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39篇
化学   641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物理学   4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磺酸系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分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两步法与正交试验得出磺酸系双子表面活性剂合成的优化条件.通过重结晶对中间体和最终产品进行分离提纯.分离出中间体α-磺酸月桂酸(简称α-SLA),测得其熔点为49~50℃,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为透明片状晶体,由红外光谱认证结构.合成并分离出目标产品--聚乙二醇(α-磺酸盐)月桂酸单、双酯(简称α-SLPM和α-SLPD),其中后者为磺酸系双子表面活性剂.红外光谱认证,二者熔点测定值均在30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两水相体系中聚乙二醇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学君  刘彦明 《分析化学》1993,21(12):1470-1470
1 引言 利用两水相体系作为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转化反应,或者提取生物大分子,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关注。聚乙二醇(PEG)-葡聚糖(Dextran)是最常用的两水相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了解上下两相的组成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建立合适的测定两水相体系的方法是研究和应用两水相体系的基础工作。本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PEG  相似文献   
3.
PEG-PL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13)C NMR对平均链段长度的测定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报道聚乙二醇(PEG)在辛酸亚锡存在下与丙交酯(LA)反应合成PEG-PLA嵌段共聚物,用~(13)C NMR测定了共聚物的结构,估算了平均链段长度.实验结果表明,L_(PEG)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而L_(PLA)随反应时间和LA在原料配比中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呈逐步聚合反应特点.对聚合反应机理作了推测.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表面活性剂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的混合物)分解法制备了不同原子比(nLa+nCo)/(nLa+nCo+nZr)和不同温度焙烧的系列介孔混合氧化物催化剂La-Co-Zr-O。运用XRD、N2吸附/脱附、XPS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CO和C3H8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组分配比和焙烧温度等参数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比表面积和孔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108~266 m2·g-1)和分布集中的孔径(3.4~3.9 nm),Zr含量较高的样品比表面积较大。XRD结果表明,样品中的活性组分钴物种主要以Co3O4形式存在;XPS和H2-TPR结果表明,样品中可还原的晶格氧的数量、活动度以及表面钴原子浓度均与催化剂对CO和C3H8的氧化性能密切相关。原子比为0.5的样品中,较多的晶格氧易于在相对低温下还原;而原子比为0.7的样品表面钴原子浓度较高,这使得两样品均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经650 ℃焙烧的样品仍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108 m2·g-1)和分布集中的介孔孔径(最可几孔径约3.8 nm),且催化活性下降幅度也很小,表明该系列介孔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抗烧结能力和介孔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将丙交酯(DL LA)与聚乙二醇(PEG)共聚得到了一系列高分子量的共聚物.用IR、1H NMR和DMA对它的结构和粘弹性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力学性能,同时对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特征粘度的变化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G与LA的共聚物是一种三嵌段结构HO PLA PEG PLA OH.当PEG含量增加时,强度下降,伸长率增加,共聚物逐渐由脆性向韧性转变,因此用PEG改性的PLA是一种综合性能可调控的生物降解材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柠檬酸络合-有机模板剂分解法制备了(La+Co)/(La+Co+Zr)原子比为0.5的La-Co-Zr-O催化剂,并与传统的共沉淀法制备的La-Co-Zr-O催化剂进行比较. N2物理吸附结果表明,采用模板剂法制备的催化剂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96.6~117.6 m2/g)和十分均匀的孔径(3.5~4.3 nm); 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表征结果一致表明,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主要为高分散的Co3O4微晶(粒径为23~33 nm), 模板剂法制备的催化剂中所有组分的分散性均优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 程序升温还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混合模板剂制备的催化剂中Co3O4更容易被还原. Co-O 键的活动度与催化剂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用磺酸酯法制备单端氨基聚乙二醇引发剂,引发谷氨酸苄酯羧酸酐开环聚合,生成可生物降解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PEG-PBLG),用IR,NMR和GPC表征了共聚物。用超微透析法制备PEG-PBLG聚合物纳米粒,荧光芘探针法测定纳米粒的临界聚集浓度(cac)。紫外分光光度计考察纳米粒对疏水性药物的增溶作用,PEG-PBLG可作为亚微粒药物输送系统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邓凡政  石影 《分析化学》1995,23(7):832-834
本研究了聚乙二醇(PEG)-(NH4)2SO4-铬黑T(EBT)体系对Fe(Ⅲ)、Co(Ⅱ)、Ni(Ⅱ)、Cu(Ⅱ)、Cd(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结果表明,在pH7 ̄11的NH3·HNHCl缓冲溶液中,Fe(Ⅲ)、Co(Ⅱ)、Ni(Ⅱ)、Cu(Ⅱ)可被聚乙二醇(PEG)相萃取,而Cd(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Cd(Ⅱ)与Fe(Ⅲ)、Co(Ⅱ)、Ni(Ⅱ)、Cu(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固载化聚乙二醇三相催化下香豆素的合成,探讨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水杨醛与碳酸钾的摩尔比为 1: 0.75,反应温度为175℃,反应时间为3.5 h,该条件下香豆素的收率为 65.7%。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量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低分子量梳状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方法及结构,性能。首先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并进一步合成了分子量一万左右的梳状聚合物电解质,结果表明:反应严格按照反应方程进行,精制产物是非晶的梳状聚合物,本聚合物体系均存在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一个在100℃左右,归属为梳状聚合物主链的玻璃化转变,另一个在-20摄氏度以下,归属于侧链玻璃化转变,在室温下侧链可以运动,有利于电活性物质的迁移和扩散,并用超微电极研究了该电解质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