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0.01 mol/L HCl介质中,I-3在350 nm处有一吸收峰;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与I-3共存时体系呈红紫色,在550 nm处产生一新的吸收峰.CTMAB浓度CCTMAB在0.0~7.0×10-5 mol/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回归方程为A550 nm =0.989×104 CCTMAB+0.0138,相关系数R为0.999 5,摩尔吸光系数ε为1.06×104 L/(mol·cm),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分光光度新方法,并用于合成样品和新洁尔净样品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共振散射光谱研究表明,CTMAB+与I-3可通过静电引力作用形成疏水性的CTMA-I3缔合物分子,并进一步聚集形成稳定的 (CTMA-I3)n缔合微粒.由于该缔合微粒在580 nm处产生共振散射效应,故体系呈红紫色.  相似文献   

2.
烟碱-磷钼杂多酸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研究及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共振散射光谱法研究了小烟碱一磷钼杂多酸缔合微粒体系.在波长300~800nm范围内,波长愈短缔合微粒体系的吸光度值愈大,在400nm处的吸光度与烟碱浓度在0.50-50.0μg/mL范围成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0.1μg/mL.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烟草中烟碱含量的分光光度法.该法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9%~1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3%.共振散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存在烟碱-磷钼杂多酸缔合微粒,该微粒在420nm处存在共振散射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稀HCl介质中,I-3在340 nm处有一吸收峰;当小檗碱(BB)与I-3共存时体系呈橙黄色,在580 nm处产生一共振散射峰.以试剂作参比,该缔合微粒体系在530 nm产生一吸收峰,BB浓度在0~7.0×10-5mol/L范围内与A530 nm呈线性,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小檗碱含量的分光光度新方法,并用于针剂样品中小檗碱测定,结果满意.同步散射光谱研究表明,BB+与I-3可通过静电引力作用形成疏水性的(I3-BB)缔合物分子,并进一步聚集形成稳定的(I3-BB)n缔合纳米微粒.由于该缔合纳米微粒在580 nm处产生共振散射效应,故体系呈橙黄色.  相似文献   

4.
在pH 4 .80NaAc HAc缓冲介质中 ,盐酸小檗碱 (BH)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DBS)由于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缔合微粒 ,在 4 70nm处有一共振散射峰。随着DBS浓度增大 ,该峰急剧增强 ,即存在缔合微粒的散射光增强效应 ;345nm处的吸光度减弱 ,即存在缔合微粒的减色效应。研究了共振散射光谱测定BH的影响因素 ,提出了测定 (0 .35~ 4 .4 )× 10 -5mol/L盐酸小檗碱的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 ,用于复方黄连素片剂和针剂样品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稀HCl介质中,I_3~-在340 nm处有一吸收峰;当小檗碱(BB)与I_3~-共存时体系呈橙黄色,在580 nm处产生一共振散射峰。以试剂作参比,该缔舍微粒体系在530 nm产生一吸收峰,BB浓度在0~7.0×10~(-5)mol/L范围内与A_(530nm)呈线性,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小檗碱含量的分光光度新方法,并用于针剂样品中小檗碱测定,结果满意。同步散射光谱研究表明,BB~+与I_3~-可通过静电引力作用形成疏水性的(I_3-BB)缔合物分子,并进一步聚集形成稳定的(I_3-BB)_n缔合纳米微粒。由于该缔合纳米微粒在580 nm处产生共振散射效应,故体系呈橙黄色。  相似文献   

6.
福美双-Cu2+配合物的极谱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单扫描极谱方法研究了福美双-Cu2+配合物的伏安行为.在pH4.0 HAc-NaAc缓冲液中,福美双与Cu2+形成配合物并于-1.06 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还原峰,其峰高与福美双的浓度在1.25×10-6~3.00×10-5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测得配合物的组成福美双∶Cu2+=1∶1.应用本方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福美双的残留量并与HPLC比较,结果满意.同时还结合分光光度法研究了Cu2+对福美双的降解行为.并探讨了该极谱波的电极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发现5.5×10-2 mol/L HCl-2.8×10-3 mol/L KI-2.4×10-4 mol/L HAuCl4体系的最大吸收峰在370 nm,当有北豆根碱(BA)存在时,由于形成(BA-AuI2)n缔合微粒,在538 nm处有一吸收峰,BA浓度在0.30~18 mg/L范围遵循Lamber-Beer定律,其摩尔吸光系数ε538 nm为3.57×104 L/(mol·cm)(γ=0.9992, n=6). 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北豆根制剂中的北豆根总碱含量的分光光度法. 该法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8.0%,相对标准偏差RSD=2.06%(n=5).  相似文献   

8.
在稀HCl介质中,I-3在340 nm处有一吸收峰;当小檗碱(BB)与I-3共存时体系呈橙黄色,在580 nm处产生一共振散射峰.以试剂作参比,该缔合微粒体系在530 nm产生一吸收峰,BB浓度在0~7.0×10-5mol/L范围内与A530 nm呈线性,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小檗碱含量的分光光度新方法,并用于针剂样品中小檗碱测定,结果满意.同步散射光谱研究表明,BB+与I-3可通过静电引力作用形成疏水性的(I3-BB)缔合物分子,并进一步聚集形成稳定的(I3-BB)n缔合纳米微粒.由于该缔合纳米微粒在580 nm处产生共振散射效应,故体系呈橙黄色.  相似文献   

9.
在pH4.7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牛血红蛋白可催化H2O2氧化I-生成I2,I2与过量的I-生成的I3-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CV+)可形成缔合物微粒,导致体系的共振散射光强度增强。在659 nm处,H2O2在2.065×10-7~1.652×10-6mol/L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光强度的增加值(Δ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89,检出限为2.676×10-9mol/L。据此,建立了检测痕量H2O2的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该方法已用于水样中H2O2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在醋酸介质中,聚丙烯酰胺(PAM)与次氯酸钠溶液作用生成疏水性的氯酸胺微粒,该微粒体系在480 nm处产生强的共振散射峰.PAM的质量浓度在1.6~80.0 mg/L范围内与480 nm处共振散射光强度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30 mg/L PAM.研究了共存物质对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PAM浓度的影响,方法的选择性较好,应用于合成废水中PAM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4-(6-甲氧基-8-喹啉偶氮)-邻苯二酚(MQAPC)与铜(Ⅱ)可生成稳定的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8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64×104L/(mol.cm),据此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米中的铜(Ⅱ),铜(Ⅱ)的浓度在0.1~1.0μg/mL内与吸光度成线性关系。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4%,加标回收率为100%~104%。  相似文献   

12.
三聚氰胺的共振散射光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pH 3.8的醋酸盐缓冲溶液中,三聚氰胺(MA)可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基磺酸钠(SDBS)形成稳定的缔合物微粒.该缔合物微粒体系在472 nm处存在较强的共振散射峰.三聚氰胺浓度在1.0-23.3 mg/L范围内与472 nm处共振散射光强度成线性,检出限为32μg/L MA.研究了共存物质对SDBS共振散射测定三聚氰胺的影响,方法的选择性比较好,应用于合成废水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铅(Ⅱ)-4-(对-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AV)配合物在滴汞电极上的极谱行为。在pH 10.1的0.3 mol/L氯化钾介质中,铅(Ⅱ)-AV配合物于-0.61 V(vs.SCE)电位处产生一良好的吸附还原波,波高与铅的浓度在4.5×10~(-18)~1.3×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5×10~(-8)mol/L。该方法用于头发、染料中微量铅的测定,结果满意。对极谱波的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将1,8-萘二胺和苯并噻唑类试剂结合, 并引入杂环三氮烯结构, 合成了新荧光试剂1,8-双(2-苯并噻唑重氮氨基)萘(BBTANP), 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证实. 研究结果表明, 在碱性介质中, 该试剂与Cu(Ⅱ)形成1∶1的络合物, 并在λex/λem=362 nm/459 nm处产生荧光增强作用. 据此建立了BBTANP测定Cu(Ⅱ)的新型荧光分析法,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7—1.0×10-5 mol /L, 检测限为1.3×10-7 mol/L. 将其应用于水样中Cu(Ⅱ)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氧化过量KI生成I3-,I3-与溴代十四烷基吡啶形成的缔合微粒在478 nm产生共振光散射峰,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H2O2的共振散射光谱法.在选定条件下,478 nm处的共振光散射强度△I478nm与H2O2浓度在2.67×10-8~1.73×10-5 mol/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I478nm=2.54×107c-3.81,检出限为2.67×10-8 mol/L.该方法已用水样的测定,回收率在97.2%~105.2%之间.  相似文献   

16.
铜-铋试剂配合物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成孝  郭雷 《分析化学》1990,18(6):560-562
本文提出极谱测定微量铜的铜-铋试剂新体系。在0.064mol/L KOH,0.16mol/L NH_3·H_2O,1.28×10~(-4)mol/L铋试剂溶液中,铜(Ⅱ)-铋试剂配合物在单扫示波极谱上有一灵敏的配合物吸附波。铜浓度在8×10~(-9)~8×10~(-7)g/ml范围内与导数波高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休系应用于铝合金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染料分子对硫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聚丙烯酰胺存在下液相硫纳米微粒在 470nm处产生 1个强共振散射峰 ;在可见光范围内无吸收峰且吸收值较小。硫微粒质量浓度在 0 0 5~ 1 0mg/L范围内与I4 70nm间有良好线性关系。研究了乙醇、丙酮 ,以及溴酚蓝、溴甲基紫、结晶紫、亮绿等有机染料对硫纳米微粒共振散射的影响。结果发现 ,染料分子吸收是产生共振散射峰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染料分子非辐射吸收值的增大 ,硫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光强度降低。实验证明 ,溴酚蓝浓度在 0~ 1 0× 10 -5mol/L范围内 ,在溴酚蓝最大吸收波长 5 90nm处的ΔI590nm与溴酚蓝浓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用鲱鱼精DNA(hsDNA)修饰10nm的纳米金制备了Hg2+的hsDNA修饰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探针(AuhsDNA).在pH7.0Tris-HCl缓冲溶液中及0.017mol/LNaCl存在下,Hg2+与AuhsDNA形成稳定的Hg2+-DNA结合物,引起AuhsDNA中的纳米金析出并聚集形成纳米金簇.该溶液用150nm滤膜过滤后,滤液中过量的AuhsDNA可催化Fehling试剂-葡萄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微粒,该微粒在580nm处有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随着汞离子浓度增大,形成的纳米金簇越多,滤液中AuhsDNA越少,生成的氧化亚铜微粒减少,580nm处氧化亚铜微粒的共振散射光强度线性降低,其共振散射光强度降低值ΔI580nm与汞离子浓度在1~833nmol/L范围内成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分别为ΔI580nm2+Hg=0.37C+0.9,0.9990,0.3nmol/LHg2+.该法用于废水中Hg2+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碳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液相碳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实验表明,当碳浓度小于360mg/L时,它在400、470、510和940nm产生4个共振散射峰;浓度大于900mg/L时无共振散射、碳微粒浓度在0.45-45mg/L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光强度I470nm成良好的性关系,研究了光源和扫描速度对液相碳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源的发射强度分布不一是产生共振散射光谱峰的一个重要因素,并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提出了界面共振吸收和黑白纳米微粒共振散射概念,解释了碳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甲基紫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饮料中日落黄的方法。在pH 3的B-R缓冲溶液中,日落黄与甲基紫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引起共振光散射强度的显著增加。共振光散射峰分别位于339 nm和650 nm处,在650 nm处,共振光散射强度与日落黄质量浓度在0.02~0.2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1)。考察了酸度、甲基紫用量、离子强度、温度等对体系光散射强度的影响,测定了缔合物的组成比。方法的检出限为7.5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方法用于饮料样品中日落黄的测定,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