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用Lewis酸催化合成偏苯三酸三(2-乙基)已酯结果,研究了催化剂的选 择与用量、反应物配比以及反应温度对酯化作用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2.
La3+离子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吉红念  陆天虹  李邨  虞学俊  周青  黄晓华 《化学学报》2004,62(11):1085-1088,M006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同步荧光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方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稀土离子La^3 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化学过程.结果表明,生理条件下稀土离子La^3 与CAT侧链氨基酸残基上的O或N原子结合,改变了O,N和S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及过氧化物酶蛋白分子的空间折叠态和卟啉活性中心的易变性,从而影响了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DBM-MSA 光度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甲磺(DBM-MSA)与铅的显色反应,在量浓度为0.24mol/L的H3PO4介质中,铅在DBM-MSA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组成比为n(Pb):n(DBM-MSA)=1:2,最大吸收波长为64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9.5×10^4,铅的质量浓度在0-15μg/25mL服从比耳定律,测定量浓度为10μg/25mL的铅时大多数金属离子的允许量在mg级,用于食品包装材  相似文献   
4.
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微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存在于血浆铜蓝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等。含铜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生化功能。如运送氧气、O2^-的歧化、Fe^2+的氧化、包括细胞色素C在内的有机底物氧化、单氧合作用以及电子传递,但摄入过量的铜盐将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近年由于农业上大量使用含铜杀虫剂和除霉剂,加上工业“三废”的污染,使许多食品中铜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5.
界面不稳定现象与相间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含有流动界面的多相体系中的溶质相间迁移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表现为界面变形、界面流和多种形式界面运动的不稳定现象.该现象的直接驱动力是界面局部区域出现的张力梯度,表面活性物质在该现象中起重要作用[1,2].溶质相间迁移通常可考虑为三步:(1)溶质在原所在相内部向  相似文献   
6.
吸光光度法测定食用氢化油中痕量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镍与邻羧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 (o CDAA)的显色反应 ,建立了测定氢化油中痕量镍的光度法。在 pH 9.2的硼砂缓冲溶液中 ,镍与o CDAA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 ,生成 1∶3的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位于 5 4 0nm波长处 ,摩尔吸光系数达 3.3× 10 5L·mol- 1·cm- 1,镍在 0~ 0 .2 4 μg·ml- 1服从比耳定律。由于钙、镁、钾、钠等共存元素离子允许量较大 ,因此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 ,已用于氢化油中痕量镍的测定 ,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6-二溴-4-甲基偶氮磺(DBM-SA)与铅的显色反应,在0.6mol/L H_3PO_4介质中,铅与DBM-SA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组成为Pb(Ⅱ):DBM-SA=1:2,最大吸收波长在64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9.2×10~4,铅的浓度在0~20μg/25mL之间服从比尔定律,可以允许大量的金属离子(除钙外)共存。进一步研究发现,结合KI-MIBK萃取法,可彻底消除钙对测定铅的影响,可用于各种环境样品中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指导了发生在异丁醇、硝基乙烷和水三组分两相体系中的多因素复合界面不稳定现象,文中通过对一个滴加在异丁醇水溶液表面的硝基乙烷液滴的运动特征的分析,揭示了该现象的规律,在体系趋于热力学平衡的过程中,硝基乙烷液滴先表现出周期性的振荡运动,然后转变为螺旋线和圆周运动,提出了一个溶质迁移和相间溶解的双因素自耦合机理,认为该现象的根本起因是表面活性剂溶质相间迁移所导致的溶质Marangni效应,但由于丁醇的相  相似文献   
9.
The interfacial instability due to the transfer of the 1-butanol from water to oil in two systems of 1-butanol oil/water has been studie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enomenon are investigated by analysing the motion of an oil lens deposited at the surface of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1-butanol. The interfacial adsorption kinetics based on diffusion-controlled transfer is analysed. It is found that the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e of the oscillatory motion of the lens and t1/2 is a characteristic relation. The type of the solute transfer in the interfacial instability is discussed by compar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the linear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0.
界面现象与液滴聚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导了一个受溶质Marangoni效应影响的液滴聚结的迟缓现象.采用示踪液滴法,对滴加在正戊醇水溶液表面、受自发界而流控制的硝基乙烷液滴的运动和存在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体系中溶质Marangoni效应可导致液滴的悬浮态,并对液滴的聚并产生显著影响.由于界面状态的不同,示踪液滴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动力学特征.基于以上认识对液滴运动速率的计算得到了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