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化学   130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45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61篇
物理学   1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给出了偏缠绕模的Frobenius性质,推广了缠绕模相应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有关周期环结构的一些结果,而使文献[1]中的所有定理都可以做为本文结果的直接结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爆炸抛撒图象的处理,得到液体界面的曲线.采用盒维数的计算方式,计算界面曲线的分形维数.通过对各时刻液体界面分形维数的变化研究,分析爆炸抛撒近场阶段的变化过程,同时观察到蘑菇状尖顶的出现与破碎,以及空化区域的形成和消失现象。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选择离子监测法(SIM),建立了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的测定维生素C泡腾片中甜蜜素含量的新方法.样品中的甜蜜素衍生后用有机试剂提取,在选择离子模式下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比例进行定性,单离子定量.甜蜜素的线性范围为0.05-10mg/L,检出限为0.6mg/kg,回收率为90.5%-96.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4%.方法分析所用时间短,结果准确可靠,选择性好,适用于维生素C泡腾片中甜蜜素含量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羧甲基壳聚糖/明胶共混膜的结构表征与吸湿保湿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壳聚糖通过羧甲基化得到水溶性N,O-羧甲基壳聚糖,并将其配制成4Wt%水溶液,与4Wt%明胶水溶液共混,成功制得了羧甲基壳聚糖/明胶共混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共混膜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共混膜中羧甲基壳聚糖和明胶分子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及良好的相容性。通过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当羧甲基壳聚糖含量为20%时,共混膜的抗张强度达到最大值(75MPa),分别比单独的羧甲基壳聚糖(45MPa)和明胶(43MPa)提高了66.7%和74%。经过吸湿和保湿性能测试,发现当羧甲基壳聚糖含量为80%时,吸湿率和保湿率分别为33.4%和69.2%,比单独的明胶膜分别提高了1.8倍和2.1倍。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供应链系统中信息时滞和不对称问题,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创新发展,本文运用控制理论构建由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控制模型,引入区块链技术影响下的信息校正因子,推导系统的传递函数,通过MATLAB仿真不同需求信号下的订单可变性和库存波动。仿真结果表明:(1)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库存系统的精准性和稳定性;(2)高库存可变性伴随着高订单可变性;(3)指数平滑系数和区块链技术影响下的信息校正因子有效抑制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4)信息延迟时间越长,区块链技术影响下的信息校正因子对控制系统的抑制作用越显著。本研究量化了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影响,提高了供应链系统的精准性和稳定性,丰富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8.
赖晓芳  施大双 《结构化学》1992,11(6):476-481
标题化合物的晶体属P2_1/m空间群,α=13.821(2),b=15.355(3),c=11.597(2),β=107.50(2)°,V=2347.2~3,M_r=2091.46,Z=2,D_c=2.959 g·cm~(-3),μ(MoK_o)=30.77cm~(-1),F(000)=1992。用4049个独立可观测衍射精修结构,R=0.033。杂多酸阴离子[PMo_(10)V_2O_(40)]~(5-)具有准Keggin结构,12个金属原子呈无序分布,中心原子P与两个齿顶原子M(Mo/V)在对称面上。P—O平均键长1.541(2),M—O键长1.671(2)-2.432(2)。除一个Na—O配位多面体为畸变三方锥外,其余四个Na—O配位体均为六配位。讨论了Na~+离子呈无序分布的晶体结构特征并初步总结[PMo_(10)V_2O_(40)]~(5-)在不同晶相中的构型。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定量是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状况和寻找新药靶标的重要手段。在shotgun蛋白组学中,目前常用定量方法包括综合同位素标记后的质谱峰强度方法和无标记定量方法。根据数据类型无标记定量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基于鉴定蛋白的质谱数的方法和基于质谱峰强度的方法。本研究主要用EM算法改进基于鉴定蛋白质谱数的定量方法,并用免疫印迹实验获得的酵母全蛋白的丰度来验证EM算法改进后定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质谱数和蛋白丰度的相关性比改进前有一定的提高。同时,利用这些数据对主要的几种基于鉴定蛋白的质谱数的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PAI模型最好,SpS模型次之,emPAI模型最不适合于蛋白质定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治玉工艺经过各个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文化、贸易、技术交流等信息。利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EDXRF)、激光拉曼光谱(LRS)、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OM)等分析技术,结合硅胶覆膜微痕复制技术,对河南省新郑西亚斯东周墓地出土的一批玉器进行科技分析。首先利用化学成分和物相结构分析技术确定了玉器材质的矿物属性,其次利用显微分析技术表征了玉器表面及穿孔内部和印模的加工痕迹,特别是阴刻纹饰和穿孔微痕特征,最后探讨了玉器样品的材料属性和加工工艺两者之间的联系。化学成分和物相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分析的西亚斯东周玉器材质丰富,主要矿物组成有滑石、透闪石、水晶、云母等。玉器表面纹饰微痕特征分析表明,所分析玉器阴刻工艺采用了两种加工工具,分别是砣具和手持硬质工具。穿孔微痕分析特征表明,钻孔包括单面钻孔和双面/多面钻孔两种方式,钻孔工艺则有实心钻、管钻等。部分玉器钻孔形状和内部微痕特征表明,尽管均采用了实心钻工艺,但所采用的实心钻头在形状上存在差异,同时,也存在是否配合解玉砂进行钻孔的差异。不同材料属性的玉器采用了不同的加工工艺。滑石质玉器,莫氏硬度1,器型主要为玉片饰,其表面阴刻纹饰主要采用手持硬质工具进行刻画,钻孔主要采用了双面钻孔方式,并使用了实心钻头未添加解玉砂进行加工,钻头形状可能为圆锥状;云母质玉器,莫氏硬度2~3,器型主要为玉玦片饰,纹饰采用了砣具添加解玉砂的加工工艺,钻孔方式为单面钻孔,采用了管钻工艺。透闪石型玉器,莫氏硬度5~6,器型主要为玉片饰,表面纹饰采用砣具配合解玉砂砣刻,以双面钻孔的方式为主,钻孔工艺为实心钻头配合解玉砂工艺,钻头形状与滑石类样品一致,为圆锥状。水晶质玉器,莫氏硬度7,均为珠饰,表面无纹饰,钻孔方式为双面/多面钻孔,钻孔工艺为实心钻配合解玉砂工艺,且钻头可能为圆柱形。研究结果表明,玉器表面纹饰所采用的阴刻工艺和钻孔工艺,与玉器本身的材料属性、器型等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