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H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5种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值为6.0、6.5、6.8、7.5、8.0、8.5条件下,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过氧化氢酶(CAT),血清碱性磷酸酶(AKP),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及肝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蚌体内SOD、CAT、ACP和AKP活性在pH8.5时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在江西境内五河中均有分布,对生态环境适应力强,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本文应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江西省境内赣江不同河段(上、中下游)丰水期黄颡鱼肝、肠的Mg2+-ATPase、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酶活性。并同时对取样这些河段的水质进行检测。在丰水期赣江流域重金属含量均呈现两端重,中间轻的特点,各河段含氧量几乎相同,没有明显的差异。结果显示:黄颡鱼肝、肠Mg2+-ATPase、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酶活性存在地区差异性。在上游3种酶活性最高,中游3种酶活性最低,下游3种酶活性居中。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银鲳不同消化器官中消化酶活性的分布及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野生与养殖条件下银鲳不同消化器官中消化酶活性的分布,比较研究了野生银鲳成鱼和养殖银鲳幼鱼的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结果表明:(1)成鱼胃中蛋白酶活性最大,为0.47U·mg-1,侧囊中蛋白酶活性最小,仅有0.05 U·mg-1;成鱼肝中淀粉酶活性最大,为0.08U·mg-1,直肠最小,为0.01 U·mg-1;肝的脂肪酶活性最大,为10.63 U·mg-1,中肠最小,肝脂肪酶活性约为中肠的9倍.(2)幼鱼三种消化酶活性均为:胃肝侧囊,且银鲳幼鱼各消化酶活性总体上高于成鱼,幼鱼胃中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分别约为成鱼胃的3倍、12倍和1.5倍.(3)银鲳成鱼和幼鱼的A/P值都小于1,且幼鱼各消化器官的A/P值都大于成鱼,A/P值结果表明银鲳为偏肉食性鱼类,野生的成鱼比养殖的幼鱼更适应肉食性.此外,研究还发现银鲳的脂肪酶活性明显高于许多常见海水性鱼类,推断其对脂肪的利用效率较高,可以考虑在银鲳饲料的配制时适当提高饲料中脂肪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藻弧菌(107 CFU.mL-1)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进行人工感染试验,于感染后0、24、48和72h分别观察蟹体的行动、体表及内部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测定血细胞密度(THCs)及血淋巴、肌肉、肝胰腺3种主要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感染溶藻弧菌24h后其行动、体表及内部器官组织等病理症状逐渐明显,肝胰腺、血淋巴、肌肉等3种主要组织中的AKP、ACP、POD活性和T-AOC水平及THCs变化显著,可作为疾病模型构建的指标.由于药物防治主要针对早期发病群体,因此,疾病模型构建的时间选择病原菌感染后24h.采用上述方法构建的三疣梭子蟹溶藻弧菌疾病模型在相同条件下可重复性较强,并便于观测感染前后蟹体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氨态氮和亚硝态氮是虾类养殖环境中最主要的污染物. 在1 mg/L 非离子氨态氮和1 mg/L 亚硝态氮的作用条件下, 罗氏沼虾血清、肝胰腺和肌肉中的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及酸性磷酸酶活力变化不同, 经1、4、7 及10 天处理后, 血清和肌肉酚氧化酶活力均有所降低, 而肝胰腺的酚氧化酶活力则略有增高;各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基本变化过程为, 先增高后降低;各组织的两种磷酸酶活力则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酚氧化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作为判断虾类免疫抗病能力的指标, 而两种磷酸酶活性则仅可作辅助参数.  相似文献   

6.
氨态氮、亚硝态氮对罗氏沼虾免疫相关酶类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氨态氮和亚硝态氮是虾类养殖环境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在1 mg/L非离子氨态氮和1 mg/L亚硝态氮的作用条件下,罗氏沼虾血清、肝胰腺和肌肉中的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及酸性磷酸酶活力变化不同,经1、4、7及10天处理后,血清和肌肉酚氧化酶活力均有所降低,而肝胰腺的酚氧化酶活力则略有增高;各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基本变化过程为,先增高后降低;各组织的两种磷酸酶活力则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酚氧化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作为判断虾类免疫抗病能力的指标,而两种磷酸酶活性则仅可作辅助参数.  相似文献   

7.
3种海产蟹类血淋巴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PI ZYM试剂盒和酶活力测试盒检测了拟穴青蟹、三疣梭子蟹和日本好3种海产蟹血淋巴中的19种酶及血清中6种免疫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有5种酶在3种蟹血淋巴中含量较高,有3种酶在3种蟹血淋巴中含量较少或没有.血清中酚氧化酶(PO)和溶花菌酶(LZM)活力日本(虫寻)最高,拟穴青蟹最低,拟穴青蟹与其他 2种蟹差异显著(P<0.01),三疣梭子蟹和日本(虫寻)之间无明显差异;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拟穴青蟹最高,三疣梭子蟹最低,拟穴青蟹与三疣梭子蟹差异显著(P<0.05),日本(虫寻)与其他2种蟹无明显差异;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在3种海蟹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池养的兴国红鲤(Cyprius carpio var singuonensis)雌性卵巢为材料,研究了生殖季节内卵巢中卵母细胞内多糖物质的定域分布与变化规律。同时,观察了在饥饿条件下卵母细胞中多糖分布的变化。观察结果证明:1时相卵母细胞中除质膜和其周围结缔组织上有较强的PAS反应外,细胞内几乎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一种环境友好型防治黄颡鱼鮰爱德华氏菌病的方法,利用从患病黄颡鱼脑部组织分离出的致病菌株JXHS制备黄颡鱼鮰爱德华氏菌的灭活疫苗。以平均体重为15~20g的健康黄颡鱼为实验对象,免疫组腹腔注射0.2mL浓度为3.0×109 CFU·mL-1的免疫原,对照组注射等量0.65%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7、14、21、28d后随机从两组各取30尾实验鱼,尾静脉采血,检测免疫鱼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白细胞吞噬活性(PP)、吞噬指数(PI)、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鮰爱德华氏菌灭活疫苗对黄颡鱼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与对照组相比,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在免疫14、21和28d显著升高;PP、PI和LSZ在所有采样时间点均显著上升;LSZ在免疫7、14、21和28d均显著上升;AKP在免疫14、21和28d活力显著上升;ACP在免疫7、14和21d活力显著上升。血清凝集抗体效价、PP、PI、LSZ和AKP均在21d达到峰值,而ACP在免疫7d后达到峰值。免疫30d后鮰爱德华氏菌攻毒结果表明,鮰爱德华氏菌灭活疫苗对黄颡鱼有较高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保护率达到70.2%。由此可见,利用从病鱼体内分离的鮰爱德华氏菌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可提高黄颡鱼的免疫力并有效抵御鮰爱德华氏菌的攻击。  相似文献   

10.
对乌鳢卵巢的成熟时间,卵黄发生过程中液泡、油球、卵黄的形成时间及位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鳢卵黄发生过程中具3种内含物:液泡、油球和卵黄粒.液泡最先从质膜边缘细胞质产生;在初积脂肪时相,油球从核周围开始形成;卵母胞发育到初积卵黄时相时,卵黄粒开始出现在核周围的油球之间.乌鳢产卵期为5~7月份,最小性成熟鱼全长约为35cm,体重约为400g.  相似文献   

11.
作者前面的工作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中卵黄溶致液晶的形成有两个过程,即自源过程和异源过程,自源过程发生在卵母细胞内,是卵黄球非结晶区自发消化的过程,异源过程是颗粒细胞吞噬卵黄球,胞内消化卵黄球的过程。虽然,自源过程是一个初始的不完全过程,但它在整个卵黄溶致液晶的形成中起“开启”作用。本文讨论了卵黄溶致液晶形成的相变问题,同时提出了“生物学相变”和“酶致相变”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用冰冻断裂术制样,通过扫描电镜首次观察了莫桑鼻给非鲫的卵子发生过程。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内卵黄积累迅速,卵黄球最先在细胞核周围出现,然后逐渐充满细胞内,卵膜由卵母细胞产生。  相似文献   

13.
pH突变对拟穴青蟹免疫因子的胁迫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穴青蟹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pH 6.5、pH 7.0、pH 7.5、pH 8.0、pH 8.5各梯度胁迫0h、24h、48h、72h、96h时青蟹的血细胞总数(THC)、血细胞吞噬能力及血清中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酶(PO)及溶血素等相关免疫因子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长时间胁迫使各免疫指标值下降,显示可抑制免疫因子的活性,其中THC、LZM和溶血素活力下降明显.小幅度(pH 7.05、pH 8.02)突变下短时间内各项指标值有所上升,而后下降;大幅度(pH 6.45、pH 8.44)突变各项指标值显著降低.pH胁迫24h后对照组的THC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H 7.05、pH 6.45、pH 8.02组的溶血素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H 8.44、pH 6.45组的血细胞吞噬作用和ACP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THC、溶血素、血细胞吞噬能力、PO和POD可作为pH胁迫对拟穴青蟹抗病力影响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硬骨鱼类卵子发生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硬骨鱼类的发育有卵生和卵胎生两种形式,其卵子发生的过程相似,目前人为地将卵原细胞到卵母细胞分为6个连续时相。卵原细胞期的卵巢体积小,卵原细胞均一,单层滤期卵巢体积增大,初级卵母细胞为主,卵黄和滤泡细胞出现,细胞代谢加强,卵黄泡期卵巢亦增大,卵膜开始形成,卵黄沉积,出现卵黄粒和脂肪滴,卵黄充满期卵巢继续增大,卵母细胞个体急剧增大,卵黄球和皮质泡形成,个别出现油滴,卵膜增厚,成熟期卵巢和卵子达到最大,各种不同鱼类的卵膜形态不一,衰退期卵巢退回到单层滤泡期,多次产卵类型退回到卵黄充满期,继续保持产卵能力。卵子发生的过程受MIH,GtH等多种激素的调控。对硬骨鱼类卵子发生的研究,将为人工增养殖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泥鳅早期胚胎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卵裂期,有些线粒体内含有片层状类脂物,或者含有糖原颗粒,有些线粒体嵴呈同心圆状.在胚胎细胞中也有片层状类脂物,其中有些片层体内含有黑色糖原颗粒,类似于次级溶酶体;外包一层单位膜的卵黄颗粒起始含无定形的卵黄物质,然后卵黄中间出现空泡,不久卵黄颗粒中出现线粒体、膜性物质、核糖体样颗粒、糖原颗粒和小的卵黄粒.由此可见,卵黄除了向胚胎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之外,还向胚胎细胞提供膜性物质和核糖体等.以上这些观察结果,对于丰富鱼类个体发育的基本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