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氮的四原子簇合物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31G基组水平上,对氮的四原子簇合物:N42+,N4和N24-做了从头算研究.几何优化和振动分析表明:N24+,N4能量最低的构型分别为直线的D∞h结构和平面的D2h结构,N24-则为D4h结构,并将氮与磷的四原子簇合物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依据全氮物质的研究进展对非金属氮元素的同素异形体进行了归纳,按结构不同可将其分为分子氮、聚合氮、金属氮和原子簇氮等4类。分别对各种同素异形体的组成、结构、存在与合成进展以及应用进行了综合介绍,为丰富氮元素的教学和扩展应用研究提供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3.
Cun,Agn,Aun(n=2,3,4)原子簇结构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DV-Xa自洽场方法研究Cun,Agn,Aun原子簇电子结构基础上,分析了原子簇中原子轨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大小随几何构型的变化,并讨论了原子簇的Xa总能量与原子簇几何构型的关系,采用单、双过渡态理论方法分别计算原子簇分子轨道的电离能和分子轨道的电子跃迁能,结果表明Agn的电离能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而Aun原子簇则有一定偏差,这可能是由Aun的较大相论效应引起的,Ag4的电子跃迁能与实验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Mo(W)/Cu(Ag,Au)/S原子簇聚合物分成了四类,简要的总结了近年来在这类原子簇聚合物的构筑方面的一些成果,以期找到这类原子簇聚合物构筑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这类原子簇聚合物的构筑进行了展望。另外,本文还介绍了这类原子簇聚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铜族金属与完整及氮掺杂石墨烯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研究了铜族金属单原子和双原子簇与完整及氮掺杂石墨烯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氮掺杂后石墨烯的电子结构特性由半金属性变为金属性;铜族金属在完整及石墨型氮掺杂石墨烯上的吸附较弱,结合能约为0.5eV,而在吡啶型氮掺杂和吡咯型氮掺杂石墨烯上有较强的化学吸附,结合能一般大于1eV;吡咯型氮掺杂后的构型不稳定,金属原子及簇与包含该结构的石墨烯衬底作用时会使其向吡啶型氮掺杂转变,并最终得到基于吡啶型氮掺杂的稳定吸附构型.Mulliken电荷布居分析显示,吸附在吡啶型氮掺杂石墨烯上的金属单原子与金属双原子簇带电性质相反.态密度及轨道分析表明,Cu与吡啶型氮掺杂石墨烯空位处留有悬挂键的三个原子成键,而Au与其中两个C原子成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了实验记录的大量原子簇离子质谱的基础上,发现原子簇的正负离子通常表现为不同的统计分布形式.将它们的分布形式与求解动力学方程得出的分布函数相比,发现由此反映了原子簇正负离子的不同的生成机理:实验所检测的原子簇正离子在许多情况下仅经历了聚合与解离反应,主要是中性原子簇分子电离后的产物;而相应的原子簇负离子则是经历了一系列离子一分子反应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由激光等离子体反应产生的原子簇分子与离子,经历了分子-离子反应的过程.本文尝试将Smoluchowski方程加以扩展,用于描述原子簇离子的生成过程.通过应用解析方法,求解不可逆聚合过程的动力学方程,推导出了原子簇离子统计分布的函数关系式,证实了实验中观察到的原子簇的统计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覆盖较高熔点的原子的氩原子簇.原子族由177个氩原子和72个覆盖原子组成.覆盖原子的势能参数ε比氩原子大50%,该原子簇比纯氩原子簇熔点过热2K.模拟结果表明,覆盖的原子簇过热的原因是:在达到熔点之前,体系缺少氩原子构成的自由表面,仍然是覆盖原子的有序表面.  相似文献   

9.
当前,半导体硅原子簇的物理与化学性能已成为人们广泛研究的热点[1].尽管近几年来硅原子簇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对于大于10个原子的硅原子簇的实验及理论研究尚很少见[2].目前,均采用在超高真空系统中,利用脉冲激光蒸发硅棒获得硅原子簇,然后进行分析.检测及化学反应研究,还不能离开真空系统.为此,发展一种能够制备可观量的、在大气中稳定的原子簇的方法很有必要.我们利用硅烷热分解的化学方法,制备硅原子簇工艺,如图1所示.采用MO丝加热,以Ar气稀释SM。气体,为防止气管喷嘴在反应中被产物堵塞,使用了Cap2保护,控制温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自旋非限制的CNDO-SCF方法研究了α-Fe吸附分子氮的活性中心模型,讨论了各种吸附模型的N_2活化程度,以及各种原子簇模型的费米能级、分子轨道系数等。  相似文献   

11.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的新进展》评介张乾二(厦门大学化学系361005)近20年来,卢嘉锡教授致力于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研究,新近问世的中文版《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的新近展》(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是他在这一领域苦心经营的结晶,该书可以帮助...  相似文献   

12.
SMAI法制备的D-72固载Ni-Cu双金属原子簇表面性质研究吴世华,朱常英,杨秀檩(南开大学化学系,天津300071)聚合物固载过渡金属原子簇,由于可用作新型催化剂和各种聚合物材料的基本物质,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1]。目前制备聚合物固载金属原子簇的...  相似文献   

13.
杨融生  张汉辉 《结构化学》1996,15(3):181-186
在原子簇局部非定域分子轨道模型的基础上,导出一个既能包容以往许多结构规则,又能适用于各类高氧化态金属原子簇的结构新规则,并应用于簇合物结构和催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原子簇局部非定域分子轨道模型的基础上,导出一个既能包容以往许多结构规则,又能适用于各类高氧化态金属原子簇的结构新规则,并应用于簇合物结构和催化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固氮酶催化的生物固氮作用和它的化学模拟,引起了国内外生物化学和化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结构化学和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化学的角度,根据以前初步定性理论分析得出的双氮分子实现充分络合活化的结构条件,提出的固氮酶固氮活性中心的钼铁四核混合原子簇所谓“H型网兜”结构模型,并结合着国际上最新重要实验研究成果,提出了由两个H型网兜结构背靠背地偶联起来、和配上两个Fe原子的F型孪合体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6.
铝原子簇     
马宏佳  李玲 《化学教育》2006,27(12):5-7,22
原子簇是现今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简要介绍了原子簇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铝原子簇中的Al13、Al14的结构、性质,以及铝碘化物原子簇的稳定性规律。最后介绍了研究铝原子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密度泛函(DFT)方法研究了铜原子簇Cu~n(n=2,3,4,6)的稳定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通过拟合从头算势能面构造铜原子簇势能函数的双体、三体及四体项,并利用该函数和全局优化“Basin-Hopping”算法得到较大铜原子簇(n=13~56)能量极小的结构,计算结果与实验及其它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利用Gaussian-94计算程序中的B3LYP方法,在6—311 G(2d)6d基组下,对Si5,Si5H3,Si5H6,Si5Li3和Si5Na33原子簇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和频率计算.结果表明,Si5原子簇中最稳定的具有D3h对称性的结构中,位于同一平面上的3个Si原子确实具有剩余的成键能力,可以与3个H,Li,Na原子和6个H原子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研究还发现,虽然H,Li和Na都属同一主族,但它们与Si5原子簇中Si原子的键连方式却不同,而且它们的加入,对Si5原子簇的“三角双锥”结构也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杨上峰  刘富品  陈传宝  章文峰 《化学进展》2010,22(10):1869-1881
内嵌混合金属氮化物原子簇富勒烯的发现极大地扩展了内嵌富勒烯家族。内嵌混合金属氮化物原子簇富勒烯是一类新型的内嵌富勒烯,其内嵌物为由2-3种不同的金属组成的氮化物原子簇。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内嵌混合金属氮化物原子簇富勒烯的发现、合成和分离方法,并对目前所分离出来的内嵌混合金属氮化物原子簇富勒烯进行了分类。然后总结了目前所报导的内嵌混合金属氮化物原子簇富勒烯的结构表征手段,对于不同的内嵌混合金属氮化物原子簇富勒烯的分子结构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着重讨论了内嵌混合金属氮化物原子簇富勒烯的特殊电子性质以及物理和化学性质。本文还对内嵌混合金属氮化物原子簇富勒烯潜在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在内嵌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两到三种金属原子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内嵌混合金属氮化物原子簇富勒烯有可能兼具不同金属原子各自的性质,从而成为多功能综合的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20.
唐紫超  石磊  黄荣彬  郑兰荪 《化学学报》1997,55(12):1191-1197
以脉冲激光束在高真空中溅射铁氰化钾,产生了各种组成的碳氮原子簇负离子,记录了它们的飞行时间质谱。根据这些簇离子的碰撞诱导解离研究结果,推测了它们的结构,发现它们大都具有超共轭的稳定体系,它们的构型随成簇氮原子数的增加,从一维直链向二维芳环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