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高温溶剂热法合成了下转换发光材料NaYF4∶Eu3+ 和NaYF4∶Eu3+,Tb3+ ,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激发(PLE)谱和光致发光(PL)谱对材料的物相结构、形貌特征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并分析了其发光原理。结果表明:所合成的NaYF4∶Eu3+ 和NaYF4∶Eu3+,Tb3+ 为纯六方相晶体,尺寸在100 nm左右;改变Eu3+ 和Tb3+ 的掺杂浓度后晶格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Eu3+ 和Tb3+ 取代的是Y3+的晶格位置;在394 nm光的激发下,检测到Eu3+5D07F15D07F2跃迁处的特征发射光,并且可见光强度随着Eu3+ 离子掺杂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另外Tb3+ 离子浓度对NaYF4∶Eu3+ 晶体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说明掺杂Tb3+ 离子改变了Eu3+ 离子所处的配位环境,导致红色发光带增强,而这主要源于电偶极子跃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Eu3+离子在微晶玻璃研究中的探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华  孙健  刘宝荣  宋杰  赵丽娟  许京军 《物理学报》2006,55(11):6152-6156
制备出单掺Eu3+离子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系列样品,利用Eu3+离子作为荧光探针,通过热处理前后Eu3+离子发射光谱中电偶极子跃迁与磁偶极子跃迁强度比值的变化表征在玻璃材料中微晶是否形成,分析了Eu3+离子荧光发射谱中电偶极子跃迁与晶体场对称性的关系,进一步表征了稀土离子所处微晶晶格场的变化.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探针 3+离子')" href="#">Eu3+离子  相似文献   

3.
YVO4:Eu3+纳米微粒发射光谱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量了非选择激发下YVO4:Eu3+纳米微粒中Eu3+5D07F2发射光谱随温度的变化.低温下的光谱是很多谱线叠加在一起形成的宽带;而室温下主要是与体材料相似的两条分离谱线.根据选择激发下YVO4:Eu3+的发射光谱研究得到的结论,把发射光谱分解为两部分之和,一部分来自占据靠近纳米微粒中心的格位的Eu3+离子发射谱线具有与体材料相近峰值;另一部分来自占据靠近表面位置的Eu离子,发射分布在更大的光谱范围内.这两部分发光的相对强度随温度变化的分析表明,YVO4:Eu3+纳米微粒发射光谱随温度的变化是由于靠近表面的Eu通过表面猝灭中心猝灭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段昌奎  夏上达  张慰萍  尹民  马义 《物理学报》1997,46(7):1427-1436
从晶体结构参数和Eu3+离子等的物性参数出发,用Faucher的静电模型,计及远程环境影响,且用自洽求解方法确定配位离子的诱导电偶极矩,系统地计算了纳米晶X1-Y2SiO5: Eu3+的晶场参数,并延伸此模型用于跃迁强度计算.给出了在C1对称下与实验相当一致的光谱,且得到可用于其他性质的计算的各态波函数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孙家跃  曹纯  杜海燕 《物理学报》2011,60(12):127801-12780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粒径的NaLa(MoO4)2∶Eu3+微晶.通过调节乙二醇浓度和反应时间,研究了NaLa(MoO4)2∶Eu3+微晶的形貌演变过程,在水热条件下180 ℃反应16 h获得了均一梭子形NaLa(MoO4)2∶Eu3+微晶,其晶粒长度约为2.0 μm.荧光光谱分析表明,Eu3+取代了NaLa(MoO4)2中La3+的格位, Eu3+在613 nm处红光发射(5D07F2跃迁)的浓度猝灭机理是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并发生了Eu3+( 5D1 ) + Eu3+(7F0 )→ Eu3+( 5D0 ) + Eu3+(7F3) 交叉弛豫,由此导致浓度猝灭. 关键词: 钼酸盐 水热法 稀土离子 发光  相似文献   

6.
王雪  田莲花 《发光学报》2011,32(11):1109-1114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得一种新型荧光粉Na4Ca3(AlO2)10∶Eu2+,Mn2+。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质分别由X射线衍射谱和荧光光谱来表征。在Na4Ca3(AlO2)10∶Eu2+的激发光谱中出现了Eu2+的f-d跃迁吸收带;在发射光谱中,出现蓝光发射,峰值位于441 nm。当在Na4Ca3(AlO2)10∶Eu2+中掺杂Mn2+时,发生了Eu2+→Mn2+的能量传递,在542 nm处出现了Mn2+的发射峰。在Na4Ca3(AlO2)10∶Eu2+,Mn2+中,随着Mn2+浓度的增加,Eu2+粒子的发射强度减弱,而Mn2+粒子的发射强度增强,且Eu2+离子发射的衰减时间缩短,同时色度由蓝光移向白光。  相似文献   

7.
鲁桂  沈联芳 《波谱学杂志》1998,15(4):327-332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SALEN)与镍的配合物Ni3(SALEN)2(NO3)6·H2O及镧系镍的异核配合物Ln2Ni3(SALEN)6(NO3)12·H2O(Ln=La,Nd,Sm,Gd,Yb,Y).以紫外、红外光谱、磁化率,特别是1H NMR及EPR波谱等方法研究了它们在组成、结构和配位等方面的异同.Gd-Ni-SALEN配合物的EPR谱表明其在低温THF中呈"单峰效应".文中讨论了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峰宽的相对关系、配合物晶体场强度及Gd3+周围局部对称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晶  赵婉男  李艳红 《发光学报》2018,39(9):1213-1219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了系列不同掺杂浓度Y3+和Gd3+的LaBO3∶Eu3+发光粉,对其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研究结果表明:发光粉的结构与基质掺杂离子的种类和掺杂浓度有关系。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适量比例Y3+和Gd3+离子掺杂将提高LaBO3∶Eu3+发光粉的发光强度。Y3+和Gd3+离子最佳掺杂摩尔分数分别为1.5%和12.5%。5D07F25D07F1跃迁发射的相对强度比值说明:掺杂改变LaBO3∶Eu3+中Eu3+局域环境的对称性。发光性能改变主要受晶体结构、掺杂离子电负性影响。Gd3+离子掺杂更有利于发光粉结构稳定性和发光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BaCl2中Eu2+的电子自旋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和用X射线分析BaCl2:Eu微晶的结构,并测量它的电子自旋共振(ESR)谱,结构分析和ESR谱都表明,替代Ba2+的Eu2+离子是处在轴对称的正交晶场中;并用抽对称的自旋哈密顿量和晶场哈密顿量对ESR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求得在正交对称的BaCl2中的Eu2+的自旋哈密顿参数;还发现Eu替代Ba2+的掺杂浓度的饱和值为0.34mol%。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以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Eu3+离子激活Ba3WO6红色荧光粉。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FL)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均具有立方晶系的双钙钛矿结构;Eu3+离子的激发谱由一个宽带(包括Eu3+-O2-和W6+-O2-电荷转移带)和若干个窄峰(4f-4f电子跃迁)组成,而跃迁5D07F15D07F2则构成了发射谱的主要部分。调整原材料中BaCO3和WO3的量的比,XRD的主衍射峰位发生红移至与标准谱完全吻合,发光强度有所提升并分析了原因。Eu3+离子的临界摩尔分数为0.05,临界距离(Rc)为1.263 4 nm。在314 nm或394 nm激发光下,样品发出红光(λmax=596 nm),色坐标为(0.618,0.342),在LED照明、显示等领域具备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稀上铕(Eu3+)与吡啶-2,6-二甲酸(H2DPC)及邻啡啉(Phen)形成的二元和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制备.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二元Na3[Eu(DPC)3]·2H2O和三元NaEu(DPC)2·4H2O,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NMR)和氮谱(14N NMR)及红外光谱(IR)的研究.吡啶-2,6-二甲酸中的羧基以单齿配位(整个分子为三齿配位),二、三元配合物中铕的配位数分别为9和8.  相似文献   

12.
铕与苯甲酸及其衍生物配合物的光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铕与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水杨酸、邻氨基苯甲酸、磺基水杨酸)的二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式.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主要表现为配体的吸收.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红外光谱不同于自由配体的红外光谱,证明了稀土与有机物形成了配合物.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其中铕与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及间苯二甲酸形成的配合物表现出铕的特征荧光.其中以苯甲酸铕的发射峰最强,最强发射峰位于λ=618nm处,显示铕的红光特征;而铕与磺基水杨酸、邻氨基苯甲酸、水杨酸的配合物却主要表现出配体的宽带发射,其中邻氨基苯甲酸铕分别在λ=399,452,547nm处有三个弱的发射峰,磺基水杨酸铕也只在λ=407nm处有一宽发射峰,未显示出铕的红光特征.  相似文献   

13.
The emission spectra of the Eu3+ion in GdOBr∶Eu3+ were measured in the range of pressure from 0 GPa to 12.4 GPa. The energy level schemes establis hed from the spectra show that the splittings of the 7F1,7F3 and 5D1 multiplets decrease obviously with increasing pressure. The crystal-field parameters Bkq and the crystal-field strength parameter S versusBkq were determined at different pressures. With pressurization S reduces and theJ-mixings of the state functions for the Eu3+ ion decrease,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multiplet splittings. This shows that for Eu3+ in REOX∶Eu3+ the diminution of the crystal-field strength with pressure, the authenticity of which is under suspicion for several years, is certain.  相似文献   

14.
用400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了X取代苯甲酰苯胺(X=p-NO2,p-Cl,p-Br,p-1,H,p-CH3,p-OCH3,m-CH3)的1H和13C NMR谱,按双参数方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N-1H,羰基碳,与羰基相连的苯环碳和与氮相连的苯环碳等碳原子的化学位移与取代基共轭效应参数σR和诱导效应参数σI间的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了双参数方程中适用于苯甲酰苯胺衍生物的3个常数a、b和c的值以及σRσI的权重。  相似文献   

15.
用400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了X取代苯甲酰苯胺(X=p-NO2,p-Cl,p-Br,p-1,H,p-CH3,p-OCH3,m-CH3)的1H和13C NMR谱,按双参数方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N-1H,羰基碳,与羰基相连的苯环碳和与氮相连的苯环碳等碳原子的化学位移与取代基共轭效应参数σR和诱导效应参数σI间的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了双参数方程中适用于苯甲酰苯胺衍生物的3个常数a、b和c的值以及σRσI的权重。  相似文献   

16.
结合1H NMR,13C NMR谱,分别对钨、钼配合物{WO2(C10H6O2)2(C5H11N2)2[H2N(CH2)3NH2]}3(1),{(C5H11N2)2[H2N(CH2)3NH2][MoO2(C10H6O2)2]}(2),{(C7H12N2)2[MoO2(C10H8O2)2]}(3)晶体结构中小分子环进行了归属.其中,配合物1和2中(C5H11N2)+的NMR研究证实了六元环由1,3-丙二胺和乙腈化合而成,配合物3中(C7H12N2)2+的NMR谱图证实了七元环由乙二胺和乙酰丙酮化合而成,并且推导出这些亲核加成-消除反应的反应机理.配合物1~3中的小分子环的合成在其它体系中尚未见报导,而在合成它们的反应中作为新产物随主体晶体析出,并由晶体结构解析和NMR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7.
李永进  黄杨彬  刘群  邱建备  尹兆益  宋志国 《物理学报》2015,64(17):177803-177803
本文采用固相法在500℃合成了Er3+/Eu3+共掺BiOCl 荧光粉, 并通过XRD, SEM, 吸收, 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了其结构、形貌和发光特性. XRD 和SEM结果表明在500℃下即可成功合成纯四方相片层结构的Er3+/Eu3+共掺BiOCl荧光粉. 吸收光谱表明掺杂Er3+/Eu3+离子使BiOCl形成杂质能级; 激发光谱显示该荧光粉具有来自于基质BiOCl价带(VB)到导带(CB)跃迁的优异宽带近紫外激发特性. 在380 nm近紫外光激发下, 同时获得了Er3+离子和Eu3+离子的特征发射峰, 其中发光中心位于410 nm (2H9/24I15/2), 525 nm (2H11/24I15/2), 554 nm (4S3/24I15/2), 673 nm (4F9/24I15/2)的发射峰来自于Er3+离子的跃迁, 而581 nm(5D07F0), 594 nm (5D07F1), 622 nm (5D07F2), 653 nm (5D07F3), 699 nm (5D07F4)的发射峰则来自于Eu3+离子的跃迁. 值得注意的是, 与传统Er3+/Eu3+掺杂的材料不同, 该荧光粉还具有独特高效的紫光(Er3+)和长波红光(Eu3+)发射特性, 分析表明这与BiOCl的结构有关; 并且通过改变掺杂浓度, 实现了发光颜色由黄绿光→黄光→橙红光的调节. 研究结果表明Er3+/Eu3+共掺BiOCl荧光粉有望成为一种潜在的近紫外激发白光LED荧光粉.  相似文献   

18.
报道我们对某些V/S,V/Fe/S和Mn/O簇合物溶液化学的核磁研究.(Et4N)[V4S4(C4H8NCS2)6](1)的1H NMR谱包含三个宽峰,δ4.77,5.17和7.57,分别归属为端基与桥基配体的α-H.游离配体信号的出现表明了溶液中发生配体与溶剂分子的交换反应.对一系列[VFe3S4(R2 NCS2)4]-簇合物(R2=OC4H8(2),Et2(3))进行了1H NMR表征.钒与三个铁中心的配体氢谱被分别归属.对NMR谱的时间跟踪发现位于δ19.6(2)以及δ34.2(3)的信号逐渐增长,这意味着新物种形成.合成反应的动态NMR跟踪指认了新物种为Fe4S4(R2 NCS2)4.提出了溶液中簇骼金属原子交换机理.包含H2O和NO3配体的单核锰bpy配合物(4)的氢谱指示出这些单齿配体的可交换性.它促使配合物4成为含有两个单核Mn分子的包容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Gd3PO7:Eu3+ 和 La3PO7:Eu3+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SEM确定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 在真空紫外光的激发下,Gd3PO7:Eu3+样品展示了较弱的基质吸收;但在紫外光的激发下,Gd3PO7:Eu3+显示了比La3PO7:Eu3+更强的红光发射,其原因是在Gd3PO7:Eu3+中存在Gd3+到Eu3+的有效能量传递过程。两个样品的发射光谱峰值位于618 nm,属于Eu3+5D07F2跃迁。Eu3+在材料中处于较低的格位对称环境,具有很好的色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