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问题征解     
编者按 杨学枝老师提出下述四个猜想,并自费为之设奖.对最先完整给出解答者,每一题奖给50元,奖金由杨学枝直接寄给解答者(解答请寄350015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正确解答将在本刊刊出.猜想 在非钝角△ABC中,BC=a,CA=b,AB=c,ma、mb、mc与ta、tb、tc分别为边BC、CA、AB上的中线与角平分线.1.若a最大,试求使不等式(a-b)(a-c)≥λ(mb-ma)(mc-ma)成立的最大常数λ.猜想λmax=49(3-22)(7+210);2.若a最大,试求使不等式(a-b…  相似文献   

2.
刘健老师在文[1]中曾提出了一个难度较大的几何不等式猜想,即Shc27在锐角△ABC中,证明或否定∑wbwcbc≥94.(1)本文将证明(1)式成立.我们在文中约定如下符号:△ABC的三边长为BC=a,CA=b,AB=c,其对应边上的角平分线分别为w...  相似文献   

3.
关于三角形不等式的一个猜想安徽省肥西师范学校朱玉扬数学通讯于1989年第8期登载陈计与高海明同志所撰《一道征解题的拓广和加强》[1]一文提出如下颇有意义的猜想:设P、Q、R分别位于ABC的BC、CA、AB上.且将周界三等分,则ABk).其中k是正整数...  相似文献   

4.
三、一个几何不等式的证明石世昌(浙江新昌中学312500)文[1]提出了如下猜想:设P,Q,R分别位于西ABC的边BC,CA,AB上,且将同界三等分,则oR‘“RP‘+Po‘>2-‘(BC‘+CA‘+AB*)(1)其中k是正整数.文【Zj证明了当P,...  相似文献   

5.
异向不等式的转化策略邹楼海(大连开发一中116600)在不等式的证明中,常采用不等式的传递性,即欲证:“A>D”,可通过“A>B,B>C,C>D”去实现.然而许多问题中出现了异向不等式“A>B,B<C”等等,这时不等式的传递性不能实施.本文就异向不等...  相似文献   

6.
一个猜想的否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7年,V.O.Cordon建立了三角形的边长与高之间的不等式∑a2h2b+h2c≥2.[1]文[2]把上述不等式加强为∑a2t2b+t2c≥2(ta、tb、tc为△的内角平分线长,a、b、c为△ABC的边长,∑表示对a、b、c循环求和),并提出猜想∑a2t2b+t2c≥Rr(R、r分别为△ABC的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本文否定这一猜想,并由此得不等式链:2≤∑a2t2b+t2c≤Rr(当且仅当△ABC为正三角形时等号成立).证明 由角平分线长公式,有t2a=bc(b+c)2·(a+b+…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一个角平分线不等式的逆向讨论马统一(甘肃煤炭工业技校730919)董文莉(甘肃省地矿局二中734024)本文研究不等式的逆向不等式.给出了(1)式左端的一个与R,r有关的上界.定理设△ABC的三边长为BC=a,CA=b,AB=c,∠A,∠B,...  相似文献   

8.
数学问题解答1994年4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886在△ABC中,求证:证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时不等式的左边小于或等于零,而右边大于零,不等式显然成立.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同理将这三个同向不等式相乘得.887证明方程m...  相似文献   

9.
用“取等匹配”技巧证明非严格不等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文[1]指出:“对非严格不等式的证明,每一次‘放’或‘缩’保证等号成立是一个基本思考点,是放大或缩小的一个必要性要求”.本文着眼于这一必要性要求,以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的取等条件为出发点,根据待证不等式(或变形后的不等式)的取等条件和结构特征施行“取等匹配”——凑项或嵌式(数),使许多经常在中数刊物上出现且貌似繁难的非严格对称不等式轻松获证.例1 在△ABC中,证明不等式 tgA2tgB2+5+tgB2tgC2+5+ tgC2tgA2+5≤43.证明 由于△ABC中,有tgA2tgB2…  相似文献   

10.
一个猜想的加强及其证明511400广州市番禺中学严运华匡继昌先生所著《常用不等式》一书中附录《100个未解决的问题》中列出了角平分线的如下猜测:设面ABC的三边为a、b、c.其对应的角平分线为人、t。、tc,WJJ二十二十二>二十二—一二()贵刊19...  相似文献   

11.
再谈一个几何不等式的加强周新民(新疆北屯187团一中836007)文晓宇(新疆兵团教育学院833200)杨学枝先生在文[1]中证明了由他提出的猜想:设P为△ABC内一点,点P到△ABC三边的距离分别为r1,r2,r3,△ABC的边长分别为a,b,c,...  相似文献   

12.
命题 △ABC中,∠A、∠B、∠C所对边分别是a、b、c,求证  sinA-sinBbc+sinB-sinCca+sinC-sinAab ≥0.(1)(《数学通报》1997年5月号问题1072)文[1]对上述命题给出了一种简捷证法.通过对(1)式证法的研究,笔者得到了以下几个命题.命题1 设△ABC中,∠A、∠B、∠C所对边分别是a、b、c,则有:  sinA-sinBca+sinB-sinCab+sinC-sinAbc ≤0.(2)证明 由正弦定理知,不等式(2)等价于a-bca+b-cab+…  相似文献   

13.
此不等式是:若M 当且仅当M=1时等号成立.其证明极易,这里从略.由不等式所显示的信息知,它的结构简单,特征分明,其左端是一个分子为1的分式模型,右端则是与之相关的整式.这就意味着该不等式有把一个分式转化为一个整式的功能.正因为如此,运用不等式(*)可以使许多老问题获得新的解法.下面主要以一些竞赛题为例,说明不等式(*)的应用. 例1 设0<a<β<,求证: 证明 设原不等式左端为Q,先把Q化作依不等式(*)得 例 2 已知 P为△ABC内一点,BC-a,CA=b,AB=C.点P到BC、CA、AB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101.在△ABC与△A'B'C'中,有其中a、b、c与R分别为△ABC三边长及外接圆半径,等号当且仅当两三角形均为正三角形时取得. (宋庆.1999,3) 102.设△ABC的中线是 ma、mb、mc,外接圆与内切圆半径分别为R与r,则当且仅当△ABC为正三角形时取等号. 注:这是杨学枝同志对《数学通讯》1999年第1期“问题征解栏”中 160[1996,6]猜想题作出的解答. (杨学枝.1999,3) 103.在△ABC中,三边长为a、b、c,半周长为s,其对应边上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分别为ha…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三角形角平分线一个猜想的证明224001江苏盐城师范周甫林刘健先生在本刊95年第8期上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wa、wb、wcS、r分别为任意ΔABC的边BC、CA、AB上的内角平分线、半周长和内切圆半径.笔者证明了上述猜想(1)是正确的.今证明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关于角平分线的两个不等式的注记李鸿祥(上海铁道学院)本刊1994年第5期上的文[1]说:“用初等方法提出并证明若干新近发现的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不等式”.文中给出定理3在西ABC中,有当且仅当面ABC为正三角形时,(1)式取等号.我们指出,上述定理是易于...  相似文献   

17.
新题征展(19)     
A.题组新编 1.(1)以六棱柱的顶点为顶点的五棱锥共有 个; (2)以五棱柱的顶点为顶点的四棱锥最多有 个; (3)以四棱柱的顶点为顶点的三棱锥有 个;.(曹大方 供题) 2.已知△ABC的三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I)若a、b、c成等差数列时.不等式,m+sm2B<恒成立.求实数。m的 取值范围. (Ⅱ)若 a、b、c成等比数列时,不等式 m + sin2B < 恒成立,求实数m的 取值范围. (Ⅲ)若a、b、c的倒数成等差数列时,不等式m+ sm2B<—cos(A+C)+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三角形的一个不等式315211宁波大学数学系陈计1993年,管志宏[1]提出下列不等式:在西ABC中,有当且仅当面ABC为正三角形时等号成立.事实上,由熟知的几何不等式(见文[2]的2.12及2.33):易知不等式(1)是平凡的.本文中,我们将不...  相似文献   

19.
一个三角形中线不等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三角形中线不等式杨学枝(福州二十四中350015)△ABC中,边长BC=a,CA=b,AB=c.这三边上对应中线分别为ma、mb、mc,对应高线分别为ha、hb、hc,△表示此三角形面积.用∑表示循环和.定理在△ABC中,有当且仅当△ABC为等腰...  相似文献   

20.
设△ABC的边BC、CA、AB与外接圆半径、面积和半周长分别为a、b、c、R、△、s.P是△ABC内任意一点,AP、BP、CP分别交BC、CA、AB于L、M、N.1966年荷兰的O.Bottema建立了不等式:   AL·BM·CNS△LMN≥4s(1)等号当且仅当P是△ABC的内心时成立.类似上式,贵刊文[1]P26刊载了刘键先生建立的不等式:AL·BM·CNa·PL+b·PM+c·PN≥△R(2)等号当且仅当△ABC为锐角三角形且P为垂心时成立.文[2]给出了(2)式的简证,受其启发,笔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