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α-蒎烯/苯乙烯共用产物分离分析微臭氧化-薄层层析法.通过标准样品的分离和IR、NMR表征以及共聚体组分的测定,表明这种方法对α-蒎烯/苯乙烯均聚体混合物和共聚产物中均、共聚体的分离完全,样品回收率很高,解决了α-蒎烯/苯乙烯均、共聚体无法分离分析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AlCl3/SbCl3复合体系引发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江  梁晖 《应用化学》1996,13(1):10-13
比较了AlCl3和AlCl3/SbCl3复合体系的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反应及产物的摩尔质量分布。结果表明,由于用AlCl3体系两种单体活性差大而难以共聚,用AlCl3/SbCl3复合体系,苯乙烯聚合速率相对减小,而α蒎烯聚合速率增大,加之苯乙烯的共催化剂作用,加速α-蒎烯聚合,可使α-蒎烯与苯乙烯进行有效共聚,考察(Sb)/(Al)比,催化剂浓度,单体投料比等对共聚体系α蒎烯,苯乙烯转化速率及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AlCl_3和AlCl_3/SbCl_3复合体系的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反应及产物的摩尔质量分布。结果表明,由于用AlCl_3体系两种单体活性差大而难以共聚,用AlCl_3/SbCl_3复合体系,苯乙烯聚合速率相对减小,而α-蒎烯聚合速率增大,加之苯乙烯的共催化剂作用,加速α-蒎烯聚合,可使α-蒎烯与苯乙烯进行有效共聚。考察了[Sb]/[Al]比、催化剂浓度、单体投料比等对共聚体系α-蒎烯、苯乙烯转化速率及产物M_n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复合催化剂AlCl3/SbCl3的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聚合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微臭氧化-薄层层析法分析测定了复合催化剂AlCl3/SbCl3在不同Sb比、投料比、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的α-蒎烯(M1)/苯乙烯(M2)共聚产物的构成。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可获得 ̄100%共聚体,其中α-蒎烯链节含量F1可在30% ̄56%之间调控。在仅生成共聚体的条件下由Mayo-Lewis积分式首次测定了竞聚率。AlCl3/SbCl3和单独AlCl3相比,r1增大,r2减小,r2/r1值降低了5 ̄  相似文献   

5.
在α-蒎烯均、共聚研究取得进展的基础上,首次研究了α-蒎烯均聚体环内双键的环氧化瓜在。内容包括聚(α-蒎烯)的环氧化反应及IR、NMR表征:影响环氧化反应的各种条件和环氧化产物的摩尔质量、溶解性变化等。结果表明,采用自制过氧乙酸混合液进行环氧化反应,效果良好。通过反应温度和溶液的选择以及反应体系PH值的调控等,可以不同程度、直至100%地进行单一环氧化反应,既不发生,降解或交联反应,也不产生羰基和  相似文献   

6.
梁晖  卢江 《应用化学》1998,15(3):47-50
研究了聚β-蒎烯的溴化及其接枝聚苯乙烯反应.首先利用高选择性的烯丙位溴化剂N-溴代琥珀酰亚胺在聚β-蒎烯链节双键的烯丙位引入溴,再在单独对苯乙烯无引发聚合活性的AlEt2Cl的活化下引发苯乙烯聚合,从而获得β-蒎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用GPC、1HNMR、DSC等手段对接枝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等常见天然单萜与亲烯体马来酸酐、丙烯酸类、苯乙烯类以及含腈化合物发生的烯反应、Diels-Alder加成、共聚等反应,归纳了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及组成的影响,简要介绍了各种产物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用微臭氧化-薄层层析法分析测定了复合催化剂AlCl_3/SbCl_3,在不同Sb/Al比、投料比、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的α-菠烯(M_1)/苯乙烯(M_2)共聚产物的构成,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可获得~100%共聚体,其中α-蒎烯链节含量F1可在30%~56%之间调控。在仅生成共聚体的条件下由Mayo-Lewis积分式首次测定了竞聚率。AlCl_3/SbCl_3和单独AlCl_3相比,r1增大,r2减小,r2/r1值降低了5~6倍,使不易共聚的M_1/M_2变为易于共聚,可制备M_1组分含量高的共聚体。确认该复合催化剂对M_1/M_2的优良共聚合性能在于阳离子聚合活性种的非质子和抗衡阴离子(团)的特殊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9.
在α--蒎烯均、共聚研究取得进展的基础上,首次研究了α-蒎烯均聚体环内双键的环氧化反应。内容包括聚(α--蒎烯)的环氧化反应及IR、NMR表征;影响环氧化反应的各种条件和环氧化产物的摩尔质量、溶解性变化等。结果表明,采用自制过氧乙酸混合液进行环氧化反应,效果良好。通过反应温度和溶液的选择以及反应体系pH值的调控等,可以不同程度、直至100%地进行单一环氧化反应,既不发生降解或交联反应,也不产生羰基和羟基,为α-蒎烯树脂的改性、功能化等高值利用提供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10.
卢江  梁晖 《高分子学报》1998,(6):698-703
比较了萜烯单体α-蒎烯、β-蒎烯、苎烯的阳离子聚合性能,还考察了三种单体的活性聚合可能性。在Lewis酸AlCl3作用下,聚合速率大小顺序为:β-蒎烯的聚合产物分子量较高。AlCl3与SbCl3复合后,α-蒎烯、苎烯的聚合速率增加,β-蒎烯的聚合速率反而下降。α-蒎烯的聚合速率增加幅度大于苎烯,使得前者聚合速率高于后者。与使用AlCl3相比,添加SbCl3后产物的分子量变化是:α-蒎烯变大,苎烯不  相似文献   

11.
α—蒎烯阳离子聚合的二聚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中二聚体的形成及其结构。结果表明,活性中心为H^+的AlCl3,CF3SO3H催化体系引发α-蒎烯聚合,产物中二聚体含量较高(27 ̄63%);而在引发活性中心为金属正离子的AlCl3/SbCl3复合体系的产物中,二聚体含量很低( ̄5%)。用制备GPC对二聚不同进行分离,进而用^13C-NMR、^1H-NMR进行结构分析,提出了5种主要二聚体的分子结构。不同催化体系导致相  相似文献   

12.
苯乙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负载型钛系催化剂MgCl2/TiCl4,NdCl3/AlEt3(SN-1催化剂)制备出组份比例变化的苯乙烯-乙烯共聚产物,共聚产物通过溶剂萃取分离,^13C-NMR,IR,动态粘弹谱进行表征,并初步进行了与聚苯乙烯共混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SN-1催化剂能有效地催化苯乙烯与乙烯共聚合,共聚产物为含有均聚聚苯乙烯的共聚复合物,其中约25mol%的苯乙烯参加了共聚。共聚产物与aPS共混可明显提高aP  相似文献   

13.
苯乙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负载型钛系催化剂MgCl_2/TiCl_4,NdCl_3/AlEt_3(SN-1催化剂)制备出组份比例变化的苯乙烯-乙烯共聚产物.共聚产物通过溶剂萃取分离、~13C-NMR、IR、动态粘弹谱进行表征,并初步进行了与聚苯乙烯(aPS)共混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SN-1催化剂能有效地催化苯乙烯与乙烯共聚合.共聚产物为含有均聚聚苯乙烯的共聚物复合物,其中的25mol%的苯乙烯参加了共聚.共聚产物与aPS共混可明显提高aPS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4.
根据假设建立了复合引发体系SbCl3/AlCl3/D(给电子体)的α-蒎烯聚合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该聚合反应实际,可操作性强。用计算机拟合通过该模型首次获得了研究条件下α-蒎烯聚合的链增长速率kp和链终止速率kt值以及聚合活化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Ti(SO4)2与H2O2反应生成的配合物沉淀来制备超细TiO2-SO4^2-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焙烧过程的热分解性质,确定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用XRD及TEM测定了催化剂的晶形及颗粒大小,并研究了催化剂对α-蒎烯异构反应的产物分布,主要异构产物为莰烯。α-蒎烯转化率为91%,莰烯选择率为67%。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新复合引发剂体系AlCl_3/SbCl_3/EB在不同Sb/Al分子比时,对α-蒎烯均聚与苯乙烯共聚的引发聚合作用。SbCl_3组分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使该体系引发聚合活性极大地提高,且具有调控效果;可获得比AlCl_3单独引发。高一倍以上的低聚体。证明该引发剂体系下α-蒎烯是通过开环聚合机理进行的假设。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在AlEtCl2/t-BuCl引发体系作用下的α-蒎烯阳离子聚合行为.结果表明,t-BuCl与AlEtCl2复合后,由于生成(CH3)C正离子而使引发活性增大.但t-BuCl的引人对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影响不大,产物主要由二、三聚体组成.聚合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α-蒎烯在进行阳离子聚合时容易发生链终止反应而导致单体转化率和产物分子量较低.α-蒎烯在聚合反应的同时伴随着异构化反应,用制备GPC分离出异构化产物,然后经1HNMR测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18.
合成芳樟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合成芳樟醇的路线及关键反应的研究进展.包括乙炔-丙酮法、异戊二烯法、β-蒎烯法与α-蒎烯法.重点综述α-蒎烯法,即:蒎烯氢化、蒎烷氧化、蒎烷氢过氧化物还原与蒎烷醇的热解。  相似文献   

19.
松节油是我国的一大资源,它的主要组份是α-蒎烯和β-蒎烯,这两种化合物均为合成香料、医药和萜烯树脂等的重要化工原料,它们的分离和转化常常需要准确的化学热力学数据。由于文献中这些数据不全或准确性较差,有必要进行新的测定.本文报导了α-和β-蒎烯蒸发焓的测定结果。实验部分1.样品α-和β-蒎烯是从松节油中经分离制得的产品,由中山大学化学系提供,并进一步用Per-  相似文献   

20.
三种烷基化和硅烷化β-环糊精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三种新的烷基化和硅烷化β-环糊精衍生物手性固定相,以甲基苯基硅油为稀释剂,采用快速超动态法,成功地将其涂渍到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经测试,柱效高,柱性能稳定,柱寿命较长,通过对酯类,烯烃类,酮类等对映体色谱分离,显示三种固定相具有较强的手性拆分能力,随着烷基链的增长,对α-蒎烯,β-蒎烯,α-紫萝酮等拆分能力逐渐增强,而对α-苯乙醇,1,20丙二醇,乳酸乙酯等对映体的拆分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