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5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内部爆炸加载方法对U-Nb合金进行爆破试验,对爆破试验产生的破片进行回收,并对U-Nb合金破片进行一些微观检测分析,从而初步研究在爆炸加载下U-Nb合金的微观断裂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部分线性分位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的研究得到了较多的关注.但由于目标函数的非光滑性,估计程序的实现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文章将采用MM(Majorization Minimization)算法计算部分线性分位数回归模型的估计.其基本原理是首先找到目标函数的优化函数,然后借助优化函数的最小化过程,逐步迭代至目标函数的解.数值模拟和实证研究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数值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分子光谱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采用改进的TPSSTPSS泛函方法对C、H、O原子用6-31G基组并添加极化和弥散函数,对La原子选用Def2-SV(P)赝势基组,研究La3+/乙醇溶液微团簇构型。优化计算La3+在水溶液中的溶剂化结构,得出气相中的优化结果可以近似代替液相结果的结论;理论优化计算La3+/乙醇溶液可能存在的结构构型的结果表明,溶剂化数n=6时结构最稳定。采用荧光光谱和核磁共振实验对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La3+的加入使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在高浓度时生成的团簇构型比较稳定,且随着溶剂化数目的增加,O—H键长增大,La3+使其附近的质子产生强大的屏蔽效应,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溶剂化数n=6时绝对误差最小,最稳定,与理论计算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光谱对金属离子Cu~(2+)-丁基二硫代碳酸盐及水溶液中弱相互作用力进行了研究.通过拉曼光谱特征峰的位移、强度变化和温度变化对溶液中金属离子Cu~(2+)微团簇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得到了伴生元素Fe存在下,丁基二硫代碳酸盐溶液中的微团簇结构、铜溶液(H_2O)_n(n=2~6)团簇和[Cu(H_2O)_n]~(2+)(n=2~6)团簇随着温度的变化和影响逐渐减小的规律,发现实验与理论计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处于单斜α”相的U-5.7Nb合金室温下的塑性变形主要是孪晶界面的移动,而不是由于滑移位错的移动,但这些都是居于理论上的推测,没有具体的实验证据。因此利用现有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原位观察研究U-5.7Nb合金在变形过程中的微观机制,从而揭示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联系十分必要。在透射电镜(TEM)中进行原位拉伸观察裂纹的形核和扩展是有效的方法。利用H-800透射电镜的原位拉伸实验台对U-5.7Nb合金进行原位微观断裂研究。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基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壳聚糖基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是采用简单的溶液插层法,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插层进入层状硅酸盐的纳米层间而获得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该材料偶合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和层状硅酸盐的协同优势,为壳聚糖的研发应用开辟了新方向和新途径。本文在对壳聚糖和层状硅酸盐的特性及应用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壳聚糖基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插层机理及应用现状,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测定酒窖泥中钙含量对窖泥品质监控、白酒生产管理有重要意义。红外光谱是一种快速、无损、经济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土壤和食品研究。基于中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技术(ATR),结合竞争适应性重加权采样法(CARS)、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和组合偏最小二乘(siPLS)等变量筛选方法,建立窖泥中相对钙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siPLS模型最优,R为0.990 6, RMSEP为0.494 5,使用中红外光谱法可以准确定量窖泥中钙含量。  相似文献   
8.
在氨基磺酸盐镀液中采用脉冲电镀技术以不同的电镀参数进行镍镀层制备,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金相显微镜对镀层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用电化学综合测试系统及重量法在50μg/gCl^-的氯化钾溶液对镀层的孔隙率和电化学腐蚀性能以及腐蚀动力学曲线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9.
不锈钢材料在氚环境中长期工作时不仅存在着氢脆问题,同时还由于进入基材内部的氚衰变而产生氦,发生氦的积累,造成材料性能下降,甚至导致材料被破坏,即产生所谓“氦脆”现象。本课题2002年进行了样品的高温气相充氚实验以及充氚后一些显微组织分析工作。2003年对充氚+1a时效的HR-2不锈钢样品进行了TEM动态拉伸实验观察。初步表明,充氚促进裂纹尖端位错的发射和增殖:对于HR-2不锈钢,充氚使无位错区(DFZ)减小甚至消失。2004年,充氚样品经历2a的室温时效,积累了一定的氦量,实验试图探索氦对微观断裂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质谱仪对不同进气速率下的氩气、氮气及氮-氘混合三种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的离子能量分布、离子浓度演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离子能量分布呈多峰结构;在功率一定时,纯氩气及氮气离子的峰值能量随进气速率增加向低能端移动,且离子通量密度逐渐降低;而氮-氘混合等离子体生成的氨系离子 ND4+,峰值离子能量随氘气进气速率先降低后上升,通量密度先增大后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