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刘波  高惠强  周洵钧 《有机化学》1994,14(2):206-210
2-氨基苯并噻唑重氮盐与丙二腈偶联, 生成2-(苯并噻唑腙基)-丙二腈, 然后分别与水合肼, 苯肼和硝酸胍反应, 形成相应的4'-(苯并噻唑-2-偶氮)-3',5'-二氨基吡唑, 4'-(苯并噻唑-2-偶氮)-3',5'-二氨基-2'-苯并吡唑和5'-(苯并噻唑-2-偶氮)-2',4',6'-三氨基嘧啶.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里特(Ritter)反应机理将偶氮二异丁腈与三聚甲醛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反应,制备出一类新型的大分子偶氮引发剂──聚偶氮酰胺,研究了催化剂用量,溶剂和反应时间对产物转化率的影响,选择出最佳反应条件;IR,1H—NMR,UV和GP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DSC研究了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其热分解反应活化能和反应速度常数均与偶氮二异丁腈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吡啶酮偶氮分散染料光谱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啶酮分散染料应用性能优异 ,其色谱主要为黄色及橙色 ,尤以黄色为主 [1~ 3]。Cheng和 Peng等 [2 ,3] 对以氨基噻二唑类和苯系芳胺为重氮组分的吡啶酮类染料的可见光谱及互变异构进行了研究 ,Ertan等 [4 ] 研究了以氨基噻唑和氨基苯并噻唑为重氮组分的吡啶酮偶氮染料的可见光谱 ,结果表明上述染料色谱主要仍为黄色。为得到具有更深色谱的吡啶酮类染料 ,我们用不同的重氮组分合成了一系列吡啶酮分散染料 ,研究了其在不同溶剂及不同 p H值下的光谱 ,发现该类染料亦可达到红、甚至蓝色谱 ,其中染料 1 a、1 b及 2 b3个染料结构未见报道。O2 …  相似文献   

4.
通过芳胺的重氮化-偶合反应合成了8个偶氮基杯芳烃化合物, 其结构经IR, 1H NMR, 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 通过UV-Vis, 1H NMR和IR考察了溶液pH值对所合成化合物5,11,17,23-四[(2-苯并噻唑基)偶氮基]-25,26,27,28-四羟基杯芳烃(3)和5,17-二[(1-萘基)偶氮基]-25,26,27,28-四羟基杯芳烃(4)的偶氮-醌腙互变异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溶液pH值增加, 醌腙体在偶氮-醌腙互变异构平衡中的比例增加, 当pH≥10时, 几乎全部转变为醌腙体. 特别当溶液pH=-1时, 化合物4可以形成一种大的共轭体系, 使其λmax由477 nm红移至545 nm.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偶氮硝羧及钕-偶氮硝羧络合物的吸附性质。测定了偶氮硝羧的表面浓度和饱和吸附量、一个偶氮硝羧分子的覆盖面积,得出了偶氮硝羧的吸附等温式,求得了偶氮硝羧的吸附平衡常数和吸附自由能,估算了在不同浓度钕时吸附络合物中的偶氮硝羧占电极表面还原的全部偶氮硝羧量的分数,证明了钕-偶氮硝羧示波极谱波的吸附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6.
芳香环或杂环通过NN双键连接形成的化合物如偶氮苯、偶氮吡咯等具有π共轭结构,此类分子有顺反两种构型,他们可以在光照条件下相互转换。分子构型转变会影响电子的共轭程度及其离域特性,因此含环结构的偶氮共轭分子具有光调制特性。反式偶氮苯分子为平面结构,顺式构型分子两个苯环有一定角度的扭转分子不在同一平面,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偶氮苯分子的键长、键角等受溶剂和取代基影响;光照可以实现偶氮苯分子的导电性改变,目前认为其导电性改变的原因主要是光致顺反异构而改变分子尺寸而引起。通过氮氮双键连接的杂环共轭分子能显著地降低分子的能隙,并使共轭化合物在更宽的波长范围内有强吸收,能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是理想的有机光伏材料。文章还对偶氮共轭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做了介绍,分析了含偶氮结构的共轭聚合物的光相应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偶氮苯顺反异构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罗新  王晓工 《化学通报》2008,71(4):243-248
偶氮苯的光致顺反异构化是许多偶氮类功能材料光响应的基础.近年来,偶氮苯的顺反异构化机理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偶氮苯光致异构化过程中有争议的旋转和反转机理问题,从争论的起源到目前的研究结论进行了系统总结,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将自组装得到的聚苯乙烯胶体晶体,利用反应离子刻蚀和软刻蚀法复形到偶氮苯聚合物膜表面,获得六方非紧密排列的偶氮苯聚合物半球状阵列微图案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量仪等对膜的微阵列结构和表面润湿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光照对膜微图案结构和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偶氮苯基团的光致取向特性,偶氮苯聚合物膜的微图案在偏振光照射下,可由初始的半球状阵列微结构形变成纺锤状和椭球状等结构,这种微结构的改变可以改变膜表面润湿性,实现偶氮苯聚合物膜表面不同微图案和润湿性能的光照调控。  相似文献   

9.
以N-乙酰-L-酪氨酸乙酯为原料,与6个取代芳胺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偶合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N-乙酰-L-酪氨酸乙酯偶氮衍生物,结构通过IR、~1H NMR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所合成化合物的偶氮式-腙式互变异构以及溶剂和pH对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质-溶剂相互作用会影响化合物在不同溶剂的λmax发生微小的变化,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的作用影响较大.溶液pH会直接影响偶氮式-腙式的平衡构成,随着pH的增加,腙式在偶氮-腙互变异构平衡中的比例逐渐增加.这些偶氮化合物有望成为一类潜在的pH指示剂.  相似文献   

10.
噻唑偶氮类试剂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引用了120篇参考文献,综述了自1974以来噻唑偶氮类试剂的合成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氯甲酸异丙酯、水合肼为主要原料,制备肼-1,2-二甲酸二异丙酯,然后用双氧水氧化制得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DIAD)。 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在0 ℃以下乙醚溶剂中,水合肼和氯甲酸异丙酯反应2 h,制备肼-1,2-二甲酸二异丙酯;n(肼-1,2-二甲酸二异丙酯)∶n(双氧水)=1:1.1,在-5~5 ℃下反应2 h,双氧水氧化得到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总收率为90.7%,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验证了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结构。  相似文献   

12.
具有光致变色现象的有机化合物近年来一直为世人所关注.这是因为此类化合物在光信息存储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偶氮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染料,已广泛地被人们从温度、溶剂、及光照波长等许多方面进行过研究[1-3].  相似文献   

13.
14.
芳香偶氮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芳香偶氮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包括重氮偶联反应、米尔斯反应、胺的氧化、芳肼的的氧化、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偶联反应、重氮盐的二聚反应、叠氮化合物的热解等,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酰基偶氮化合物的固态合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固态合成具有高产率、高选择性、低能耗、无溶剂、环境污染小等优点[1]。偶氮化合物广泛地用作染料,分析试剂,非线性光学材料,激光盘信息存贮材料和现代彩色照相技术中的油溶性染料[2 8]。本文Fe(NO3)3·9H2O作为氧化剂,在室温无溶剂条件下,将芳基取代酰肼固态氧化为酰基偶氮化合物。产物的结构都经过了元素分析、IR和1HNMR谱表证。取1mmol取代酰肼和2mmolFe(NO3)3·9H2O于玛瑙研钵中混合均匀,室温下研磨6~8分钟后,混合物的颜色由浅色变为棕色。用10ml丙酮使混合物充分溶解,并移入小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几滴盐酸,直到溶液的颜色…  相似文献   

16.
具备光致异构性及乏氧响应性的偶氮苯为构建DNA纳米机器提供了动态响应元件. 然而, 受限于偶氮苯类化合物有限的光异构化反应, 偶氮苯类DNA纳米机器的构建与应用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梳理了基于偶氮苯的DNA纳米机器的构建方式及相应优缺点, 总结了可见光响应的偶氮苯类DNA纳米机器的设计规则, 并进一步综合评述了偶氮苯类DNA纳米机器在调控酶活性、 物质运输和机械运动等方面的应用. 本文有望推动开发更灵活的偶氮苯与DNA的偶联方式, 并为偶氮苯类DNA纳米机器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以α-4-BMA{(3S,4S)-3-[(R)-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乙基]-4-[(S)-1-甲酰乙基]-2-氮杂环丁酮}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水解等反应合成了β-MAP(1β-甲基碳青霉烯双环母核)偶氮物的异构体杂质——α-MAP偶氮物,其结构经1H NMR和IR核磁确证,并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相转移催化合成偶氮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代氨基脲的两相转移催化脱氢合成偶氮脲是一种新反应, 本文报道了用2, 4, 6-三叔丁基苯酚两相转移催化取代氨基脲脱氢形成偶氮化合物, 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10个新偶氮脲, 均获得较好的产率(88-99%), 并对其反应机理作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研究了对-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磺酸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与钯(Ⅱ)显色反应适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10.80~11.10范围内钯(Ⅱ)与题示试剂形成1:4的橙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33nm处,试剂最大吸收为440nm,其对比度达93nm.钯(Ⅱ)在0~30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并由此计算出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33)=1.0×10~5L.mol~(-1).cm~(-1)。该方法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钯的测定,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