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化学   12篇
物理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放电现象--类比猜测1743年~1744年间,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在费城和波士顿看到了来自苏格兰的斯宾塞(A.Spence)博士利用玻璃管和莱顿瓶所做的简单的电学实验时,心里激起了强烈的探求欲望。他买下了全部展品,开始研究电学问题,一位他在伦敦英国皇家学会结识的朋友柯林森(PeterCollinson)得知此事后,给富兰克林寄来了一批电学著作、莱顿瓶和一些摩擦起电的设备,并在信中介绍了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激光具有亮度高、单色性好、高相干性及方向性好的优势,然而在激光成像、激光加工等场景只想利用其高亮度或高单色性,高相干性导致的干涉效应会影响和限制其应用效果.通过模拟计算的方法,设计了一种针对软X射线激光去相干的新型单玻璃管光学透镜.模拟结果显示,针对波长为10 nm、束腰半径为1.25 mm的软X射线激光光束,透镜入口端内直径5 mm、出口端内直径0.6 mm、长度15 cm的单玻璃管光学透镜在有效降低软X射线激光光束相干度的同时,在出口处获得了发散度为30—50 mrad的出射光束,相应的传输效率为78%,光强增益为52.74.针对波长不低于1 nm的激光光束,该型号的单玻璃管光学透镜能够将光束的传输效率保持在30%以上.本文还探讨了入射光能量和透镜长度对器件传输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全反射原理设计的单玻璃管光学透镜能够满足极紫外到X射线波长范围内激光去相干的应用需求,在X射线激光成像、激光加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焦耳定律Q=I^2Rt,传统的实验方法是用两个同样的烧瓶,里边充满液体,在瓶口塞上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根据玻璃管中液柱上升的高低判断烧瓶内电阻丝通过电流时发热量的多少,但是如此做实验存在不少困难:一是液柱在玻璃管中上升很慢,耽误很长时间;二是完成一项实验后在做后一项实验前要等玻璃管中液柱降回原来高度,这就更耽误时间了,而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难以完成任务,针对此实验的不足之处,笔者进行了一点点改进。  相似文献   
4.
鉴于经锥形玻璃管聚焦的离子束在微纳加工、微区分析以及辐照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16 keV C在不同倾斜角度的锥形玻璃管中输运过程.实验发现当处于0°倾斜角度时,出射粒子由核区和晕区构成,核区是从锥形管后锥孔中直接出射,未与锥形管内壁之间发生电荷交换,主要成分为C离子.晕区是C与锥形管内壁发生部分电荷交换作用,由C和C0构成.当倾斜角度为1°时,出射离子由两部分组成:C0原子束斑和C离子束斑,未出现核区.出射核区的离子方向始终保持在入射粒子方向,与锥形管倾斜角度无关.随着锥形管不断倾斜,相对透射率不断减小, C0束斑占比增加, C束斑占比减小.锥形管对入射离子有聚焦效应.本实验弥补了低能负离子在锥形管运输过程研究的欠缺,有助于聚焦离子束的后续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5.
梁云飞 《物理通报》2012,(8):126-127
在研究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苏科版8年级物理上的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是通过实验"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来实现的[1].生活中要想找到可供课堂上实验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确不容易,教材上的探究活动可以说很好,能够很大程度上实现小组合作,切实体现出学生的实验活动.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实验的背后隐藏着诸多不足之处,如玻璃管易碎,实验时要处处小心;其  相似文献   
6.
一种简单更高效的木炭还原氧化铜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绍武 《化学教育》2009,30(4):72-72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因高温条件难以达到,还有被还原出来的铜颗粒很小,混杂在炭粉中,可见度不高.  相似文献   
7.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7-157
托里拆利在求学时就己显露出才华出众,为学校主管卡斯泰里(伽里略的学生)所赏识。1641年卡斯泰里将他正式介绍给伽里略。三人相处极其友善,经常讨论学术问题,直到伽利略去世。在伽利略时代,人们看到抽不出10米深以下的水。当时人们认为空气无重量;有一个学者巴里安尼认为空气有重量,因而产生压力,从外面将水柱压起来。托里拆利用比重很大的水银灌入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中,而后将开口端埋入水银杯中竖直,封闭端便出现空间,解决了这个争议。  相似文献   
8.
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良好途径,到社会大课堂去实践,发现问题,探究之、解决之,使学生能够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测量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在镀膜玻璃管中传输的特点,介绍了一种测量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某一波长的光以一定角度入射到充满气溶胶的玻璃管中,经管壁的多次折返大大增加了光程,气溶胶对光的衰减信息可以通过玻璃管两端的探测器测量得到,利用比值计算方法消除光电转换过程中因光强波动、管壁不均匀以及分子散射等带来的测量误差,提高了气溶胶消光系数测量的灵敏度。将用该方法测量气溶胶在波长550nm上的消光系数,与能见度仪测量结果对比表明此方法测量结果是合理的,且该方法具有原理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激光扫描玻璃管外径及壁厚在线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在恶劣环境中对玻璃管外径和壁厚进行高速、动态、非接触实时测量的方法,导出了数理模型,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该方法外径测量的理论精度可达4.5μm,壁厚测量精度为14μm;最后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