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用LEED谱,研究了稀土金属表面的振动弛豫。结果表示出,对Sc{0001},原子层间距:d1=2.413±0.001A(收缩8.6%±0.001A)和d2=2.68±0.02A(膨胀1.5%±0.02A)。对Gd{0001},原子层间距:d1=2.80±0.04A(收缩3.1%±0.04A)和d2=2.96±0.03A(膨胀2.4%±0.03A)。对Tb{0001},原子层间距:d1=2.75±0.03A(收缩3.3%±0.03A),d2=2.85±0.01A(膨胀0.18%±0.01A)和d3=2.98±0.03A(膨胀4.7%±0.03A)。对Tb{1120},原子层间距:d1=1.65±0.02A(收缩8.3%±0.02A)和d2=1.80±0.04A(膨胀0.06%±0.04A)  相似文献   

2.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有机锗(Ge-132)中的锗,线性浓度范围为0-1.25mg/mL,方法精度为1.2%,相对标准偏差〉2%,平均回收率为99.5%,杂质Pb和As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Pb用(NH4)2HPO4+Mg作改进剂,As用Pd作改进剂,特征质量分别为8.2pg和8p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和2.2%,并讨论了有关机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有机锗(Ge.132)①中的锗,线性浓度范围为0-1.25mg/mL,方法精度为1.2%,相对标准偏差<2%,平均回收率为99.5%。杂质Pb和As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Pb用(NH_4)_2HPO_4+Mg作改进剂,As用Pd作改进剂,特征质量分别为8.2pg和8p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和2.2%,并讨论了有关机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用低能电子衍射研究了Sb和Bi吸附在InP{110}和GaAs{110}表面上表面结构。结果显示出:对Sb/InP{110},表面原子层间距:d1=0.27±0.23A(膨胀9.4%±0.02A);旋转角ω1为-10.77°±2.29°和ω2为15.26°±0.82°;吸附键长lc1-A=2.84±0.05A,lc2-B=2.75±0.02A,其键角α=101.21°±2.1°,β=107.86°  相似文献   

5.
原子吸收法测定人精子中锌和铜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以NH4NO3和Mg(NO3)2混合剂作基体改进剂,测定了人精子中微量元素铜和锌。基方法的特征质量分别为10.00pgCu/0.0044A.S.,9.80PgZ/0.004A.S;平均加收率为97.42%,锌为101.91%,铜和锌的精密度分别是4.1%和4.03%。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FI-HG-AAS)测定铁矿中痕量砷、锑、铋的分析方法,讨论了仪器工作参数、实验条件、基体的干扰。方法的RSD分别为2.1、2.8、2.4%(n=11),检出限为0.20、0.57、0.32ng/mL,加标回收率为97.2%-104.0%。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多孔石墨探针直接采集大气微粒物质(APM)后,立即用石墨探针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收集在探针上的APM中镉。实验表明,面积吸光度与镉的浓度在0-50μg/L呈良好线性关系。镉的特征量和检测出限分别为2.48和1.86pg,其相对标准偏 2.06%,分析标准参比其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0.15-99.29%和4.09%。方法准确、灵敏、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8.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饮料和中成药中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吸收(GFAAS)直接测定某些饮料和中成药中的锗。选用钯和酒石酸为改进剂与纯钯比较,灰化温度提高至1600℃未见锗的损失,灵敏度提高了37%。具有较强的抗干扰的能力。本法特征质量mo值为32pg,实际样品测定检出限为0.24μg/L(3σ计),相对标准偏差为2.6%,回收率89%-110%。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束-气条件下研究了亚稳态原子He(2^3S)与CH2Cl2间的传能反应,测得了由该反应产生的CH(A^2△-X^2П),CH(B^2∑^-X^2П)CH(C^2∑^+-X^2П)和H原子(Balmer系)的化学发光光谱。通过对CH(A,B)的光谱进行计算机模拟,推测出初手的CH(A^2△,v^1=0-2)态振动分布为No:N1:N2=100:40±5:19±2,CH(A^2△,v^1=0-0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N2O/C2H2FAAS和FAES两种方法同时测定正常人头发中的铝,并对测定条件、干扰物质的影响及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在酸性介质中,选择396.1nm发射线,不论是物质的干扰程度、还是测定的精确度、灵敏度和回收率,FAES法均优于FAAS法。其对应的RSD(n=9)分别为2.2和2.7%,检出限分别为0.07和0.25μg/mL。在1.0g头发样品中加入20.0μg铝,其回收率分  相似文献   

11.
用一维能带理论计算了清洁Ag(111),Ag(110)和Ag(001)表面的弛豫。计算结果显示出,当d1=2.640(膨胀4.2%)和d2=2.920(膨胀23.8%)〔对ng(111)〕;d1=1.375±0.008(收缩4.8%±0.008)[对Ag(110)」;d1=2.048±0.005(膨胀0.24%±0.005)[对Ag(001)〕时,理论计算的LEED谱与实验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2.
用对称透射法,收集在室温下不同拉伸比的非晶聚酯(PET)纤维之二有X射线散射(WAXS)强度函数I(κ,α),采用自编MPS96型全谱分峰程序,将不同方位角α测得的WAXS强度曲线上的4个非晶重叠峰进行分解,获得分子链间原子 射引起的2个峰为:KA=0.141nm^-1,KB=0.172nm^-1;分子链内原子 射引起的2个峰为;KC=0.311nm^-1,KD=0.555nm^-1,详细分析了  相似文献   

13.
用钼盐涂覆石墨管并以K2Cr2O7和Triton X-100为基体改进剂,GFAAS法测定肿瘤癌患血清中微量铝,大幅度提高测定灵敏度和准确度。避免了沾污。特征浓度21.15pg/0.0044A·S。加标平均加收率104.9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17%。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改变SO2/Ar配比,研究了超声膨胀冷却SO2(A1A2—X1A1)系统315—330nm波段振动分辨的激光诱导荧光(LIF)激发谱.获得了属于两个完整带系(1,m,1),(0,n,1)—(0,0,0)的高分辨转动结构谱.其中(ν′1,ν′2,ν′3)=(0,9,1),(0,10,1),(1,7,1),(1,5,1)带的转动结构,据我们所知是新观测到的.基于非对称陀螺模拟,对847条转动谱线进行了归属,得到A态各振动能级的分子常量和离心畸变常量.获得A1A2态近似分子构型参数:r(S—O)=0160nm,∠OSO=10164°.并对各振动态的惯量亏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次报导了生长温度为550℃,以三甲基镓(TMGa)和三甲基铟(TMIn)为Ⅲ族源,用低压金属有机物气相沉积(LFMOCVD〕技术,高质量1.62um和1.3umInGaAsP及In0.57Ga0.43As0.98P0.04/In0.73Ga0.27As0.6P0.4量子阶结构的生长,并给出了1.55umGaAsP/InP分别限制应变量子阱结构激光器的生长条件,激光器于室温下脉冲激射,其阈值电流密度为2.4kA/cm2。  相似文献   

16.
应用高分辩库仑爆炸技术,测量了氘化分子HD2^+的库仑爆炸产物能谱。由此实验结果证明HD2^+是等腰三角形结构。首次测量出它的核间距RHD=1.20±0.04A,RDD=0.95±0.03A和束缚能ε=39.2±1.2eV。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在Y1-xAlxBa2Cu3Oy(x=0~0.7)中用Al替代Y的替代效应.我们发现当x<0.4时,Al主要替代在Y位,引起结构畸变,从而导致氧含量的减少和O-T相变,转变温度随Al含量增加而下降.当掺杂量大于0.4,Al开始占据Cu(1)和Cu(2)位,样品变为四方结构,Tc迅速下降.XPS分析表明,Al的位置依赖于掺杂量,随掺杂浓度的增加Al依次替代Y,Cu(1),Cu(2).同时我们观察到Tc和CuO2平面间相互作用的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8.
荧光XAFS研究Si晶体中等电子,缺电子和富电子杂质原子的区域环境结构。结果表明杂质原子的电子构型决定了杂质原子对Si区域晶格形变的影响。相对于共价键长RSi-Si(0.240nm)来说,富电子杂质As导致Si晶格在Si(111)方向的RAs-Si键长产生0.004nm的反应增长,等电子杂质Ge的R-Gre-Si和缺电子杂质Ga和RGa-Si键长收缩0.002nm。  相似文献   

19.
用线偏振的脉冲激光泵浦的Sr(5p^1P1,M=0)原子,在束气条件下,与Ar原子碰撞而发生P轨道角动量的跃迁。在不同的氢气压力下,通过检测Sr原子荧光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偏振分量随时间的变化,确定了去偏振速率常数kp=2.5±0.5×10^-9cm^3mol^-1s^-1。由此推导出角动量碰撞跃迁的截面为σT=2nm^22,如此之大的跃迁截面归结为Sr(5p^1P1)和Ar之间的长程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由光学多道分析仪收集的氢氧气体爆轰激励下铝粉快速反应光谱中,观察到AlOB2Σ+→X2Σ+跃迁Δv=0带系的光谱特征与通常铝氧化反应的光谱特征不同。经分析是因为存在一个从467nm开始向长波方增强的连续辐射,它改变了该波长区AlO分子的辐射特征。这一连续辐射可能是由铝与水蒸汽发生水合反应生成,而处于不同激发态的多原子分子HAlOH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