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53篇
综合类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氟胺氰菊酯的定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氟胺氰菊酯是一种用于蜜峰的高效杀螨剂。从20%商品氟胺氰菊酯粉剂中通过硅胶柱层板分离得到了96.6%的纯品并用FTIR和GC/MC进行定性量测定。采用GC/MS定量分析的方法,氟胺氰菊酯的浓度在0.05-10mg/L范围为线性响应,最低检测极限为 0.01mg/L。采用R(-)N-3,5-二硝基苯甲酰-苯基甘氨酸和长链烃的硅胶微粒手性柱,可成功地分离氟胺氰菊酯的二种旋光异构体,它们在商品氟胺氰菊酯中的比例近似为1:1。  相似文献   
2.
在替考拉宁手性柱上对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富马酸比索洛尔、普萘洛尔、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及拉贝洛尔7种氨基醇类药物进行了对映体分离的研究.考察了流动相甲醇中添加少量酸碱以及酸碱不同比例对7种溶质的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固定极性有机相甲醇中冰醋酸和三乙胺的比例为1:1时,手性溶质的保留因子均随着流动相中冰醋酸/三乙胺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分离因子(α)基本保持不变,分离度减小.这可能是因为过量的酸增加了流动相的极性,使溶质较快被洗脱.在不加冰醋酸的情况下,除拉贝洛尔外,随着三乙胺浓度的增加,容量因子均减少,分离因子基本不变,分离度减小.这可能是因为三乙胺的增加使流动相的极性增加,溶质与手性固定相间的氢键减弱.结果表明:冰醋酸和三乙胺的比例并不影响手性分离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侯镜德  徐秀珠 《分析化学》1995,23(5):497-501
本文实验表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组成与头孢菌素容量因子成线性关系,并测定了头孢菌素的过量热力函数△H,证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生物活性与ΔH存在定量构效关系,从而提出ΔH和ΔS分别是研究药物定量构效关系的药物生化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4.
沈报春  袁建勇  徐贝佳  徐秀珠 《化学学报》2009,67(17):2005-2012
由替考拉宁手性固定相(TE CSP)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 间甲基苯基异氰酸酯替考拉宁手性固定相(TI-TE CSP). 在反相流动相中用7种氨基酸和3种非氨基酸化合物对这两种手性固定相的手性分离能力进行了评价和比较. 考察了有机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 缓冲液的pH值等条件对10个手性化合物在两种CSP上手性分离的影响, 计算得出了溶质在两种CSP上的手性选择性自由能差值, 同时初步探讨了这些溶质在两种CSP上的手性识别机理. 实验数据表明, 氨基酸在TE上保留更强, 但在TI-TE上得到了更好的手性分离效果. 结果显示, 经间甲基苯基异氰酸酯衍生化后的替考拉宁CSP在反相流动相中的分离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在纤维素三醋酸酯(CTA)手性柱上,对7种结构不同的外消旋萘普生酯进行了手性拆分。考察了流动相组成的改变以及外消旋萘普生酯的结构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消旋萘普生酯能在CTA手性柱上获得分离;外消旋萘普生酯与CTA手性固定相之间存在的强极性作用(主要是偶极-偶极作用),并不是手性识别的决定因素;支配手性拆分的主要因素是外消旋萘普生酯在CTA手性空腔中的体积大小适应性,尤其是立体结构的空间适应性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竹叶中总黄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C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冰乙酸(40+60+2)为流动相,以芦丁为参照物外标法定量,辅以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测定了毛竹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并与光度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α-氯代丙酰替苯胺光学异构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手性柱上分离芳氧基丙酸类除草剂中间体α-氯代丙酰替苯胺的光学异构体。实验结果表明,在三苯甲酸纤维素酯(CTB)手性柱上,以无水乙醇为流动相时,能在较大程度上拆分-α-氯代丙酰替苯胺的光学异构体,其分离因子为1.52,分离度Rh为0.60。  相似文献   
8.
袁炜  吕建德  徐秀珠  傅小芸 《分析化学》2001,29(9):1086-1089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纳(SD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为分离介质,研究一组烷基苯同系物的毛细管电动色谱分离,较系统地考察了多种微乳液条件下溶质的保留时间,容量因子和电动色谱时间窗。结果表明,在SDS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烷基苯同系物的logk′与烷基链碳数(C=0~5)呈良好线性关系,logk′=aC+b,r>0.9921。微乳液组成的变化对两种体系的电动分离有不同的影响规律,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离子对色谱法分离氨基醇类对映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秀珠  邹莉  胡明华  邵保海 《分析化学》2001,29(11):1295-1298
运用离子对色谱法 ,以 (+) 10 樟脑磺酸为手性离子对试剂 ,在二醇柱 (Lichrospher 10 0 DIOL)上 ,分离了苯丙醇胺、美托洛尔、普萘洛尔、肾上腺素和沙丁胺醇 5种氨基醇类对映体。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和化合物结构对分离选择性的影响。选用的流动相为二氯甲烷 正戊醇 (97 3、V V、内含 2 .2× 10 - 3mol L的樟脑磺酸 ) ,流速为 0 .3mL min。苯丙醇胺、美托洛尔、普萘洛尔、肾上腺素和沙丁胺醇对映体的分离因子分别为 1.2 9、1.2 5、1.2 5、1.33和 1.2 9;它们的分离度分别为 1.5 5、1.78、1.83、1.89和 1.78  相似文献   
10.
紫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邻、对甲苯磺酰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紫外光谱法(UV)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成功地测定了邻、对位甲苯磺酰胺的异构体分布。UV法采用邻、对位异构体在异吸收点的紫外吸收比例来计算。HPLC法采用ZORBAX C_8柱,25cm×4.6mmi·d,流动相乙腈/水的比例为15/85,在UV268nm下检测。两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