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CO和NO吸附态原位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还原态Rh2/SiO2,Rh2-V/SiO2催化剂上的活性中心铑的状态和助剂钒的作用. Rh2催化剂用Rh2(CO)4Cl2化合物制备. 在还原Rh2/SiO2催化剂上,CO吸附出现四个红外吸收峰:2085,2028cm-1(孪生态吸附RhⅠ(CO)2),2060cm-1(线式吸附RhⅡCO),1867cm-1(桥式吸附RhⅢ2CO).在还原Rh2-V/SiO2催化剂上,CO在RhⅡ和RhⅢ中心上的吸附峰大大减弱,可以解释为Rh°向钒离子转移电子生成了带正电荷的铑中心(Rhδ+);同时RhⅠ(CO)2键能增加,降低了孪生CO被NO置换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刘建祥 《化学教育》2009,30(11):46-49
在学生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测定在太阳光下不同气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和在红外灯照射下不同浓度CO2温度随时间变化,得出CO2是影响大气"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以及CO2浓度越高"温室效应"越大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152名高三选修化学的学生进行调查,从宏观和微观2个角度探查学生对"温室效应"的认知.结果显示学生对有关常见的知识认知水平比较高,但总体认知不够全面和深入.  相似文献   

3.
CO2和pH光纤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CO2和pH光纤化学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用于环境监测的基于pH指示剂的CO2和pH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郁劲松 《化学教育》2004,25(3):38-40
提到CO2,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温室效应、《京都协定书》……似乎CO2永远是一种反面性的物质,其实这是对CO2的片面、不公正的认识,现代科学已证实,CO2对人类贡献也是巨大的,例如在农业生产、人工降雨、灭火等方面的应用。本文将从2方面例析有关CO2的综合试题,以利于对CO2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提高该方面试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试验教材中"家庭小实验"的组织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旺 《化学教育》2001,22(9):14-15
高中化学教材 (试验本 )中共安排了 19个“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是化学整体教学任务的一部分 ,是化学课堂实验的延伸。 3年来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组织指导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了所有的“家庭小实验” ,效果良好 ,并从中获得了一些体会。1 组织实施1 1 布置布置就是在让学生操作每个“家庭小实验”之前 ,由教师向学生明确实验课题 ,讲清实验目的、实验要求以及实验完成时间等 ,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实验完成到什么程度 ,做到心中有数。1 2 准备实验的准备分为知识准备和物品准备。知识准备 :就是要求学…  相似文献   

6.
用表面改性和金属嫁接相结合的双核移植法制备了SiO2 负载的双核配合物催化剂Cu2 (OAc) 2 /SiO2 ,用络合滴定、IR、固定相UV Vis光谱和磁分析方法表征了催化剂表面的化学组成、桥基配体的配位方式、金属离子的价态和配位环境 .根据实验结果 ,给出了催化剂的总体模型 ,并讨论了催化剂的形成机理 .运用TPD和insitu I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对CO2 和环氧乙烷 (EO)的化学吸附特性及催化合成碳酸乙烯酯 (EC)的反应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CO2 和EC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桥式化学吸附态 ,其脱附峰温度分别为 12 0℃和130℃ ;催化剂对CO2 和EO合成EC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  相似文献   

7.
利用ab initio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自旋禁阻的传能反应O(^1D) CO2(1∑g^ )→O(^3P) CO2(1∑g^ )的反应机制,通过中间化合物CO3的单、三重态的势能面交叉点的确认,证明了中间物传能机理的可行性,同时计算了交叉点处的自旋-轨道偶合和面间跃迁几率,进一步证明了中间化合物CO3的形成在传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开设"化学热点研究领域知识"课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崇智 《化学教育》2002,23(6):26-28
本文阐述了中学化学教师在目前的继续教育中开设“化学热点研究领域知识”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对开设这门课程的知识结构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华 《化学教育》2005,26(4):53-53
高中化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2003年6月3第1版)中,“Na2CO3、NaHCO3与稀盐酸反应”,比较放出CO2的多少及剧烈程度,但往往不尽如人意。将气球简单套在试管口,气密性差,气球胀大的同时容易脱落,而且将Na2CO3、NaHCO3倒进试管的过程中,部分粉末粘附在气球里、试管壁上而导致实验的失败。我通过多次实践发现此实验经过改进后,实验效果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0.
陈逸 《化学教育》2003,24(7):82-84
化学奥林匹克活动成败的关键并不是“数量”的积累,而是“活度”的把握。“活度”就是灵活学习化学知识,灵活运用科学思想。它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深化学科内整合,强化学科间联系。  相似文献   

11.
化学吸附纤维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述了20年来作者对化学吸附纤维(离子交换、螯合)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结果.包括已发表的文章、未全丈发表的会议报告及尚未发表的研究结果.化学吸附纤维制备研究:基体纤维有聚丙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纤维,采用方法有辐射引发、化学引发、大分子化学转化,研制了强酸、弱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强碱、弱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螯合纤维.应用研究:对金、铀、重金属等离子的吸附和分离;在填充床电渗析中的应用、吸附气体中H2S、CO2、NH3、HCl、SO2,以及CO2、H2S的分离;废水处理等.  相似文献   

12.
利用离子讲质谱计和激光溅射技术相结合,研究了Fe2+、CO2+、Ni2+与CO气体的吸附反应,比较了它们的反应活性,给出了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及随反应气体压强的变化关系,并从理论上模拟了化学反应过程,测量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二氧化碳-高分子化学中的绿色介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特点,综述了近期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溶剂的高分子聚合和高分子化学反应及其应用前景。指出超临界CO2在聚合反应中能作为传统有机溶剂的替代溶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表面反应改性法 ,制备了 Zr O2 - Si O2 (Zr Si O)表面复合物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 Zr Si O担载的 Cu-Ni双金属催化剂 .用 IR和 TPD技术 ,研究了 CO2 在其表面上的化学吸附与反应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在 Cu- Ni/Zr Si O催化剂上 CO2 可形成线式吸附态、剪式吸附态和卧式吸附态 ;催化剂表面金属位 M上的剪式吸附态 CO2可与邻近的 lewis酸位 Zrn+作用 ,形成 CO2 卧式吸附态 M- (CO) - O Zr4+ ;该卧式吸附态在一定温度(142℃ )下可解离为 M- CO和 Zr- O- .Zr- O- 具有良好的选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于璐 《化学教育》2005,26(4):15-16
本文以课例“钠”为例研究了以情境作为平台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过程,并用实例分析了学生在知识、方法、情感方面的收获,说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空气污染各组分对甲烷超声速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凌云  杨缙  马雪松  刘巍 《物理化学学报》2010,26(12):3150-3156
在与甲烷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对比验证基础上,采用18组分24步简化反应机理模拟甲烷超声速燃烧过程,从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乙醇燃烧加热空气中的七种主要污染组分(H2O,CO2,O,OH,CO,H,H2)对甲烷超声速燃烧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进口空气中污染组分H2O的增加造成平均比热容增加,总温降低,并作为第三体抑制甲烷的燃烧过程,使超燃室的性能下降;CO2因大分子量特性使燃气平均分子量增大,降低超燃室做功能力,H2O和CO2两组分对甲烷超燃性能都起消极作用;污染组分自由基H、O、OH和燃烧中间产物CO、H2使燃烧室燃烧效率上升,对甲烷超燃性能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溴化锌-离子液体复合催化体系高效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和能源危机的加剧,用CO2作为某些化学品的Cl起始原料,既经济、安全,又能降低CO2对环境的危害,由于CO2的性质极不活泼,在固定CO2的反应中最典型的一个催化过程就是利用CO2和环氧化合物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  相似文献   

18.
《有机化学》2014,(8):1699
正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同时也是一种廉价、丰富的C1资源,因此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由于CO2高度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化学惰性,如何实现在温和条件下(尤其是常温常压下)的化学转化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最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刘志敏课题组通过设计合成一种双功能离子液体([HDBU+][TFE-]),发展了面向常温、常压下CO2与邻氨基苯腈类化合物反应合成喹唑啉-2,4(1H,3H)-二酮类化合  相似文献   

19.
在紧束缚近似下,用相关势近似(CPA)和Einstein-Schrieffer(ES)单电子化学吸附理论讨论了CO在无序二元合金NixCu1-x,PtxNi1-x和PtxCu1-x表面上的化学吸附特性,结果表明:CO在NixCu1-x和PtxCu1-x表面上化学吸附稳定性随Ni和Pt含量的增加而增强;CO在PtxNi1-x表面上化学吸附时,当Pt与Ni的含量比例(摩尔比)为2:8时,吸附最稳定,在Pt与Ni的含量比例(摩尔比)为7:3时最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张庆贺  夏阳  曹少文 《催化学报》2021,42(10):1667-1676
采用悬浮体系进行光催化CO2还原反应是将半导体光催化剂均匀分散到液相中,但液相中有限的CO2溶解度和扩散速率,极大限制了光催化还原CO2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为了提高悬浮体系的CO2还原活性,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开发新材料、形貌调控、复合光催化剂和用CO2饱和溶液代替纯水等.但这些改进策略对CO2还原活性的提升是有限的,仍然难以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近年来,关于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但仅有极少数的研究致力于构建有效的光催化体系.实际上,光催化体系的构建与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同样重要,因为理想的光催化CO2还原体系会使CO2反应气体与光催化剂的相互作用最大化,从而提高CO2还原反应的效率.近年来,可以建立气-液-固三相接触界面的疏水基底材料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燃料电池、光催化、电催化和有机合成等.这种独特的界面体系可以使反应气体到达反应界面并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从而提高了许多涉及气体的多相反应的反应速率.在传统的固-液两相体系中,气体传输通常是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疏水基底的引入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聚合物半导体,具有可见光响应能力,并且光生电子具有足够的还原能力满足还原CO2的需求,这使得它逐渐成为光催化CO2还原领域的明星材料.本文把g-C3N4作为光催化剂负载到疏水基底表面,构建气-液-固三相光催化体系并用于研究光催化CO2还原反应活性.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亲、疏水碳纤维纸表面生长g-C3N4光催化剂来构建新型气-液-固三相光催化体系,该体系可以增强CO2的传输和吸附能力,并形成气-液-固(CO2-H2O-光催化剂)三相反应界面,使得光催化CO2还原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显著提高.借助于疏水表面,气态物质可以连续不断地输送到光催化剂表面,而不仅依赖于溶解在液相中的微量CO2气体.因此,催化剂表面可以保持有较高的CO2和较低的H+浓度,在抑制析氢反应的同时增强CO2还原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与亲水样品相比,疏水样品的CO2还原效率显著提高并明显抑制了析氢反应,其光催化CO2还原反应的选择性达到78.6%.另外,氧化半反应通常是光催化CO2还原反应的限制因素,会导致光生空穴的大量聚集,阻碍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与传递,进而影响整体的光催化转化率.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磷酸盐溶液代替纯水进行光催化CO2还原反应性能,可以大幅提高气-液-固三相体系的光催化活性,其总体光催化CO2还原速率达到了1175.5 μmol h-1 m-2,是纯水环境下的8.8倍,CO2还原选择性为93.8%.光催化剂表面的光生空穴可以直接与溶液中的磷酸根离子发生反应,使磷酸盐反应生成过磷酸盐,以代替较难发生的产氧半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