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化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宝华 《化学教育》2012,33(11):41-44,76
在初三化学"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教学中,运用连续性问题情境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认识发展。主要介绍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评价等。  相似文献   
2.
任宝华  王磊 《化学教育》2014,35(11):55-57
运用连续性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设计时,无论是元素化学的教学内容,还是概念原理的教学内容,连续性问题情境之间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对中学化学教学案例的统计归纳,发现一般存在2种逻辑关系,即一般知识逻辑和科学探究逻辑。这2种逻辑关系是连续性问题情境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和实践研究发现中学化学教师对于"元素价-类二维图"所包含的学科思想方法、学习任务类型和一般教学步骤都比较明确,但是对于学生使用二维图中的误区关注不足。从复习课切入,通过课堂观察、询问发现学生使用二维图的误区,并对相应问题进行教师调查和分析,进而给出复习课中使用二维图的教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任宝华 《化学教育》2006,27(10):20-21
初学有机化学的学生,普遍感到有机化学比较难学。通过改变有机化学的教学流程,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过程和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流程可以帮助更多学生学好有机化学的起始课。  相似文献   
5.
如何寻找学生认识发展的路径,是一个难题。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认识角度的转化,设计连续的学生活动,可以找到学生认识发展的方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课堂生成的现象进行反思、调整,可以找到适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路径;教师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是否实现了学生认识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教师运用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连续性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连续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进行。促进学生深入思维的条件有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自主思维的时间和思维的任务。学生思维深刻性的表征是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对问题本质的理解。与之相契合设计评价维度和评价方法,以达到评价学生思维深入进程的目的。通过实践案例说明了这种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为学生深入思维的条件寻找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任宝华 《化学教育》2010,31(10):16-19
"连续性问题情境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教师依据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特点,为学生设计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连续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完整表达和广泛交流的过程,以促进学生思维、语言的发展,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9.
彭丹  孙霞  明欣  赵丹  任宝华 《化学教育》2019,40(5):30-36
通过对目前在校的高三学生进行前期调查找到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障碍,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进行了高二有机化学模块整体教学设计,并进行了具体的课堂实施。以2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区级公开课“醛”为例,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表现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前测和后测的对比证实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能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为进一步研究有机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活动表现评价是通过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活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对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水平做出评判的评价方法。在“分子和原子”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运用实验探究、模型分析或图示表达等多种活动表现评价方法,深化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