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用X射线荧光(XRF)和X射线衍射(PXRD)技术对第4代太空组和地面组白术中元素种类、含量及主要化学组分的微结构进行测定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太空组比地面组白术少了Na和Ti两种元素,K和Mn的含量分别提高到1.16和1.15倍,其他元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Si和P,分别下降了82.1%和71.2%;在地面组白术中鉴别出含有一水草酸钙和菊糖,而太空组白术中不含菊糖,一水草酸钙的含量比地面组明显减小。航天育种有利于选育出变异幅度大的特异质白术新品种。这两种技术配合使用适宜对变异幅度大的航天育种药用植物的元素和主要组分微结构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5种丹参主要成分及微结构的检测及综合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荧光(XRF)、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技术,对安国栽培的5个不同种质丹参主要成分及微结构检测,对各样品中多种元素种类及含量、晶体及非晶体成分以一套综合特征图的方式对其表征;该谱将同种属不同种质丹参中的共有成分和细微差异之处给与直观地描述。3种技术共有制样简单,测定速度快,再现性和客观性好的特点;可用于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中药材GAP种植条件的指导、药材产地特征、主要成分及微结构的检测及表征、质量稳定性的控制及真伪鉴别。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直链淀粉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研究了动态高压微射流(DHPM)不同压力处理(80~200MPa)对直链淀粉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扫描电镜显示玉米直链淀粉经DHPM处理后,其表面形貌发生改变,颗粒结构被破坏,有团聚现象;原子力图像显示处理后的淀粉分子相互交联缔合,排列成紧密的网状结构;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得出处理后的直链淀粉晶型未改变,结晶度随压力增大而减小,这为DHPM对淀粉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X射线光源、单色、聚焦及探测系统的发展,在实验室可借助低功率X射线光源开展X射线荧光(XRF)和X射线吸收谱(XAS)分析。液体金属射流源等新型X射线光源系统、闭合反馈系统、电荷耦合元件和方孔微通道板等技术和计算方法的进步促进了聚焦扫描型、全场型和XRF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实验室型XRF元素空间成像技术的发展。超环面、球面和柱状弯晶等单色聚焦系统的发展推动了实验室型XAS技术的发展。探索新型的实验室X射线光源系统,开发更高效的单色聚焦系统,推动X射线动态电影拍摄技术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硼钢中B与Fe作用的超精细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的方法制备出含B量为0.15%—0.55%的低合金钢.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和穆斯堡尔谱分析技术,研究了其中B与Fe元素作用的微结构.确定了穆斯堡尔谱的基本参量———化学位移(IS)、四极分裂(QS)、内磁场(Hhf)随高硼钢成分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B元素少部分固溶在αFe中,大部分与Fe形成Fe2B和FeB.分析了B和Fe原子核外电子结构的变化特征及超精细结构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高硼钢 相结构 超精细参量 核外电子  相似文献   

6.
现代仪器在泌尿系结石元素分析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泌尿系结石所含元素进行准确的分析可为治疗尿石症和预防其复发提供重要的参考,文章综述了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泌尿系结石元素分析中的运用及其研究进展,这些技术包括: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质子激发X射线发射光谱(PIXE)、能量分散X射线分析(EDX)、电子束探针微区分析(EPMA)、原子发射光谱(AES)、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X射线荧光光谱(XRF)及离子选择性电极等。  相似文献   

7.
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地质样品测定上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而将X射线荧光光谱法应用到沉积相的研究中则更少。将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应用到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沉积环境及古气候的识别中,针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沉积相及沉积环境有争议的问题,特别是须二段地层属于陆相沉积还是海相沉积的问题,采集了四川盆地内四个有代表性地区的须家河组样品,采用X 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须家河组各段沉积物的元素含量及变化特征,并根据不同相带及沉积环境的元素含量标志,定量分析须家河组沉积相带与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 须家河组二段的Sr/Ba值、Mn/Fe 值和Sr/Ca值均落在陆相沉积的范围内,且与须家河组三-四段的元素含量特征无明显差异,Sr/Cu元素比分析结果表明须家河组沉积时期为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环境,结果证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属于温湿气候下的陆相沉积,且与须家河组三-四段沉积环境相类似。X射线荧光光谱法与常规化学分析法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小于3%,该方法简单易行,为沉积相及沉积环境的识别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且能够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为解决有争议地层沉积相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可行的新方法,推动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在地质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6%的糯米淀粉溶液为原料,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UV/Vis),偏光显微(PLM),X射线衍射(XRD)分析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对糯米淀粉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扫描电镜显示不同压力处理下的糯米淀粉颗粒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经过160 MPa处理后,淀粉颗粒被冲击成片状; 紫外-可见分析中碘兰值变小,支链淀粉含量减小,表明超高压处理过程中支链淀粉的结构被破坏; 偏光显微显示糯米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逐渐模糊,经160 MPa处理后,多数淀粉颗粒偏光十字消失;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120 MPa处理后,相对结晶度开始降低,但降低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E),测定第4代航天育种黄芩的元素种类和含量,并与同条件下种植收获的地面组黄芩进行比较分析,初步分析了空间效应对黄芩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样品元素种类基本无改变,即两组样品富集元素种类是一致的,但太空组黄芩元素含量有所变化,Ca,Na,Zn,S含量比地面纽分别提高了0.3,0.3,0.04...  相似文献   

10.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装置对金属纯Ni进行轰击,采用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详细分析了受轰击样品的变形结构和缺陷。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经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后,在{111}和{200}晶面出现了择优取向。TEM表层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强流脉冲电子束轰击1次和5次后,晶粒内部形成了大量的(111)[112]型波状条带结构,在波状条带内部包含大量平行的(200)[110]型微条带;10次轰击后,样品变形结构发生变化,除大量的条带状结构外,变形孪晶的数量明显增多。这些变形微结构不仅影响表层的织构演化行为,而且还能细化晶粒,强流脉冲电子束技术为制备表面纳米材料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山药近红外拉曼光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785 nm半导体激光光源,全息光栅和近红外增强CCD探测器等光电器件,构建了一套近红外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测试获得了山药的拉曼光谱及拉曼一阶导数谱。山药拉曼光谱谱中出现了477, 863, 936 cm-1等较强的特征峰,主要归属为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多糖等物质,与已知山药生化成分基本相符。在山药拉曼一阶导数谱中,467,484,870,943 cm-1处出现明显特征峰。对比山药拉曼光谱,在600~800 cm-1,1 000~1 400 cm-1区域内,山药拉曼一阶导数谱变化较为明显,可以更为清晰地表现山药拉曼光谱,能作为山药拉曼光谱分析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地珠子参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不同产地珠子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情况。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不同产地珠子参中Ca、Cr、Cu、Fe、Ga、Li、Mg、Mn、Ni、Sn、Sr、Ti、Tl、V、Zn、Pb 1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珠子参中各微量元素含量有所差异,陕西宁强产珠子参中Ca、Mg、Mn、Zn、Cu等含量高于其他产地。珠子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产地的土壤、水质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草药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各微量元素之间按一定比例存在,以维护各自的生理功能,如果比例平衡失调,疾病就可能发生或发展,中草药中含微量元素丰实。选取了16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草药百合、鱼腥草、甘草、板兰根、五味子、黄芩、贝母、何首乌、紫草、石菖蒲、半夏、银杏、金银花、葛根、柴胡和川芎,采用HNO3-HClO4湿法消化,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Fe,Ni,Mn,Cr,Cu和Zn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药物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观察不同药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别。测定结果显示,16种中草药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含量较多的微量元素有Fe,Zn和Mn,不同药物中含量有所差别,含微量元素较丰富的是何首乌、银杏叶、柴胡、五味子、半夏和紫草;含量较少的葛根、石菖蒲和板兰根。分析结果为研究中药理论、药理药效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ICP-AES测定山药中微量元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山药中钾、钙、钠、镁、锰、铜、铁、锌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8种元素的RSD分别为1.12%,0.69%,0.57%,0.28%,3.54%,2.23%,1.48%,2.49%.平均回收率为92.3%-102.2%,该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山药等中草药中多种...  相似文献   

15.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山药中多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山药中钾、钙、钠、镁、铜、锌、铁、锰、锶和镍的含量。其中前八种元素的RSD分别为0.43%,1.10%,4.41%,0.68%,1.44%,1.88%,1.29%和0.03%。回收率为90.0%~111.0%,该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山药等中草药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用该法对不同地区的中草药进行微量元素分析测定。文章还对不同产地中草药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分布的规律性进行了讨论, 可以为探讨微量元素与中草药的质量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野生中药田基黄中稀土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研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应用ICP-MS分析了中药材田基黄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田基黄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Yb,Tm,Lu和Y的浓度在6~14 522 ng·g-1的范围之间。在上述稀土元素中,田基黄稀土元素含量超过2 000 ng·g-1的有La(4871.64), Ce(14 522.03)和Nd(2 064.94)。与粮食作物比,田基黄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是稻米、小麦、玉米和大麦等粮食的上千倍,这可能是田基黄具有肝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稀土元素在田基黄中的分配除了自身的吸收分配特性以外,还要受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分配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两种基体改进剂对山药中铅元素的测定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亚夫  肖汉跃 《光谱实验室》2012,29(3):1670-1673
比较了磷酸二氢铵,氯化铵两种基体改进剂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了山药中铅元素的含量的研究。两种基体改进剂测得山药中的Pb含量分别为39.2μg.mL-1(氯化铵)、40.0μg.mL-1(磷酸二氢铵),回收率分别为106.5%、95.57%,RSD为均小于5%。最佳测定方法为:以磷酸二氢铵作为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为1100℃,原子化温度为1900℃时,用氘灯校正背景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地三叶木通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超声波提取法对三叶木通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条件,其最优条件为: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30min,乙醇浓度60%。用超微量微孔板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三叶木通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三叶木通之间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不同部位之间差异也显著,可见不同产地因不同的生长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对三叶木通总黄酮含量影响较大。本实验为以后更好的开发利用三叶木通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蛇纹石这一中国传统的玉材为对象,旨在通过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来探索古代蛇纹石玉器原料的可能来源。采用无损的外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技术(PIXE)对来自中国几个典型矿区的蛇纹石样品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同时也采用有损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ICP-AES)对这些蛇纹石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所获取的蛇纹石微量元素含量趋势具有一致性,说明PIXE无损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蛇纹石的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讨论了蛇纹石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地质成因之间的关系,这些蛇纹石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用来区分不同地质成因的蛇纹石。Ⅰ型地质成因的蛇纹石中微量元素中Ni含量较低,且几乎不含Cr和Co,而Ⅱ型地质成因的蛇纹石中则含有较高微量元素的Cr,Co和Ni。采用PIXE技术分析了来自浙江、江苏、河南、安徽和湖北等省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4585 BC—221 BC)14个遗址或墓葬出土的18件蛇纹石玉器的化学成分,通过与两种地质成因类型蛇纹石的微量元素比较分析,初步推测了这些蛇纹石玉器原料的可能来源。以蛇纹石微量元素含量与地质成因类型之间的关系来探索古代蛇纹石玉器玉料可能的来源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