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大学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背景出发,讨论了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实验教学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建设策略以及课程思政实施与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结合实验教学过程探讨了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大学化学》2021,36(7)
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为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根据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以教师为主导提出课程思政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讲解思政内容、在实验报告中总结思政内容,加强了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期望为实验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学化学》2021,36(3)
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以"统筹规划、共建共享"为原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凝练成涵盖"家国情怀""科学家/大国工匠""科技创新(理论/技术和方法创新)""安全环保""社会责任/职业素养""朋辈榜样"六大主题的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案例库,并结合多形态呈现的"智能+教学"实验教学模式,多途径强化教师"育德"能力,充分发挥化学实验课程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在医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并结合课程的特点,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教学大纲修订、思政案例设计、教学模式设计、形成性评价增加、线上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真诚协作的团队精神、自觉的环保意识,探索了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思政的路径,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在高校非思政类课程中全程、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课程始终,润物无声地立德树人。该体系对其他非思政类课程开展思政工作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化学》2021,36(9)
针对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预研不足和无暇思考探究,教师疲于知识传授和无暇顾及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问题,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课程思政为引擎,以实验项目为驱动,以在线课程为支撑,以教学平台为载体,通过实施"预研先导、问题思辨、实操探究、前沿引领、赛教结合"的"五法联动"教学设计,激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树立国家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保障目标达成度实现。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思政与实验教学脱节和融合不畅的问题,通过培养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修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探索,将课程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合到实验教学中,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品尝到含有思政元素“盐”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7.
程景  杨雪苹  金剑  干为  任鹏 《大学化学》2022,(3):124-130
针对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从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实验教学活动设计和课程教学成果评价三个方面,探索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分别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科学素养、创新意识、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辩证思维和绿色发展理念等多个维度介绍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价值塑造三者融为一体,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实践,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大学化学》2021,36(3)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本质是实现"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的有机统一。以分析化学课程中的色谱教学为例,结合多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色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学生课外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实施了"课程思政"的探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以正向、逆向双向挖掘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三线精神”思政元素为例,介绍本教学团队双向挖掘地方特色思政元素,打造一门更生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有机融合、协调育人的无机化学课程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0.
王明慧  唐玉宝 《化学教育》2022,43(24):36-42
“精细化学品化学”专业课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紧密结合知识点从中挖掘思政元素,充分发挥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立德树人的作用,培养学生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服务人民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精细化工人才。  相似文献   

11.
叶文静  刘盈莹  黄志  钟世华  杨蓉 《化学教育》2022,43(18):107-113
以提高大学生化学实验积极性和实验学习效率为目标,在“药物制剂工程实验”课程中实施能增强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以“乳剂的制备”实验为研究背景,设计并实施了三阶段的实验教学流程。同时,通过构建过程性评价量化指标、开展三方评价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该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实验组平均得分大多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了本实验教学策略的实验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对照组,因此,本实验中采取的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化学实验教学措施确实有效且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面对大一学生开设的基础化学实验课是化学类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大一是每个新生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拔节孕穗”关键时期,做好课程思政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介绍在面向大一学生开设的“N2及Mg3N2制备”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育人元素的探索实践,为丰富实验教学思政教育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思政教育形式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当下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鉴于此,首先利用“课程思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专业观;其次,提供网络资源,让学生课前学习,抽出更多的上课时间做实验;最后,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三方面,对精细化工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举措。本文分别从高分子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入手,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构建思政目标,设计思政环节,对典型教学思政案例进行剖析,采用调查问卷和产出效果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在教学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15.
化学实验是理工类高校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化学课程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相关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合渗透于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实现高等教育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大学化学》2021,36(7)
结合化学实践教学特点,分析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探索思政教育融入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实践途径,提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案例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方法,以"立德树人"为理念形成融会贯通、持续创新的新工科教育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建设,系统推进大学组织模式、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师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构建一流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之一。目前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实验项目较少,针对这一问题,在综合化学实验中增加本新创实验项目。实验以废弃菜籽油和甲醇为原料,氢氧化钠和氯化胆碱为催化剂,生成的副产物甘油与氯化胆碱原位形成低共熔体系,与产品形成液-液两相,促使反应正向进行,简化后处理,提高产品纯度和产率。GC-MS (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er)结果表明,产品纯度大于99%,产率接近85%。分离出的低共熔体系可循环使用。燃烧热测试表明其热值与矿物柴油相当。实验使用的原料安全低毒,涉及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燃烧热测定、分析化学等多门基础实验课程的基本操作和表征,适合作为应用化学专业三年级综合化学实验教学实验项目的补充。通过本实验,有利于让学生更加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技术,培养其主动探索精神,锻炼其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将绿水青山、环保低碳、变废为宝等课程思政理念融于综合化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8.
《大学化学》2021,36(3)
无机化学及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最先接触到的专业基础课。本文梳理了这两门课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并着重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社会责任感和担当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这三方面来说明课程思政在育人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分析化学学科特点以及课程培养目标,从提高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深挖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全面推进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些举措,以促进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课堂。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进行融合,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严谨认真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科学发展观等,形成广泛的课程思政理念共识并深入人心,从而实现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室里的实验教学过程涉及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不仅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且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也能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厦门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在强化实验教学环境内涵建设、提高实验环境育人质量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以期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思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