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148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脂对茶多酚与咖啡因的吸附分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低档绿茶末的水提取液中,利用离子交换,吸附树脂成功地分离出茶多酚与咖啡因,并详细考察了其交换与吸附性能。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树脂法具有产品收率高,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卫艳丽  董川等 《分析化学》2002,30(3):301-303
以快速定量滤纸为基质,用KI-NaAc为重原子微扰剂,建立了测定痕量可可碱、咖啡因、茶碱的滤纸基质室温Lin光(PS-RTP)分析法。该法取样量少,线性范围宽,可可碱、咖啡因、茶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4.4-576;5.44-699;7.21-360ng/斑点;检出限分别为1.14、0.78、1.80ng/斑点。该方法用于巧克力中可可碱、茶叶中咖啡因、氨茶碱药片中茶碱的测定,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好。标准回收率在92.8%-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5%。  相似文献   
3.
以生物碱(咖啡因)为衍生化试剂,用浸渍法使其负载于活性炭(AC)上,制成一种新的金属阴离子吸附材料———负载咖啡因-活性炭(CAC)。用ICP-AES研究了该吸附材料对金属阴离子[Mo7O24]6-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其化学稳定性;还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和氨水对待测物吸附率和解脱率的影响及共存离子的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同时检测人血液中鸦片类、巴比妥类和苯二氮卓类10种常见毒品的气相色谱-质谱新方法。系统地对提取溶剂及其组成配比、体系pH值、超声振荡提取时间等样品预处理条件以及色谱柱等GC-MS分析条件进行考察和优化。运用选择离子模式(SIM)检测,每种成分选择4个特征离子。所选的离子分别为:摇头丸m/z44、77、136、207;异戊巴比妥m/z156、55、141、41;司可巴比妥m/z168、97、195、41;咖啡因m/z194、82、109、67;安眠酮m/z235、213、250、91;美沙酮m/z72、57、165、213;吗啡m/z271、150、201、81;安定m/z256、221、283、165;氯氮平m/z243、227、256、192;艾司唑仑m/z207、239、293、259,其中黑斜体为定量离子。在选定的条件下,异戊巴比妥等7种药物在0.10~2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安定等3种药物在0.50~2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在96%~103%之间,RSD在1.64%~6.32%之间,检出限为0.01~0.05 mg/kg。本文同时研究了pH值对吗啡类药物的影响机理。与文献报道的检测方法比较,本法更加简便易行,灵敏度提高1个数量级以上,分析时间缩短,用色谱保留时间与质谱同时定性,消除血液中其他成分干扰,结果准确可靠,选择性和重复性好,可应用于中毒患者体液样品及毒物成分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5.
酚醛型吸附树脂对咖啡因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 3种自制吸附树脂JDW 1、JDW 2、JDW 3和DuoliteS 761对咖啡因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研究 .结果发现 3种自制树脂对咖啡因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DuoliteS 761 ;在吸附咖啡因的初始阶段 ,即达到 3 2 %~5 1 %平衡吸附百分率时 ,吸附速率数据和半经验速率方程很吻合 ,证实吸附咖啡因是粒扩散控制过程 ;酚醛型吸附树脂等温吸附咖啡因的平衡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 ,相关系数在 0 99以上 ,因此 ,酚醛型吸附树脂吸附咖啡因属单分子层吸附 ;用 1mol LHCl和 40 %的甲醇溶液复合使用 ,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6.
用HPLC法测定咖啡因的不确定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了HPLC法测定人尿中咖啡因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不确定度计算公式;通过对公式中各变量的分析,计算了各变量的不确定度,最后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7.
3种市售树脂ADS-5、ADS-8和ADS-17对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混合物水溶液的吸附表明,具有弱极性的ADS-8对茶多酚的吸附量最大.随着树脂极性的增加(ADS-5<ADS-8<ADS-17),从混合物中对茶多酚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增加,表明对茶多酚的吸附可能包含疏水作用和氢键,而对咖啡因的吸附为疏水作用.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不同交联度(8%~26%DVB)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这些树脂具有疏水基质和可与酚类化合物形成较强氢键的氨基.对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混合物溶液的吸附表明,这些树脂对茶多酚具有高吸附量和高吸附选择性.交联度为10%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对茶多酚具有最大的吸附量,交联度为22%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对茶多酚具有最大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刘锦耀  赵建平  张先俊  王梅  刘维涓 《色谱》1995,13(5):342-345
 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脱除云南小粒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取得较好效果;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色/质谱手段,对SFE处理前后的咖啡中的香味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用于进行咖啡香味鉴评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同时测定复方阿司匹林制剂中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及降解产物水杨酸的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在HP-1大口径色谱柱上直接进样,无需衍生化处理,所测组分与内标物2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各组分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高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10.0μg/L、5.0μg/L、1.0μg/L和1.0μg/L。经样品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7.46%~101.24%。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阿司匹林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以快速定量滤纸为基质 ,用KI NaAc为重原子微扰剂建立了测定痕量咖啡因的滤纸基质室温光(PS RTP)分析法。并用于茶叶中咖啡因的测定及其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表明 :PS RTP法用于茶叶中咖啡因的测定准确、灵敏。受试者饮茶后 1~ 2h尿样中咖啡因排泄达高峰 ,2 4h后基本排泄完毕。咖啡因的尿排泄量占总摄取量的 64 .2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