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合成了四-4-(2,4-二特戊基苯氧基)聚酞菁硅氧烷,用元素分析,付里叶透射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进行了确认。将其制成Langmuir-Blodgett薄膜,对其气敏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胺固化端环氧基二硅氧烷动力学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1,3-二甲基-1,3-二乙基-1,3-双[3-(2,3-环氧丙氧基)丙基]二硅氧烷(TEDS).对其与二正丁胺的模型反应、与DDM(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的固化反应劝力学研究表明,反应对TEDS为一级反应.TEDS改性环氧E—51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冲击性能和形态结构的研究表明,随改性体系中TEDS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玻璃化温度是线性下降、冲击强度增大、冲击试样的断裂面渐渐显现出韧性断裂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单体烯丙氧基苯甲酸,通过接枝共聚合的方法把它接枝到含氢硅氧烷上,得到共聚物,这些共聚物具有较高的,Tg和热分解温度,在空气中热失重为2%,5%时相对应的分别为350℃和486℃,粘度测定表明,它们在低浓度时,η/C反应而较高,具有离聚物的溶液性能;把它作为增容剂与聚乙烯和尼龙66在265℃下共混,该共混物恶性循环随尼龙66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付桂兰  王全 《色谱》1995,13(3):185-187,194
通过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地分析了二甲基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氧烷混合环体的色谱、质谱特征。讨论了甲基乙烯基五四硅氧烷质谱的离子分裂方式,测定了各种有机环硅氧烷的色谱保留时间(tg),建立了有机硅混合环体色谱-质谱的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7.
1-茚基二硅烷及二硅氧烷的合成及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茚基负离子分别与-氯五甲基二硅烷, 1,2-二氯四甲基二硅烷及1,3-二氯四甲基二硅氧烷作用, 制得三种1-茚基二硅烷及二硅氧烷类化合物。元素分析,UV, IR, 1H NMR及MS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讨论了它们的谱学性质与分子结构间的关系, 晶体学数据a=0.7462(2), b=1.4439(3), c=0.9789(2)nm; β=108.12(2)°,V=1.0023nm3, Z=2, Dc=1.14g.cm^-3。偏差因子R为0.047。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16种1,3-双-(介晶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Ⅱ_(a,b),Ⅲ_(a─g),Ⅲ_j,Ⅳ_(a─f).其化学结构用 ̄1NMR、IR、UV和元素分析表征。通过DSC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它们的相行为,除Ⅱ_(a,b)、Ⅲ_d和Ⅳ_d外,其余都呈现液晶相变。用X衍射分析研究了1,3-双-(4-甲基偶氮苯氧甲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Ⅱ_a)的晶体结构。讨论了这些新型硅氧烷化合物的比学结构对液晶相变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合成1,3-二(3-羟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与3-氯丙醇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3-氯丙氧基乙氧基二甲基硅烷,然后用格氏反应代替Walter的钠缩合反应,最后经水解制备了1,3-二(3-羟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总收率为42.0%。  相似文献   

10.
烯丙基二硅氧烷的合成及其自由基聚合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烯丙基二硅氧烷的合成及其自由基聚合反应彭万华(湖北三峡学院化学系宜昌443000)赵永镇(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彭万华男,33岁,硕士,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北京大学访问学者。1998-04-08收稿,1998-05-22修回...  相似文献   

11.
肖超渤  毛璞 《分子催化》1997,11(2):133-137
以丙烯胺和氯乙醇为原料,合成了N-烯丙基乙酿安;经过卤化,再与丁硫醇钠反应,制得N-(β-丁硫基乙基)烯丙胺;经过硅氢化,水解固载,络合K2PtCl4,得到固定在十氧化硅上的聚-γ-N胺丙基硅氧烷铂络的,并用XPS研究了其结构,选用1-十二烯、1-癸烯、氯下一烯、苯基内醚、苯丙烯、环己烯、丁烯腈等7种烯烃为底物,与三乙氧基硅烷进行硅氢加成反应,用铂络合物作为催化剂,考察了铂络合物的催化活性和产的的  相似文献   

12.
对130℃下1,3 二烯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DVDS)/苯乙烯(St)的溶液环化共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低转化率(<10%)的共聚物组成及环状结构比例,通过参数估计方法,求得环化率与竞聚率,分别为r1=0102、r2=348、rc=00210、Kc=381mol/L、K′c=0389mol/L,同时得到它们95%置信概率的联合置信区间及其交互影响的联合置信区间.表明DVDS的反应活性较St低,其非环状结构自由基具有较强的分子内环化反应能力;环的位阻效应使环状结构DVDS自由基的活性低于其非环状结构自由基.  相似文献   

13.
肖超渤 Augu.  RL 《分子催化》1997,11(5):354-358
报导了聚-γ-N-(β)丁硫基乙基)胺丙基硅氧烷和氯化钯的反应,得到固载在二氧化硅上的聚-γ-N-(β丁硫基乙基)胺丙基硅氧烷钯络合物,并用XPS研究其结构。选用硝基苯,烯丙基环氧丙基醚,烯丙基苯基醚,丙烯腈,烯丙基苯,苯乙烯,环己烯及丁烯等8种底物进行催化加氢,以评价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二-(4-羟基丁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甲基二氯硅烷、四氢呋喃和金属镁粉为原料,合成了二-(4-羟基丁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其结构用高分辨率的质子核磁共振谱、碳核磁共振谱、硅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现代仪器技术进行了测试及确征。  相似文献   

17.
1,3二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热性能王文俊(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SHINFranklinG.1,2,CHANT.C.1,3(香港理工大学1材料研究中心2应用物理学系3应用生物及...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硅聚合物具有柔软、耐热、耐水、抗生物污染等优点,若在聚合物中引入其它官能团,可进一步改善其性能,扩大应用领域,如:气体分离膜[1,2]、耐紫外线及X-射线材料[3]、半导体材料[4]、药物载体[5]、液晶材料[6]、阻燃材料[7]等.特别是含硅烷基苯乙烯衍生物系列的聚合物,其膜适用于氧等气体的分离,近来出现许多研究报道[1,2,8,9].  相似文献   

19.
反应性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反应性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 (H T)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 .首先利用硅羟基与硅氯基之间的脱氯化氢缩聚来代替以前采用的硅羟基间脱水缩聚反应 ,进一步提高了作为梯撑的对苯二胺之间氢键在聚合反应中的模板作用 .另外利用三甲基氯硅烷与对苯二胺梯撑的聚硅氧烷中间体的末端硅羟基进行封端反应 ,从而保证在脱除对苯二胺梯撑模板分子过程中避免进一步的无规缩合导致支化或交联 ,得到的反应性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 (H T)的规整性有所改善 .热分析结果表明与单链聚二甲基硅氧烷的Tg(- 12 3℃ )相比 ,其Tg 高达 117 0℃ ,证明这种梯形高分子具有刚性链结构 .尤其是2 9Si NMR谱中代表梯形主链上硅原子 (SiO3 2 )峰的基线宽度Δ =5 ,而采用硅羟基间脱水缩合方法得到聚合物的Δ =8~ 10 .表明该反应性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H T的规整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而且 ,该聚合物又是第一个可溶性、反应性、纯梯形主链无机高分子 ,它可以进一步通过硅 氢侧基接枝反应制备不同类型的梯形无机主链功能高分子 .  相似文献   

20.
在UV照射下,用含巯基的有机硅化合物与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加成硫化虽有专利报道,但该反应体系是以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作为光敏剂。当我们进行这方面研究时,发现二苯甲酮与有机硅氧烷预聚物相容性差,从而影响光加成反应的速度。为了改善光敏剂与有机硅预聚物的相容性,本文合成了具二苯甲酮基团的环状有机硅氧烷及其高聚物作为光敏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