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电磁学是物理学中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度最高的课程之一,也是理论和实践关联度最密切的课程,是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极好载体.研究性教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现代教学模式,其基本理念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引导学生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在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模式的确立,需要教师赋予课程教学新的理念和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研究型课程是一项全新的课程形态,是二期课改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内容之一,它给高中教学与评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创新的平台。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合适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新的课程形态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并构建新的评价模式。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  相似文献   

3.
以“问题”为主线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在物理实验的"教"与"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综合实验研究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1主要内容西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针对"如何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让学生在经典实验中体验研究创新的思想方法,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养成科学研究的习惯和规范"这一问题,从实验教学理念、实验项目层次优化、课题引入方式与推进方法及综合化的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开展了细致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了具有借鉴价值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魏华 《物理通报》2017,36(4):16-19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 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 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 获得发展. 它是传统课堂教授式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多年来, 我 们在北京四中高中部开设了“ 物理实验选修”课, 在选修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结合物理实验探索研究性学习对学 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颁布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文件提出大学物理课程考核要积极探索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模式,本文介绍在大学物理"教"与"学"改革的同时创新期末考试命题类型的实践与探索,以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导向,通过期末考试题型将学生"考什么、学什么,怎么考、怎么学"引向"教什么、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学"的方向转变,使学生在注重平时学习的同时,加强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理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探究精神,是实施物理教育创新,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质疑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寻找一些具体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谈谈笔者实践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中学物理创新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等.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有独到见解,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还应该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那么在物理学科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实施教育目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它表明“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由理论走向实践.为了全面理解中学研究性学习,本文将对其模式的建构、方案的实施及开展后的效果在实践的基础上作一粗浅探析,以供教学研究人员及广大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而新课程计划物理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物理有10%左右的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学校的课程管理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国为什么实行研究性学习,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呢?笔者试图以高中物理开展研究性学习为例来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尽快实现"研究性学习"从理念到操作的转化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养合格的二十一世纪中学物理教师,提高在校师专生综合素质,物理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担任着素质培养的重要角色,它有两层含义:其一,教学法课程的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学生的楷模,只有教师素质的提高,才有学生素质的提高。其二,要使在校师专生素质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只有师专生素质有所提高,才有未来中学生素质的提高。本首先对我校物理若干年来学生素质培养进行分析,发现无论在教师教的一面,还是学生学的一面都存在一些弊端,尤其在学生对知识的汲取,对知识的兴趣,思维的活跃程度,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方面。针对这些弊端,本接着讨论,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见习物理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采取哪些手段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精神素质、创造素质和教师职业素质。本最后对见习教师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职业素质培养谈了一些想法和做法,以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物理课是理工科高等院校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应用、轻能力"的倾向。本文探索了研究性"教与学"的教学模式,构建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系统地接受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用实验手段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和提高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素质.随着我们对实验教学体系的为断完善,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物理"浮力"一章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我们提前组织了一次造船比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使我们首次体会到创新真的能带来巨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学中不能不开展实验创新.实际创新的内涵为实验改进、自制教具、实验管理和实验教研;实验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实验效果,还兼有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技术和科学素养的广泛迁移功能.  相似文献   

15.
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模块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与策略.首先考虑将物理实验项目模块化处理,分阶段依次设置基础性实验模块、综合提高性实验模块和设计研究性实验模块.针对不同阶段的课程模块,应用启发式教学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实践.它对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常见的现象是在习题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知识、规律,方法的渗透很少,更别说是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三项策略:选择易错习题,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暴露错误知识,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挑战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华夏大地如要重现辉煌,就必须持续创新,关键在于首先要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下面谈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包括基础型实验、提高型实验、研究型实验等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传授知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完整教学体系,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等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学与科研创新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对新形势下的教学提出了比较明确、具体的要求:物理课程应该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探究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强调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只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信息交流的方式单一,课堂成为讲堂,这种接受式教育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视野和思路的开阔,甚至扼杀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20.
1 中学开展物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全面启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授-受"式的教学模式却一直是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这种模式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形势不相适应.为了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规律的教学模式,我们在2000年开展了"中学物理实践活动"的研究,并于当年被确立为省级重点教育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