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王维谋 《大学化学》1992,7(3):54-56
一般教材中关于吉布斯相律的论述大致有以下几类:一类是把有化学反应的体系的相律写成,f=s—(?)+2—R—R′式中 s 为物种数;(?)为相数;R 为独立的化学反应数;R′为限制条件数(如浓度、或其它),并没有特别指明只能在一相中才可应用;f 为自由度。而把无化学反应的体系的相律写成,f=s—(?)+2,显然这里 R=0,R′=0,即不存在限制条件。第二类是不管有无化学反应,对于平衡体系把相律表示成通式 f=s—(?)+2—R—R′,强调 R′只能在一  相似文献   

2.
付先亮 《大学化学》2019,34(3):60-67
针对物理化学相平衡章节体系多变、知识点繁多、相图抽象等问题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教学策略。首先对相平衡中的基本概念和定律进行论述,并强调重、难点;随后对章节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通过表格系统罗列相图的体系、相律、应用和术语;最后提出相图解读通行方法,并结合具体例子讲解这些方法、相律以及杠杆规则如何使用。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一个质量数为1摩尔的水两相平衡体系需多少个变量才能确定它的状态呢?问题似乎十分简单.若对此体系应用Gibbs相律f=K-Φ+2.今组份数K=1,相数Φ=2,故f=1.也就是体系的自由度为1,是单变量体系.因此只要一个状态变量就可以确定此体系的状态.需要指定的状态变量可以是温度,也可以是压力.但答案是有悖于事实的. 1摩尔的水处于两相平衡时,它可以处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N个组元、Φ个相组成的平衡体系中,若参变量仅有温度T、压强P和浓度Xiφ,Xiφ表示第i个组元在第φ个相中的摩尔分数,i=1,2,……,N;φ=1,2,……,Φ。根据相律,平衡体系中的自由度f由下式决定:f=C-Φ+2 (1)C为体系中的独立组元数。  相似文献   

5.
周志强  郭丽  荣春光 《化学教育》2018,39(24):67-70
就我国物理化学教材在介绍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和生成不稳定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甄辨。探讨了在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的介绍中分平衡区来应用相律,以使相律的应用更有意义,使读者对相律的理解更加透彻;甄辨了在生成不稳定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的介绍中考虑“包晶”等动力学因素或称工程实际因素的重要性。以此为例,分析了教材与教师在教学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相律中的其他限制条件不仅包括同一相中组分浓度间的相关,而且还应包括r与P间、r与z,间、P与z,间和异相中组分浓度问的相关。这些限制条件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它不仅会影响系统的自由度,而且还要影响系统的独立组分数;另一类是只影响前者,而不影响后者。因此,它们在相律中有不同的表示。  相似文献   

7.
我们称不包含气相的单组元平衡体系为单元凝聚系。若不考虑外场及颗粒度等对平衡的影响,有相律: f=K-φ+2 对一定量纯物质的液相或固相,K=1,φ=1,f=2。这个体系有两个自由度,是双  相似文献   

8.
采用定容容量法,在温度6~60℃、平衡压力达106Pa的条件下,测得N2和O2在5A分子筛上系统的吸附相平衡数据。通过Langmuir和Toth等温方程关联这些相平衡数据,结果表明:线性化拟合的方法不可靠,其中用1/q~1/P形式线性化Langmuir方程,会得到误差很大的结果;用非线性法在各温度下单独拟合的等温方程和实验结果吻合很好,但是参数不符合其物理意义,进一步处理则误差较大。应当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将所有温度下的相平衡数据一起拟合吸附等温方程。Langmuir和Toth方程都能用于描述体系的平衡吸附量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关系,而Toth方程的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9.
用相律分析固体物质分解反应的同时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相律分析不同固体物质分解反应中的同时平衡实例 ,得出这类系统中最多允许同时平衡的反应数目与分解产生气体种类数的定量关系 ,并指出维持同时平衡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王键吉 《化学通报》1990,(11):56-57
Gibbs相律是物理化学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它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处于热平衡、扩散平衡和流体静力平衡的任何体系,因此对冶金、海水、盐湖等工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相律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可以表示为  相似文献   

11.
0前言最近几年低压金刚石制备研究中,出现了一类以含氮气相混合物为原料的制备方法,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少量氮原子的存在(甚至是ppm级)可以显著提高金刚石薄膜的淀积速率,改善薄膜质量[1,7]。本文报道根据非平衡热力学耦合理论[10],首次计算得到了含...  相似文献   

12.
介绍离子色谱固定相的最新研究进展。离子色谱固定相在多种类型、含多种功能基和高交换容量固定相,羟基选择性固定相,高效的涂覆型固定相,可变交换容量的固定相,静电离子和仿生离子固定相,整体式固定相。以及芯片式固定相等方面均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3.
The sol/gel phase diagrams were studied for two systems: polyacrylamide/Cr (III) andpolyacrylamide/glyoxal. Sol or gel phase could be distinguished according to the concen-trations of polymer and crosslinker. The boundary polymer concentration did not de-pend on the types of gelation an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olymer dimension (molecularweight and conformation). The gelation, which is basically interchain bonding, requires theoccurrence of entanglement. The overlap concentration is thus considered as the minimumpolymer concentration required for gelation.  相似文献   

14.
疏水改性无规共聚物水凝胶体积相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系列疏水改性的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无规共聚物水凝胶,研究了离子强度、pH、温度等条件对凝胶体积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水基末端端基的疏水程度决定凝胶体积相变的速率,随着疏水性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烷基链的增长,凝胶的疏水性增强,凝胶的相转变pH向低pH处迁移;温度高于LCST时,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减弱,疏水基团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凝胶发生体积相变。  相似文献   

15.
不完全相反转发展过程的流变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动态应力流变仪DSR(DynamicStresRheometer)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在低乳化剂浓度(233wt%)下的相反转乳化过程进行了稳态应力扫描及动态频率扫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体系在相反转点前表现为牛顿流体行为,粘度几乎不变;相反转点时,体系粘度增加幅度很小,体系的有关动态流变参数(剪切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粘度)均出现极小值,将此归于局部连续水相的润滑作用;进一步加水,体系的动态流变量增加,意味着相反转在相反转点后仍在继续进行.所以,体系在低乳化剂浓度时,发生了不完全相反转.  相似文献   

16.
某些无水硼酸盐具有熔点高、耐潮解、损伤阈值高、光学透过波段好等优点,在材料科学领域中一直受到人们的注视。陈创天等首次得到新型紫外倍频材料—低温相偏硼酸钡。之后,又合成了具有倍频效应的晶体材料α-LiCdBO_3。  相似文献   

17.
不完全相反转乳化过程分散相水滴形态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反转乳化技术是制备高分子树脂水基分散体系的新方法[1~4].相反转指多组分体系(如油/水/乳化剂)中的连续相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如在油/水/乳化剂体系中,其连续相由水相向油相(或从油相变为水相)的转变.在连续相转变区,体系的界面张力最低,因而分散相的尺寸最小.同理,可利用相反转技术直接将高分子树脂乳化为尺寸很小的水基微粒,即制备高分子树脂的水基分散体系.由于高分子树脂的粘弹性及相反转过程的复杂性,对高分子树脂的相反转乳化过程的机理研究较少.杨振忠[5]等通过调节高分子非离子型乳化剂浓度,可以有效地控制相反转完善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报告了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水玻璃与有机锡化合物反应,可以得到高粘性液体产物。考察了各种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相的pH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才能进行;有机溶剂种类对产物分子量的大小有明显影响;相转移催化剂的效率与过去报道的水-苯体系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研究非那西汀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固相萃取性能。用本体聚合法制备非那西汀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平衡吸附试验及固相萃取试验,研究其固相萃取性能。非那西汀模板聚合物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空白聚合物。模板聚合物对浓度为0.03mmol/L的非那西汀标准溶液一次性萃取率为74.2%。非那西汀印迹聚合物对非那西汀具有特异性识别性能,可作为固相萃取固定相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添加剂对PVDF相转化过程及膜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PVP、PEG及LiCl 3种成孔添加剂下PVDF DMAc H2 O 添加剂体系的成膜机理 .无论那种添加剂的铸膜液相转换成膜过程中都存在凝胶分相和液液分相两种相变方式 ,在 30~ 6 0℃时凝胶分相在较低的非溶剂浓度下先于液液分相发生 ,LiCl作为添加剂较PEG、PVP对铸膜液有较强的致凝胶作用 ,成膜过程中凝胶分相段时间依PVP、PEG、LiCl的顺序延长 ,导致液液分相初始分相点处聚合物浓度增大 ,阻止了大孔结构的充分发展 .制得的膜依PVP、PEG、LiCl的顺序有效孔隙率和通量降低 ,结晶度升高 .以LiCl为添加剂制得的膜几乎不改变PVDF膜的疏水性 ,而以PVP或PEG为添加剂的膜隔水压差降低约 2 0kPa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