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1]为文[2]的题:若α、βγ为正锐角,且sin2a+sin2β+sin2γ=1,求证提供了一种巧妙的换元证法,其证明过程刊进繁杂,下面再给出纯三角证法及几何证法各一种.证明豆(三角法)证明2(几何法)构造一个长方体使a、p、y分别是对角线与相邻三个面所成的角(如图)ZCIAC“。,ZCIADI=g,LCIABI=y,在矩形Aer;A;中,设AC;与A;C交于O,有ZC;po=ZI,同理LCIOBI=Zy.又易证函OBICg凸MIA,即Lo刀l一上AOD=。一邓.在三面角O—C;B;C中,两个两面角之和大于第三个面角,即Za+Zy>。-Zg.a十B+y>5.注1…  相似文献   

2.
在条件不等式的证明中,若已知条件为a>0,b>O且a 6=1或者a>O,b>O,c>O且a b c=1时,可引进三角函数建立相应的三角式后再给以证明。由于三角函数的公式较多,三角变换的规律相对说来容易遵循,故证明过程比较自然。在证明过程中,要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代数式与三角式的相互代换,还要结合一些基本不等式。因此,运用三角方法证明不等式,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证题思路,加强数学各科间的横向联系。下面通过一些例题介绍此种证法。  相似文献   

3.
文[1]安振平老师提出了二十六个优美不等式,其中第十九个不等式如下:问题1:若a、b、c为正实数,且满足a+b+c=3,求证:(3/a---2)(3/b---2)(3/c---2)≤1.实际上,早在文[2]中安振平老师就给出了以上不等式(例12),并利用二元均值不等式给出了证明,但需要对字母的正负性加以讨论.笔者最近研究了以上不等式,发现了一个简单且不需要讨论的换元证法,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证明不等式是各级各类数学竞赛的热点内容,也是初等数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如何证明一个不等式,一般没有固定的模式,证法完全因题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掌握常规方法和常用技巧的基础上,依据所给题目去探索、去寻找证明途径.本文就一类分式不等式的证明问题给出换元证明法,通过换元,使其结构特征变得明显,从而达到快速解决,可谓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5.
2003年保加利亚国家数学奥林匹克(决赛)的第2题是:设H是锐角△ABC的高线CP上的任一点,直线AH、BH分别交BC、AC于点M、N.(1)证明:∠NPC=∠MPC.(2)设O是MN与CP的交点,一条通过O的任意的直线交四边形CNHM的边于D、E两点.证明:∠EPC=∠DPC.此题的证明可见文[1],给出的是一种三角证法,本文这里再给出该题的另一种解析证法,供赏析参考.  相似文献   

6.
1996年,湖北周永良在全国第三届初等数学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提出了一对十分有趣的不等式:在锐角上△ABC中,有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BC为正三角形.1997年,江西辛秋生对(1)式又给出了一种漂亮的证法[1].受其启发,笔者发现了(2)式的一个简单的证明.兹介绍于下.证明因在关于正数x、y、z的常见不等式(等号成立当且仅当x=y=z)中取x=tgB+tgC,y=tgC+tgA,z=tgA+tgB,即知(3)式成立.从而,(2)式成立.一道三角不等式的简证@宋庆$江西省永修一中!3303041辛秋生.一道三角不等式的新证法.中学数学(湖北),1997…  相似文献   

7.
换元法证明条件不等式的若干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元法,无论是在研究函数性质,还是在解方程、不等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现探究它在证明条件不等式中的应用.为节省篇幅,所举各例其它证法概不赘述.1对有条件a>b>c的不等式证明,可考虑设差换元法例1求证:若a>b>c,则1a-b+1b-c≥4a-c....  相似文献   

8.
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方法—兼答若干猜想题杨学枝(福州二十四中350015)关于不等式的证明,人们已经总结了不少证法,但不管是哪一种证法都不是万能的.本文所介绍的一种证法,常被人忽视,然而,它在证明一类对称式(三元)不等式时,却十分有用,下面通过一些例子,...  相似文献   

9.
一道分式不等式的新证及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道分式不等式:设文[1」、[Zj曾给出证明.本文将原不等式改进为再给出两种证法.先看三个引理:引理1设α1≥α2≥…≥αn>0,0<证明可参见[3」.引理2设αi、bi.证明可见[4].引理3设αi、简证依引理2,并注意到幂平均不等注由题知,易得n—a>0,而(此处由n(xf十送十…十米)>(x;十Q+…+1)‘,知nb>a‘,或nb—a‘>0.)证法2P同证法1.不妨设x;>x,>…>x->0,方知于是依弓l理1及幂平均不等式一道分式不等式的新证及改进@孙建斌$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科委!3626001李长明.的灵活运用.中学数学(湖北),1996,2 2…  相似文献   

10.
这里首先给出一个余弦不等式的新证法,并由此推证若干个三角不等式。其次阐明《一个不等式的证明及其应用》(详见《中学数学》1984年第3期)中的重要三角不等式是本文的一个推论,最后谈谈它的应用. 定理若A、B、C是△ABC的三内角,则cosAcosBcosC≤1/8成立。证明当△ABC是非锐角三角形时,则A、B、C中有且仅有一个直角(或钝角),不妨设A是直角(或钝角),有cosA=0(或<0),cosB>0,COSC>0,由此cosAcosBcosC=0(或<0),所证不等式显然成立.  相似文献   

11.
<正>2003年保加利亚国家数学奥林匹克(决赛)的第2题是:设H是锐角△ABC的高线CP上的任一点,直线AH、BH分别交BC、AC于点M、N.(1)证明:∠NPC=∠MPC.(2)设O是MN与CP的交点,一条通过O的任意的直线交四边形CNHM的边于D、E两点.证明:∠EPC=∠DPC.此题的证明可见文[1],给出的是一种三角证法,本文这里再给出该题的另一种解析证法,供赏析参考.证明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妨  相似文献   

12.
设△ABC三边长度BC=a,CA=b,AB=c,面积为△,并记s=1/2(a b c),则△=s(s-a)(s-b)(s-c)/~(1/2) (1)式就是众所周知的秦九韶—海伦公式.至于秦九韶一海伦公式的证明已有种种,这里再给出两种证法.其证法1,回避了一般考参书上所用的三角方法,连初二同学都能看懂的代数证法.其证法2乃是一种构思独特的解析证法. 证法1:如图所示,设∠B,∠C为锐角,作BC边上的高  相似文献   

13.
递推数列型不等式证明技巧初探徐荣贵(云南云天化中学657800)由数列违推公式决定的不等式的证明问题涉及知识面广,解法技巧很高,难度颇大.这类问题常常频繁出现在数学竞赛中,本文以竞赛题为例对其证法作初步探索.1三角换元变形化简若递推式出现及等式子时,...  相似文献   

14.
用三角法妙证欧拉不等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先给出欧拉不等式:若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R,内切圆半径为r,则R≥2r.现给出一种三角证法.证明 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面积为S,外接圆半径为R,内切圆半径为r.由正弦定理得 a=2RsinA b=2RsinB c=2RsinC∴S=12absinC=2R2sinAsinBsinC=12r(a b c)=Rr(sinA sinB sinC)∴2Rr=sinA sinB sinCsinAsinBsinC(1)又∵sinA sinB sinC33≥sinAsinBsinC∴1sinAsinBsinC≥27(sinA sinB sinC)3(2)在△ABC中,∠A、∠B、∠C中至少有2个锐角,不妨设∠C为锐角,∵sinA sinB sinC sinπ3=2sinA B2cosA-B2 2sinC π32cosC-…  相似文献   

15.
谈谈用均值换元法证明不等式的三种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用均值换元法证明不等式的三种形式党庆寿(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高级中学225211)用均值换元法证明不等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其独特功能是能揭示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本文主要谈谈均值换元的三种主要形式.一、对题设部分实施均值换元若有题设ni=1xi...  相似文献   

16.
三、不等式和在解方程时一样,解不等式时应用换元法可以把诸如:分式不等式、无理不等式、指数和对数不等式、三角不等式和反三角不等式及高次不等式等等化为一次、二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来解。在证明某些不等式时,应用换元法可将证明过程简化,同时通过换元以后容易看出不等  相似文献   

17.
三角不等式的证明是三角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处理方法上技巧性较高、联系知识面较广,初学者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感到辣手。本文拟介绍几种有关证法,以供参考。一、借助三角函数的性质在适当进行三角恒等变换的基础上,借助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等来证明三角不等式是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贵刊2014年6月(下)课外练习题初三年级第2题是2013年7月(下)课外练习题初三年级第3题的再现,同题异证,各有所长,且同期《别证一个不等式》一文又给出另一种证法,令人耳目一新,三种证法从不同角度给出求解过程,认真研读,很受启迪.下面再给出一种初中生易理解和接受的简单证法,供读者参阅.题目设△ABC的三边长a、b、c,面积为S,求证:a2+b2+c2≥431/2S.证明设三角形半周长p=1/2(a+b+c),由秦九韶—海伦公式,  相似文献   

19.
2011年美国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第2题是一道代数不等式证明题,本文先给出两种换元证法,并顺便获得它的两个加强结果.  相似文献   

20.
<正>换元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而其中三角换元更是应用广泛.三角换元法主要利用已知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进行换元,对于解决某些函数、方程以及不等式等问题有着出奇的效果,特别是对一些无理函数,三角换元显得举足轻重,用得好可以让我们做题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