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选用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变迁背景下的经验数据,系统地考察了董事会特征对公司盈余信息披露质量的治理效应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的独立性、专业性特征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呈报质量的重要因素,即:公司拥有更高比例的独立董事、拥有财务独立董事、或者设立审计委员会,均能更好地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作为表征董事会行为特征的变量,如董事会持股水平、董事会年度会议频率和兼任控股股东职务等,却与公司盈余质量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而且,在认同审计委员会与独立董事制度能够发挥财务报告监督作用的同时,亦要避免其形式上的装饰现象。  相似文献   

2.
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本文从审计费用率视角研究了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本文发现,在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样本和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样本之间,董事会的规模和独立性、独立董事规模和报酬存在显著差异,且这些变量及独立董事规模、审计任期与审计费用率的相关性不同。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在加强独立董事责任和董事会、外部审计师独立性的同时,也改善了公司内部控制系统,但整体上并没有改变审计师的任期。  相似文献   

3.
高塬  马连福 《运筹与管理》2022,31(9):176-182
研究聚焦董事会内部沟通网络,基于独立董事信息共享机制探讨对高管薪酬的监督效果。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相互之间通过共享信息来增强对高管自利行为的抑制能力,有效降低了高管薪酬。同时,管理者权力对独立董事信息共享机制的监督效力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随着管理者权力的增强,独立董事信息共享对于高管薪酬的约束作用被弱化,这一结果说明独立董事信息共享机制的监督有效性受到管理者权力的限制。研究构建了独立董事信息共享指标,并基于董事会监督博弈过程分析信息共享对高管自利行为的约束过程,最后运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加以验证。研究拓展了对独立董事监督机制的认识,为打开董事会“黑箱”、提升董事会绩效提供新视角,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由静态结构研究向动态过程研究转化。  相似文献   

4.
对于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得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结论,原因是因为公司在确定独立董事比例可能与公司规模等公司的自身因素大小。本研究通过检验发现,公司规模对独立董事比例具有门槛效果,使用门槛回归模型可以更好的解释独立董事比例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不同公司规模门槛区间,独立董事比例和公司价值之间的相关性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张莉  谈毅 《经济数学》2014,(1):41-47
风险投资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创业板355家上市公司中,近60%的公司有风险投资背景,近40%的公司有联合风投背景.本文首先以2009-2012年创业板35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风险投资个数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然后,以132家联合风投背景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联合风投内部特征对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试图探讨能够发挥最佳监督作用的联合投资方式.实证结果显示有风投背景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高于无风投背景的公司,且联合风投个数越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尽管如此,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联合投资方式降低联合投资的负面效应,比如:提高联合风投多样化程度、提高主导风投持股比例、选择高声誉主导风投等等.  相似文献   

6.
《数理统计与管理》2021,(1):175-190
以高管激励为中介变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为调节变量,以2007年-2018年期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的抑制影响,说明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可以有效履行其监督职能;高管薪酬激励和高管股权激励在控股股东委派董事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机构投资者股权越大,分类转移盈余程度越低,但削弱了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正向监督效应。本文有助于完善控股股东委派董事监督分类转移盈余行为的影响路径,对上市公司调整高管激励结构和完善投资者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种盈余管理动机的复合效应是产生盈余平滑。本文基于此认为稳定的盈余管理目标促使管理层选择盈余平滑策略,该论断可通过建立会计盈余的均值回复模型来验证。盈余管理策略也促发了对应计项的调整,该论断可通过建立一个简化的现金流盈余反应模型来验证。基于该简化模型可从盈余管理中分解出年度审计效应(实质来源于短期盈余管理行为)和跨年效应(实质来源于长期盈余管理行为)。实证部分对报告的会计盈余的均值回复性、盈余管理的年度审计效应和跨年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公司管理层有比较稳定的盈余管理目标,并在非年报季度有较强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年内盈余管理效应异于跨年盈余管理效应。实证结论符合理论预期。  相似文献   

8.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6):1021-1029
在市场经济改革和公司治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有关市场化进程和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联合影响的经验证据相对缺乏.本文以2005-2007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市场化进程和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联合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独立性、专业委员会设置、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会薪酬、董事会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选取我国第一支统一指数沪深300的指标股2005年年报披露的审计费用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的统计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企业资产规模、纳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数、会计师事务所为"国际四大"显著影响审计收费;而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审计意见类型、独立董事的数量、公司所在地等对审计收费不存在显著的影响。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2008年我国沪市854家A股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行业门类、当前状态、股权集中度对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具有显著影响;股票种类、上市时间、盈利能力、董事会规模、审计意见对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影响次之;而公司成长性、融资计划以及是否违规对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盈余管理研究侧重于应计项目操控,而忽视真实活动操控。本文以真实活动操控为视角,以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微盈公司和非微盈公司的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异常可操控费用和异常生产成本的差异,发现微盈公司的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异常可操控费用均低于非微盈公司的对应水平,而异常生产成本则高于非微盈公司的对应水平,验证了微盈公司存在利用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来实现保盈目标的真实活动操控行为。  相似文献   

12.
李秉祥  张涛  陶瑞 《运筹与管理》2021,30(5):214-220
从控制链长度的视角出发,去探寻金字塔结构对于家族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对于金字塔结构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2012~2016年我国A股市场金字塔持股结构的家族上市公司数据,对控制链长度变化与家族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家族企业的控制链长度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而依据最终控制人是否为公司创立者的分组检验结果显示,控制链长度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仅在非创始人控制的家族企业样本中成立。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进一步分析发现:与非创始人控制家族企业相比,创始人控制的家族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明显更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了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间首次进行股权激励草案公告的245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草案前后的超额收益情况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即使不考虑股权激励本身带来的短期市场效应,草案公告日也更可能出现在股价低点,说明管理层会对草案公告的时机进行选择.进一步的研究则表明管理层是利用了自身对于公司季度盈余报告的信息优势来进行草案公告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业绩补偿承诺制度的初衷是降低估值溢价,引入盈利预测增长率探究其对定增并购双价格偏离的影响机理进而揭示制度发挥作用的路径。采用层级回归分析表明:业绩补偿承诺对双价格偏离具有正向影响,对盈利预测增长率具有负向影响;盈利预测增长率对双价格偏离具有正向影响,其在业绩承诺与价格偏离之间的作用机制呈现出“遮掩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业绩补偿承诺对定增并购绩效具有价值促进作用,并提升了并购双方互利共赢的空间,大股东因业绩承诺所获得的高价格偏离是价值补偿的体现。研究结果丰富和拓展了业绩补偿承诺和双价格偏离的相关研究,对制度的合理安排及契约价值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巡视监督的视角考察了国家治理体系完善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巡视监督能够有效的抑制企业盈余管理,降低24%的应计盈余管理和22%的真实盈余管理。采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倾向得分法之后的结论依然稳健;相对于地方巡视监督而言,中央巡视监督对企业盈余管理治理的效果更为显著;巡视监督对于腐败地区企业盈余管理治理效应更强。本文丰富了国家治理体系发挥公司治理效应的文献体系,揭示了制度建设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研究延迟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着盈余管理的行为。在实证过程中,采用了前瞻性修正的琼斯模型来估计操纵性应计部分.本文的实证结论认为:延迟公布年报的行为与负的实际盈余相关.同时,由于担心市场会对延迟公布年报的行为予以惩罚,延迟公布年报的公司会考虑到在当期运用调低利润的措施来进行盈余管理,从而使得下一期利润能够大幅度上升。另外,本文也发现公司调低利润的幅度与年报延迟公布的时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A model is proposed to value a firm with stochastic earnings. It is assumed that the earnings of the firm follow a time‐varying mean reverting stochastic process. It is shown that the value of the firm satisfies a boundary value problem of a second‐orde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which can be solved numerically. Some special cases are discussed. An analytic solution is found for one special case. Moreover, it is shown that the analytic solution is consistent with a previous result obtained by other researchers. Numerical solutions are obtained for the other special cases. Finally, the model is also applied to value the debt issued by the fi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