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分子物理》(第5版)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课程包含高分子和高聚物为对象的全部物理知识,内容多而杂,且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的分析能力,因此,学生往往难以抓住重点,学习效果较差.本文结合线上教学和"举一反三"教学方式的特点,提出了目标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问题驱动-自由探讨-内容讲授...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本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课程评价、教学反馈等几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基于高分子材料合成到表征,再到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加工设备》是高职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目标是培养技术岗位所需的设备安排与选购、操作与维护等工作能力。为满足高分子产业在工业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日益发展的人才需求,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高分子加工设备的用途、工作原理、整体结构、主要零部件结构为教学主线,进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资源完善、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化学》是材料学专业特别是高分子材料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既包含理论科学又涉及实际应用。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有些概念和理论仍处在不断完善及发展中。从以学生为"主角"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高分子化学》讨论式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实现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无缝连接并确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通过将"讨论式"教学模式切实有效地融入到《高分子化学》课程当中,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课程针对高分子专业本科生开设,教学内容包含了塑料、橡胶、纤维等主要的传统高分子材料以及聚合物共混材料的相关内容。该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而分散、知识面宽,而内容相对陈旧。采用讨论与互动式教学,将老师讲授与学生讲授相结合,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具体分配到某一种高分子材料的教学内容。学生课后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制作幻灯片并在课堂上完成讲授以及问题解答。通过课程结束后的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反馈,说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内容,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程讨论和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物理"教育是以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面向工程教育的高分子物理课程面临着与理科教育不同的培养对象和不同的培养目标。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历程和教学改革为例,结合"高分子物理"自身的特点和定位,提出了"高分子物理"要在工程教育的各专业课程之间起桥梁作用,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分子物理课程。就目前工程教育的"高分子物理"面临的多元化就业和职业化课程的矛盾、工程教育和行业对接的矛盾、教学方式方法课程深度和广度的矛盾、通选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缺乏有效结合的矛盾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为推动一流专业的深入建设,以高分子化工为方向,从理论课程的建设、实验与理论教学的融合,课程思政的挖掘以及科技竞赛与毕业设计的结合四大模块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为培养新形势下高分子化工领域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通报》2021,(1):70-74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四大专业基础课之一,作为该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涵盖了高分子的基本概念、聚合方法、聚合反应类型和机理,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本文根据高分子化学课程在土建类工科院校的现状,结合近年来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从增加教学中建筑材料切入点、探索适应工科学生的互动教学模式、注重高分子化学实验的互补作用、与行业实际相结合等角度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自信心,提出了适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具有土建类本科院校特色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既包含了理论基础知识,又注重实验教学。《高分子化学》作为贵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之一,作者针对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多、概念多、推导多、关联多等问题,对高分子化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编写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见解。实践表明,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上已经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通报》2021,(5):107-114
基于专业认证视角,分析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改革实验实践课程的具体举措。遵循工程认证的三个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聚焦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我校本专业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构建了"链条式"实验课程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对实验课程实施过程性评价,建立了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通过提高综合性与探究性实验的比例,精心设计高分子综合实验,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化学双语教学技能训练"课程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静  陆真  黄晓华 《化学教育》2004,25(3):43-47
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使双语教学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学科双语教学师资的缺乏影响了各地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2年来,我们对化学教育专业四年级学生开展了双语师资培训的尝试,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方式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Chemistry Laboratory is a fundamenta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of the Chemical Science Base of the College of Science in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teaching hours were changed from 64 to 32 in the new curriculum,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contents were reduc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 to combine the "teaching suggestion content of the chemistry experiments for students in chemistry major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ew curriculum. In the case of less lab-teaching hours, the lab-teaching contents were reasonably selected and arranged into an integrated lab-teaching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experimental was reform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evaluation system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分子合成工艺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体会,探讨了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知识运用能力培养以及教学过程实施三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同时,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原理-工艺-应用-设备的逻辑关系优化教学内容。针对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更新。另外,在采用翻转课堂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和统筹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见解,并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以农林高校基础化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抓手,构建了农科特色鲜明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优化设计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突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农科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兰州大学为了培养创新型化学专业人才进行的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与实践。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为了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南京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科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研究规律为主线构建了“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合成与表征+化学原理与测量?化学功能分子实验+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基于项目的研究实验”实验课程新体系,按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实验教学平台。新课程体系综合考虑了化学一级学科的整体性和关联学科的交叉性,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拔尖计划”和“强基计划”学生中实施,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To fulfill the education goal of "enhancing the base, focusing on capability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ng creativity", the College of Chemistry & Molecular Engineering at Peking University has developed an open, integrated and diversified laboratory teaching system. This system integrated basic operations,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 projects based training into a curriculum. With each teaching mode serving for a specific teaching objective, the whole curriculum provides a complete training for the ultimate goal.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facilitate the teaching-learning interaction and the motivate exploration interests of student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mproved greatly based on the advantageous scientific settings of the college.  相似文献   

18.
在跨学科应用型研究生课程"表面物理化学Ⅱ"问题分析和课程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了打破按单一学科组织教学的方式,确定了跨学科课程的知识模块和应用拓展内容体系,探索了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来保证研究生学习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并解决了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提升了应用型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收到了明显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9.
苏芳 《大学化学》2018,33(1):40-44
从融合的角度探讨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融合分别体现在教师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通过交往的方式优化完善教师知识结构;课程内容上以分支课程在较深入层次上的融会贯通为主线形成高水平的综合课程;在教学模式上通过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融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知识和能力上对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高师院校大学化学课程教学中如何践行教学方式的理念变革,将探究教学引入教学过程,推进师生互动合作,构建教学多元评价体系,以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