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旋转变换是新课程标明确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与操作能力,形成空间观念和运动变化意识,故在各地中考中,出现了将旋转变换融人到几何图形的证明和计算中的综合试题,使问题充满着动感,富于变换,本文试就旋转变换思想在中考数学试题中的应用加以说明. 一、旋转变换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形成新的图形,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图形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旋转变换分为全等变换和相似变换.  相似文献   

2.
<正>旋转的定义:把一个平面图形E绕着平面内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F,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变换.其中,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的性质之一,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相等,即对应边、对应角相等.提到旋转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全等,其实旋转中也有相似,下面以三角形旋转为例,谈一谈旋转中的相似.△ABC以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α度,连接BD,CE.如图1,当α为任意角度时,  相似文献   

3.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这个平面内的某个固定点旋转一个角度,这样的变换叫做旋转变换.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类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近几年来,中考中出现了很多有关旋转方面的题型.有些命题是直接通过图形旋转变换后,要求你进行  相似文献   

4.
在同一平面内,把一图形绕定点沿着某一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叫做图形的旋转变换.图形旋转有两个重要元素:旋转中心0和旋转角.在旋转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发生改变,只是位置改变.我们在运用图形旋转变换时,要始终把握图形运动的旋转中心与旋转角这两个要素.旋转角、旋转中心往往为添加辅助线、构造中心对称图形提供了参考条件;图形旋转的不变性也是寻找全等形的依据.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来阐述旋转变换思想方法在几何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小单元自测题直线和平面(高一)张军徐和郁(浙江普陀中学316100)第一套平面的性质1.如果点P在直线l上,而直线l又在平面α内,则可记作()(A)Plα.(B)P∈l∈α.(C)P∈lα.(D)Pl∈α.2.已知相交直线AB,AC确...  相似文献   

6.
变换在数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介绍有关的几何命题 ,利用这些命题作为变换的依据 ,更好地解决问题 .1 变换位置1.1 变换点的位置命题 1  (课本例题 )如果直线l∥平面α ,那么直线l上各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 .图 1 例 1图例 1 如图 1,正四棱锥S -ABCD的顶点S在底面上的射影为O ,SD的中点为P ,且SO =OD =a ,直线BS上有一点G ,求点G到面PAC的距离 .解 连结BD ,AC ,BD与AC交于点O ,连PO .知PO∥BS ,BS∥面PAC ,因此直线BS上的点G和点S到面PAC的距离相等 .由SO =OD ,知OP⊥S…  相似文献   

7.
在高二的学习当中 ,我发现了这样一个命题 .命题 在同一平面内有一条直线l和位于l一侧的平面图形 ,设此图形的面积为S ,它的重心到l的距离为R ,则此图形绕l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的体积V =S·2πR .证 设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l和位于它一侧的平面图形T ,T的面积为S ,它的重心到l的距离为R .现可将T看成无穷多个“点”的组合 ,设每个“点”的面积均为S0 ,它们到l的距离分别为r1,r2 ,r3,… .可将图形T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木板 ,则将这些“点”看作物理上的“质点” ,则S0 就相当于每个点的“质量” ,同理 ,S为整个图形…  相似文献   

8.
已知点P的坐标为 (x0 ,y0 ) ,直线l的方程为Ax By C =0 ,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d的值。全日制高中教材《平面解析几何》及成人中专教材《数学》都是通过“讨论”、“过P点作 y轴的平行线”、“运用三角知识”导出d的 ,笔者认为两教材的求法思路自然、灵活 ,也易为学生理解 ,但也有不足之处 ,如过多地依赖图形 ,出现了多次讨论等 ,本文将独辟蹊径 ,通过求函数最小值来导出d的值 .众所周知 ,点P到直线l的距离就是点P到直线l上任一点M的距离的最小值d .设M (u ,v)是直线l上任意一点 ,则  |PM|=(u -x0 ) 2 (v -…  相似文献   

9.
《解析几何》是数形结合的典型范例,然而,有一些师生重视了数式的运算,却忽略了图形的重要性.下面举二例说明图形在简化解析几何计算中的作用.例1 已知两点P(-2,2),Q(0,2)以及一条直线l:y=x,设长为2的线段AB在直线l上移动,求直线PA和QB的交点M的轨迹方程(要求把结果写成普通方程).分析:如果对“长为2的线段AB在直线l上移动”这句话仅作表面的理解,就会机械地去套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先设M点的坐标为M(x,y),再写出直线PM与QM的方程,并求出(xA,yA),(xB,yB),然后…  相似文献   

10.
<正>几何变换是全等变换,包括平移、旋转、翻折,它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几何变换将图形的部分或全部变换到一个新的位置研究,常见于几何题目中,出现在双曲线的考题则是一个新动向,我们一起来看:  相似文献   

11.
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个有趣性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笔者最近探得圆锥曲线焦点弦有一个统一的有趣性质 .定理 1 过椭圆一个焦点F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Q ,A1 、A2 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 ,A1 P和A2 Q交于点M ,A2 P和A1 Q交于点N ,则MF⊥NF .证明 如图1 .设椭圆方程为b2 x2 a2 y2 =a2 b2 (a>b>0 ) ,F(c,o) ,P(acosα ,bsinα) ,Q(acosβ ,bsinβ) .则A1 P的方程为y= bsinαa(cosα 1 ) (x a) ,A2 Q的方程为 y=bsinβa(cosβ - 1 ) (x-a) .解这两个方程得x =a[sinα-sinβ-sin(α β) ]sin(α- β…  相似文献   

12.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就一道习题的多种解法谈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几种常用方法 .图  1题目 如图 1,已知两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和ABEF所在平面互相垂直 ,求异面直线AC和BF所成角的大小 .解法 1  (直接平移 )如图 1,在平面AC内过点B作BP∥AC与DC交于点P ,则∠FBP与异面直线BF ,AC所成的角相等或互补 .由于正方形边长为a ,在△ABP中用余弦定理计算得AP =5,在Rt△PAF中 ,易得FP =6a ,在△BPF中 ,由余弦定理知 ,cos∠FBP =- 12 .∴AC与BF所成的角…  相似文献   

13.
有向线段的定比与分点湖南沅江一中朱月琪江苏泰县第二中学石志群【基本概念】有向直线l上的一点P,把l上的有向线段分成两条有向线段和,和数量的比叫做点P分所成的比,点P叫做的定比分点.若点P在线段上,则点P叫做的内分点;若点P在线段P1P2或P2P1的延...  相似文献   

14.
旋转变换的图形不仅具有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的图案,更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因此,它更是中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之一·由于旋转变换图形的动态性、开放性、结论与题设之间关系的捉摸不定性,从而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如能充分利用旋转图形的特性,掌握旋转变换的原则,则对解决这类问题将简易得多·笔者精选了部分经典中考题探究如下:1巧用图形的旋转不变性“旋转不变性”是指当图形绕某个旋转中心旋转任意角度后,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即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解题时就要充分利用“变化过程中存在的不…  相似文献   

15.
“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公式”教学探微201500上海市金山县中学戴丽萍现行高中课本《立体几何》(全一册)P42上通过例2: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θ,它们的公垂线段AA’的长度为d,在直线a,b上分别取点E,F,设A’E=m,AF=n,求EF...  相似文献   

16.
几何图形的运动称之为几何变换,常见的几何变换有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和对称变换.三种变换可以改变点、线段、角等几何图形的位置,但不改变大小.有些几何问题的已知条件较为分散,相关图形又不集中,解题中不易发现图形中量与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找到恰当的图形性质和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17.
1  0型Fermat点 定义 1 在空间里 ,若点P0 到已知的三点A ,B ,C的距离之和最小 (此时必有P0 ,A ,B ,C共面 ) ,则点P0 叫做A ,B ,C的 0型Fermat点 .点P0 就是我们熟知的Fermat点 .读者可从文 [1]得出点P0 的作法 .2  1型Fermat点及其作法定义 2 在空间里 ,若点P1 到已知的两点A ,B及直线c(A ,B ,c共面 )的距离之和最小 (此时必有P1 ,A ,B ,c共面 ) ,则点P1叫做A ,B ,c的 1型Fermat点 .图 1 情形 1图关于点P1 的作法 ,这里只给出A ,B在c的同侧的情形 (读者不难得到其余…  相似文献   

18.
1993年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试题及解答1.四边形ABCD的边全相等,∠ABC=60°直线l过D且不与四边形相交(除D点外).E、F分别为l与直线AB、BC的交点.M为CE与AF的交点.证明CA2=CM又因为∠EAC=∠ACF=120°,故,而ZAC...  相似文献   

19.
三角形某些“伴心“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引理 设P为△ABC所在平面上一点,且直线AP、BP、CP分别交直线BC、CA、AB于点D、E、F,D′、E′、F′分别为D、E、F关于各自所在边的中点的对称点,则 AD′、BE′、CF′必交于一点Q. 由于BD′=CD,CE′=AE,AF′=BF,应用Ceva定理及其逆定理,即可证明. 这样,P和Q就成为△ABC的一对“伴心”.比如,若P为内心I,则Q就是伴内心I′;若P是△ABC的垂心H,则Q就是伴垂心H′等等.若将P叫做“本心”,Q就叫做伴心,相应的△DEF叫本心三角形,△D′E′F′则叫做伴…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从几何变换的合成与分解二者的关系出发,在先讨论了对称轴交于一点的两个轴对称变换的合成为一个旋转变换之后,接着讨论了一个旋转变换可以分解成对称轴过旋转中心的两个轴对称变换.随后用上述观念讨论了北京市近年来的两个中考几何综合题,以便大家对这一观念的实际运用有所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