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曲崇  徐征  滕枫  钱磊  于文革  权善玉  徐叙瑢 《物理学报》2004,53(12):4387-4391
在分层优化基础上,用MEH-PPV和SiO2复合制成夹层结构器件,在交流电压的三个区域下 ,表现出不同的发光.在电压较低时得到了红色发光,电压较高时得到了蓝色发光,电压的中间区域为两种发光的叠加.这两种发光都是源于SiO2中加速电子直接碰撞激发有机发光层而引起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通过对器件光学特性的研究,分析了光谱变化的范围及规律.  相似文献   

2.
纳米技术与能带工程对Si基高效发光的促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启明 《物理学进展》2002,22(4):359-370
自1991年Canham L.T发现多孔Si的强发光特性之后,Si基发光的系列性探索已走过了10年的路程。人们从中认清了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发现和掌握了许多新的技术,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进展。可以说过去的10年是处於四方探索的百花齐放阶段,现在无论从应用目标的需求和开拓研究的思路与途径,都更加明确、集中,一个有实用价值的Si基发光器件的研究高潮即针来临。本文着重评述介绍了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即局域态nc-Si的发光,基於能带工程的Si基发光,纳米结构Si化物的发光和Ge/Si量子点的发光研究,指出了各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新的研究思路。本文还把Si基发光的研究与微电子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由此提出了下一阶段开展Si基发光研究应予遵循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3.
刘明  衣立新  滕枫  徐征  徐叙镕 《物理学报》2003,52(4):1013-1018
用夹在两层SiO2之间的发光聚合物C9-PPV作成器件,在交流电激发下得到了超出有机电致发光黄绿色发光的蓝色发光.通过对器件光学特性的研究,发现这种发光源于SiO2中加速电子直接碰撞激发有机发光层而引起的类阴极射线发光.使用非对称结构,得到了类阴极射线发光与有机电致发光相互增强的混合发光. 关键词: 混合发光 类阴极射线发光 有机电致发光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报道在3.15 GPa、1 200 ℃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出了SrSiO3:Eu3+Bi3+发光材料,并与常压合成产物相比较,研究了高温高压合成产物的结构以及合成压力、温度对发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合成产物SrSiO3:Eu3+Bi3+的结构为膺正交(单斜)结构,而常压合成的为六角结构,高压使发光强度下降,量子发光效率下降了88%,谱线红移达756 cm-1,半值宽度也显著增加,发光性能的改变是由于压致结构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刘明  窦红飞 《物理》1997,26(3):150-154
Si/Ge超晶格外延生长技术的发展和纳米硅(nc-Si:H)多孔硅(PS)发光现象的发现,引起了们们对硅基低材料的关注,文章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在Si/Ge超晶格的电子态和光学性质以及nc-Si:H,PS的结构和发光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紫外LED的发光功率和效率还远不能令人们满意,波长短于300 nm的深紫外LED的发光效率普遍较低。厘清高Al组分Al Ga N多量子阱结构的发光机制将有利于探索改善深紫外LED的发光效率的新途径、新方法。为此,本文通过金属有机气相外延技术外延生长了表面平整、界面清晰可辨且陡峭的高Al组分AlGa N多量子阱结构材料,并对其进行变温光致发光谱测试,结合数值计算,深入探讨了Al Ga N量子阱的发光机制。研究表明,量子阱中具有很强的局域化效应,其发光和局域激子的跳跃息息相关,而发光的猝灭则与局域激子的解局域以及位错引起的非辐射复合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和阴极射线发光技术对溅射法生长的ZnS∶Tb,F薄膜的发光光谱和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激晶薄膜的晶粒尺寸与发光强度的关系.讨论了稀土离子的价态对掺杂稀土微晶薄膜的发光性质与晶粒尺寸的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含Cr3+透明微晶玻璃的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若干玻璃组成,制得了含莫来石晶相的透明微晶玻璃,利用吸收光谱和室温荧光光谱对玻璃和微晶玻璃的发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一定测试范围内提高玻璃的晶化温度可以提高Cr^3 离子的有效发光效率;Cr^3 离子浓度的增加使微晶玻璃的发光强度增加,但引起浓度淬灭,降低Cr^3 离子的有效发光效率。对微晶玻璃荧光光谱中688nm发射肩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微晶玻璃荧光光谱中688nm和700nm发射可能由^2E能级分裂引起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纳米氧化锌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采用沉淀法制备纳米ZnO粉体,探讨了晶粒尺寸与反应浓度和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并对所得到的纳米ZnO粉体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温度热处理的样品的发光性质做了比较。ZnO的可见发光机制的解释一直未有定论。一部分作者认为绿光是由氧空位引起的;另一部分认为是锌空位造成的。本文的实验结果揭示了可见发光的内部过程,肯定了双声子参与的发光过程,支持了绿色是由锌空位造成的这一观点。此外,用230nm以下波长激发样品时,可见发光的行为明显不同于用325nm以上的波长去激发同一样品时的发光情形。实验表明高能激发,样品能发白光,因此,用ZnO做白光二极管是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王启明 《物理学进展》2011,22(4):359-370
自 1 991年CanhamL .T发现多孔Si的强发光特性之后 ,Si基发光的系列性探索已走过了 1 0年的路程。人们从中认清了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 ,发展和掌握了许多新的技术 ,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进展。可以说过去的 1 0年是处於四方探索的百花齐放阶段。现在无论从应用目标的需求和开拓研究的思路与途径 ,都更加明确、集中 ,一个有实用价值的Si基发光器件的研究高潮即将来临。本文着重评述介绍了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即局域态nc_Si的发光 ,基於能带工程的Si基发光 ,纳米结构Si化物的发光和Ge/Si量子点的发光研究 ,指出了各自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若干新的研究思路。本文还把Si基发光的研究与微电子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由此提出了下一阶段开展Si基发光研究应予遵循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11.
白光照明LED灯温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分析了荧光粉转换型白光LED照明光源色坐标、显色指数、色温和发光效率与驱动电流和温度的关系。驱动电流的增加将引起蓝光波峰的长移,并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但其对色坐标、色温和显色指并未引起较大的变化,而发光效率发生下降,主要原因为蓝光波峰的红移导致荧光粉与激发波长的不匹配,引起荧光粉发光效率的下降,这个现象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发光也得到证实,实验结果认为LED的驱动电流为20mA,温度低于50℃时具有较好的发光效率,而显色指数要通过增加红色成分来改善。  相似文献   

12.
邵长金  何静  刘邦武  夏洋  李超波 《发光学报》2012,33(12):1357-1361
采用金催化化学腐蚀和钝化两个过程成功制备了黑硅。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和光致发光光谱仪分别对黑硅的微观结构、反射率、表面状态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硅表面呈现山峰状的微观结构,其平均反射率可低至3.31%。光致发光光谱上出现了3个发光峰,分别由量子限制效应、硅氧烯、杂质和缺陷引起。  相似文献   

13.
赵谡玲 《物理》2008,37(11):772-776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SSCL)是一种全新的激发方式,是发光的一个分支.文章作者辨认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本质,证明了它的普适性.文章对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本质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分析了它的发光光谱及随驱动电压提高时的变化规律,证明了固态阴极射线激发既可引起激子发光,又可引起扩展态发光,扩展态的发光是激子离化后产生的电子一空穴的直接复合.文章作者还研究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瞬态特性及发光的衰减,证明了在它的发光波形中用传统的位相方法已不能表示固态阴极射线发光与激发电压的时间关系,并从它的两个发光峰随频率变化的明显差别提出了实测真实发光寿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揭示了发光聚合物中光激发引起的一个新现象,光激发即吸收一个光子 使发光聚合物中的正双极化子分裂成两个带正电的极化子,从而使发光聚合物的磁化率改变。  相似文献   

15.
多孔硅蓝光发射与发光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制备出光致发光能量为2.7eV的发射蓝光多孔硅的基础上对它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测量了它的光致发光时间分辨光谱,用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分析了其表面吸附原子的局域振动模,研究了γ射线辐照对其发光的影响,并与发红、黄光的多孔硅作了对比,通过空气中长期存放、激光和紫外线照射的方法,研究了光致发光峰能量为2.7eV的多孔硅发光稳定性.我们及其它文献中报道的多孔硅蓝光发射的实验结果与量子限制模型矛盾,但能用量子限制/发光中心模型解释.我们认为多孔硅的2.7eV发光是多孔硅中包裹纳米硅的SiOx层中某种特征发光中心引起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董谦  赵谡玲  徐征  张福俊  李远  宋丹丹  徐叙瑢 《物理学报》2008,57(12):7896-7899
采用有机磷光材料三-(2-苯基吡啶)-铱(Ir(PPY)3)与无机材料SiO2复合制成夹层结构器件,用交流电压驱动获得了Ir(PPY)3主峰位于517nm的发光和主峰位于435nm的蓝色发光.通过分析器件的光谱特性,发现这两个发光峰都是源于SiO2中加速电子直接碰撞激发有机层引起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继实现多种有机聚合物材料和有机小分子材料八羟基喹啉铝(Alq3)的固体阴极射线发光之后,又证实了有机 关键词: 夹层结构器件 有机磷光材料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相似文献   

17.
ZnqCl2薄膜与器件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热蒸发技术成功地制备了新合成的二氯取代的八羟基喹啉锌(ZnqCl2)薄膜,并制作成有机发光嚣件。紫外吸收谱分析表明,器件在225,290,350,392.5nm处有4个吸收峰。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研究衰明,ZnqCl2薄膜有良好的发光特性,器件的发光亮度大。并分析了ZnqCl2薄膜的能级结构。  相似文献   

18.
根据次级发射和发光之间的光偏振相关性,研究了ZnTe和ZnSe中电磁激子(Polariton)的粒子数减少和消位相弛豫。根据弛豫速率来区分光散射过程和发光过程。多重LO-声子发射线是申相干过程即拉曼散射引起的,而不是由电磁激子发光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力刺激响应型有机发光小分子因其独特的发光性质在信息加密、光学存储、压力传感器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相关发光特性并不只来源于单分子结构,更与分子聚集态不同的堆积模式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调控分子堆积模式是获得功能化发光材料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力致变色和力致发光材料体系出发,概述了几种调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策略,突出强调了分子堆积与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具有新颖发光特性的发光材料提供了研究思路,希望促进有机发光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有机低维结构EL器件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有机电发光器件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寿命也已突破万小时,尽管如此,如何更进一步提高发光效率仍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通过与无机半导体低维结构特性的类比,指出对某些有机材料体系,低维结构同样可以改善器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