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LEED谱,研究了稀土金属表面的振动弛豫。结果表示出,对Sc{0001},原子层间距:d1=2.413±0.001A(收缩8.6%±0.001A)和d2=2.68±0.02A(膨胀1.5%±0.02A)。对Gd{0001},原子层间距:d1=2.80±0.04A(收缩3.1%±0.04A)和d2=2.96±0.03A(膨胀2.4%±0.03A)。对Tb{0001},原子层间距:d1=2.75±0.03A(收缩3.3%±0.03A),d2=2.85±0.01A(膨胀0.18%±0.01A)和d3=2.98±0.03A(膨胀4.7%±0.03A)。对Tb{1120},原子层间距:d1=1.65±0.02A(收缩8.3%±0.02A)和d2=1.80±0.04A(膨胀0.06%±0.04A)  相似文献   

2.
用低能电子衍射研究了Sb和Bi吸附在InP{110}和GaAs{110}表面上表面结构。结果显示出:对Sb/InP{110},表面原子层间距:d1=0.27±0.23A(膨胀9.4%±0.02A);旋转角ω1为-10.77°±2.29°和ω2为15.26°±0.82°;吸附键长lc1-A=2.84±0.05A,lc2-B=2.75±0.02A,其键角α=101.21°±2.1°,β=107.86°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大气压的流动氧气氛中,通过重复烧结,合成了具有良好超导特性的Y0.9Ca0.1Ba2CU4O8+10%WtAg2O复合块材.采用XRD和SEM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分析表明:固相AS。O的加入对Y0.9Ca0.1Ba2Cu4O8的相结构形成具有与熔融银添加法完全类似的加速作用;发现了存在于样品内部的Ag偏聚和异常结构分布;探讨了不同掺Ag2O工艺对样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Gd-三氟乙酰丙酮-CTMAB的三元配合物荧光体系,并用钇的测定,最低检测限为:0.003μg/mL,Gd在0.005-0.4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F=31.65c+0.21,相关系数为r=0.9996,将此法用于稀土矿的痕量Gd的测定,与ICP-AES法相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铂(Ⅳ)-钼酸盐-乙基罗丹明B离子缔合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用钼酸盐与乙基罗丹明B(ERB)形成离子缔合物,该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8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12×106L·mol-1·cm-1,服从比耳定律范围0—2.5μg/25mL,缔合物至少稳定1周,考察了5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除生成杂多酸元素和Au(Ⅲ)、Os(Ⅷ)、Pd(Ⅱ)、Ir(Ⅳ)外,大多数元素不干扰。测定铂的条件为:〔HClO4〕=1.2mol/L,〔MoO42-〕=9.1×10-4mol/L,〔ERB〕=3.2×10-5mol/L,0.08%PVA。缔合物的摩尔比为Pt(Ⅳ)∶ERB=1∶2,本法已用于铂矿中铂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超导体系(Pb1.8Pb0.2)Sr2(R1.7Ce0.3)Cu2O10+δ(R=Nd,Sm,Gd,Y)经碘嵌入后形成一个C轴拉长的新结构.每个式子可含一个碘原子.碘使每个(BiO)双层膨胀3.4至3.6A,体系氧含量减少从而导致Tc下降.与其它超导体系相比,碘嵌入的样品的(CuO2)面间距很大,但R=Sm,Nd的样品仍然超导,这意味着(CuO2)面间偶台对超导性产生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计算了红宝石中Al核自旋跳变引起的R1[4A2(S=-3/2)→2E(S=-1/2)]回波衰减.用随机电报过程描述每个Al核自旋(i)跳变引起Cr共振频率的起伏Δi,这个过程对光子回波衰减的贡献〈Ei(t21)〉可以用解析式表示.首先计算核自旋(i)跳变的总速率Wi及它引起的Δi,求出〈Ei(t21)〉.设对Cr光失相起主要贡献的每个Al核自旋跳变近似是独立的,所以总的回波强度是所有Al引起的〈Ei(t)21〉的乘积.计算得到非指数的回波衰减,以I=I0exp〔-(4t/tm)x〕拟合,x=2.56,tm=50.6μs,与实验及计算机模拟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第一原理的LDF-LMTO-ASA方法,以超元胞Ba4Bi4O(12),(Ba3K)Bi4O(12),(BaK)Bi2O6,(BaK3)Bi4O(12),K2Bi2O6五种“样本”计算由于Bi(+3)和Bi(+5)二种价态以及K掺杂引起各芯态能级化学位移的变化.“样本”的电子结构与实验相符,即Ba4Bi4O(12)是Eg=2.0eV的半导体,(Ba3K)Bi4O12是Eg=1.6eV其价带顶有少量空穴的半导体.其余“样本”是金属.芯态的LDF本征值经原子模型△SCF修正更接近实验值.用正态分布表达各芯态能级除化学位移外各种“环境因子”的影响,结合任意组份五种“样本”的伯努利分布,计算芯态电子能谱随x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芯态的自旋一轨道分裂与实验完全相符,Bi(+3)和Bi(+5)二种价态引起各芯态化学位移的变化均小于0.2eV,K掺杂使各芯态结合能略有增加,其中Bi(4f),Ba(5d)约1.3~1.5eV,其他芯态约0.4eV,以上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超导体系(Pb1.8Pb0.2)Sr2(R1.7Ce0.3)Cu2O10+δ(R=Nd,Sm,Cd,Y)经碘嵌入后形成一个c轴拉长的新结构。每个式子可含一个碘原子。碘使每个(BiO)双层膨胀3.4至3.6A,体系氧含量减少从而导致Tc下降。与其它超导体系相比,碘嵌入的样品的(CuO2)面间距很大,但R=Sm,Nd的样品仍然超导,这意味着(CuO2)面间偶合对超导性产生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测定了新型钼(钨)-铁-硫簇合物(1)(Et4N)[MoFe2(μ3-S)2(CO)8(S2CNEt2)和(2)(Et4N)[WFe2(μ3-S)2(CO)8(S2CNEt2]的穆斯堡尔谱和晶体结构。它们分子中的两个铁原子是等价的,所以都只的一组对称的四极分裂双峰。这个结果与单晶结构分析一致。经计算机拟合后的穆斯堡尔参数(77K时)为:对于(1),化学位移δ=0.08±0.004mm/s,四  相似文献   

11.
Ag(111)与Ag(001)表面电子结构与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海峰  李永平  潘必才 《物理学报》1996,45(11):1884-1889
采用LMTO-ASA方法,对几种不同方法获得的不尽相同的Ag(111)“稳定表面”的表面电子结构进行了系列对比研究,给出了这些不同表面弛豫结构的电子结构特性.根据表面能的大小,指出了最稳定表面结构应为单层向内弛豫表面,并对该类表面结构的电子结构特性作了分析和讨论.作为对比,还分析讨论了清洁理想Ag(001)表面的电子结构特性.根据Ag(111)和Ag(001)表面能的区别,指出Ag(001)表面较Ag(111)表面稳定  相似文献   

12.
Energy distribution curves of photoelectrons emitted normal to (100), (110), and (111) faces of silver have been obtained at photon energies of 21.22, 16.85, and 11.83 eV.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Christensen's relativistic band structure calculation of bulk silver yielding a clos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experiment and theory. A surface state in the L gap immediately below the Fermi level is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3.
李明  徐明  刘惠周 《物理学报》1996,45(8):1380-1389
利用自制的高分辨率衍射斑角分布测量仪对低能电子衍射斑进行测量,研究Ag在Si(111)表面的有序化规律.结果表明,Ag31/2畴在生长过程中,满足标度不变性,是一种自相似的生长过程,在生长初期,它的生长指数近似为1/2,并提出了Ag从Ag(111)岛向外扩散形成Ag31/2畴的生长机制.还提出利用光助退火以在较低温度下获得完善的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14.
15.
16.
庄军  刘磊 《物理学报》1997,46(12):2418-2425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单个吸附原子在Ag(001)表面的自扩散现象,其中相互作用势采用了更适合于表面特性的表面嵌入势(SEAM势).观察到了丰富的扩散机制,包括简单交换机制、复杂交换机制、跳跃机制及一种新的渡越机制.提出了复杂交换机制的另一种竞争交换模型.对所有扩散机制的统计结果表明,吸附原子与表面原子间的交换扩散占主导.另外,由吸附原子扩散的Arrhenius行为及能量弛豫方法计算得到了简单交换机制的激活能为0.39eV,它小于跳跃机制的激活能0.47eV.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重散射团簇方法 (MSC)对吸附系统SO2 /Ag(110 )的S原子K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 (NEXAFS)作了理论分析 .研究表明 ,覆盖度为 0 5时 ,吸附的SO2 的S—O键长比气体状态时增长了 (0 0 14± 0 0 0 6 )nm ,OSO键角减小了 15°± 5°;SO2 分子的S原子处于芯位 ,但两个O原子处于不对称的位置 ;分子平面与 (110 )的夹角约为5 2° ,同时分子平面相对衬底表面法线有一小角度的倾斜 .MSC计算证实了该吸附系统存在一介于π 与σ 态中间的共振结构 ,这是由SO2 与衬底相互作用而诱导的  相似文献   

18.
Various dislocations on Ag(111) were imaged with a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e.g. screw dislocations, Lomer-Cottrell locks and stacking fault tetrahedron. The distortion field near a screw dislocation was measured.  相似文献   

19.
20.
向嵩  庄军  刘磊 《物理学报》1998,47(4):678-685
采用表面嵌入势,用静态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Ag,Pt,Au单个吸附原子在(110)表面上的自扩散现象.分别给出了跳跃机制和交换机制所对应的能量变化曲线及相关原子的运动轨迹,分析了这三种不同金属(110)表面上的自扩散特点,结果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及有关的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