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钒的测定对于环境监测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常用PAR,N-苯甲酰苯胲,磷酸-钨酸盐作显色剂测定钒,但灵敏度均不甚高,对干扰元素多采用萃取分离。本文在试图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偶氮体系显色剂的影响行为时发现在聚乙烯吡咯烷酮存在下,用(口底)唑光度法测定钒的新方法,在pH6.2—6.8时,络合物呈水溶性红色,最大吸收波长为545毫微米。本法灵敏度高(ε_(max)~(545)=7.9×10~4),较(口底)唑-钒同配位体二元络合物灵敏度提高6.5倍,较文献方法灵敏度提高3-4倍,较磷酸-钨酸盐法灵敏度提高20倍。钒量在  相似文献   

2.
新显色剂2-(5-Br-2-吡啶偶氮)-5-[(N,N-二羧基甲基)氨基]苯酚(5-Br-PADCAP)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显色剂,能与多种金属离子产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用5-Br-PADCAP测定锌及钴已有报道。但用5-Br-PADCAP作显色剂光度法测定铁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Fe(Ⅱ)与5-Br-PADCAP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 5.0~6.5范围内,Fe(Ⅱ)与5-Br-PADCAP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配合物至少可稳定6h。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60nm和740nm,以560nm作为测定波长,铁量在0~4μg/25ml范围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极易溶于水的显色剂N-烯丙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ASATu)光度法测定钯(Ⅱ)的条件:在pH4.0~5.5缓冲介质中,ASATu与钯生成易溶于水的、稳定的黄色络合物,组成比为:Pd(Ⅱ):ASATu=1:4;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9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296)=1.33×10~5L·mol~(-1)·cm~(-1);钯(Ⅱ)在0~20μg/25 mL呈线性,相关系数γ=0.9995.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用于阳极泥和矿石中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1 引言本文以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配制微乳液Triton X-100/SLS/n-C_5H_(11)OH/H_2O为介质,BPHA为显色剂进行痕量铁的光度测定,并以显色剂在水-微乳液和水-胶束中的分配系数K_D研究了徽乳液增敏作用机理。2 实验部分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铁标准溶液:含Fe~(3+)20μg/ml;0.5%N-苯甲酰-N-苯基羟胺(BPHA)乙醇溶液;微乳液原液1~#,2~#;胶束溶液:Triton X-100:SLS=6.0:0.6:93.4(重量比);HAc-NaAc缓冲溶液pH=5.5。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25型酸度计(上海电冰箱厂)。2.2 试验方法 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6.0ml铁标准溶液,再依次加入10ml HAc-NaAc缓冲溶液,10ml微乳液原液或胶束溶液,6.0mlBPHA溶液,摇匀,以水定容,20℃下放置20min,于460nm处,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2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3 结果与讨论3.1 吸收光谱 Fe(Ⅲ)-BPHA为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的黄色络合物,其在CCl_4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0nm,以Triton X-100-SLS复配微乳液为介质可制成单相的微乳液-Fe(Ⅲ)-BPHA体系,表明此微乳液对Fe(Ⅲ)-BHPA具有增溶作用。试验的最佳体系是以微乳液原液1~#组成(Triton X-100:SLS:n-C_5H_(11)OH:H_2O=1.2:0.12:0.72:97.96)的微乳液为介质,此体系中Fe(Ⅲ)-BPHA吸收峰红移至460nm,A=0.45.  相似文献   

5.
本报告以5-[(3,5-二溴-2-吡啶)偶氮]-2,4-二氮基甲苯(简称3,5-Br_2-PADAT)为显色剂。以乙醇为增敏剂,研究了 Pd-3,5-Br_2-PADAT-乙醇体系的分光光度性质.实验表明,在0.1~0.6NHCl 范围内,Pd 与3.5-Br_2-PADAT 及 C_2H_5OH 生成稳定的紫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600nm,摩尔吸光系数=1.05×10~5.钯量在0.5~10μg/25ml 符合比尔定律.该络合物中 Pd:3,5-Br_2-PADAT=1:1.用 Zeph-C-2H_4Cl_2:萃取富集矿石中微量钯巴后转为水相测定,可测定0.X~数百克/吨的钯.矿石中常见的39种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简称3.5-diBr-PADMA)作为测定钴的一种新显色剂。试验表明:在pH=6时,钴与试剂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70nn处,摩尔吸光系数ε=7.95×10~4,桑德尔灵敏度S=0.00074,钴浓度在0—12μg 25mL遵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钢样、VB_(12)针剂、小麦和分子筛中微最钴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噻唑偶氮邻苯二酚与Fe(Ⅱ)的显色反应,测定了络合物组成、摩尔吸光系数和稳定常数。结果表明在pH7—9.5、聚己二醇辛基苯基醚存在下,形成蓝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6nm,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9.6×10~4,是目前测定Fe(Ⅱ)灵敏度较高的显色剂。利用上述显色反应拟定了测定方法,用于生物及环境等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合成的显色剂N—壬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琉脲与Cu~(2 )显色反应的研究,确定了光度法测定铜,在pH 6.2~7.0的KH_2PO_4-Na_2B_4O_7缓冲溶液中,Cu~(2 )与NPT形成1:3的水溶性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343.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343.2)=4.87×10~4L·mol~(-1)·cm~(-1)。Cu~(2 )含量在2~5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相关系数0.9999。方法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已成功地运用于矿石及生物样品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1-(4-安替比林)-3-(3-硝基苯胺)三氮烯分光光度法测定镉(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的显色剂三氮烯试剂1-(4-安替比林)-3-(3-硝基苯胺)三氮烯(ANTA),并研究了该显色剂与镉(Ⅱ)的显色反应。在Tween-80存在下及pH 10.2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显色剂ANTA与镉(Ⅱ)形成2∶1的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8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3.4×105L.mol-1.cm-1。镉(Ⅱ)的质量浓度在30.0~45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的检出限(3σ/k)为10.0μg.L-1。方法用于废水样品中微量镉(Ⅱ)的测定,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一致,平均回收率为103.5%,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6)为4%。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显色剂DBM-偶氮羧胂与铋的显色反应。试剂及其与铋的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30nm及630nm,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2×10~5。在0.8mol·L~(-1)HClO_4+0.5mol·L~(-1)H_3PO_4混合酸介质中,使用加入过量氯离子的掩蔽溶液作参比,可以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各种铜合金中微量铋,方法快速、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11.
基于铁和锰的双核配合物在生物氧化还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在化学的氧化还原过程中可能做为催化剂的应用前景,本文合成了两个新的以氯醌酸二价阴离子为桥联配体的Fe(Ⅲ)双核和Mn(Ⅱ)双核配合物:[Fe_2(phen)_4(μ-CA)](ClO_4)_4·2H_2O(1)和[Mn_2(phen)_4(μ-CA)](ClO_4)_2·3H_2O(2)(phen=1,10菲咯啉;CA=氯醌酸二价阴离子)。经元素分析、IR、电子光谱及磁性等测定,对两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透平压缩机(简称透平)入口处,氮的氧化物气体(NOx)中微量铵盐的比色测定,是检验铂网工作状态和确保透平安全运转的一项甚为重要的综合法生产硝酸的控制分析。原分析方法系从苏联介绍到我国。该法以H_2O_2为吸收液;由于H_2O_2破坏显色剂-纳氏试剂(简称纳剂),致使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较差。1973年以来,我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试验,拟定了以水为吸收液的新方法。它较原法为灵敏和准确;且手续简便,成本也较低。  相似文献   

13.
在二甲亚砜(DMSO)中,以MnCl_2·2H_2O和K_3[Cr(OX)_3]·3H_2O为原料,合成了离子型配合物[Mn(phen)_2(H_2O)_2]_2[Cr(OX)_3][HOCH_2CH_2O]·4H_2O.晶体结构测定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c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1.0602(3),b=1.3515(3),c=2.1508(3)nm,β=102.57(2)°,V=3.008(1)nm~3,Z=2,Dc=1.49g/cm~3,F(000)=1392.最后的偏差因子R=0.067.测定了化合物的UV-Vis-NIR,IR,XPS,ESR光谱和变温磁化率,讨论了相应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H_4DOTA)配体,在水溶液中培养了Na[Ln(DOTA)·H_2O]·3H_2O(Ln=Er,Yb)配合物单晶,测定了其热谱和红外光谱,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Na[Er(DOTA)·H_2O]·3H_2O的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2_12_12_1,Z=4,晶胞参数:α=1.5795(8)nm,b=1.5777(8)nm,c=0.9142(5)nm,V=2.278(3)nm~3,配合单元中铒为九配位,其配位多面体为单冠四方反棱柱体。  相似文献   

15.
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华均  李大维 《分析化学》1995,23(6):735-735
铁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几种基本元素之一,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对它的分析倍受重视.本文采用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PAHQSS)作显色剂,在pH=4.4的KHC_8H_4O_4-NaOH缓冲溶液中,Fe(Ⅲ)与PAHQSS形成黄色络合物,其ε_(420)值为7.96×10~4 L·mol~(-1)·cm~(-1).该显色体系稳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应用于茶叶、河水等样品中的铁的测定,结果满意.2 实验部分2.1 仪器与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7520分光光度计;Fe(Ⅲ)标准溶液(lmg/mL);0.05%PAHQSS乙醇水溶液;KHC_8H_4O_4-NaOH缓冲溶液(pH=4.4).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乳液为介质,以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为显色剂,在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中,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油样中的微量Co2+。Co2+与PAR形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18 nm处,Co2+含量c在0~25μg/(25 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042 02c+0.004 46,相关系数为0.999 5。以该方法测定辽河重油和辽河渣油中钴Co2+的含量,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3%和2.22%(n=6),回收率分别为102.60%和97.67%,检出限为0.13μg/(25 mL)。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需分离可以直接测定油样中的Co2+,具有经济适用,简单易行,灵敏度、准确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用新显色剂1-(4-磺基苯)3-(2-噻唑)-三氮烯光度法测定微量Pd(Ⅱ)的方法。在Triton X-100存在下,于pH 8.8的Na_2B_4O_7-HCl介质中,Pd(Ⅱ)与该试剂可生成1:1的稳定橙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94nm。摩尔吸光系数为3.07×10~4。Pd(Ⅱ)浓度在0~30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测定催化剂中微量钯,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新显色剂长链饱和脂肪烃取代基化合物 (UPT)和微量 Cu2 反应。试验表明 ,在p H5.2~ 5.6的乙酸 -乙酸钠介质中 ,Cu2 与试剂形成摩尔比为 1∶ 3的淡黄绿色稳定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为 30 0 .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ε30 0 .4 nm=2 .39× 1 0 5L·mol-1·cm-1。铜浓度在 2~ 1 2 μg/2 5ml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关系数 r=0 .9990。方法简便、灵敏 ,应用于样品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锰存在下DASTM光度法测定人发中痕量铬(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安替比林苯乙烯甲烷(DATMS)是测定钒(Ⅴ)和铬(Ⅵ)的灵敏显色剂。在文献拟定条件下,当有二价锰存在时,该显色剂能使铬(Ⅵ)的摩尔吸光系数由3.7×10~4增至1.5×10~5。据此本文对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拟定了测定人发中痕量铬(Ⅵ)的方法。经实验结果查明,显色体系中有锰或无锰存在时,最大吸收波长均为540nm,试剂的吸光度均很低。显色介质以磷酸为好,H_3PO_4(1+1)用量在5.4-6.5mL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新合成的显色剂N-烯丙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琉脲与铜(Ⅱ)发生显色反应的条件实验,结果发现,在pH3.6~5.4的HAc-NaAc体系中,铜和显色剂形成1:3的蓝色水溶性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303nm,摩尔吸光系数为1.34×10~5L·mol~(-1)·cm~(-1)Cu(Ⅱ)在5~40μg/25ml遵从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6,将此方法应用于铝矿样、头发和麦麸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