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际土壤溶液中磷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间接紫外吸收法,对测定根际土壤溶液中PO43-的检测波长、电泳温度、分离电压和电解液组成等参数进行了选择,发展了根际土壤溶液中PO34-浓度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法。选择后的电泳条件为:电解液为32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4mmol/L1,2,4-苯三酸+0.3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pH=8.5);检测波长为205nm,分离电压为-20kV,温度为25℃。本方法有效地屏蔽了土壤溶液中Cl-,SO42-和NO3-等离子对PO43-测定的影响,对根际土壤溶液中PO43-的检出限为0.68mg/L(S/N=3);回收率为87.2%~99.4%,适于测定微量根际土壤溶液样品中PO34-的浓度。  相似文献   

2.
《分析试验室》2021,40(9):1010-1014
建立了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检测葛根中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方法。采用C18毛细管色谱柱,以NaH2PO4缓冲盐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优化流动相比例、流动相流速、NaH2PO4缓冲盐水溶液浓度和pH、分离电压等色谱条件。结果表明,在流动相为17.5 mmol/L NaH2PO4缓冲盐水溶液(pH 4.0):甲醇=55:45(V/V),分离电压3 kV,流动相流速80μL/min,检测波长250 nm的条件下,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质量浓度在200~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60~0.9982之间,平均回收率在98.6%~100.9%之间,RSD为3.1%~3.5%之间。该方法已用于葛根中异黄酮类物质的分离检测。  相似文献   

3.
区带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大黄提取液中游离蒽醌化合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和同时测定大黄提取液中五种蒽醌化合物的含量。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条件为:50 cm×75μm i.d.未涂层石英分光毛细管,分离电压20kV,0.05 mol/L KH2PO4-Na2HPO4(pH=8.2)缓冲溶液,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以氨基苯磺酸为内标。该法简便,快速,分辨率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拆分手性药物中间体1-甲基-3-苯基丙胺的方法。研究了缓冲溶液pH值、手性选择剂质量浓度、柱温、电压等因素对分离度的影响。在缓冲溶液浓度15mmol.L-1(NaH2PO4-Na2HPO4,pH7.6)、运行电压15kV、手性选择剂浓度为20g.L-1、毛细管温度18℃条件下,在4min内成功地分离了1-甲基-3-苯基丙胺对映体,其分离度为1.65。  相似文献   

5.
以在线扫集-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Sweeping-MEKC)测定了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和对乙酰氨基酚3种有效成分。考察了缓冲溶液pH值、SDS浓度、分离电压及进样时间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优化条件:以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55 cm×50μm,有效柱长35 cm)为分离柱;环境温度25℃;80 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20 mmol/L NaH2PO4(pH 2.2)+15%乙腈为缓冲体系,分离电压-20kV,进样时间60 s(H=20.0 cm),测量波长210 nm。在该条件下氯苯那敏、咖啡因和对乙酰氨基酚在25min内出峰,峰面积RSD均小于4%;线性范围分别为2.45~39.17、1.61~25.76、1.58~25.28 mg/L;检出限(S/N=3)分别达139、34、24μg/L,回收率分别为96%~101%、98%~102%、96%~102%。  相似文献   

6.
胶束在线扫集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三聚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胶束在线扫集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三聚氰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区带毛细管电泳相比,胶束在线扫集毛细管电泳法富集倍数提高约60倍。缓冲体系为140 mmol/L SDS+20 mmol/L NaH2PO4(pH 2.20)+10%(体积分数)甲醇,分离电压-18 kV,进样时间30 s,测量波长214 nm。考察了SDS浓度、pH、进样时间、运行电压等因素对分离测定的影响情况。在优化条件下,三聚氰胺在9 min时出峰,峰面积RSD≤3.7%。方法检出限、线性范围、相关系数分别为:0.13μg/mL、0.50~32.0μg/mL、0.9997。方法可用于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快速简便测定牛黄粉中胆酸的新方法.考察了电泳介质的种类、浓度、 pH值以及操作电压和进样时间对分离检测的影响.缓冲液为0.5 mmol/L Na3PO4 2 mmol/L Na2HPO4 0.2 mmol/L CTAB(pH 11.7), 分离电压为 -15 kV时可实现较好的分离和检测.胆酸的线性范围为75~200 μg/mL, 检出限为0.1 μg/mL.线性方程为y=0.6054ρ-4.14991, r=0.953.回收率为100.9%, RSD(n=5)=2.1%.  相似文献   

8.
采用毛细管电泳-柱端安培检测测定莲子心中荷叶碱、芦丁和金丝桃甙的含量.研究了检测电位、运行缓冲液浓度和pH值,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以微碳圆盘电极(Ф=0.5ram)为工作电极,检测电位为+0.95V(vs.Ag/AgCl),pH为7.25的50mmol/L Na2B4O7和100mmol/L NaH2PO4缓冲液为运行液,当分离电压为15kV时,3种分析物在15min内完全分离.荷叶碱、芦丁和金丝桃甙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2μg/mL、0.05μg/mL和0.04μg/mL.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莲子心中上述3种活性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分离分析乙酰半胱氨酸及4种相关杂质的毛细管电泳法。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50μm i.d.×50 cm,有效长度为45 cm),以V(50 mmol/L NaH2PO4(pH7.0)):V(甲醇)=97:3为背景缓冲溶液,进样时间20 s,运行电压15 kV,检测波长210 nm。在优化的条件下,乙酰半胱氨酸与4种相关杂质在15 min内均达到基线分离,乙酰半胱氨酸质量浓度在20~500μg/m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检出限为3μg/mL(S/N=3),加标回收率为98.8%~102.0%,相对标准偏差为0.29%~0.91%。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在线富集技术测定药品中痕量的泼尼松的方法。在胶束扫集的基础上联用场放大进样,使泼尼松的富集倍数提高了136倍;检出限由原来的2.7mg/L降至20μg/L。胶束扫集毛细管电泳缓冲体系为120mmol/LSDS、10mmol/LNaH2PO4(pH2.5)10%乙腈(V/V)。分离电压-20kV,进样电压-20kV,进样时间70s,进水时间180s,检测波长250nm。同时讨论了SDS浓度、样品基质pH、进样电压、进水时间和进样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样品的检测仅需8min,泼尼松在0.05~10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回收率在89.4%~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1%~2.6%之间,可用于各种中药制剂中泼尼松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快速测定尿液中的肌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尿中肌酐浓度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利用非涂层石英毛细管(64.5 cm×50μm i.d),以pH 2.5,0.1 mmol/L H3PO4作为电泳缓冲液,检测波长191 nm,用0.05 Pa压力进样4 s,在电压16 kV快速分离尿液中的肌酐,采用外标法定量。肌酐的迁移时间约为5.5 min,肌酐浓度在34.5~884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r2=0.999)。平均日内精密度为2.5%,日间精密度为3.0%。回收率94.1%~99.0%。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碱性苦味酸速率法相比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0,n=56)。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尿肌酐可应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毛细管电泳内标法测定糖果中胭脂红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胭脂红酸的毛细管电泳紫外测定方法。以未涂层融硅石英毛细管(55cm×75μm)为分离柱,3mmol/L硼砂(pH=8.92)为电泳介质,在分离电压为20kV,紫外检测波长为280nm的条件下对胭脂红酸进行测定。讨论了缓冲溶液、pH值、检测波长及分离电压的优化选择。以桂皮酸为内标对胭脂红酸进行定量测定,线性范围为3.92~100mg/L;检出限(S/N=3)为2mg/L。将该法应用于糖果中胭脂红酸含量的测定,方法简单可行且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胡彩虹  汪以真等 《分析化学》2001,29(11):1269-1272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猪体组织中甜菜碱含量的方法。甜菜碱首先转化为苯甲酰甲基酯后直接上样测定。pH为3.0的磷酸缓冲溶液使甜菜碱酯化物和甜菜碱结构类似物酯化物之间以及酯化物和酯化剂之间都能很好地分离,这也省去了反应混合液的前处理。该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4-600mg/L,相关系数r为0.9999,最低检测限为1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2%-4.7%,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5.9%-98.4%。  相似文献   

14.
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洋金花中莨菪烷类生物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洋金花中3种莨菪烷类生物碱—阿托品、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以57 cm×50μm熔融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工作电压25 kV,温度25℃,200 mmol/L Tris-H3PO4(pH=8.3)为背景电解质。经优化分离条件,3种莨菪烷类生物碱达到基线分离,此方法快速、简便,可作为中药材洋金花中有效成分分离的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胶束扫集毛细管电泳快速测定止咳露中的麻黄碱和可待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胶束扫集毛细管电泳, 建立了快速测定止咳露中麻黄碱和可待因含量的方法, 并通过日间实验、柱间实验等对方法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研究.胶束扫集电动色谱缓冲体系含60 mmol/L 十二烷基磺酸钠, 10 mmol/L NaH2PO4 (pH 2.20), 18%乙腈(V/V), 分离电压-14 kV, 测量波长200 nm. 讨论了pH、 SDS浓度、样品溶剂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在优化条件下, 麻黄碱和可待因均在5 min内出峰, 方法检出限(μg/mL)、线性范围(μg/mL)、相关系数分别为: 麻黄碱 0.433、 1.73~27.7、 0.9997, 可待因0.833、 3.33~50.3、 0.9996, 回收率在96.7%~103.5%之间. 峰面积日内RSD≤4.2% (n=5), 日间RSD≤8.0% (n=5), 柱间实验RSD≤2.3% (n=3).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环糊精修饰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CD-MEKC)同时分离检测橙皮苷和柚皮苷对映体。实验优化的条件为:以60mmol/L胆酸钠(SC)+30mmol/L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20 mmol/L NaH2PO4-100 mmol/L NaOH(pH=9.0,97%(V/V))+3%(V/V)甲醇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25kV,紫外检测波长214nm。在上述最佳条件下,橙皮苷和柚皮苷对映体在9min内得到完全分离,橙皮苷对映体的检测限(S/N=3)分别为0.13μg/mL和0.25μg/mL;柚皮苷对映体的检测限(S/N=3)分别为0.14μg/mL和0.07μg/mL。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胃苏颗粒制剂中橙皮苷和柚皮苷的对映体测定,回收率在86.0%~113.2%之间。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芯片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快速测定了盐酸洛美沙星胶囊中盐酸洛美沙星的含量。探讨了缓冲液类型、浓度,添加剂种类、浓度及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实验采用5.0mmol/L HAc(pH=2.5)+5%乙醇为缓冲溶液,分离电压3.0 kV,在1 min内实现了盐酸洛美沙星的快速分离测定。优化条件下盐酸洛美沙星的线性范围为20.0~250.0μg/mL,检出限为10.0μg/mL(S/N=3),RSD=2.0%,加标回收率为98.6%~103%。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扫集-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Sweeping-MEKC)分离测定急支糖浆中的阿魏酸、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酸。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50cm×50μm,有效柱长36cm),环境温度25℃,缓冲体系为20mmol/L NaH2PO4+80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SDS)+12.5%乙腈(V/V)(pH=2.2),紫外检测波长225nm,运行分离电压-20kV,进样时间60s,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在优化条件下,阿魏酸、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酸均在15min内出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检出限分别为109.95μg/L、88.48μg/L和15.96μg/L。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建立了对亚砷酸盐As(Ⅲ)、二甲基砷(DMA)、对甲基苯砷酸(p-As)、一甲基砷(MMA)、砷酸盐(As(Ⅴ)) 5种不同形态的砷化合物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紫外检测方法,研究了检测波长、缓冲体系种类、pH值及其浓度、分离电压、温度、进样时间等因素对5种形态砷化合物的分离度、灵敏度、重现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 ℃、195 nm、20 mmol/L NaH2PO4-5 mmol/L Na2B4O7(pH=6.25)缓冲溶液、20 kV运行电压、3.0 kPa压力进样10 s条件下,5种不同形态砷化合物在11 min内取得完全分离,5种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RSD为0.50%~1.51%和1.65%~3.36%,检出限(3S/N)为0.004~0.30 mg/L.本法成功地应用于虾米中不同砷形态含量的测定,其回收率在93%~106%之间.  相似文献   

20.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血浆中关西律、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的浓度。取0.5mL血浆,用乙醚提取后吹干,重组后进样于毛细管电泳仪进行分离测定。电泳条件:分离用缓冲液为75mmol/L NaH2PO4溶液(pH3.0),温度30℃,运行电压26kV,紫外检测,波长200nm,压力进样5S。本法在0.1~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和精密度良好,方法回收率在96%~105%之间,检出限均为0.02μg/mL,可满足临床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