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PLC/MS测定蒲公英颗粒中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海棠  徐远金 《化学通报》2008,71(6):415-419
建立了同时测定蒲公英颗粒中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3种酚酸物质含量的HPLC-MS方法.样品用含5%甲酸的甲醇溶液超声提取后,在Zorbax Eclipse XDB-C18(2.1mm×150mm,5μm)色谱柱上,以含0.2%甲酸的水(A)-乙腈(B)体系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线性梯度洗脱程序为:Omin,5%B;1.5min,10%B;10min,40%B;流速:0.25mL/min;在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选择性离子监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20.0、0.030~20.0和0.100~2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010、0.006和0.020μ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4%~101.6%,相对标准偏差为1.7%~3.3%.样品在10 h内测定基本不变,可用于蒲公英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奶粉中双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方法。实验优化了前处理条件、液相色谱条件和质谱参数。样品经水提取,乙腈分次沉淀蛋白后,采用亲水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含0.2%甲酸)-0.1%甲酸(含10 mmol/L甲酸铵)(体积比95∶5),流速0.3 mL/min。采用正离子模式的电喷雾质谱检测,多反应(MRM)选择离子监测,检测离子对为m/z 85→68和m/z 85→43,检测周期为5 min。结果显示,双氰胺在0.2~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双氰胺的检出限为0.1μg/L,方法的定量下限为5μg/kg。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9%~83%,相对标准偏差为2.7%~6.5%。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已用于奶粉中双氰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利用UHPLC-Q-Orbitrap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对半夏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和鉴定。以80%(V/V)甲醇提取,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m)分离,0.1%甲酸水(A)-0.1%甲酸的乙腈(B)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正、负离子监测模式,利用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快速识别和鉴定半夏中的化学成分。根据高分辨质谱数据,从半夏中共分析鉴定出111个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类37个、氨基酸及其衍生物20个、黄酮类17个、萜类12个、有机酸及其衍生物6个、苯丙素类5个、其它类14个。该方法可为半夏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果蔬菜中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残留量。选择沃柑、橘子、橙子、苹果、西瓜、葡萄、番茄、黄瓜为样品,用25%(V/V)丙酮溶液(含1%(V/V)甲酸)提取,上清液用50%(V/V)甲醇溶液(含0.5%(V/V)甲酸)稀释后分析。以Kinetex 2.6μm Biphenyl 10 nm色谱柱(100 mm×3.0 mm)为分析柱,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含0.1%(V/V)甲酸)和0.1%(V/V)甲酸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以双胍辛胺的双电荷加合离子[M+2H]2+m/z:178.7为母离子,与其子离子m/z:157.8, 187.3, 280.5组建MRM离子对进行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在0.1~100.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在72.2%~10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17%;方法检出限2μg/kg,定量限4μg/kg。方法可用于果蔬中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基于UPLC-Q-TOF-MS法分析凉山虫草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凉山虫草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Agilent SB-C_(18)(50 mm×4.6 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 L/min,柱温30℃;质谱分析采用信息关联模式(IDA)正、负离子分别采集。应用Peak View软件的Formula Finder等功能、各色谱峰的质谱数据与数据库匹配结合各色谱峰的二级碎片裂解规律,共鉴定出27个化合物,其中8个为虫草中未曾报道物质;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糖苷、核苷、氨基酸等成分。该方法精确、可靠、高效,适用于凉山虫草成分的快速鉴定,为凉山虫草的开发利用以及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对中药复方香薷水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定。通过色谱峰响应程度和分离效果优化复方香薷水的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条件;采用Agilent Phe Hex(150 mm×2.1 mm,1.9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3 mL/min;通过正、负两种离子模式采集复方香薷水的质谱数据,得到精确质量数和二级碎片,结合对照品、Pubchem、安捷伦中药化合物质谱数据库和文献报道等信息对其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复方香薷水的112个成分,其中黄酮类22个,苯丙素类20个、有机酸18个、萜类14个、生物碱11个、氨基酸5个以及其他类型化合物22个。该研究全面阐述了复方香薷水的化学物质基础,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取5 g豆芽样品,加入100μg·L-1混合内标溶液40μL和含1%(体积分数,下同)乙酸的乙腈溶液10 mL,振荡3 min,超声20 min,离心3 min。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上清液,用含1%乙酸的乙腈溶液稀释至25 mL。分取10.00 mL,置于装有QuEChERS吸附剂[100 mg N-丙基乙二胺(PSA)、100 mg C18、800 mg无水硫酸镁]的离心管中,离心3 min,静置5 min。分取5.00 mL上清液于40℃氮吹至近干,加入1.00 mL含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的30%(体积分数)乙腈溶液,复溶后过0.22μm滤膜,滤液进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分析。12种抗生素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 1.8μm)上用不同体积比的含2 mmol·L-1甲酸铵的0.1%甲酸溶液和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模式电离,以多反应监测(M...  相似文献   

8.
将设计组装的动态吸附装置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建立了花生植株中痕量挥发物茉莉酸甲酯与水杨酸甲酯的测定方法.采用Tenax-TA吸附剂吸附挥发物,0.1%甲酸-甲醇溶液洗脱,洗脱液浓缩后进样.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2.1mm×150mm,5μm),以甲醇和0.05%甲酸为流动相,流速300μL/min,...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动物源食品中2-硫脲嘧啶、6-甲基-2-硫脲嘧啶、6-丙基-2-硫脲嘧啶、6-苯基-2-硫脲嘧啶、2-巯基-1-甲基咪唑和2-巯基苯并咪唑6种甲状腺抑制剂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以BEHC18柱(50mm×2.1mm,1.7μm)为色谱柱,乙腈(含0.1%甲酸)-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0.3mL/min,进样量为10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结果表明:6种药物在5~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方法检出限为2μg/kg,定量下限为5μg/kg;在10、25、100μg/kg3个添加水平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60%~107%,批内、批间RSD均小于16%。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离鉴定绿原酸及其相关杂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晨煦  徐小平  廖丽云  张洁  刘静  周莎 《色谱》2007,25(4):496-50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分离和鉴定绿原酸及其相关杂质的方法。采用C18色谱柱(5 μm,4.6 mm×150 mm),乙腈-水(含0.1%甲酸)(体积比为8∶92)为流动相,经HPLC-MS/MS和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线检测,对工业绿原酸中的奎尼酸、咖啡酸、绿原酸同分异构体等8个相关杂质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 MS)和分子网络整合技术,快速分析和鉴定了荷叶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0.1%甲酸水和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信息。将经格式转换后的荷叶提取物二级质谱数据上传至全球天然产物社会分子网络(GNPS)平台计算分析,借助Cytoscape 3.6. 1软件构建可视化分子网络,获得了单苄基异喹啉类、双苄基异喹啉类和阿朴啡类生物碱类型的粒子簇。根据对照品、色谱保留时间、特征碎片离子、MS/MS裂解规律和文献报道等信息,从荷叶中共鉴定和推测57种生物碱类成分,包括27个单苄基异喹啉类、2个双苄基异喹啉类、25个阿朴啡类和3个其他类生物碱,其中19个成分为潜在新化合物,30个成分在荷叶中首次报道。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为荷叶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为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定性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同时测定化妆品中苯扎溴铵、2-溴-2-硝基-1,3-丙二醇、5-溴-5-硝基-1,3-二■烷、甲基二溴戊二腈、溴氯芬5种含溴防腐剂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样品经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超声提取后,采用Agilent Eclipse-C_(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ICP-MS测定组分中的~(79)Br,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5种含溴防腐剂均在0.5~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为1.5~3.0μg/g,不同基质化妆品中的回收率为91.2%~108%,相对标准偏差(n=6)为1.3%~4.2%。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专属性强,适用于化妆品中5种含溴防腐剂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生物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样品用水提取后以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50mm,1.7μm)为色谱柱分离,以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在正离子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进行测定。以V(乙腈)∶V(0.1%甲酸)=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0.2mL/min,色谱柱温度为40℃,进样量为2μL;定量子离子为227.1,定性子离子为227.1、97.1、123.0,二级碰撞室内对应的碰撞能量分别为:11、22、37V。对空白试样进行3个浓度水平4个重复的添加试验。结果表明:回收率78.2%~93.2%,相对标准偏差1.5%~2.8%。该方法检测限0.2mg/kg,线性范围0.010~5.000μg/mL。  相似文献   

14.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东革阿里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C_(18) RRHD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采集,通过对照品比对及高分辨质谱数据解析,鉴定了49种化学成分,包括29种苦木素二萜、4种β-咔巴啉类生物碱、12种铁屎米-6-酮类生物碱、3种联苯新木脂素类及1种角鲨烯型三萜。该方法快速、可靠、高效,能较全面地反映东革阿里的化学成分,可为深入阐明东革阿里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24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水基、乳液、膏霜类样品和唇膏、粉饼等固态类样品分别采用甲醇、甲醇-四氢呋喃(1∶1)混合溶液超声提取后,经Agilent Poroshell120 SB-C18色谱柱(100 mm×4.6mm,2.7μm)分离,以甲醇-5 mmol/mL甲酸铵(含0.1%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量为0.5 mL/min,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24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5,检出限为0.002~0.8μg/kg,定量限为0.004~3μg/kg。在低、中、高三个浓度加标水平下,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4.8%~112.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9.8%(n=6)。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化妆品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定性筛查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器(UPLC-QDa)对γ-氨基丁酸的分析检测,建立了UPLC测定血液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乙腈萃取血液样品,经BEH C18色谱柱(2.1×50 mm,1.7μm)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含0.5%乙酸胺):乙腈(95:5,V/V)为流动相,流速0.2 m L/min,质谱检测器(QDa)检测,正离子SIR模式,m/z=104进行定量,进样量1μL。对照品在0.5~10μg/m 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3个添加试验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8.9%,87.6%,79.5%,RSD分别为1.2%,1.1%,2.1%。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检测巧克力中18种合成大麻素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方法。通过优化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条件和净化条件,确定200.0 mg巧克力采用1 mL甲醇超声提取10 min,取上层清液加入0.05 g C18和0.05 g PSA净化后,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3.0 mm×100 mm,1.8μm)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利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18种合成大麻素在11 min内实现了分离,5F-EMB-PICA与5F-MDMB-PICA同分异构体通过色谱保留时间和二级质谱碎片实现分辨;5F-EMB-PINACA与5F-ADB同分异构体通过二级质谱碎片实现分辨。18种合成大麻素在1~2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7 0,检出限为0.02~0.20μg/L,定量下限为0.07~0.66μg/L,在50、100、150μg/kg加标水平下样品的回收率为86.2%~104%,仪器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40%...  相似文献   

18.
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丹参(冻干)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异阿魏酸、丹酚酸G和迷迭香酸6种酚酸类成分含量的UPLC法。采用ACQUITY UPLCHSS T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A)-乙腈(B)系统梯度洗脱(0 min,100%A;0~5 min,0%B~8%B;5~10 min,8%B~20 B;10~20 min,20%B~45%B;20~24 min,45%B~100%B;24~25 min,100%B~100%A;25~30 min,100%A),流速0.3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显示6种酚酸类成分在一定范围内(丹参素钠101.5~1624.0μg/mL、原儿茶酸0.846~13.540μg/mL、原儿茶醛82.60~1321.60μg/mL、异阿魏酸5.01~80.16μg/mL、丹酚酸G 8.97~143.52μg/mL、迷迭香酸8.67~138.72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0~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1%~102.9%范围内,RSD均小于3.0%。该法经验证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中6种酚酸的含量测定,为其多成分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ASE)-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药食同源性食品中11种双酚类化合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ASE萃取,萃取溶剂为乙腈-乙酸-水(89∶1∶10,体积比),萃取温度为80℃,静态萃取时间为6 min,循环2次。萃取液经QuEChERS法净化,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分离,以甲醇(含0.1%甲酸)和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源正、负模式下同时进行多反应监测(MRM)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11种双酚类化合物在0.5~5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6 0,检出限为0.1~0.5μg/kg,定量下限为0.3~1.5μg/kg;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72.4%~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15%。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药食同源性食品中双酚类化合物的同时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0.
同分异构现象在合成大麻素中普遍存在,因其结构与性质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当同时存在时分离鉴定较为困难,为公安实践中合成大麻素的检验鉴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UHPLC-HRMS)建立了5F-EMB-PICA与5F-MDMB-PICA、ADB-BINACA与AB-PINACA这2对酰胺类合成大麻素同分异构体的检验方法。选用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9μm)进行UHPLC分离,以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和含10 mmol/L甲酸铵的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高分辨质谱采用一级质谱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质谱扫描(Full MS/dd-MS2)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仪器条件,能够实现4种合成大麻素同分异构体的分离分析,5F-EMB-PICA和5F-MDMB-PICA的分离度为2.06, ADB-BINACA和AB-PINACA的分离度为1.22,均达到了有效分离的目的。研究进一步开展了方法学指标考察,5F-EMB-PICA、5F-MDMB-P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