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392篇
化学   669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101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288篇
物理学   65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临界流体色谱流程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良模  沈玉峰 《分析化学》1993,21(8):983-987
本文设计了多功能超临界流体色谱流程,流程中包括毛细管/微填充柱SFC,GC,计算机控制温度、压力、密度及信号采集、处理,配置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池,解决了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流口易堵问题。利用该流程,将石腊、DC-200气相色谱固定相、黄油、蜂蜡、救心油、红花油等样品进行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相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Eu2+激活的Ca2SiO3Cl2高亮度蓝白色发光材料,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其发射光谱由两个谱带组成,峰值分别位于420,498nm处,归结为Ca2SiO3Cl2晶体中占据两种不同Ca2+格位的Eu2+离子的5d→4f跃迁发射。改变Eu2+浓度,可以使样品的发光在蓝白色和绿白色之间变化。当Eu2+浓度为0.005mol-1时,样品呈现很亮的蓝白色发光。两个发射峰的激发光谱均分布在250~410nm的波长范围内,峰值分别位于333,369nm处。Ca2SiO3Cl2:Eu2+可被InGaN管芯产生的近紫外辐射有效激发,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白光LED用单一基质蓝白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3.
2MeV直线感应加速器注入器系统由电子束产生器和脉冲功率系统组成。电子束产生器包括由感应腔组成的阴极电压叠加器、阳极电压叠加器和真空二极管及束输运系统。脉冲功率系统则包含初级功率源Marx、次级功率源Blumlein线和触发系统,其作用是为感应腔提供一个具有数十纳秒平顶宽度的高压脉冲,激发感应腔在感应腔间隙上获得一个加速电场。在2MeV注入器功率系统中,4个Blumlein线的充气开关是由发散装置的输出触发信号进行导通控制的。通过控制发散输出触发信号到达Blumlein线开关的时间,即可以实现Blumlein线开关在不同时间内触发导通,使Blumlein线依据所设定的时间顺序输出激励脉冲,从而在真空二极管上获得高压脉冲串。由于功率系统采用的是182C结构,即一根Blumlein线驱动两个感应腔,因此最多可以实现四脉冲串列。  相似文献   
4.
“神龙一号”注入器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龙一号”注入器是直线感应加速器的束流源,它采用了感应叠加的高压加载方式,包括脉冲功率系统、感应腔、阴阳极杆、绝缘支撑、二极管和束流传输系统等子系统. 在研制中采用了径向绝缘支撑、对中支撑调节系统、类Pierce阴极等先进技术,以及二极管线圈内置和外径为800mm的铁氧体大环等创新. 参数测试显示,3.5MeV注入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做高中物理实验“验证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和“验证气体状态方程”时,由于过去用玻璃大针管和钩码等,常不慎打碎大针管,甚至有时扎了学生的手,影响了学生实验正常进行。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选用内径1寸的白塑料管,代替了大针管,效果良好,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6.
T′相R2CuO4稀土铜氧化合物由于尺度效应而产生弱铁磁性行为已经被人们关注,报导了通过高温高氧压(6GPa,1000℃)合成稀土T′相R2CuO4(R=Nd,Sm,Eu,Gd,Tb,Dy,Ho,Er和Tm)化合物的结构和磁学性能。磁化率曲线显示,在低温下所有的高压增氧R2CuO4样品都出现新的低温弱铁磁性反常行为,转变温度在28K附近。新的低温弱铁磁性行为是由于CuO2面上微量氧空穴的掺入,使处于反铁磁有序CuO2面形成局域化的铁磁性团簇造成。实验证明新发现的低温弱铁磁性行为与尺度效应产生弱铁磁性行为属于完全不同的物理机制。结果还预示T′相R2CuO4稀土铜氧化合物很难通过空穴掺杂而实现超导。  相似文献   
7.
强流四脉冲电子束源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行强流多电子束源研究,对现有2MeV LIA 注入器进行了四脉冲改造,二极管脉冲电压约500kV。实验研究了天鹅绒阴极在四脉冲条件下的发射能力、传导电流负载效应以及阴极等离子体运动对阴极电子发射和束能量的影响。利用空间电荷限制流模型推算出阴极等离子体膨胀速率在1 ~4cm/μs之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高氧压下合成的T′相铜氧化合物Eu2CuO4+δ样品的结构及磁性,发现了一个由氧掺杂引起位于28K具有弱铁磁性特征的磁化率反常.我们的结果表明氧掺杂导致的弱铁磁性不能按稀土离子的尺度效应来解释,而可能是氧掺杂在CuO2面形成的空穴非均匀聚集导致的局域畸变产生.本文还对T′相超导体的一些超导特性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10.
氘作同位素交换气对除氚后的新鲜氘氚化锂残渣[主要成分是硅锂化合物和二氧化硅,渣中含氚约为0.9443mg/g(渣)]中的微量氚进行氚的计量与回收,为氘氚化锂残渣中氚的回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