响较大,而环境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并拟合出了压力升高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在很大范围内能够较好地吻合。该种计算方法在预测低温液体无损贮存压力升高时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深燃LNG工艺低温绝热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就LNG工厂中使用的几种低温绝热材料及结构型式作了介绍,对今后LNG工艺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电站中液化天然气可用冷能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液化天然气(LNG)具有大量可用冷能。本文提出一种高效回收LNG可用冷能的方法,即以蒸汽动力循环中气轮机排出的乏气为热源,结合天然气直接膨胀和二次冷媒动力循环。并对该循环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其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这种方法,LNG可用冷能的回收效率可达55%左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综合梯级利用LNG化学能和冷(火用)的多重联合循环。住对多重联合循环系统集成的设计构思基础上,通过不同物性工质和不同循环方式的系统集成,实现了LNG化学能和冷(火用)的高效梯级利用。新循环的(火用)效率与参比循环相比提高了2.3个百分点。本文成果为更高效综合利用LNG提供新的构思和方案。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 PCHE)因比表面积大、耐高压和低温、海上适应性强以及便于模块化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浮式LNG接收站和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的主低温换热器首选。针对改进后的错列S型翅片,对超临界LNG在翅片通道内的流动传热特性展开数值模拟,并重点探析拟临界工况附近的对流换热特征。结果表明,错列S形翅片能在保证良好的传热性能下获得较低的阻力压降;在LNG-丙烷中间介质气化器内,随着超临界LNG压力的升高,能带来更高的出口温度,沿流通长度方向上定压比热的变化也趋于平缓,而变化过渡区也会逐渐趋于温度更高的流场区,同时定压比热变化的极大值也会大幅缩小;入口段的温度场变化梯度明显,且变化梯度会随着压力提高而进一步增大;在靠近拟临界压力处,超临界LNG在翅片流道中会由于物性剧烈变化而出现传热异常行为。  相似文献   

16.
蓄压型液舱用于沿海LNG运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解决沿海液化天然气运输的一种方案。针对小型LNG船的关键设备蓄压型独立液舱存储液化天然气,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模拟试验,并对影响液舱压力和运输时间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对LNG运输的时间进行预测,论证了该种小型LNG船在近海或沿海运输的可行性,为开发用于近海运输的小型LNG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天然气高中压管网调压站的压力能回收利用,综合考虑LNG储运过程中广泛面临的BOG(Boiloff gas)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混合工质循环、利用天然气压力能生产高品质LNG的小型液化流程。研究分析了预冷温度、动部件效率、低温换热器性能及液化天然气温度对流程天然气液化比的影响,优化的流程结果参数表明,当所得液化天然气储存在4bar,-160℃时,流入系统18.26%的天然气可被液化,其余部分外输中压管网;提出了在LNG买卖市场中根据LNG品质议价的建议,以从根本上减少LNG储运、装卸及使用过程的BOG排放量,进而减少经济损失与能源浪费。该流程可应用于城市燃气调峰,也可进行二次销售,具有较好实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液化天然气输运容器发展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液化天然气输运容器包括罐箱、罐车和车载储气瓶,普遍采用高真空多层绝热方式是国际发展趋势,其合理应用需要多项关键技术.由于产品种类型号相对较少,适合批量化生产以适应液化天然气工业的迅猛发展.液化天燃气输运容器产品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趋势可为我国低温储运容器生产厂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3S技术在天然气液化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建立低温下3S分离器的一维稳定流动数学模型,对采用3S分离器的天然气液化流程进行了探索性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S分离器的液化技术效率远高于J-T阀,其液化率与采用膨胀机相当,由于3S分离器不仅可带液工作,且无运动件,在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需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